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兴趣探索的重要性

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兴趣探索的重要性

2024-02-26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CAIXUN财讯 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兴趣探索的重要性 在职业规划个人自我探索理论当中,人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是目前职业规划理论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四个分析维度。可以说在个人自我探索方面,这四个维度可以很好的分析和剖析个人职业倾向和方向。人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只有分析角度的不同,并没有先后之分和效用方面的差别。但结合目前我国教育体制和高等教育特点,我认为在高等教育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应该突出兴趣这一维度探索,在大学里面职业生涯规划探索应该以兴趣为中心和辐射点,结合人格、能力和价值观其他三个维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探索。原因有以下四点。 在我国高等教育阶段要尽快恢复学生寻找兴趣的本能 众所周知,我国在高等教育之前的教育体系是应试教育体系。高考作为整个应试教育体系这一金字塔的顶点起到了指挥棒和风向标之作用。虽然学生素质教育已经提倡多年并且教育部和各地方学校都在进行素质教育改革,但是只要我国高等教育入学考核标准不发生改变,高等教育入学考试不发生改革,整个教育体系的应试性质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那么,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之下,学生个人兴趣是被压抑的或者被考试所曲解和妖魔化。在应试教育体制之下,尤其是在学生步入中学校门之后,中考和高考的升学压力日渐增强。在社会环境和学生家长的主观意见的影响之下,在考试的重压之下,学生的个人作为个体没有多余的经历和思维去发觉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几乎把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应试知识的学习和备考当中。个人即使有兴趣爱好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培养这朵十分脆弱的兴趣小花。另外一种极端模式就是为了考试而培养兴趣,魔鬼的培训和畸形的发展个人兴趣。比如如果一个孩子在音乐、美术、体育或者数学等方面有些天赋和爱好,家长会把这些兴趣和爱好作为专业技能为了未来的考试而培养。因为只有这样训练和培养,通过相关考试才能顺利的进入到大学。这一条艺术培训考试之路或许成为了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捷径”。但是这些训练和培养会使艺术生失去了文化课上面的学习机会和兴-68- □ 重庆交通大学 卜繁强 / 文 趣,造成了他们在知识和人格上面发展的缺陷。同时应试性的培养不会增加他们的兴趣反而会使他们失去原有的兴趣。所以对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来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阶段激发他们的兴趣点或者重拾他们已经失去的兴趣对于他们而言十分的必要。 以兴趣为导向的职业规划更能指明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发展方向 对于大多数进入到大学校门而来的新生而言,大学生活对于他们是十分陌生和新奇的。同时他们在大学阶段如何去发展自己也是非常茫然。在中学阶段以考试为目的的“职业规划”,使他们不用去过多的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渐渐地大多数中学生和高中生都不具备以自己为中心和出发点的个人规划和发展的能力。中国大学校园相对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较小的学业压力反而使得刚进入高等教育殿堂的学生不知所措,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更加迷茫。那么,在此时职业生涯规划的介入和帮助对于大学生尤其是刚进大学校门的大学新生而言十分必要。在个人探索方面人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四个维度中,兴趣探索这一维度是最容易能够让大学生提取“兴趣”来进行职业人格探索的因素。因为兴趣其本质和最为原始的动力就是“找乐”。大学生虽然在中学阶段大多数兴趣爱好都处于压抑状态,但是他们并没有失去在生活中“找乐”的人类本能。兴趣中引发的快感或许会成为他们在大学阶段乃至今后人生道路发展中最为关键因素。因此从兴趣这一维度出发进行个体职业规划探索或许更加能够坚定大学生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在个人自我探索中,以兴趣为中心更能激发其他三个维度的探索 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个人自我探索中,兴趣这一探索维度比人格、能力和价值观另外三个测评维度更加容易进行探索。对比于人格探索,兴趣探索更加生动;对比于能力探索,兴趣更加表面;对比于价值观探索,兴趣更加直观。如果对大学生进行四个维度个人职业自我探索,对于职业概念十分模糊的他们来说显然一时无法适应且十分困难。因为人格理论和个人人格的探索理论性十分的强,能力维度探索显得十分的隐晦, 价值观维度探索又显得十分的空洞。那么,这时以兴趣这一维度探索为发起点和突破点能够激发大学生进行另外三个维度的个人自我探索的乐趣甚至激发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欲望和激情。只有以兴趣来激发他们进行个体探索的兴趣,以兴趣激发他们进行职业规划的兴趣,我们在大学阶段的职业规划才能更加有效的开展。 以兴趣为出发点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探索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投入 自己作为一名高校就业指导老师也在学校教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个体自我探索阶段的实践教学中,兴趣探索是最能引起大学生参与热情的一个维度。在目前实践教学过程中,“霍德兰代码”是被广泛的应用于实践教学环节的。但霍德兰代码理论性也十分强,在课堂中一般都开展“兴趣岛”与学生互动式的开展兴趣探索。从目前开展的情况来看,效果十分良好,学生的参与感很强,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点。而人格探索、能力探索和价值观探索本身理论性过强同时在教学实践环节目前理论界还没有开发出相对优质的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从实际教学情况看,人格探索、能力探索和价值观探索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参与度较低。相对比之下,以兴趣为出发点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探索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投入到个体自我职业探索活动当中。而人格探索、能力探索和价值观探索对于大学生来讲相对难度较大。 综上所述,在大学阶段开展职业规划课程,帮助大学生寻找自身的职业定位,引领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活已经成为了当今大学校园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老师们的共识。相比于在小学就已经启发式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全面在高等教育阶段普及职业规划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那么,如何在高等教育阶段有效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就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开展职业规划首先应该重视大学生个体自我探索。而在个体自我探索的四个维度中,应该把重点放在以兴趣这一维度为重点和突破口,引领其他三个维度的探索,从而使个体自我探索更加的合理有效,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