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2、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3、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4、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5、四季脾旺不受邪。 16、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7、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9、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20、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2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2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23、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24、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2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26、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27、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28、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如血室。 29、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3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31、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32、内侵膻中则为厥。
Powered by TCPDF (www.tcpdf.or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