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师恩难忘》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师生》这一主题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文记叙了田老师以巧妙的讲故事方式传授孩子学习古典诗词、培养孩子成长的往事,歌颂了老师的敬业精神,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教学时正逢教师节临近,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尊师教育的好文章. 二、说学情
由于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读文体验并展开探究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进行阅读反思,感受对师恩内涵。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特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结合语境理解“娓娓动听”、“身临其境” 等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品位“师恩”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品词析句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品位“师恩”的内涵。 四、说教法学法
语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平等对话,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所以我采用“读—思—议—悟”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创设的情境,因此我采用的学法是: ①自读自悟法 ②课堂交流法 五、说教学流程
(一)开门见山,揭题导入
我用这样的导语引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一定遇到过几位比较喜欢的老师吧,他们也一定给你们留下深刻印象,那么谁来回忆一下,他们为什么让你们难忘了呢?\"通过学生畅谈后,揭示课题【板书:师恩难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将字词句读准读通顺,并把不理解的字词做标注. 2.检查学生的摘录笔记,教师相机出示生字词
3. 全班齐读,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并分段。 【板书:师、生】
言语学习的起始环节,要让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去读课文,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正误的识别与判断能力,读后订正,订正后再读,并按照阅读的层次性使学生初步理清文章思路。 (三)细读深究,体会感情
1。学习第一部分(1-3),让学生想一想:田老师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通过交流讨论后板书【口才好、文笔好】
2。学习第二部分(4-9),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田老师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在旁边标注自己的感想,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师生课堂上交流讨论成果。
板书:编故事,娓娓动听,之后,我激趣学生“你们想不想听一回田老师上的课呢?”然后请同学自告奋勇的有感情的朗读该部分。
3。我继续引导:“同学们,我们刚才听了田老师的课,你们想想作者喜不喜欢田老师上的课呢?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本体味语言,揣摩其含义 4.【板书:入了迷,身临其境】。
5。学习最后一部分(10、11),在学生朗读这部分课文后,教师回顾课堂并提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田老师的对作者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同学们,你们能找出作者对田老师难忘的语句吗?\"学生通过交流后感受到作者对田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设计意图:把读书的时间交给学生,把读书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四)升华感情,总结课文
带着饱满的感情齐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对“插柳之恩”的理解(板书).了解到作者将老师的栽培比喻为“无心插柳柳成荫\是因为田老师“无心插柳”的行为却给作者心中播下文学的种子,田老师的人格魅力也如春雨滋润
(板书)一般给作者带来巨大影响,因此作者用“师恩难忘\"来反映对田老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李时珍夜宿古寺
资源化备课记录 课题 教学课时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两课时 教学日期 个性化备课记录 参考资源 资源代码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踏实严谨的认真作风 1、能复述课文 2、理解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踏实严谨的认真作风。 简单了解李时珍和《本草》和不理解的字词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 准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能用一句话介绍吗? 小结: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简介《本草纲目》。 3、今天我们就要阅读一则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4,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你能从课题中了解到什么?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学习生字,检查自学 四、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指名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机正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重点理解词语: A-察访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从这几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李时珍的辛苦) B—破败 断垣残壁 李时珍夜宿古寺,这是怎么样的一座寺庙呢?指名读句子 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这座古寺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金银花 胭脂草 刀豆子 鸡肠草 鹅肠草 这些草药有什么作用?找到相关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 李时珍为了弄清这些草药的功效,编写《本草纲目》,27年间,日日夜夜奔波着!,李时珍就是这样一边察访药材,一边及时记下所得,终于完成了这一巨著。 五、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对李时珍有了初步的印象。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2、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李时珍一起去看看他住的是一座怎样的古寺,他在那样的古寺里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二、品读课文1至4小节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找出描写古寺的词或句子,并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2、生交流,并相应板书:破败 品读句子: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教学 过程 (1) 同学们,你们见过断垣残壁吗,怎样的?(倒了一半还剩了一点的墙壁) 你们见过长满青苔的断垣残壁吗?只有哪里才会长青苔?(阴暗潮湿的地方)现在连墙壁上都长满了青苔,可见这古寺—— (2)指读这句话,注意加点的词(到处,长满了,厚厚) 你从这些词里读到了什么 (3)假如你来到这样的古寺,你愿意住下来吗? 这样的地方,不要说“住”,就是看一眼,都觉得——把你的感受送进文字,读 是呀,李时珍怎么会住在这么荒凉破败甚至危险的古寺里的,就不能去别的地方吗? 3、再次快速浏览第2、3小节,想一想李时珍是因为什么而住在古寺了的? 4、学生交流: (1)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相应板书:一心赶路,齐读2-3节,我们还可以将一心换成哪些词?(专心,认真……)“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 师小结:原来,为了寻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因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修好《本草》上,所以面对这样的古寺,他毫不犹豫地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 5、让我们再次捧起书跟随李时珍到湖北西部山区那座破寺里去瞧一瞧吧(生齐读第4小节) 三、品读课文第5至7小节 1、除了在住上面,他们还吃了那些苦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至7自然段,看谁看得仔细找得多,并与同桌交流一下感受。 2、学生交流,师相应板书:生火 烧水 啃干粮 3、生活是这样艰苦,李时珍却是怎么说的呢 根据生答,师相应出示: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了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李时珍说的“吃点苦”那是怎样的苦?(学生想象说话吃得苦,行得苦……,不是一点点苦 是很艰苦) (2)这样的苦仅仅是一天吗?一月吗?一年吗?是“长年累月\"过这样的生活! 他们吃的是泉水、干粮,住的是破败的古寺,走的是荒山野岭, “晓行夜宿”,“饥餐渴饮”,李时珍为寻访药材,吃了多少苦呀!这样的生活,你还想用哪些词来形容? 4、在这里你注意到他说话时的表情了吗?(笑着说)那此刻这句话该怎么读?(指读、齐读——读出以苦为乐,甘于付出的精神来) 5小结:师徒俩虽然啃干粮、住破庙,但为修好《本草》都不觉得苦。 四、交流课文8——13小节 1、请同学们去细细的品读课文8—13小节,从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中去体会李时珍在编写中还要吃什么苦? 2、学生交流 (1)他又是怎样来分辨“鸡肠草\"与“鹅肠草”的? (放在嘴里嚼嚼)同学们,品尝草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时珍作为医生不懂吗?那他为什么还要亲自去品尝草药? 根据回答板书:严谨认真 (2)李时珍不仅尝鸡肠草,鹅肠草,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长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为了证实曼陀罗的药性,他喝下了浸泡曼陀罗花的毒酒。他曾经这样对儿子说:“不通 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 听到这儿,你对李时珍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4、小结:这就是李时珍,对于生活的苦,生命的危他早已置之度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读出崇敬之情) 四、总结全文 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此时,瞻仰着他的像,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教学 过程 教学 反思
蒲公英的梦
一、说教材
《蒲公英的梦》是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人与自然》这组课文中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将我们带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的主题。《蒲公英的梦》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蒲公英开花了,但是她深受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的捆扰,可晚会感生活在清洁美丽的环境中, 梦中她的愿望实现了。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同时,还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二、说设计理念
阅读是语文之本,学习之母。它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一种精神生活。感悟语言形象,领悟文章思想感情,感受语言的魅力,必须通过感情朗读,在读中悟语,读中悟情。《蒲公英的梦》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它通过童话题材和故事中鲜活的形象,向人们介绍了有关环境污染问题,教育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尤其对儿童来说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并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因此,本节课重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 根据教材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方法性目标: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和运用词语;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 2、情感性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3、能力性目标
以初读、精读、赏读、活读为主线,在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多读多想、读懂课文,读书感悟”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教学难点:深刻体会寓言的含义。
教学突破: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让学生敢想敢说. 三、说教法 1、信息收集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我让学生多渠道多途径搜集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资料进行阅读了解,这既为上课做好了准备,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情趣盎然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时运用课件创设情景谈话激趣,拨动学生心中的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课堂中,教师的谈话也必不可少,或指导、或点拔、或解疑、或释惑,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3、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走进课文,当蒲公英、当椰子树伯伯、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与文本展开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 4、读书指导法
“文章思有路,遵路识其真\"。(叶圣陶语)如何带领学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读书指导十分重要.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展示读、感悟读、评价读、体验读”对学生的读进行四个层面的指导,让学生的读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几个来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说学法 1、联系生活法
“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标一语道出了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土壤。教学中,必须将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地整合。《蒲公英的梦》一课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周围环境,明白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读书入境法
朗读是十会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尤其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学习《蒲公英的梦》过程中,我着力于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如略读、精读、赏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比赛读等,让学生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
3、多元评价法
在课堂学习评价中,我尝试让自评与他评、师评与生评相结合,让评价主体多元;让总结性与商讨性评价相结合,让评价方式多元。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 五、说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读出一方新天地。 (一)激趣导入 (二)感悟梦境 1、找描写美梦的段落。
2、读中感悟梦的美,体会蒲公英梦中的快乐。 (三)研读梦因
1、默读找出实现中蒲公英的不快乐。
2、抓关键词句读、画、圈、议等方法,形成个体感悟,体会蒲公英的不快乐. 3、汇报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通过朗读比较、角色转换、重点圈议等手段,让学生明白蒲公英的不快乐来自于环境污染,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拓展升华
1、看身边的环境。污染展示,渴望美梦。 2、说身边的环境。呼唤美境,表示决心。 3、感身边的环境.感悟美境, 升华情感。 (五)展开思维,续写美梦
假如蒲公英的生活环境一夜之间改变了请同学们大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第二天,蒲公英从梦中醒来了,他惊喜的发现…… (六)作业超市
1、搜集环境宣传的广告语
2、留心观察你周围的环境,继续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及治理情况。试写一份倡议书.
9。古诗三首
—-《暮江吟》说课稿 一、说教材
《暮江吟》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途中写的一首风景诗。这是一首写景佳作,诗句语言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的意境。教材选编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读中悟诗,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提高语文素养。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中高年级在阅读诗歌教学中的要求,要让学生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同时综合以上教材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吟”“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文.
(二)过程目标
(1)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情感.
(2)通过多种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文.
(三)情感目标启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积累背诵。 四、 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及结合教材特点,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品评赏析等方法,适时的运用配乐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朗读、品悟诗文,让学生在读中融情,悟中入情. 五、 说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我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我分五个环节进行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我的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从一年级到现
在我们已经学过许多写景诗歌,你们能背几首听听吗?当我这样引导之后,学生自然会背几首写景的诗,随后我顺势说:同学们背的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景诗《暮江吟》。(板书《暮江吟》)介绍《暮江吟》写作背景。
(二)破诗体,解诗题。
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介绍写作背景后,我让学生看我板书的课题,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各交代了什么?“吟”是什么意思?“吟”是本课的生字大家读时注意是前鼻音,书写时右边是“今”不是“令”.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个环节我分4步完成)
1。运用录音范读诗歌2-3次,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诗歌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自读诗句。古人言“读书百变,其义自现”,多读是理解诗意的关键。在这一步我让 学生把诗读三遍,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流利,读的字正腔圆,第三遍画出节奏,读得有板有眼.
3。课件出示画了节奏的诗,采用各种方式读。如个人读、齐读、分男女生读。 4.在前面三步的基础上,我提了这样的问题:谁试着来说说《暮江吟》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颜色和形状都有哪些特点?
(四)品读古诗,体会情感
诗歌语言凝练,不读不能见其美,不品不能见其意。(这个环节我分3步完成) 1。注重启发,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如在教诗的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时,我是这样 进行教学的:问:“残\"是什么意思?“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样的?“一道残阳”是指什么时候太阳?“铺”是什么意思?当学生一一做答之后,我再问:什么时候的太阳斜照在什么地方上?经过我这样问,学生自然就译出第一句诗的意思。接着我再问:夕阳斜照的江面会是怎样的呢?“瑟瑟”是什么意思?自然的学生又很快的译出诗的第二句意思。诗的后两句我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
2.品读关键词,创设情境,初步体会情感.新课标指出:抓好词句的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的根本,对词句的揣摩是培 养学生感悟情感的一种主要形式。 在这一步我让学生默读第一句,并想想哪个词用得好?学生自然找到“铺\" 字,接着我问“铺”好在哪里?能否把“铺”换成“照”“射”“洒”等字,为什么?品完“铺”字后,我顺势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播放《秋思》乐曲,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假如此时此刻你就站在江边,面对这样美丽祥
和的景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小画家,你会画些什么?假如你是诗人你又会吟出怎样的诗句?诗的后两句我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
3。体会情感在这一步中我设计这样的问题:请大家结合诗的写作背景和诗句意思并思考:诗人写这首诗前后的心情有何不同?诗人所写的这些景物都是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事物,他有什么用意呢? 学生自然会把诗人不同的心情说出来,这时我做这样的一个小结:是的,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对 “残阳\"等景物吟诵,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五)聆听歌曲,积累背诵请同学们聆听《暮江吟》这首歌。伴随着美好的旋律,让学生跟着唱,进而背诵诗歌。 六、 教学板书 暮江吟 —-唐·白居易
傍晚:残阳-—铺-—江水 “夕阳西沉” 夜晚:月-—似——弓 “新月东升\" 露珠 —-似-—珍珠
习作 我学会了______
[教学目标]
1.能抓住印象深刻的事情进行记叙,抒发真情实感。 2。能按照一定顺序来写,把握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等。 3。培养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加生活经验积累。 [教学重难点]
能按照一定顺序来写,把握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都已经上四年级了,你们都会哪些技能?(生自由发表意见)请同学们仔细回忆一下,这些技能你是怎样学会的?在学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你有什么体会?
2.是的,你们正慢慢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学会的技能。
二、习作指导,构思情节
1.你会写自己学会的哪一项技能?(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总结:
劳动方面:洗衣服、做饭、洗碗、包饺子、系鞋带…… 文艺体育方面:唱歌、跳舞、弹钢琴、跳绳、打乒乓球……
学习方面:朗读、做实验、观察动物、电脑打字、制作幻灯片…… 兴趣爱好方面:游泳、骑自行车、搞小制作、摄影、种花…… 2.你学习技能的过程是怎样的?(生自由交流讨论)
师总结:学习技能的过程:尝试→遇到困难→失败→学习、寻找方法→再次尝试→再次失败→心态调整、坚持努力→获得成功,学会技能.
师进一步引导: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当你遇到困难时,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谁在你灰心丧气的时候给了你帮助、鼓励?他说了些什么呢?是怎么说的?你又是怎么想的?这些帮助对你起了什么作用?你自己又是怎么克服困难去学会这一技能的?(生针对这一连串问题选择性交流讨论)
3.谈一下取得成功后的感受。(指名回答)
三、写法指导
1。选择好你学会的一项技能.
2.要把学习的过程写清楚,按步骤去呈现你学习的经历,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方法写清楚.
3.突出重点,内容具体。写遇到的困难时,要抓住人物的心理进行描写,当时你的内心有什么想法,别人是怎样鼓励你的,最后你是如何克服困难学会这一技能的等。
4。总结学技能的感悟。写出学会做某件事情后你懂得的道理,如,学会了下棋,懂得要全面地看待问题,要用耐心和智慧去战胜困难等。
四、欣赏范文
1。(课件出示范文)范文好在哪里,简单作赏析。 2。找出范文中表明动作先后的句子。
3。赏析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介绍自己学这一技能的过程的。 4。分析范文中值得我们在写作时借鉴的地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说一说这次习作的要求。
2。回忆上节课内容,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次习作。
二、尝试习作,巡视指导
1.学生选择一个学会的技能,尝试习作。
2.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写作思路,列出自己的习作提纲. 3.师归纳习作要点,课件出示:
(1)确定自己想写的这件事是什么,回想学习技能的过程,理清自己的思路。 (2)把学技能的过程写下来,在介绍过程时注意先后顺序,内容上详略得当. (3)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来写。 4.学生根据习作提纲和要点自由写作。
5.教师一边巡视查看学生的写作情况,一边适当指导。
三、评改习作,交流优秀习作
1。仔细读一读自己的习作,自主评价。(评价要点:是否写清楚学技能的过程,是否表述清楚自己想写的重点内容.)
2.根据自评情况,针对性地修改习作,用上好词佳句把习作修改得更具体、生动。 3。小组评改.把自改后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并邀请其他同学听后表达感受,最后根据其他同学的反馈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4.推荐出优秀习作,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这次习作主要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叙述的能力,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叙述事件过程,并能把握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内容上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在指导写作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确定了要写的技能是什么,回顾了学技能的过程(中间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困难),明确了哪些地方可以详写.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习作,在习作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不足之处:学生不能条理清晰地记叙学习的过程,有的内容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详略得当的处理不是很恰当,缺少细节描写。在日后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观察,多积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