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5年中考第二轮总复习力学提高训练题----运动和力(含答案)

2015年中考第二轮总复习力学提高训练题----运动和力(含答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教师用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提高卷)

一、运动的描述

1.(2012·江苏南通)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乘

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答案】B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 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2.(1999·奥林匹克初赛)车站上,坐在火车里的乘客从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沿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得出

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答案】A ..

A.乘客坐的火车和看到的两列火车中一定有两列在沿相反方向运动 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在运动 C.三列火车可能沿同一方向运动 D.三列火车中可能有一列是静止的

3.(2001·奥林匹克初赛)李明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18km/h的速度由西向东快跑,此时他

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 风,风速是 m/s. 【答案】西;5

4.(2006·奥林匹克初赛)如图1所示,小婷乘汽车到姥姥家去度假,汽车在平 直公路上行驶。小婷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 运动;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 运动;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 起来好像在绕电线杆做 时针转动。【答案】前;后;;顺

图1

二、运动的快慢

1.(2012·四川自贡)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 s / t可知,物体的( ) 【答案】A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2.(2012·玉林)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 变化的规律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答案】D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3.(2012·奥林匹克初赛)在物理图像中不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

一定的物理意义,的斜率和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对图2 中的两个图像是所含信息的理解,错误的是( )【答案】B .. A、图a中的斜率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 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 C、图b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2012·杭州·自招)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

甲车在前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 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答案】A A.甲车先到达 B.乙车先到达 C.甲、乙同时到达 D.不能确定

0 m s/m 10.0 5.0 甲同学 乙同学

0 2 4 6 8 10 12 图1

t/s v a

V 0 图2

b

t 1

5.(1994·奥林匹克复赛) 长200m的列车用120s匀速通过1.6km的长江大桥,列车运行的速度是 m/s。【答案】15

6.(2012·湖北随州)场地自行车赛的赛道是圆形的,该圆形赛道的半径为R,甲、乙两运动员沿赛道骑自行

车的速度为v1和v2,且v1> v2,两同学在同一起点开始沿相同方向骑自行车,则两人第一次相遇的时间是 (用题中字母表示结果)。 【答案】2πR / (v1-v2)

7.(2012·奥林匹克初赛) “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一张图3

所示的蜻蜓点水的俯视图片。该图片记录了在相等时间内蜻蜓连续三次点水过程 中激起的波纹,已知水的传播和蜻蜓的飞行都是匀速运动。根据图中弦的形状和 分布可知蜻蜓当时是向 (填“左”或“右”)飞行的,且飞行速度比水波传 播的速度 (填“快”或“慢”)。 【答案】左 快

图3

8.(1998·奥林匹克复赛) 小华在假期探望外祖母,他乘坐火车时发现,每经过铁轨接头处,车身都要振动

一次,他还发现,火车进山洞前的一瞬间要鸣笛一次。小华恰好坐在车尾,从听到笛声到车尾出洞,小华共数出84次车身振动,所用的时间是1min45s。若车身总长175m,每节铁轨长12.5m,山洞的长度是多少?当时火车的速度是多少?(设火车一直匀速直线行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解:1min45s =105s。

车速:v= s/t =12.5m×84 ÷105s=10m/s

设车长为l,洞长为L;小华听到笛声时,车进洞距离为l ',笛声传播距离为l-l ' 所用的时间为:t= s/v = l ÷(340m/s +v ) 或t = s/v =( l-l ' )÷340m/s

于是有v×l/(340m/s +v )= l ' 或v×( l-l ' )/340m/s= l ' 代入数据,得:l '= l/35

小华从听到笛声到火车车尾出洞,行驶的距离为:l +L- l '= v×105s 代入数据,得:L=880m

9.(2012·潍坊)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

香。有一种蚊香如图4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要求: (1)写出所需要的器材; (2)说明测量方法.

(1)实验器材:蚊香、细线、刻度尺、秒表、火柴;

(2)实验步骤:取一段弧形蚊香,让细线与蚊香重合,用刻度尺测出重合部分细线的

图4

长度l,用火柴点燃该段蚊香,测出其燃烧完毕所用时间t,则蚊香燃烧速度为v = l/t。

2

1.图1中物体的长度是 cm. 【答案】3.00 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答案】A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A 0 cm 1 2 3 4 2.(2012·广州) 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 A.量程3m, 分度值1mm B.量程10m, 分度值1dm 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15cm,分度值0.5mm 3.(2000·奥林匹克初赛)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21吋”、“29吋”等来 说明电视机的大小。这里,“吋”是 制中的长度单位;“21吋”、 “29吋”指的是电视机上 线段的长度。【答案】英;对角 4.(2001·奥林匹克初赛) 右图是根据广西北海市一家宾馆中所挂钟表的

照片绘制的示意图,图中秒针、分针和标有24个数字的转盘都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根据钟表的示数,这张照片是在北京时间(按24小时制计时)______时______分______秒拍摄的。

解析:图中数字圈0~23表示小时数,图中每个城市所在位置对应的数字就是该城市时间的小时数,而内圈数字5~60则表示时

图1

间的分数或秒数;按照习惯,图中的短针为“分针”,所指示的数值为时间的分数;图中的长针为“秒针”,所指示的数值为时间的秒数.例如:北京所在位置此时所对应的小时数为20,而钟面上的分数为24min,秒数为57s,故此时刻的北京时间为20h 24min 57s.

四、力

1.(2012·桂林)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答案】相互;形变

2.(2012·滨州)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中,我国选手李娜勇夺桂冠,成为该项国际赛事的亚洲第一人。在网球运动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答案】C A.球拍对网球作用力的施力物体是人 B.飞行的网球不受力的作用 C.网球与球拍撞击时,球拍发生形变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网球撞击球拍的力和球拍对网球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3.(2011·天津市)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滑块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不考虑空气阻力,图1关于滑块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答案】B

F G F G G f G N C D 图1 4.(2012·莱芜)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时,发现宾馆中的牙膏和家中用的牙膏略有不同,这种牙膏盖的前端有

A

一小锥体用于刺破牙膏的密封口,如图2所示。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仿照提供的示例,写出其中涉及到的两个物理知识。

示例:挤牙膏时牙膏皮发生形变——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1) (2)

【答案】小锥体刺破密封口→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牙膏盖有花纹→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图2

牙膏

B

3

5.(2012·奥林匹克初赛)如图3所示,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B通过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整

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请分别画出物体A和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

6.(2011〃西宁市)如图4所示,下车在粗糙斜坡上下滑,请在图中画出小车下滑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7.(2011〃大庆)如图5所示,弯杆末端连接有一个小球,各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试画出小球受到的重

力G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示意图。

8.(2012·乐山)如图6所示,货物A随小车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货物A所受力的

示意图。

1.(2012·宜昌)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C

A.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2.(2012·成都)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 “天宫一号” 飞行器顺利完成首次对接,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阶段。 图1所示为“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B

A.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B.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C.“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质量 D.“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惯性 3.(1994·奥林匹克复赛) 有一架飞机沿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每隔1秒钟从飞机上轻轻释放一小球,当三只小球落下且均未 落至地面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这三只小球在空中的排列 情况应是图2中的哪一个( )【答案】C

4.(2007·奥林匹克初赛) 为了保证飞机在起降过程中的安全,飞机 起飞和降落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答案】B A.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前轮先接触地面 B.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后轮先接触地面 C.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前、后轮同时接触地面 D.起飞时前、后轮同时离开地面,降落时前、后轮同时接触地面

A

B

图2

C

D

图1

A 图3 B

图4 图5 30° B 图6

A v F 五、牛顿第一定律

4

5.(2012·莱芜)错误!未指定书签。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1)实验时,每次必须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

目的是 ;

(2)下表是一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

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 ;

接触面 阻力的大小 小车移动的距离s/cm 毛巾 大 18.3 棉布 较大 22.6 木板 较小 26.7 图3

(3)小丽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

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_______。(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A.保持静止状态

B.继续来回摆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做匀速圆周运动

【答案】(1)让小车具有相同的初速度;(2)小;远 (3)A

6.(2010·奥林匹克初赛)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

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请回答:

-速度/km·h1 40 反应距离/m 7 50 9 60 11 80 15 100 19 54 制动距离/m 8 13 20 34

(1)刹车过程中轮胎会发热,这是什么原因?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的过程? (2)利用上表数据,通过计算求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多少秒? (3)分析上表数据可知,汽车制动距离与行驶速度有什么关系?

(4)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雨雪天气里注意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旁边设置了“雨雪路滑,减速慢行”的警示

牌,请简要说明这句话的物理道理。

【答案】(1)刹车过程中轮胎发热是由于摩擦引起的,这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司机的反应时间得于反应距离s与汽车行驶速度v的比值,即t=s/v,需要注意式中物理量都必须用国际单位,因此,需要把第一行中的速度单位转化为m/s,然后计算五种情况下反应时间t,再取平均值可计算结果都在0.6s~0.7s之间;(3)分析题中所给数据表可知,汽车的行驶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大。具体计算可知,当速度增加为原来的2倍时,制动距离约增加为原来的4倍; (4)雨雪天,道路较滑,汽车所受的刹车阻力较小。在相同车速的情况下,汽车所受的刹车阻力越小,汽车的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汽车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就越长,因此汽车就越难停下来,所以为安全起见要减速慢行。

5

1.(2012·连云港)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D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才受摩擦力 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更快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仍将落回原处(不计空气阻力) 2.(2012·达州)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D

A.某物体在水平面向右运动一定受到了水平向右的力 B.在空中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受到的合力与重力平衡

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 D.1N的力可能比800N的力产生的效果好 3.(2011·济南)如图1所示用手握住酒瓶,使其瓶口朝上竖直静止在手中,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C

A.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 B.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大于酒瓶的重力 C.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图1 D.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4.(2012·凉山州) 一氢气球匀速上升时,受到空气的浮力F、重力G和空气阻力f,这些力的关系是( )

A.F>G+f B.F=G+f C.F>G﹣f D.F=G﹣f 【答案】B 5.(2007·奥林匹克初赛) 手机已成为现代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通讯工具。一般的手机都设有利用振动提示人

们“来电”的装置。有一种手机提示“来电”是用一个微型电动机带动转轴上的叶片转动,当叶片转动时,电动机也就跟着振动起来,从而又带动手机振动。在图2所示的几种形状的叶片中,你认为能够实现上述振动功能的是( )【答案】C

图2

6.(2011·绵阳)通过探究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如图2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 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6N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 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3乙所示,则F2 是________N;若要让图3乙中的A、B在水平桌 面上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撤除F2的情 况下,应该在B的右端施加大小为__________N 的水平向左的推力。【答案】16;32 图3 7.(2011·宜昌)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 验装置如图4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

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

图4 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这些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 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填“平衡”或“不平衡”)。要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 。

(3)某同学认为: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机械能可能会增大。你认为他的观点是 的。

(填“正确”或“错误”) 【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2)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平衡;将木块换成小车,减小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3)正确

6

六、二力平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