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次 姓名 《鱼我所欲也》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中心句)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举例论证)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送东阳马生序》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
(3)余则缊(yù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但我毫无羡慕的心。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曹刿论战》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统领全文) 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3)小信未孚(fú),神弗福也。
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ǐ),故逐之。 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
《邹忌讽齐王纳谏》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yì)丽。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外形、容貌光艳美丽。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5)令初下,群臣进谏(jiàn),门庭若市。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喧闹
《出师表》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 (4)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 (7)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
《岳阳楼记》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ānɡ)汤,横无际涯。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写景句) 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4)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写景句)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5)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抒情句)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6)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7)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tīnɡ)兰,郁郁青青。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8)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 (9)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互文)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1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主旨句)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醉翁亭记》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mínɡ)。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写景句)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
1
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
(6)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 用酿泉造酒,泉水香并且酒也清
(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主旨句;状语后置,判断)
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
《湖心亭看雪》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景句) 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写景句)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写景句;白描) 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桃花源记》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景句) 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 (3)土地平旷,屋舍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的植物。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5)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小石潭记》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写景句)
砍伐竹子,开出一条道路,下面显现出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别清凉。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木,
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写景句) 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写景句)
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5)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写景句;动静结合) (鱼儿)呆呆地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 (6)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
(7)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参差不齐,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9)凄神寒骨,悄(qiǎo)怆幽邃(suì)。(抒情句) 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北冥有鱼》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
(2)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虽有嘉肴》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马说》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心句)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2)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夸张;定语后置)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反问句)
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5)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 (6)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三峡》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景句)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写景句;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3)至于夏水襄(xiānɡ)陵,沿溯(sù)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
(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5)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 (6)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答谢中书书》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写景句)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写景句)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写景句)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景句)
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主旨句)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富贵不能淫》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中心句)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ònɡ)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 (2)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ɡ)益其所不能。 (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正面论证)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
(4)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陋室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
2
龙就会有灵气。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主旨句)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环境描写) 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爱莲说》
(1)予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4)莲,花之君子者也。(中心句) 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河中石兽》
(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中心句)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论语〉十二章》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吾(wú)日三省(xǐn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习方法)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
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习方法)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5)学而不思则罔(wǎnɡ),思而不学则殆(dài)。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7)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个人修养)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个人修养)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9)逝者如斯夫(fú),不舍昼夜。(珍惜时间)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个人修养)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