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试卷1

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试卷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试卷1

(总分:9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开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的标志是( ) (分数:2.00) A.五四运动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D.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标志。答案为B。

3.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它属于( )

(分数:2.00) A.民主主义范畴 B.资本主义范畴 C.社会主义范畴 √ D.共产主义范畴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社会范畴。答案为C。

4.新中国成立,尤其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 ) (分数:2.00)

A.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土地制度改革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答案为C。

5.1950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 ) (分数:2.00)

A.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 B.不要四面出击

C.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D.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答案为A。 6.1950年至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进行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 ) (分数:2.00) A.消灭富农 B.限制富农

C.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 D.保存富农经济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新解放区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答案为D。 7.新中国同苏联订立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味着( ) (分数:2.00)

A.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政策 B.中国实行不结盟的政策

C.建立了平等互助的新型中苏同盟关系 √

D.新中国废除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不平等条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及影响。答案为C。 8.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说的过渡时期是指( ) (分数:2.00)

A.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 B.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 C.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D.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过渡时期的涵义。答案为B。 9.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分数:2.00)

A.实现国家工业化 √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答案为A。 10.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 ) (分数:2.00)

A.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

B.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 C.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同时并举 D.把消灭剥削制度与改造剥削者相结合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答案为B。 11.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改造)的目的是( ) (分数:2.00)

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B.健全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

C.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D.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答案为D。 12.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 ) (分数:2.00) A.互助组 B.初级社 C.高级社 D.合作化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答案为D。 13.我国农业合作化走的是( ) (分数:2.00)

A.先机械化、后合作化的道路 B.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 C.和平赎买的途径 D.人民公社的道路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及其实现途径。答案为B。 14.我国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是( ) (分数:2.00) A.典型示范 B.自愿互利 C.国家帮助

D.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对农业合作化运动采取的方针。答案为D。 15.在推进手工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方针是( ) (分数:2.00) A.合作化

B.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 C.和平赎买 D.自愿互利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推进手工业合作化所采取的方针。答案为B。 16.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 ) (分数:2.00)

A.和平赎买(利用、限制、改造) √ B.国家资本主义 C.没收 D.保护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政策。答案为A。 17.在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中,互助组具有( ) (分数:2.00) A.资本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及其性质。答案为B。 18.改造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 ) (分数:2.00) A.合作化 B.和平赎买 C.没收

D.国家资本主义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改造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答案为D。 1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 ) (分数:2.00)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实现形式。答案为D。

2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对全行业公私合营企业的具体和平赎买形式是( ) (分数:2.00) A.互助合作化 B.国家资本主义 C.定息 √ D.“四马分肥”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对全行业公私合营企业的具体和平赎买形式。答案为C。

21.在我国,无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 ) (分数:2.00)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

C.对抗性矛盾 D.主要矛盾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无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的性质。答案为B。 22.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主要标志是( ) (分数:2.00)

A.第一个“一五”计划的实现

B.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确立了主体地位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主要标志。答案为D。

二、 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54.00)

23.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4.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分数:2.00)

A.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 √

B.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 √ C.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答案为ABCD。

2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主要表现在( ) (分数:2.00)

A.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 √

B.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 C.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 D.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的新纪元。答案为ABCD。 26.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属于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这是因为( ) (分数:2.00)

A.当时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任务是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和镇压地主阶级的反抗,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 √

B.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 √ C.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行的政策符合工人农民的根本利益 √ 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民主专政属于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的原因。D项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答案为ABC。

27.1948年9月,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的讲话中说:“新民主主义中有社会主义因素,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是这样,并且是领导的因素,而总的说来是新民主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主要有( ) (分数:2.00)

A.经济上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主导地位 √ B.政治上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 C.文化上无产阶级思想的指导地位 √ D.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主要社会主义因素。D项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状况的描述。答案为ABC。

28.全国胜利以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份有( ) (分数:2.00)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 C.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及其性质。答案为ABD。 29.新中国成立以后,与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相应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是( ) (分数:2.00) A.工人阶级 √

B.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 √ C.资产阶级 √ D.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与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相应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答案为ABC。 3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主要有( ) (分数:2.00)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 B.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 C.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 D.经受执政的考验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面临的新的严峻考验。答案为ABCD。 31.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 (分数:2.00)

A.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 √ B.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 √ C.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 D.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有利条件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主要任务。答案为ABCD。 32.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底,主要开展了以下斗争( ) (分数:2.00)

A.土地改革与镇压反革命 √ B.抗美援朝 √

C.“三反”、“五反”运动 √ D.知识分子思想改造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底开展的主要斗争。答案为ABCD。 33.1951年底到1952年我国开展的“三反运动\"的内容是( ) (分数:2.00) A.反贪污 √ B.反浪费 √ C.反偷税漏税 D.反官僚主义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三反运动”的内容。C是五反运动的内容。答案为ABD。

34.为了配合“三反运动”,1950年初在全国大中城市开展了打击不法资本家的“五反运动”,即( ) (分数:2.00) A.反行贿 √ B.反偷税漏税 √

C.反盗窃国家资财和国家经济情报 √

D.反偷工减料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五反运动”的内容。答案为ABCD。

35.1949年至1952年期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改造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这主要表现在( ) (分数:2.00) A.没收官僚资本 √

B.开始将资本主义纳人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

C.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 D.实行工业化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革命的改造开始实行的主要表现。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但它不是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实行的表现。答案为ABC。

36.中共中央在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背景有( ) (分数:2.00)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就已经建立起来 √ B.新民主主义社会本身具有过渡性 √

C.1949年至1952年的实践表明,中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事实上已经开始 √

D.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即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背景。答案为ABCD。 37.促使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有( ) (分数:2.00)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 √ B.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 √

C.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 D.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答案为ABCD。

38.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体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这是因为( ) (分数:2.00)

A.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 √ C.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也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体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的原因。答案为ABCD。

39.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有( ) (分数:2.00)

A.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列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

B.进一步巩固了工农业联盟,孤立了城市资产阶级,五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 C.实现了由个体所有制向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 √

D.使我国经济结构和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促进了整个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答案为ABCD。

40.我国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有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其中初级社是( ) (分数:2.00)

A.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并实行土地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 C.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

D.以土地集体所有、共同劳动为特点,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及特点。A是互助组的性质,D是高级社的性质。答案为BC。

41.我国对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有( ) (分数:2.00)

A.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 √ 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D.互助组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对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答案为ABC。 4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是可能的,这是因为( ) (分数:2.00)

A.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 √

B.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关系 √

C.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 D.国家实行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政策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存在可能性的原因。答案为ABCD。

4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之所以要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是因为( ) (分数:2.00)

A.在一定时期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积极作用 √

B.有利于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并减少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 √ C.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设想 √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的原因。答案为ABCD。 44.我国对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在利润分配上实行“四马分肥”,其内容包括( ) (分数:2.00) A.国家所得税 √ B.企业公积金 √ C.工人福利费 √ D.资方红利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四马分肥”分配办法的主要内容。答案为ABCD。 4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有( ) (分数:2.00)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方针 √ B.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

C.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 D.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D是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遵循的原则。答案为ABC。

46.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历史经验主要有( ) (分数:2.00)

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 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 C.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 D.采取暴力革命的手段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改造不涉及暴力革命,D错误。答案为ABC。

47.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有( ) (分数:2.00)

A.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地建立起来 √ B.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 √

C.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 √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我国计划在2020年基本完成工业化,D错误。答案为ABC。

48.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 (分数:2.00)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 √

B.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和提前完成,使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 √ C.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

D.社会的主要矛盾、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也发生了变化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答案为ABCD。 49.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外交方针有( ) (分数:2.00)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一边倒” √ D.“两个拳头打人”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提出的外交方针。D是20世纪60年代的外交战略。答案为AB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