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共四大题
26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
150分钟,满分120分)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共
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
在答题卡上)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我喜欢出发,喜欢醉人的景色,
绮丽的成光。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②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和煦。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
③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粗犷,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粗犷没见过大海的浩瀚,
仍然.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
。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波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即使这样,
我依然执拗地喜欢出发。打破生活的平静,我便能看到另一番景致,一种属于年轻的景致。
④我还想从大山那里学习它
的深刻,从大海那里学习它的勇敢,从大漠那里学习它的沉着,从森林那
里学习它的机敏。我想学着品味缤纷的一种人生。
⑤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问双脚,但是要问志向。有了志向,人在路途中才能走得长远。于是,我不断寻找更美的风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为了追求一神境界。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的;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更丰富,这就是不虚此生。
⑥是的,我喜欢出发,愿你也喜欢。
1.请用正楷将第⑤段划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2分)(1)绮丽(
)
(2)和煦(
)
(3)粗犷(
)
(4)执拗(
)3.第④⑤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2分)4.请在第③段划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与前面的句子句式相同。(2分)
【答案】
1.正楷:风雨跋涉,不虚此生。2.①qǐ②xù③guǎng④niù
3.第④段:我想学着品味一种缤纷的人生。第⑤段:这话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志向。4.示例: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繁茂或生机),仍旧(依然或还是)遗憾。【解析】1.
遗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是汉字临摹,要求用正楷去写,横平竖直,一笔一画,不仅要写得准确,规范,
还要美观。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
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这几个是常见的易读错的字,要求能够掌握住。“
犷”容易读成“kuǎng”。“拗”容易读成“ao”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3.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补写句子,依据下文的“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波涛,大漠有风沙,
森林有猛兽”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写了大山,写大海,再写大漠,最后应该写森林,因此有了参照,去写森林,要与上句的句式一致即可。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1)凌厉宵汉连亘可见一斑闲情逸致(2)端详陶冶理睬
芳草如茵
丰功伟迹
(1)
改为
(2)
改为
【答案】“宵”改为“霄”,“迹”改为“绩”。【解析】
2
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
语感,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宵【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6.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2分)
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夜晚。A。
霄---与云有关。
A.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欧阳文忠集》《柳河东集》《太史公书》
就分別用了谥号、籍贯、官职来命名。B.淸代文学家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
,他写的《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以谈鬼
说狐的方式反映现实。C.《端午日》选自《沈从文小说选
?边城》,沈从文的创作中影响较大的是乡土小说,小说富有风俗美
和人情美。
D.19世纪的俄国涌现了一批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并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巨著,如列夫·托尔斯泰和
契诃夫,以及他们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和《羊脂球》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对于课本上的课文涉及到的名著,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
家的文章、作品,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名著)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羊脂球》的作者法国的莫泊桑。【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考点定位】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7.按要求默写。(第(7)小题3分,其余每小题
1分,共10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3),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苏轼《浣溪沙》)
(5)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7)文人墨客自古钟爱登揽胜,借此抒怀言志。崔颢在《黄鹤楼》中借诗句“
”表达了日暮怀归之情;杜甫在《登岳阳楼》中以诗句“
”抒发了因国家多难而产生的忧国情怀;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诗句
“
”传递无所畏惧的积极进取精神。
(8)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中的风霜雨露,花鸟鱼虫在诗人的笔下都有了灵性。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露”字的连续两句:
,
。
3
【答案】(1)君子好逑(2)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而不染(6)入则无法家拂士(7)日暮乡关何处是畏浮云遮望眼【解析】
自缘身在最高层(
8)蒹葭苍苍
3)怀旧空吟闻笛赋(烟波江上使人愁
白露为霜
4)山下兰芽短浸溪(戎马关山北
5)出淤泥
不
凭轩涕泗流
古诗文名句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二、阅读理解。(40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诗歌赏析。(第8题,3分)品读下面的宋代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8.本词是一首“壮词”,词人却在结尾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概叹,你对此如何理解?(
3分)
【答案】词人医生坚决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甚至在梦里都念念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
朝廷的腐朽无能,他的理想难以实现;当梦醒回到现实,他看到自己鬓边新生的白发,不由发出壮志难酬的慨叹。
【译文】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惜壮志难酬,白发已生!【解析】
4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二)阅读【甲】【乙】两则文选,完成后面小题。
(12分)【甲】
D。
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
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乙】
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
①
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
②
,人咸易
③
之。然读书能自刻
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
④
,以自畅
⑤
其性情才力之所不
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
⑥
,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
)
②寝陋:丑陋。
③易:轻视。
④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
(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
注释:①殊:特别。
5
人高妙的境界。
⑤畅:酣畅。
⑥匕著:调羹和筷子。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主人日再食((3)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
)
(2)同舍生皆被绮绣((4)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2分)
)
)
10.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B.以中有足乐者/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C.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学而不思则罔D.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其印为予群从所得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段中划线的句子。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12.从宋濂和郑板桥的学习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
恰当的内容。(3分)
文
句
(2分)
益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请按提示在A.B.C处填写
学习态度和方法
A 一心向学循序渐进
C
(3分)
甲文: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甲文: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乙文: B
乙文: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13.【甲】【乙】两文末尾画波浪线的名子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答案】
9.①提供食物;②通“披”,穿;③给予;④全,都10.B
11.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12.A.虚心求教,或恭敬有礼
B.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
C.勤奋刻苦,或反复诵读
13.都是反问句,加强了语气,能警示读者并引起读者思索,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都总结了
上文,表明了作者的观点。【甲】文岂他人之过哉”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强调专心是业精德成的重要条件;【乙】文“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肯定默
诵是熟记书本内容的有效手段。【解析】9.
6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10.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重点文言虚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
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
A.①则:就/则:却B.①以:因为/以:因为C.①而:表承接/而:表转折
D.①为:作为/为:被。故选:B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
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句重点词语有:“汤”,热水;“以”,用;“乃”,才。句意为: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1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1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都是反问句,加强了语气,能警示读者并引起读者思索,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都总结了上文,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甲】文
“其
C。
B。
B。
7
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强调专心是业精德成的
重要条件;【乙】文“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肯定默诵是熟记书本内容的有效手段。【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11分)
春色正中分刘汉杰
①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订立用以指导农业生产的农事历法,早见于汉代刘安的即时节和气候。古人在观天识象的基础上,对每个季节进行了精细的划分:岁有二十四节气。”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分”;又因是昼夜时长相等之日,古人也称其为“日中”
《淮南子》。所谓节气,
“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
恰逢春季之半,致名“春
C。
这一天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日夜分”。
②按古人“候应”之说,每候都有一个物候现象与之对应。春分有三候:初候玄鸟至,玄鸟就是燕子,燕子属于季节性候鸟,生活于北方的古人认为它“春分而来,秋分而去”
;二候雷乃发生,春天雨水较多,
空气湿度增大,天空开始打雷;三候始电,雨多了,闪电也开始出现。此时,甘霖滋润,万物勃发,人们可以欣赏到“花重锦官城”的美景了。
③春分是农事播种的季节,与乍暖还寒的惊蛰节气不同,春分时节的气温回升较快,因此民间有“冷惊蛰,暖春分”之说。天气变暖,意味着农忙季节的开始,农谚讲“九九加一九身,一刻值千金”。东汉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讲,仲春二月,
,耕牛遍地走”“春分麦起
可以把树枝埋在土里,令其生长;可以种
地黄,采桃花、茜草、土瓜根等。各地气候条件不一,播种的农作物也不一样。
④春分是祭祀的日子。春分时节有帝王祭日、百姓祭祖、春社祭神等祭祀活动。帝王祭日是春祭的重要活动,从先秦开始,祭日已经成为帝王的独享祭祀。明清之前,帝王一年之内要有多次祭日活动;明清之时,则固定在春分这一天,地点设在京城的日坛,祭日的仪式颇为隆重。百姓祭祖也在春分举行。此俗流行于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尤以南方的客家人聚居区为盛。祭祖一般从春分这一天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明之前。春分前后,还有一项祭祀活动——春社祭神。社,为土地神;春社,即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也称“春社日”。《荆楚岁时记》记录了南北朝时期楚地春社的情形:这一天,四邻宗亲在神庙树下搭棚屋,宰牲祭神,祈求社神赐福,祈盼五谷丰登。
⑤春分有特有的饮食习俗,
春分吃“春菜”。春菜可以泛指春天里的各种应时蔬菜,
但在广东开平一带,
春菜特指当地的一种野苋菜。每逢春分之日,村民们就到田野里采摘春菜,“春汤”。俗言“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把春菜与鱼片“滚汤”,名曰
。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春分这天还有吃
汤圆,喝汤面的习俗。汤圆不仅人们食用,还要分享给鸟吃:把煮好的汤圆用竹叉插着,置于田边地头,名曰“帖雀子嘴”。据说,这样能粘住麻雀等鸟的嘴,以防它们来啄食稻谷,以保年景丰收。春分酿春酒的习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在浙江于潜,民众春分造酒存于瓮,过三伏天糟粕自化,色赤味醇,谓之“春分酒”,预示着甜美生活长长久久。
⑥春分还有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俗话说:
“春分到,蛋儿俏。”据说春分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来。人
们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这种玩法简单的民间游戏叫“春分竖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