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际沟通分析理论

人际沟通分析理论

2020-05-3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人际沟通分析理论(TA)

沟通分析法在理论的架构上,虽是承精神分析学派而来,从本我、自我、超我的观念里,提出父母、成人、儿童的三种自我状态的看法,强调的不再是生物性的驱力,反而偏重于感觉和情绪,并且这三种自我状态是具体可观察的,不似精神分析学派,对于本我、自我、超我的说法是抽象性的概念,在这一方面,沟通分析法是有其突破性的成功之处。

TA在人格结构的看法,由父母、成人、儿童的三种自我状态,继续其理论的延续,若此三种状态能顺利转换,便可形成良好的适应人格,假如其中产生混淆、污染、排除的情形,不适应的行为会因此而生。从沟通方面来说,若在三种自我状态下,能以互补式沟通进行,那么沟通是顺利、延续性的,但出现交错式、暧昧式的沟通则会使沟通产生问题。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者的任务是要帮助当事人认清其自我状态为何,以及使当事人发现自己无益或破坏性的沟通方式,进一步改善当事人的沟通型式。

TA理论的概念里,强调人的发展过程中,父母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和影响力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态度,会左右小孩子的早年决定、人生地位以及人生脚本的形成。所以在生长的过程中,父母若多是以命令(injunctions)的方式教养,少给予抚慰(strokes)的需求,即使小孩子生而OK,这些成长过程的负向生活经验却会主宰了小孩子早年决定的关键因素,人生地位、人生脚本的不当也因此根深柢固地形成。在治疗的过程中,分析便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从结构分析、沟通分析、脚本分析、心理游戏分析等,无非是让当事人去察觉、了解到自己目前的自我状态、人生脚本为何,透过检视的过程,帮助当事人去重新做决定,并且选择建立新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脚本,这也是TA在人性观中强调“人是有改变决定的能力”带来积极、乐观的态度,使人能更加地掌握自己,朝健康地成长与发展方向迈进。总体来看,TA虽然有精神分析的影子在,但它的精神却是同于阿德勒与完形学派---相信人是主动的行为者、决定者,其人生脚本的概念也近于阿德勒所提的生活方式,是决定一个人往后生活的方向,而生活方式与人生脚本的不当,是可以透过治疗历程的觉察,有所改变。当然,每个学派都有其优缺点和被批评之处,不同的是,TA能收集各派的优点和长处,形成一套新颖、独特、易懂的理论,一般人也能由自修的方式学得这些概念,对自己有所帮助与成长,我想这是TA应该可以被提出来说明其最有贡献的佐证。

TA专业详解

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简介 The Philosophy of TA(沟通分析的理念)

(I)每个新生儿均有与生俱来的能力,能了解自己和别人是好的 (我好,你也好)。 (II)每个人都俱有思办的能力,且都想成长和发展。

(III)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他人的注意才能生存。

(IV)每个人在童年早期为了活得最好,便做了生命中一些关键性的决定。长大后,这些早期决定可能不适用,此时只有你自己有能力改变并做出新的决定。

(V)沟通分析是一种奠基于合约的方法。亦即使用沟通分析模式来达到成长和改变的目标均要很清楚、能接受的、一致认同的方式。

事实上所谓沟通分析只是沟通分析理论中的一部份,在沟通分析理论系统中,有四个主要部份:

结构分析(Structure Analysis)

人格结构分析,以P(Parent,父毋)、A(Adult,成人)、C(Child,儿童) 三种自我状态为基本架构的人格理论系统。

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

有关人与人之间彼此以何种自我状态进行沟通的分析。

游戏分析(Game Analysis)

人与人在互动过程中,常在不知不觉中一再重覆发生雷同的冲突或情境 ,最后会有一种很差的感觉,并且会加强童年早期所做的决定。

脚本分析(Script Analysis)

分析一个人成长的背景及历史。有助于我们从中整理出个人在日常生活 中所使用的沟通方式,遭遇的问题、困难与其成长背景之间的关联性。从中加以解决及成长。

TA用语(取材自TA Today)

沟通(Transaction)

定义:a stimulus + a response (basic unit of social discourse)一个沟通的刺激加上一个沟通的反应。人际互动的基本单位。在 沟通分析中,使用自我牯A模式来协助解释沟通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种类:1、Complementary transaction互补沟通 2、Crossed transaction交错沟通 3、Ulterior transaction内在沟通

安抚(Stroke)

定义:a unit of recognition认可的单位

举例:当你走在街上,一个朋友迎面走来,你微笑的说:“你好。”他也微笑回礼,你们彼此正交换stroke,这种安抚的交换我们都已熟悉到不需经过思考,但回到同样的景像,你微笑打招呼时,你的朋友却毫无反应,看都不看你一眼就走过去了,你可能会很不舒服,我们都需要安抚,如果得不到会有被剥夺的感觉。

安抚的种类: Verbal vs. Non-verbal口语与非口语的;Positive vs. Negative正面与负面的;Conditional vs. Unconditional有条件与无条件的。

时间的结构(Time Structuring)

定义:Whenever people get together in pairs or groups, there are six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they can spend their time. 当人和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有六种相处的方式 1、Withdrawal:退缩(独处,和他人没有互动。)

2、Ritual:仪式(好似预定好规则的社交互动。)

3、Pastime:闲谈,消遣(类似仪式般,大家都熟悉的互动方式,但没有预定的规则,大多是在谈过去的事。past time)

4、Activity:活动(不只是谈talking about,且有目地的进行一些活动。do something together) 5、Game:游戏,心理游戏(以幼年已习惯、但不适用于成人的方式互动。replay of childhood strategies that are no longer appropriate to us as grown-up) 6、Intimacy:亲密,亲近(不带隐藏讯息,表现真实感觉与需要,且适切于当时情形的互动。)

人生脚本(Life-script)

定义:An unconscious life plan made in childhood, reinforced by the parents, justified by subsequent events, and culminating in a chosen alternative.小时在潜意识中订下的一生计划,被父母加强,并以后来的事件证明,但可经由选择而改变。

心理地位 (Life-position:Basic position, existential position)

定义:One's basic beliefs about self and others, which are used to justify decisions and behavior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基本信念,做为其早期决定和行为的准则。当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他们所在的心理地位会不一样。一般心理地位可分为四种: 1·我好,你也好;2·我好,你不好(投射的); 3·我不好,你好(内射的);4·我不好,你也不好(绝望的)

脚本讯息(Script Message)

小孩根据外来的讯息(主要来自父母)做出一连串的决定,由此形成其人生脚本,包括: 1、Injunction禁止讯息, Permission许可讯息:从父母的儿童自我状态所发出来的负面和正面的讯息

2、Counterinjunction应该讯息:从父母的父母自我状态所发出的讯息 3、Program程式:由父母的成人自我状态所出来的讯息

漠视(Discount)

定义:An internal mechanism which involves people minimising or ignoring some aspect of themselves, others or the reality situation.一一种内在机转,会去忽略和自己、他人、或现实状况有关的资料或潜意识中忽略和解决问题有关的资讯。 或谓:Unawarely ignoring information relevant to the solution of a problem.潜意识中忽略和解决问题有关的资讯

参考架构(Frame of reference)

定义:The structure of associated responses which integrates the various ego-states in response to specific stimuli. It provides the individual with an overall perceptual, conceptual, affective and action set, which is used to define the self, other people and the world.一个人整合自己的自我状态以对外界刺激反应的内在结构,它提供一个人整套的觉知、观念、感觉和行动,并以此定义自己、他人和世界

再定义(Redefining) 定义:The process of one's distorting his perception of reality to fit his own script.一个人整合自己的自我状态以对外界刺激反应的内在结构,它提 供一个人整套的觉知、观念、感觉和行动,并以此定义自己、他人和世界 。

扭曲的感觉(Racket feeling)

定义:A familiar emotion, learned and encouraged in childhood, experienced in many different stress situations, and maladaptive as an adult means of problem-solving.一个人从小学来,并被加强的常见情绪,特别容易出现于各种压力呈现时,对一个成人解决问题而言并不适当

点券(Stamp)

When I experience a racket feeling, there are two things I can do with it. I can express it there and then. Or I can store it away for use later. When I do the latter, I am said to be saving a stamp.当一个人经历到扭曲感觉时,若当时没有表现出来,却留待以后才表现,则称之为收集点券

心理游戏(Games)

定义:在互动中表面传达的讯息内,还隐含其他讯息,对方会对隐含讯 息有反应,在这一系列连续进行的互补隐藏式沟通后,会得到可预期的 结果。此结果至少有一方觉得不舒服或受到伤害。此种行为模式会一再 重覆的发生。

自我状态模式(The Ego-State Model)

请你回溯自己过去二十四小时的生活,有没有哪一刻,你的行为、想法、和感觉就像你小时候的反应一样?有没有哪一刻,你的所做、所想、所感就和你父母的反应一样?还有哪些时候,你的举止、念头、和感情是单纯针对当时所发生的事的直接反应,与过去无关?

每一项至少写下一个例子。并写下当时的感觉、想法、及行为。

你刚才完成了自我状态模式的第一个练习。想一想你刚才所做的,你检查了人类的三种表现方式,每一种都包含了一套行为、想法、和感觉。

当我的行为、想法、感觉就像我小时一样,我就是在儿童自我状态之中。当我所做、所想、所感觉的是从父母模仿而来,我就是在父母自我状态之中。当我行为、思考、感觉的方式是针对此时此地发生的事件的反应,并能利用我的能力,我就是在成人自我状态。在平常的沟通分析运用中,我们会简单地说“在儿童里”、 “在父母里”、“在成人里”。

把这三个自我状态放在一起,就是沟通分析理论的核心---三部份自我状态组成的人格模式。传统上,把它画成三个相连的圆圈,各以其第一个字母的大写为名,故也称之为PAC模式。这是第一度结构图,以后我们还会讨论第二度结构图。以自我状态来分析人格的过程就叫做结构分析。

自我状态间转换的例子:简小姐在拥塞的马路上开车,她注意着周围汽车的速度,也很小心地看着交通号志,她根据此时此地发生在周围的状况来开车,所以她是在成人自我状态里。

忽然一个人从外线道切过来想超车,两辆车子太近了几乎擦撞,简小姐吓了一跳,瞥了照后镜一眼,见后车还有一段距离,赶紧轻踩煞车。她的害怕对眼前的危险是适当的反应,帮助她在电光火石之间避开可能发生的车祸,她仍然保持在成人自我状态里。

待那辆车子逐渐驶远,简小姐颇不以为然地撇着嘴摇头,转头对同伴说“这种驾驶根本就该吊销他的驾照。”这时她转到父母自我状态中了。当她小的时候,她坐在爸爸旁看他开车,当他父亲对其他驾驶不以为然时,就是这样子撇着嘴摇头。

不久她开到公司,看看表发现已错过和老板约好要谈一件要事的时间,她的心往下沉,感到一阵恐慌。此时她又转到儿童自我状态里,小时候上学迟到最怕的就是老师严厉的处罚,她恐慌的感觉是来自儿时的经验,而不是根据现在已成人的处境。除了这些想法和感觉,她还会伴随一些行为,一如当年那个迟到的小女孩,如心跳加速、张大眼睛用手捂着嘴,靠近点看,还会发现她在冒汗。

此时她并非在意识上知道自己是针对旧时的经验起反应,如果这时问她“现在的情形有没有唤起什么儿时的回忆?”她可能会想起小时在教室被处罚的景象,也可能这种痛苦的记忆被压抑的太深,而无法马上忆起,如果她愿意去探索这些被压抑下来的痛苦经验,可能要花更久的时间,甚至藉由心理治疗才能想起来。

她马上对自己说“等一等,我在怕什么?老板是个讲理的人,她会接受我因塞车而迟到的情形,我也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来和她谈。”她又回到成人自我状态,她整个人放松了,手也放下不再捂着嘴,脸上恢复笑容。

现在回到刚才你所举的例子,审视你所写在过去一天中的儿童、父母、成人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回想每当你在儿童自我状态中的情形,注意你有什么样的情绪,可以试着自己以角色扮演来感觉;然后记下你当时的想法,通常可以自问“我在脑子里对自己说什么”来得到儿童自我的想法,特别是针对关于自己、别人、整个环境自己会怎么对自己说;最后再注意自

己会有什么行为表现,可以对着镜子在自己的儿童自我状态中角色扮演一番。核对一下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就有这样的感觉、想法、和行为,你甚至可能会想起自己是在重演过去的某个事件,那大约是几岁呢?

父母自我状态:以同样的方式写下在父母自我状态中相关的感觉、想法、和行为,可以用角色伴演的方式来揣摩。要知道父母自我的想法可以自问“在我脑中有没有听到父亲或母亲会对我说什么?”当然也可能是叔伯、祖父母、或老师等具父母形像的人的话。核对一下在父母自我状态里的行为、感觉、想法是否摩仿自他们,好像拷贝进来的一样。你可能很容易就发现在各个情境中自己模仿认同的对象是谁。

成人自我状态:最后记录在成人自我状态时相关的行为、想法、和感觉。要和儿童和父母自我状态来区分,可自问“这样的行为、想法、感觉对处理现在发生的事是否适当,是否能解决问题?”如果答案是“是”,这个反应就是出自成人自我状态。

有时可能会发现在成人自我状态时,可列出行为和想法,却没有感觉,确实,常常我们可以不带什么感觉而很有效地处理此时此刻的事情。但是,在成人自我状态时,也可以体验到情绪的。

如何去区分成人和儿童的感觉呢?成人的感觉对处理现在发生的状况是适当的。就如简小姐在两辆车太接近时觉得害怕,而赶快煞车避免车祸。

就一个健康、平衡的人格来说,三种自我状态都是必须的,我们需要成人自我状态来处理此时此地的问题、帮助我们过一个有效率的生活。要溶入社会,需要父母自我状态提供规范来遵守。儿童自我状态则包含自发性、创造力和直觉力,也都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一步,核对各种自我状态中的感觉、

什么是自我状态?

想法、行为是否一致地常在自己身上出现。

自我状态的理论是沟通分析的基础,艾伯恩(Eric Berne沟通分析之父)将之定义为“一个人外显的、可观察的心理状态”, 包括父母、成人、儿童三个部分,分别简写为P、A、C以图一中三个相连的小圆圈表示, 图二则是其详细的解析图。父母自我状态是一个人从父母(或是其它具父母般影响力的人)学习来, 整合到自己人格的部份,当一个人在父母自我状态时, 外显行为会表现的像自己的父母,而内在的想法和感觉亦然。儿童自我状态则是一个人以自己过去(特别是幼时)的方式来思考、感觉、并表现的部分。 成人自我状态则是一个人利用既有的资源来思考、记忆、并应用的部分, 通常以不带感觉的方式来表现。以下详述之。

儿童自我状态(Child ego state, 简称C2)

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又可在其内再分为早期儿童,早期成人,早期父母三部份。以其功能的不同,则可分为自由的儿童和顺从的儿童。

⑴早期儿童(early Child, 简称C1)

小婴儿一出生就表现出许多基本的需要和原始的功能,如吃、喝、拉、撒、睡等等,我们从他的行为就可以观察出来。精神分析理论将之称为原我的冲动(注三),沟通分析则把婴儿期的存在状态称为C1,当某人在其它年龄也表现出婴儿的行为时,我们称他正处于C1中。 比方一个五岁的小孩跌倒时,不管旁人,拼命大哭,就称他正处在 C1中。 为了表示区别,我们将儿童自我状态标明为C2。C1是我们感觉的重要来源,如果一个婴儿在爱和温暖中长大,C1还将成为人一生中,乐趣和动力的泉源。

⑵早期成人(early Adult, 简称A1)

婴儿逐渐去观察自己和环境, 并开始发展自己的A1(由于它有很强的直觉式的洞察力,艾伯恩又称它为“小教授”)。 他注意到乳头或奶嘴会来来去去,并不是自己的一部份,而手指和脚趾则是自己的一部份,听自己的指挥。 他逐渐得到一些非口语、纯经验的资讯, 把这些资讯储存起来,并据此来反应,我们把这种原始的、非口语的理解力归类到儿童自我状态中的早期成人。 虽然A1很聪明,但它也会误用所获得的资讯,比如我的孙子葛瑞安在爬下楼梯时, 坚持

要把头朝下,可能是因为他的A1认为头向下才能看清楚前面,而没有考虑到其危险性。

⑶早期父母(early Parent, 简称P1)

幼儿也会发展出初步的父母自我状态,标记为P1。 当我的孙子葛瑞安三个月大时,他十三个月大的堂哥葛洛伯会抱着他的头在胸前轻抚,好像妈妈对小孩一样,这就是葛洛伯P1的表现, 没多久,葛洛伯表现出C1,不管葛瑞安大哭而把他的玩具抢走,被大人责备后,葛洛伯又以A1表现,给他一个代替的玩具,使他不再哭闹,自己又能拥有原来的玩具。

P1是小孩在还不会说话时,接受到来自父母的非口语讯息,并整合入自己人格的部份。如果父母遇事喜欢喋喋不休地责骂,小孩会把这些行为和情绪整合到自己的P1中,从这个角度来看,他长大后,可能很容易以非理性、情绪化的方式自责、厌恶自己,当他做父母时,可能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忍不住喋喋不休地责骂自己的小孩。有些沟通分析师认为P1都是这种具破坏性、没有理性的成份,所以把它称为“巫婆妈妈”、“怪物爸爸”,甚至“畜牲父母”。我们反对这种称呼,一方面是太轻蔑了,不适合用在专业的场合,另一方面是忽略了P1中正面的部份,小孩也从父母接受到愉悦快乐的讯息,我们认为不应该老是责备父母对孩子负面的影响,而忽略掉他们正面的贡献。

有一次葛洛伯在大池较浅处和小池间跑来跑去,一不小心跌到大池的深处,如果他妈妈吓得大叫,惊慌不知所措,可能会在葛洛伯的 P1 中印入一个受惊的父母,长大后可能看到水就害怕不敢靠近。当时他母亲冷静地把他拉上来,抱着他愉快的说: “哇!你会游泳了,好厉害!”葛洛伯本来绉着脸快哭了,马上转成得意的大笑,然后教他漂浮、踢水、划手,两人笑闹地练习,在他记忆中留下一段美好的经验。

我们除了不同意“P1都是负面的”这种看法外,也不同意艾伯恩对如何形成 P1 的看法。他曾说: “父母的儿童自我状态直接插入小孩的 P1 ,好像电极的接触一样,是自动形成的反应。”照他的说法,小孩就成了父母一言一行中完全被动的受害者。相反的,我们认为小孩自己会过滤、选择、决定要如何对父母的讯息来反应。即使葛洛伯的妈妈处理的很好,他可能还是怕水,再也不敢游泳。另一个小孩也许被父母的惊惧吓到,但自己克服害怕,仍然决定好好学游泳。我们从个案身上看到许多过滤父母讯息的例子,有一个人说: “当然罗,我母亲讲话时就像个醉鬼一样,我根本没理她,就是离开,自己玩自己的。”所以我们认为小孩自己也有参与 P1 的形成 -- 他可能接受外来的讯息,也可能根据 C1 和 A1的决定拒绝它。

⑷自由的儿童(free child, 简称FC)和顺从的儿童(adapted child, 简称 AC)

小孩做决定主要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也根据他所感受到别人对他的期望,比如他在小马桶尿尿会受到鼓励,尿湿裤子则受到处罚,于是他学会使用小马桶来讨好别人,他也可能是因为自己不喜欢尿湿裤子的感觉而用小马桶。葛洛伯抢走葛瑞安的玩具时,纯粹是自发的,他想要那个玩具,就把它拿走了,完全不考虑大人说的自私、玩具属于谁的、做个好小孩什么的。但是他马上发现大人绉着眉看他,对他发出责备的声音,于是他另拿一个玩具给葛瑞安好满足大人,当他发现自己能用这样的方式使自己和别人都满意时,你可以想像他有多高兴,没错,十三个月大的小孩就已经这么老练了。

自由的儿童和顺从的儿童是功能上的划分,前述的 P1,A1,C1 则是结构发展上的划分,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解释再决定治疗, 就是本书的核心,若AC 在幼年时决定遵从父母的讯息而压抑了 FC 的功能,就在做再决定治疗时,以 A1 做一个新的决定 -- 放弃有问题的顺从,而能自由的发挥自己。

⑸结语:

有些沟通分析师认为儿童自我状态只在幼年期发展,我们的观察却是这个发展是一直持续到长大成人的,是从过去到现在所有经验的总合。一个四十五岁平常举止有度的人,猛然看到一个长得很像在越战中拷打他的人时,可能会吓得浑身冒汗;一个被卡车撞过的人,开车遇到卡车从旁经过时,害怕得手脚发软,他在理智上虽然知道现在没有危险,但在感觉上却像是回到过去可怕的那一幕。

我们要一再强调,在我们里面的儿童能影响自己的发展,它接受许多讯息,并体验它们,然后整合起来,没有一件是完全由别人左右的。既然它参与自己的成长,它就可以改变,重新体会,决定过的可以再决定!这一点在实际的治疗上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自我状态(Parent ego state,简称 P2)

包括父母以口语所表达的讯息,对一个人的信念、情绪、和行为的影响,过程是经过这个人的选择而整合入其人格的。一个人为自己创造的想像父母,其过程是持续一生的

父母自我状态决不只是艾伯恩所说的“强迫放入脑中的录音带”,而是经过一个人的C和A的选择和创造,这个过程和这个人的心理生理状况以及其他较亲近的人(如兄弟姊妹、祖父母、好朋友)都有关。

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整合自己的父母自我状态,“父母”的来源包括真实的父母、其它重要的人、还有自己的想像。有一个从未看过自己父亲的人,想像父亲是个温柔、慈爱、善良的人,他在这样的想像中长大,自己也成了具有这些特质的人。

这个创造的过程不会停止,我们常看到个案用理智的成人自我状态来重建父母自我状态,以调整过去被扭曲的部份。不论是在治疗中或自然的发展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创造父母自我状态。在忧郁症一章中,我们会详细介绍一个病人如何为自己重建慈爱的内在父母。

比较P1和P2: P1是在还不会说话时,接受到身体语言的讯息(包括影像和声音)而产生的,P2则是在会说话以后,将所有的外来讯息转成内在对话而产生的,包括批评、照顾、要求、愉快、爱等等,这个语言父母(P2)涵盖了拷贝进来的行为、感觉、信念、及规则(如宗教、道德、哲学)。 结构上,父母自我状态又包括了他真实父母的三种自我状态,例如一位个案听自己在父母自我状态时讲话的录音带时,忽然领悟自己的声音和妈妈声色俱厉的责备(母亲的父母自我状态)一模一样,下一段又发现自己像父亲疲倦地下班时发泄情绪的样子(爸爸的儿童自我状态)。认识并区分父母自我状态内的三个不同部份,对解决内在的症结非常重要。

父母自我状态以功能来分,又包括了照顾的父母(NP:Nurturing parent,照顾关怀别人,觉得别人的需要比自己的需要重要)和批评的父母(CP:Critical parent,常想控制别人、批评别人、替别人界定人生与现实是什么,用自己的思考去影响别人)两部份。还有一种看法是分为照顾和批评自己的内在父母以及照顾和批评别人的外在父母。

成人自我状态(Adult ego state,简称 A2) 我们常被人问到:“成人自我状态和佛洛伊德所说的本我有什么不同?”这两者都是一种观念,而前者特别指一种可观察到的现象,比方你正在读这本书,看到一些资料,不带情绪地判断适不适用在自己身上,这时你就在自己的成人自我状态中,如果你很生气地说:“这些家伙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这时你可能处于批评的父母自我状态或生气的儿童自我状态中。工程师设计草图、法官办案、医师诊病,都是成人自我状态运作的明显例子。这是一种可观察的状态,不带感觉的接收资料,修改资料,并根据这些资料来反应。它和前面所说的A1小教授有什么不同呢?差别在A2有使用语言的能力,能测试资料的正确性,辨识是否符合现实的经验。

在沟通分析刚起步时,许多治疗的重点都放在如何来区别一个人处于哪一种自我状态,艾伯恩在“团体治疗的原则”一书中也强调治疗的第一步就是分析自我状态。我们则倾向在处理完问题后,再回头用自我状态的观念来向他解释,使他了解原先在自己里面发生了什么事,虽然我们一直在注意每一个人讲话时自我状态的改变,却不会去问“你现在在哪一个自我状态呢?”,或说“你现在是在父母自我状态中说话”。

有一个精神科医师在一开始参加工作坊时就说:“我好累,你会努力工作到人生一点乐趣都没有”,他在表示自己很累的同时,还传达了两个父母讯息“要努力工作”和“不要快乐”,我们没有要他去辨明这些讯息来自哪一个自我状态,而是请他回到幼时探讨这些讯息的来源,并使他体认可以自己决定要工作到什么程度,同时拥有快乐的生活。这种方法比单单指出所在的自我状态

要更有疗效。

当然了,学会如何分辨自我状态还是必要的,其判断是根据所用的字汇、音调、语气、声量、讲话的速度、身体的姿势等的改变。可以利用录音带或录影带,请个案自己判断刚才说话时所在的自我状态。可以用这样的方式邀请他:“把自己当个客观的旁观者,听听看这段话像是几岁的人说的”,你会发现一个六十岁人的话听起来可能才像六岁而已。当一个人把头斜靠在肩膀上时,他可能在顺从的儿童自我状态中,如果请他注意自己的姿势,然后把头拉直来说话,可以引导他注意到自己的想法、行为、感觉会因自我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当一个人越能察觉自我状态的改变,就越能了解自己的感觉、生活剧本、以及所玩的游戏,对自己那么清楚后,就有机会改变了。

三、自我图

自我状态中的不同功能对我们的人格有什么重要呢?杜杰克(Jack Dusay)设计了自我图来呈现其重要性。

作法:画出一条横柱分成五等份,分别标明CP、NP、A、FC、AC

在其上以不同的高度表示其所占时间的多寡。首先画出自己判断占最多者,再画出最少者(用本能的判断),如我认为自己在适应性儿童自我状态的时间最多,在照顾型父母的时间最少,就画出如下,然后其他各项根据感觉画出高度。

CP NP A AC FC

高度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看其相对高度。

还可以画出其相对正向和负向的部份

画出你自己的自我图,如果是在团体中,可以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凭直觉很快地做。有些人觉得一个自我图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情形,有些人则在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自我图,比如在工作场合和在家里的自我图可能就不一样。试着向某个熟识你的人解释自我图的意义和画法,请他画出你的自我图,比较他画的和你自己画的,说不定可从中学得一些东西。

杜杰克假设有一个能量不变的原则:“如果某一个自我状态的强度增加,其它自我状态就会呈现代偿性地减少,就好像无论心理能量如何流动,其总量不会改变一样。要改变自我图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提高想要增加的项目,当这样做的时候,能量自然会从希望减少的项目流出。比如我

想增加自己的照顾型父母,减少控制型父母,我就开始练习用更多的照顾型父母的行为,控制型父母的行为自然就会减少。

你想不想改变自己的自我图呢?先决定你想提高哪一项,至少列出五种行为有助于增加该自我状态,在未来一周实行之。然后重画你的自我图,最好能请不知道你要改变哪一项的人来画,再两相对照来看。

每一个练习你都做了吗?光看内容是体会不深的喔!

安抚(取材自TA Today第八章)

当你走在街上,一个朋友迎面走来,你微笑的说:“你好。”他也微笑回礼,你们彼此正交换安抚。所谓安抚是指认可的单位(unit of recognition)。这种安抚的交换我们都已熟悉到不需经过思考,但回到同样的景像,你微笑打招呼时,你的朋友却毫无反应,看都不看你一眼就走过去了,好像你根本不存在似的,这时你会有什么感觉?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你多半会觉得很惊讶,你可能会自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都需要安抚,如果得不到就会有被剥夺的感觉。

对刺激的需求(stimulus-hunger)

艾伯恩描述有几种人类共通的需求,其中之一就是对身体接触和心智刺激的需要,他称之为对刺激的需求。他引证一些关于人类和动物发展上的研究,有一个很有名的研究是史毕兹(Rene Spitz)观察在儿童之家长大的婴儿,他们的吃穿清洁都被照顾得很好,但比起被母亲或保母照顾的婴儿,他们的身体和情绪较常有问题,史毕兹认为这些婴儿缺乏刺激,他们整天看到的就是白色的墙壁,和照顾他们的人也少有身体的接触,他们缺乏一般婴儿常有的触摸、拥抱、和轻抚。

艾伯恩选择安抚这个字就是来自于婴儿对触摸的需要,对一个成人而言,他认为仍然很需要身体的接触,但成人学会一些代替的方式来获得认可,不论是一个微笑、称赞、或是侮辱,都显示我们的存在获得了认可。艾伯恩用一个名词---被认可的需求(recognition-hunger)来描述这种需要。

安抚的种类: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为安抚分类 1、Verbal vs. Non-verbal口语的与非口语的 2、Positive vs. Negative正面的与负面的

3、Conditional vs. Unconditional有条件的与无条件的

口语的与非口语的安抚

在本章一开始的例子中同时可以看到口语(说话打招呼)和非口语(微笑)的安抚。口语的安抚可以从简单的“哈罗”到一长串的对话。非口语的安抚则如招手、点头、握手、或是彼此拥抱。

回溯上一章就可以了解任何沟通都是一种安抚的交换,大部份的沟通都包括了口语和非口语的安抚交换,也可能完全是非口语的,除了像打电话的情形,很难想像会有纯口语而没有非口语的成份。

正面的与负面的安抚

所谓正面的安抚是指接受者感受到的是愉快的感觉,而负面的安抚则是接受者感受到的是不舒服的感觉。在打招呼的例子中,你和朋友感受到的是包括口语和非口语正面的安抚。如果你的朋友回报的是绉眉而不是微笑,那就是一种负面的非口语安抚,如果他狠狠地瞪你一眼,那就是更强烈的负面安抚。如果你说“你好。” 他回答“哼!”或是“本来很好,遇到你就不好了。”那就是一种负面口语的安抚。

你很可能会以为人们都会寻求正面的安抚,而避开负面的安抚,事实上,我们的经验却是:任何形式的安抚都比完全没有安抚要好。这在一些动物实验也可以看见,有一个实验把小老鼠分成两组,都放在完全没有图形的箱子里,其中一组每天给予数次电击,另一组则无,结果大出实验人员意料之外,虽然痛苦,但是接受电击刺激的老鼠成长的竟然比没有接受电击刺激的老鼠还要好。(注3)

我们就像这些老鼠,为了满足对刺激的需求,也可能去寻求负面的安抚。对婴儿而言,本能地就会如此去做,当得不到所需要的正面的安抚时,就会想办法去获得负面的安抚,虽然痛苦,但比毫无安抚要好多了。长大成人后,可能还会重复这种婴儿的模式,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自讨苦吃的行为的来源。在讨论游戏、扭曲感觉、和人生剧本时我们还会谈到这个观念。

有条件的与无条件的安抚

所谓有条件的安抚是根据一个人所做的而给予,无条件的安抚则是根据一个人的所是而给予,举例如下:

正面有条件的安抚:“你这个工作做得很好。” 正面无条件的安抚:“你真可爱。” 负面有条件的安抚:“我不喜欢你穿的袜子。” 负面无条件的安抚:“我恨你。”

练习: 把这四种安抚各举五个例子,同时也想一些非口语的例子。在团体中可以每个人给左边的人一个正面有条件的安抚,这样子轮流一圈,再反方向轮一次,并讨论安抚是无何给予和接受的。

安抚与行为的强化

婴儿会以各种行为来测试是否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安抚,当某一种行为可以得到安抚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再因此而得到安抚的话,以后就会更常出现这种行为。

藉着这种方式,安抚加强了行为。成人和婴儿一样需要安抚,也同样的会以自己认为可以有效得到安抚的行为来表现。

记得我们提过的一个原则吗?“任何形式的安抚都比完全没有安抚要好。”如果没有足够的正面安抚来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就会去寻求负面的安抚。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曾决定“我要寻求负面的安抚,以免完全没有安抚”,在他长大成人后,负面的安抚就会和正面的安抚同样有效地加强他的行为。这个观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人常会重复一些好像在自我惩罚的行为。

这个观念也可以帮助我们打断这种负面安抚的模式,藉此改变我们寻求安抚的方法,我们可以设定去寻求让人愉快的正面安抚,以此代替痛苦的负面安抚,而每当因为一个新行为而得到正面安抚时,就会加强我们在以后重复这个新的行为。

安抚的质和强度很重要,这两者都无法量化,但我们可以理解的是,安抚出自何人、用什么方法给予,都会造成主观上对安抚有不同的评价。比如说我们写这本书,如果有一个沟通分析大师从头读到尾然后给予我们正面的评价,这个安抚对我们来说,显然比一个门外汉翻一翻目录、前言就称赞我们要来得强多了。同样的,一个小孩如果因犯错被父亲禁止,摇摇手说不可以和大吼并拳打脚踢比起来,显然后者的负面安抚要强多了。

安抚的给予和接受

有的人习惯给予安抚时,开头好像是正面的安抚,结果却像是用针刺人似的是负面安抚。如“我想以你的聪明一定了解,至少懂一点吧。”、“哇!好漂亮的外套,你是在二手店买的吗?”我们称之为“安抚的仿冒品(counterfeit stroke)”,这好像是给人家一个正面的安抚,却又把它收回一样。

还有些人看似能很自由地给予人正面的安抚,却不真诚。比如有个人看到你进来,就冲上来

热情地抱住你说“哇!看到你真是太高兴了,你一进来房间就好像亮起来一样(蓬壁生辉)!你知道,我最近拜读你的大作,那是多么感人肺腑、多么有智慧的书啊„”诸如此类的话。艾伯恩称之为“丢颗软糖给别人(marshmallow-throwing)”,有的人则以“做作的安抚(plastic stroke)”来形容这种不真诚的正面安抚。

有些人则处于另一种极端'很难给别人任何正面的安抚,这种人多半出自于很少给人正面安抚的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也有很大的影响,如英国和北欧人比较少给予正面的安抚,特别是身体接触的安抚(译注:中国人可能更明显)。而来自中南美洲的人较能自由热情地给人正面的安抚,他们就会觉得英国人太冷漠保守了。

在接受安抚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的人可能喜欢别人称赞自己所做的事,而不是直接称赞自己,有的人则可能较喜欢无条件的安抚;有的人可能对较强的负面安抚觉得可以接受,有的人则可能对一点轻微的负面安抚都觉得无法忍受;有的人可能喜欢拥抱来表达安抚,有的人在身体接触上只能接受到握手的程度。

大多数人的生活会有自己常接受到的某些安抚,由于这些安抚太熟悉了,我们很容易就觉得这些安抚较没有价值,同时我们可能会偷偷地希望得到一些很少得到的安抚,比如说我经常因为自己的思考能力得到言语上正面有条件的安抚,我虽然喜欢,但我觉得这好像只是一点零用钱罢了,我更想要的是别人说“你好帅”,然后给我一个拥抱(译注:身体上正面无条件的安抚)。

还有的情形是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安抚,就进一步否认自己的需要,比如一个小孩很希望妈妈能常拥抱他,妈妈却不喜欢这样做,为了减轻得不到的痛苦感觉,小孩可能会忽视(blank out)自己对拥抱的需要,长大以后仍保持这种方式而不自知,他可能会避开身体的接触,否认自己有这种未满足的需要。

以沟通分析的用语来说,就是每个人有自己的安抚商数(stroke quotient),另一种说法就是“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安抚(Different strokes for different folks)”。由此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安抚的质无法客观的量化,对一个人来说是高品质的安抚,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是低品质的安抚。

安抚的过滤网

当一个人得到和他的安抚商数不符合的安抚时,他很容易去忽略或轻视这个安抚,我们称之为漠视(discount)或过滤掉(filter out)这个安抚,在这种情形通常可以观察到对安抚接受的不一致性。举例来说,我很真诚的对你说“我觉得你写的这篇报告思路非常清晰。”假如你在小时候曾做过“我很漂亮,也很有趣,但是思考能力不好。”这样的决定,我给的安抚并不符合你的安抚商数,你可能嘴吧说谢谢,但却绉起鼻子、撇撇嘴,好像尝到什么难吃的东西似的;还有一种常见漠视安抚的表现是笑嘻嘻地说“谢谢啊,哼哼!”

这种情形就好像我们在自己和安抚之间放了一张安抚的过滤网,有选择性地过滤所得到的安抚,只接受符合自己安抚商数的安抚,不符合的安抚则予以剔除。换句话说,我们用自己的安抚商数来维持原有的自己的形像。

有些人在小时候因为正面的安抚太少或是觉得不可信赖,就决定只要负面的安抚,长大后就会持续地只接受负面的安抚,如果被人称赞就会予以漠视。

还有的人因为童年太痛苦了,就决定任何安抚都是不安全的,这些人对安抚的过滤网太密了,几乎任何安抚都拒绝掉,以维持自己儿童自我的安全感,除非能找到方法来打开其过滤纲,他们几乎都生活在退缩和忧郁之中。

练习:在团体中回想刚才所给予和得到的安抚,在给别人的安抚中,哪些是直接的,哪些是坊冒品?有没有人“丢软糖给别人”?接受安抚时,谁以开放赞许的态度接受?谁漠视所得到的安抚?你又是怎么观察到的?有没有人直接表明不想要某个安抚,而不是用漠视的方法? 现在分成四人一组,决定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你只要正面的安抚,或是正面和负面的安抚都可以,然后轮流,先一个人听,另三个人以言语表达对他的安抚,可以是有条件的或是无条件的,计时三

分钟,然后由听的人分享自己刚才的体验,可以从以下的角度来分享:“什么安抚是我期望得到的?什么是我不期望得到的?我喜欢什么安抚?我不喜欢什么安抚?有没有什么安抚是我想要却没有得到的?”然后换另一个人听别人说来继续这个练习。

安抚经济学

史坦能(Claude Steiner)认为小孩自小就被父母教导五个限制安抚的原则。包括: 1、有人需要安抚的时候不要给他。 2、当需要安抚的时候不可以向人要。 3、虽然想要安抚也不可以接受。 4、虽然不想要安抚也不可以拒绝。 5、不可以给自己安抚。

这五个原则就是史坦能所称的安抚经济学(stroke economy)的基础。根据史坦能的说法,为了训练小孩遵守这五个原则,父母会把原来可以无限提供的安抚转化成供应不足,且要付出高代价才能得到的状况。史坦能相信父母这么做是为了能控制小孩,藉着教导小孩安抚并不易得到,父母遂能成为安抚的独裁者,由于小孩知道安抚是生存所必须的,就学到要照着父母的要求来做。长大成人后,我们仍不自觉地遵守这五个原则,结果把自己的生活都耗在缺乏安抚的状态之中,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寻求安抚上。

史坦能认为我们一直受到各种安抚独裁者的操纵和压制,可能是政府、企业家、行销广告、娱乐界,甚至心理治疗师也可能成为这种角色。为了唤起一个人的自觉、自发、和亲密,史坦能鼓励人们拒绝父母加诸于子女的这五个限制,去了解到安抚的供应是无限量的,我们可以在想给安抚的时候就给,不论给多少都不会□ 尽,当我们想要安抚的时候,我们可以自由的去要求,别人提供的时候,想接受就可以接受,不想接受就可以清楚地拒绝,还可以自得其乐地给予自己安抚。

并不是每一个沟通分析师都同意史坦能以安抚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政治和经济上的压迫,你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可以确定的是,大多数的人都从幼年时就限制住自己在安抚上的交换,这个早期决定是小孩对来自父母的压力所做的反应,长大成人后我们可以藉着了解这个早期决定,重新决定自己是否要改变。

练习:在团体中回想刚才的练习,讨论自己对于给予、接受、和拒绝安抚的经验,怎么样你会觉得舒服?怎么样会觉得不舒服?不舒服的时候有没有和什么童年经验有关?上面所谈到的五个原则通常是在生活中示范的,而不是以口语表达的。

要求安抚

我们长期被教导一个关于安抚的迷思:要求来的安抚是没有价值的。事实上要求来的安抚和未经要求而得的安抚是同样有价值的。

你可能会反驳说“如果我要求,别人可能是为了我好而给我,并不是真心要给。”确实有这种可能,相对来说,这个要来的安抚也可能是真诚的,别人也可能本来就想给你安抚,却因为脑中的父母指令“不要主动给别人安抚”而没有给。你可以和别人核对这个安抚的给予是否出于真诚,也可以拒绝“丢来的软糖”而要求一个真诚的安抚。

练习:在四人一组的小团体中,一个人练习向别人要求安抚,另外三个人则提供所要求的安抚,在真诚愿意给的时候给予,如果不愿意给则对要求的人说“我现在不想给你这个安抚。”不需要做任何解释。三分钟到的时候,要求安抚的人分享刚才的体验。然后换另一个人当要求安抚的人继续做同样的练习。

如果只有独自一人想做这种练习,可以写下至少五个自己想得到却很少向别人要求的正面安抚,可以是口语的、非口语的、或是混合的,在一个礼拜内,至少向某一个人要求这五个安抚,如果得到了就向对方谢谢,如果没有得到,就以成人自我状态询问对方为什么不愿意给。

这个练习的目的在于有没有去要求安抚,而不在于要求后有没有得到,如果自己所列的项目都练习了,就好好给自己一个安抚。

安抚图

麦肯纳(Jim McKenna)设计出安抚图(stroking profile),藉以分析一个人的安抚型态,有点类似杜杰克以自我图来分析一个人的功能性自我状态。

步骤:见图一,以直觉画出各种安抚型态(给予安抚,接受安抚,要求安抚,拒绝给予安抚)的频率,每一项中分别标明正面的和负面的情形,向上表正面的频率,向下表负面的频率。 正面的安抚

Always

Very frequently

Frequently

Often

Seldom

Never

给予安抚 接受安抚 要求安抚 拒绝给予安抚

Never

Seldom

Often

Frequently

Very frequently

Always

负面的安抚

图一 安抚图

图二是一个安抚图的例子,这个人很少给予别人正面的安抚,较常给别人负面的安抚,他很常接受、要求别人给予正面的安抚,很少得到或要求别人给予负面的安抚,她经常拒绝给别人所期望的正面安抚,但很少拒绝给别人负面的安抚。和这个人相处你的感觉如何?

图二 一个安抚图例

练习:画出自己的安抚图,凭直觉,越快越好。

要求负面安抚的部份包括用间接的方式以得到别人的注意,结果造成自己不舒服的情形,这时意谓着你在重复儿童自我的信念“任何安抚都比没有安抚要好。”,同样的,在拒绝给予负面安抚的部份,也包括了别人间接希望从你得到负面安抚的情形。

麦肯纳认为每一项目中正面的和负面的部份彼此成负相关,比如说如果一个人接受正面安抚的频率很少的话,那他接受负面安抚的频率应该很高,这一点是否符合你的安抚图呢?

去注意自己的安抚图中,有没有什么是你想改变的?如果有的话,照麦肯纳的说法,最好是去提高你想增加的部份,而不是去试图减少你想减少的部份,因为在儿童自我中,除非有更好的安抚可以取代,否则很难放弃原有的安抚型态。请写下至少五种行为可以增加你想增加的那部份,在未来的一周中去做,例如,如果你想给别人更多正面的安抚,你就记下对五个朋友发自你内心的称赞(而且以前不曾对他们说过),在一周内照自己所记的去对他们说。

经过实际练习后,你觉得麦肯纳所说的“增加你想增加的部份后,你想减少的部份自然也会减少”是否正确呢?

自我安抚(self-stroking)

好多人自小就被教导史坦能的第五个原则“不可以给自己安抚”,父母说“不要卖弄,吹牛是很不好的。”学校也这样教导,当我们考试考得很好或竞赛得奖时,别人可以称赞我们,但我们自己则要耸耸肩客气地说“喔,这没什么啦。”长大以后,我们仍然继续这种顺应型儿童自我的表现,大多数人都会看轻自己的成就,这样做就限制了一个很重要的安抚来源:自我安抚。

我们可以随时安抚自己,以下我们来练习这种愉快的技巧。

练习: 在团体中:大家轮流说一个自己的优点,不愿这么做的人就说“跳过去”,由下一个人来说,在这个练习中要开放、真诚的自夸,每当一个人说完的时候,其他人要针下对他所说的优点予以赞赏。

接下来做一个更强的练习,每个人轮流坐在团体中间,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不停地自夸,这个人要对着成员说,音量要够大以确定每一个人都听得到,如果想不出新的内容,可以重复刚才所说的。其他成员则以正面的话回应,如“耶!好棒,多说一些。” 还有一种做法是成员分成两组,坐成内外两圈彼此面对面,先由内圈的人自夸三分钟,外圈的人仔细听并给予肯定,时间到时改由外圈的人说而内圈的人听,时间到时,内圈的人移动到隔壁,再重新开始。

单独一人时:拿一大张纸,写下自己所有的优点,要尽量写,如果环境许可的话,把它贴在看得到的地方,或是放在随手可得的地方,每当想到还有什么优点时,就马上补充上去。再写下至少五种你认为可以自己正面地安抚自己的方法,比如放松地洗个泡泡澡并听自己最爱听的音乐、吃一顿特别的晚餐、或是去某个地方旅行,不要把这些安抚订成达到某个目标的报酬,纯□是为了自己而这么做。记得要以成人自我好好评估这些安抚确实都是正面的、能力所及的、安全健康的,然后就开始实现这些安抚。

安抚银行

虽然自我安抚是安抚的重要来源,但却不能完全取代来自别人的安抚,我们可以这样比喻:我们好像有一个存放安抚的仓库,当别人给我们安抚时,不只当时觉得舒服,我们还把它存起来,之后,想自我安抚时,就可以从这个记忆的仓库中提领,如果是特别强烈的安抚,可能可以供我们用好几次,但最终它的效力还是会消失,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从别人接受新的安抚,好在仓库中存放足够的安抚。

安抚的好坏之分

我们很容易就认为正面的安抚就是好的安抚,而负面的安抚就是坏的安抚。这个假设常常被当真,人们大多被鼓励去得到、给予正面的安抚,特别是无条件的正面安抚,父母也常被教导要尽量给小孩正面的安抚,那小孩就会万事OK,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么单纯的。

文章前面我们曾提过对安抚的需要是来自于被认可的需求,如果忽略掉一个人所谓负面的部份,那我们对这个人的认可也不是全面的,只给予一个人无条件的正面安抚,并不符合一个人的内在经验,有趣的是,他会因此而觉得缺乏安抚。

不论正面的或负面的有条件的安抚,对我们都很重要,因为这是我们藉以学习认识许多事情的方法,就一个小孩而言,他把玩具丢得满地因此而被妈妈责骂,他就学到如果希望妈妈对他笑而不是责骂,就要把玩具收好。对一个成人来说,有条件的安抚也有这样的作用,负面有条件的安抚可以让我们学到有人不喜欢我们的某些做法,我可以因此考虑是否要调整自己;正面有条件的安抚则表示有些人喜欢我这么做,这可以让我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如果缺乏负面有条件的安抚,我就没有机会去调整一些可能对我有害的行为,比如有时我们看到有些人在告诉别人有什么缺点时,因为太过于客气,对方反而不知道需不需要去调整自己。

我并不需要负面无条件的安抚,但它对我还是有好处,如果有人毫无理由地讨厌我,我了解到并不是我做什么修正就可以改变他的观点,为了我自己的缘故,我会学到去避开这种人。

有证据指出,当父母完全以正面安抚来抚养小孩时,小孩反而无法区分正面的和负面的安抚(注),小孩会觉得自己内在的一部份不被父母认同,这可能会造成长大后的心理困扰。幸运的是,大多数的父母很自然地就会给予正面和负面的安抚。

所以,一个健康的安抚商数包括了四种安抚。 传统上,沟通分析会去强调正面的部份也是有原因的,大多数的人都较习惯给予负面的安抚,而易忽略给别人正面的安抚,例如一个员工迟到会被老板责骂,但准时就难得被称赞,老师多半会去指正学生的错误,但对更多正确的部份确视为理所当然。如果老板和老师能同时注意给予正面的和负面的安抚,员工的效率和学生的进步将会更为提高。

整体来说,如果我们希望觉得自己“好”,对正面安抚的需要还是大于负面安抚的。

安抚与漠视

一个直接的负面安抚要和漠视(注)不同,所谓漠视一定隐含着对现实的扭曲,意即并不是针对实际上一个人的所做或所是而发的。关于漠视,在其它章节会详谈,这里我们先举几个例子作对照:

1、负面有条件的安抚:你那个字拼错了。

漠视: 我看你根本不会拼字。

2、负面有条件的安抚:你那样做的时候,我觉得不舒服。 漠视: 你那样做让我觉得不舒服。 3、负面无条件的安抚:我恨你。 漠视: 你真可恨。

心理游戏与游戏分析 (取材自TA Today第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章)

你有没有这种经验,和别人的互动是在很不舒服的感觉下结束的,然后你对自己说类似这样的话:

“为什么我老是遇到这一类的事?” “为什么又发生这种事?” “我想他(她)应该和别人不一样,可是怎么又„”

你是否会因为事情演变成这样而惊讶,但同时又发现类似的事情以前也曾发生过?

如果你有这样的经验,用沟通分析的话来说,你是在玩一种心理游戏。就如同球类或棋类游戏,心理游戏也有其规则可循。艾伯恩(Eric Berne)是最早注意到“心理游戏的可预测性”的人,他也提出一些方法来分析心理游戏。以下我们将探讨各种分析心理游戏的方法。

一、两个心理游戏的例子

例一:杰遇到珍,陷入热恋并决定同居,刚开始一却都很美好,但过了几个月,好日子似乎过完了,杰开始忽略珍的需要和感觉,不但对她大吼大叫,还常醉酒晚归,而且花她的钱却老是“忘记”还她。

虽然他这么恶劣,珍还是和他在一起,而且他的态度越糟,她就越容忍他。这样子持续了三年,珍忽然在毫无预警的情形下离开,投向另一个男人的怀抱,杰回家发现一张纸条写着她再也不会回来了。他整个人都楞住了,喃喃地说“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他发狂也似地去找珍,求她回到他身边,他越求她,她就越严峻地拒绝他,他陷入忧郁、被抛弃、无价值的感觉中,他努力地去看是哪里出了差错,另一个男人拥有什么他没有的吗?

奇怪的是,杰以前曾有过两次同样的经历,每一次他都对自己说:“再也不要这样了。”可是又发生了,而每一次杰都觉得警讶、被拒绝。 杰所玩的游戏叫“踢我”(Kick me)。

珍以前也有同样的经历,认识杰之前,她曾有过好几个男人,开始时他们都对她很好,可是没多久就变得很恶劣,她都是以“小女人”的态度忍受,但最后她都突然抛弃对方,这么做时,她都觉得自己无可指责,还带着一点得意,她对自己说:“没错,男人都是这样。”之后,她再和另一个男人发展同样的故事。

珍玩的游戏叫“你被我逮着了,狗娘养的。(Now I've Got You, Son of a Bitch简称NIGYSOB)”。

例二:莫莉是个社会工作者,正和一个沮丧的个案会谈。

个案:发生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我的房东把我赶走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莫莉(紧簇双眉):真是太糟了,我能帮你什么忙吗? 个案(没精打采地):我不知道。

莫莉:为什么不找报纸看看是否能租到别的房子呢? 个案:这就是问题所在,我没有钱付房租。 莫莉:我想我可以安排你得到一些救济金。

个案:你真好,可是我不想接受别人的救济。

莫莉:那我安排你暂时借住青年旅社,直到你找到新的居所为止。 个案:谢谢,可是我心情这么糟,恐怕无法忍受和许多人一起住。 莫莉努力想是否有别的办法,可是脑子一片空白。 个案叹了口气,站起来说:“谢谢你尽力想帮助我。”就怏怏不乐地走了。

莫莉自问:“倒底是怎么回事?”她开始时觉得惊讶,随后觉得无力而沮丧,她想自己实在不是个好的助人工作者。

同时,走在街上的个案也对莫莉很生气,他说:“她不是说要帮我忙吗?结果什么忙也帮不了。”

类似的情形,他们两人过去都发生过很多次,莫莉常想帮助案主,并提出许多建议,可是案主却不接受,使她很不舒服;而这位个案不断地拒绝别人的帮助,并对试图帮助他的人生气。 他们两人的游戏常成对出现,莫莉的游戏叫“你为什么不„?”(Why Don't You„?),而个案的游戏叫“对,可是„”(Yes, But„)。

二、游戏的定义

关于游戏的定义,在沟通分析师间有一些歧见,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艾伯恩自己在不同的著作中下了不同的定义,我们倾向用艾伯恩较晚期的定义,就是要符合游戏公式的六个阶段。艾柏恩( EricBerne)的定义,心理游戏是两个人相处时一连串的交流与沟通,但包含着许多双重的、暧昧的讯息,而且它导向一些可预期的结局。所谓暧昧是指表面是一 回事,内在又是另一回事,是双重的;所有的心理游戏都含有操纵性,有意无意的将想表达之本意隐藏起来。对于不懂游戏公式的人,我们可以这样解释:

游戏就是做一件事的过程中隐藏了内在的动机,且符合下述几个条件:1.不在成人自我的觉知之内;2.在行为转换前,这个动机一直没有外显化;3.结果造成大家觉得混乱、莫明其妙,而且都想去责怪别人。

三、游戏的典型特徵

游戏是一再重复的。每一个人都会把自己最熟悉的心理游戏一玩再玩,人物和背景会变,但游戏的型态是一样的。因此,若与人相处时一再重覆发生同一情况,就要注意其中是否有 Game发生。我们常听到一句话:“为什么这种事老是发生在我身上?”,就很可能是这种情形。 游戏是不在成人自我觉察之内的。虽然人们一再重复同样的游戏,但自己却不自知,要到游戏结束时,他才会自问:“为什么这种事又发生在我身上?”即使这个时候,他也不知道是自己设计了这样的过程和结局。因此,要知道是否有 Game存在,可从彼此关系中,是否有漠视存在可以看出。因为Game中都含有漠视,漠视自已、别人及现实情况。在玩Game时可能会得到很多的安抚及注意,但都是负面的。所以, 若发现彼此存在有负面安抚的关系时,即代表有Game的存在。

游戏结束时,主角会经历自己的扭曲感觉。

参与游戏的人之间会有隐藏沟通。在表面的沟通下,会有隐藏的讯息在传递,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找到和自己所玩游戏相配的人。例如当个案寻求帮助,而莫莉提供帮助时,他们都以为这就是他们的目的,可是由结果来看,他们隐藏的动机却是完全不同 的,从他们所传递的“隐藏讯息”可以看出他们真正的意图,莫莉想得到的是提供帮助却不被人所接受,而个案想得到的是拒绝别人的帮助。

游戏包括一段惊讶或混乱的过程。在这个时候,主角会觉得发生了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有时则是角色的互换,如杰发现珍离开,而珍则是突然地决定离开。

回想自己最近与人互动不舒服的经验,写下当时的过程,核对是否包括游戏的五个特徵,很重要的是,结束时你的感觉是什么?这种感觉是否常发生在你身上?

四、游戏的三种强度

第一度游戏:是社会性可接受的程度,通常这是和不太熟识的人所玩的心理游戏。玩游戏的人会愿意把结果告诉自己社交圈里的人,上面两个例子都属于这种程度,我们可以想像莫莉和同事在休息时间谈到其自我怀疑,她的个案则在酒吧和朋友痛骂社工人员的无能,而一般人也会认为这些事情没什么特别的。事实上,第一度游戏占了我们一般人际互动里很大的部份。 第二度游戏:常和亲戚、朋友、家人、同事等较亲近的人玩,结局比第一度的严重,柏恩认为它会导致生活上或生命的重要改变,例如:离婚、离职、朋友间不再往来„„且不希望让邻居知道这些不好的事。如果莫莉的个案当面质疑她的能力,她可能会陷入更深的沮丧,较不愿和朋友讨论,甚至难过的辞职。

第三度游戏:是最严重的程度,玩此程度游戏的人,将人生舞台当做扮演,心理游戏的场合,导致严重结局的地点,如医院、法庭,甚至殡仪馆。通常,此种程度的游戏都包含了生理上的伤害,如药瘾、谋杀、强奸„„等。 如果杰和珍玩得更凶,杰可能对珍施虐,而珍可能把愤怒累积起来,最后拿起菜刀砍向杰。

五、游戏公式(Formula Game)

一个开启游戏的人,就像钓鱼的饵,吸引一个人来上钩。只要上钩,游戏便开始。所以,至少要有两个人才能玩心理游戏。如果一个人想邀请我开始玩游戏,而我不给他任何反应,游戏便无从发生。

若是一旦开始一个Game,其中会产生很多可长可短的沟通。短则可能是两三个来回的沟通,长则也许持续好几个月甚至几年。有了反应之后,会导致某种转变,带来一些莫明其妙、混乱的感觉,之后结局便出现 了。在这个阶段,有的时候,若能平心静气的回想整个过程,你可能会回想起,当初两个人是为何会开始这样的一个心理游戏的原因。

艾伯恩把游戏的过程以六个阶段来描述,他称之为游戏公式:

饵 + 猎物 = 反应 → 转换 → 混乱 →代价

Con+Gimmick=Response→Switch→Crossup→Payoff

例一 我们把莫莉和她个案的游戏放进来看,他告诉莫莉自己被房东赶走时,就隐藏了一个饵,其意为“虽然你试着要帮助我,但我不会接受,哈哈哈。”这 时莫莉就成了钩(艾伯恩用Gimmick这个字是指一个人具备某种弱点容易接受对方的饵),对莫莉来说,她的弱点可能是脑中有个父母讯息“别人不幸的 时候,你必须帮助他。”

反应阶段包括一连串互动,可能持续几秒钟,也可能延续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年,在这个例子中,莫莉提出了几个建议,而个案一一列举行不通的原因,表面上只交换了一些资讯,但内在却包含了好几次饵加猎物所产生的 反应。转换则发生在莫莉技穷,个案说:“谢谢你试着帮助我。”时。个案离去,莫莉觉得惊讶时,就是所谓混乱的阶段。两人都以自己习惯的扭曲感觉为代价,莫莉觉得沮丧、能力不足,而个案则觉得愤慨。

例二 一个传统家庭主妇来到辅导者面前,述说她的先生经常发脾气,甚至打她和孩子: 辅导者:你为何不告诉他你的感受?

当事人:你什么意思,要我告诉他我的感受,说我怕他?不!不! 辅导者:为何不能呢?

当事人:因为他会笑我,再说,我根本无法打开自己的口这样说。 辅导者:那你为什么不离婚呢?

当事人:不,不,要是我离开他,邻居会怎么说? 辅导者:也许你可以请你先生来这里,我们一起谈。 当事人:不,我想他不会来的。

辅导者:也许你可以请亲戚或朋友跟他谈。

当事人:嗯,你这样说也许是不错。但我想,我先生不会愿意将我们吵架的事告诉任何人的,他一定会很生气的。

辅导者:如果他生气,你也对他生气回去嘛!

当事人:(很生气的)我认为你一点也不了解台湾。在台湾,太太是不能够对先生回话的。(立刻站起来)我想我还是去找别的辅导者好了!

这是很常见的心理游戏角色扮演,在当事人表示\"我有麻烦,请你帮助我\"的时候,“饵”即出现。而我是个很好的人又想帮助她,于是便是“上钩”。当事人叙述很多她的情 况,而我充满创意的给她一些建议,这是“反应”。但每次建议后,她总是说\"是的,但是··\"表示行不通。而当她推开椅子并责问\"你不是一个好的辅导者 \"时,便是一个“反转”。于是,我开始感觉到“混乱”,她到底要我怎么做?同时也出现了“结局”。对当事人来说,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因为,她抱着期望到此来要求帮助 ,却未达成。她会在内心证明\"我是无辜的,世界是无法改变的\",这样的谘商过程对当事人是没有任何帮助的。这样的情形可用G公式来分析,也可用交流分析图(图八)来看这情况。当事人似乎用 A和辅导者的A做沟通,但其中隐藏一些非语言性(Non-verbal)的

意思,证明\"你是无用的,根本无法解决这件事\"。若辅导者为了 \"证明自己是个好的辅导者,能解决这一切\",则从P发出讯息对当事人的C,当这些内在非语言性的想法互相产生时,就是两人之间的“反应”R。

试着描述杰和珍彼此相扣的游戏,公式的六个阶段分别是哪一部份。把自己所想游戏的例子,也以各个阶段来区分,每一个阶段隐藏的讯息是什么呢?

六、戏剧三角形(Drama Triangle)

史卡曼(Stephen Karpman)设计了一种简单有力的图形来分析心理游戏,就是所谓戏剧三角形(图23-1),他认为只要是玩心理游戏,主角必定属于迫害者、拯救者、受害者三种角色之一。

迫害者(Persecutor)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好。

拯救者(Rescuer)也是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好,但他的方式是从较高的位置提供别人帮助,他相信“我必须帮助别人,因为他们不够好,无法帮助自己。”

受害者(Victim)则自认自己较低下、不好,有时受害者会寻求迫害者来眨抑自己,或是寻找拯救者提供帮助,而肯定自己“我无法靠自己来处理”的信念。

戏剧三角形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漠视,迫害者和拯救者都是漠视别人,迫害者漠视别人的价值和尊严,甚至漠视别人健康生存的权利,拯救者漠视别人为自己思考、行动的能力。受害者漠视的是自己,如果他寻找的是迫害者,他会视自己不重要、没有价值,如果他寻找的是拯救者,他会依赖别人,不去思考、行动、做决定。

花一分钟写下你认为可以用来描述迫害者的字眼,然后描述拯救者和受害者

这三种角色都不是出于真我的(inauthentic),当一个人在这种角色中时,他们是在对过去做反应,而不是活在此时此刻中,他们是在用小时惯用的方法、或是从父母学到的方法来处理事情, 为了标明这三种角色的非真我性质,其第一个字母均用大写,若以小写则表示是真实生活中的迫害者、拯救者、受害者(中文部份,译者以迫害的人、拯救的人、受害的人来区别)。

我举一例来说明:

有一位家庭主妇忙了一整天,情绪不太好,加上孩子又生病、吵闹„„所以没有时间去准备晚餐。而先生回来了,这位先生今天的工作也不十分的顺利,一进门就问太太晚餐准备好了没!太太便哭诉:“除了晚餐,你一点也 不关心我!”这时先生开始生气,认为下班回家吃饭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太太却不断的抱怨、伤心。以此状况分析:先生是P的角色、太太是V。不久孩子回来对父母说:“我不喜欢看你们这样吵架,你们吓到我了,不要 再吵了!”此时儿子是R。而母亲可能从V转为P,对儿子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回,你回房间去。”父亲又说:“看看你,这是管教孩子的态度吗?”„„也许一家人整晚都在玩 P.R.V的心理游戏,且随时转换个人的角色,最后会产生一个“结局”──也许太太“砰”的一声将自己关在卧室内,哭上二个小时。而先生会说:“这那像个人住的地方 !”然后,便离家到朋友处喝得大醉。不论它的结局如何,夫妻两人都会感觉不舒服。因为藉着这些沟通,在其内心深处更进一步的验证了他们对自己及对对方的看法。

再以刚才传统家庭主妇的例子来分析:当事人一直处于V,辅导者为R。但在当事人生气的离去时,则从V转为P。而辅导者则从R转为V。 每当此戏剧角色转换时,亦即G公式中的Switch反转。每个游戏中至少有一个“反转”。辅导者也有可能对当事人说:“我看你根本就不想要我帮助你,你走好了,我不想和你做协谈。”此时辅导者为P,而当事人为V。

戏剧三角形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漠视,迫害者和拯救者都是漠视别人,迫害者漠视别人的价值和尊严,甚至漠视别人健康生存的权利,拯救者漠视别人为自己思考、行动的能力。受害者漠视的是自己,如果他寻找的是迫害者 ,他会视自己不重要、没有价值,如果他寻找的是拯救者,他会依赖别人,不去思考、行动、做决定。

这三种角色都不是出于真我的(inauthentic),当一个人在这种角色中时,他们是在对过去做反应,而不是活在此时此刻中,他们是在用小时惯用的方 法、或是从父母学到的方法来处理事情,为了标明这三种角色的非真我性质,其第一个字母均用大写,若以小写则表示是真实生活中的迫害者、拯救者、受害者。你是否能想出一个真实生活中 ,迫害的人却不是一个迫害者?举个例子来说明真实拯救的人和拯救者的不同。有没有可能一个受害的人却不是一个受害者? 通常在心理游戏中,一个人开始时是一种角色,后来会转换成另一种角色,这种角色的转换就相当于游戏公式中转换的阶段。如杰在玩“踢我”游戏的过程中,开始时是在迫害者的位置,珍离开时,杰则转换成受害者的位置。

你是否能想出一个真实生活中,迫害的人却不是一个迫害者?举个例子来说明真实拯救的人和拯救者的不同。有没有可能一个受害的人却不是一个受害者?

通常在心理游戏中,一个人开始时是一种角色,后来会转换成另一种角色,这种角色的转换就相当于游戏公式中转换的阶段。如杰在玩“踢我”游戏的过程中,开始时是在迫害者的位置,珍离开时,杰则转换成受害者的位置。

珍、莫莉和她的个案,在他们的游戏中各是如何转换?在你自己的例子中,又是如何转换的?

七、为什么要玩游戏

1.加强自己原有的人生剧本,收集点卷,以兑换预期的结果。 2.用自己过时、但已习惯的方法来生活。

3.加强自己人生剧本中对自己、别人、和世界的想法。 4.再次肯定自己原有的生命位置

5.游戏源于小时未解决的共生关系,可能是想继续维持不健康的共生关系,也可能是对其反抗的结果,可以维护既有的参考架构,并把责任转移至别人身上。

6.获得强烈安抚(不管是正面或负面的)的可靠方法。

7.艾伯恩所说的六种好处:

⑴ Internal Psychological Advantage(维持自己人生剧本的信念) ⑵ External Psychological Advantage(避免接受对自己参考架构的挑战) ⑶ Internal Social Advantage(提供与人亲近的假象) ⑷ External Social Advantage(和人闲聊的话题) ⑸ Biological Advantage(满足对安抚的需要) ⑹ Existential Advantage(肯定自己的生命位置)

八、游戏有哪些种?

自从艾伯恩写出畅销书《人们玩弄的游戏》后,大家都津津乐道于各式各样的心理游戏,这里则着重于游戏的过程,不去强调各种游戏的名称,所以我们从角色的转换来分类。

1、迫害者转换成受害者

⑴ Kick Me(踢我,自作自受,讨打,找骂挨)并非真正的用脚踢,是心理层面(Psychologicallevel)上的。将自己陷入某种情况,引起别人轻看、谩骂等等。例如,故意破坏既定之规 则,做出冒犯的行为„„。

⑵ Cops & Robbers(挑战规定或公权力,结果被处罚或被抓)

⑶ Blemish(一再挑剔、找碴,结果被别人排斥)例如老挑别人的小毛病、缺点、错误„„。

⑷ If It Weren't For You(如果不是你的话„)

2、受害者转换成迫害者

⑴ NIGYSOB(Now I've Got You,Son of a Bitch现在我逮到你了,你这个狗养的!) 例如,某人曾请一位水电工到家中修理水电。事前言明修理费约500元,事后收到的帐单上却写着550元。他非常的生气,破口大骂水电工不讲信用、不诚实„„事实上他可以冷静的告诉对方, 事情前后的价格不一,是一项错误。玩此游戏的人,找机会、藉口来臭骂别人,对付别人。

⑵ Yes, But„(你说的很对,可是„)面对别人给予的帮助,总用\"是的,但是\"来回答,表示行不通。

⑶ Rapo(打带跑,sexual version of NIGYSOB)

⑷ Stupid(I Can't Think我很笨), Poor me(I Can't Help Myself可怜可怜我吧)与智商无关。玩者常在行为、动作上表现得很愚笨。例如,我和我先生在一栋房子里住了八年,对于家中的一切都很熟悉。但他却常问我:“剪刀在哪里?”第一次我告诉他了, 但两分钟之后他又来问:“你知不知道胶带在那?”我也说了。过了一会,他又问:“你知道××人他家的电话吗。”这时,我开始不耐烦了。在这个时候,我很可能转变为 P.迫害者。因为,他一直在玩\"笨蛋\"的角色。事实上,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些东西放在何处,他却三番两次的来找我。他真正的需要,可能是要我多给他一些关心和注意。

⑸ Wooden Leg(variation of Poor me)玩此游戏的人抱着一种心理“我有一个木头腿,不良于行,你还能期待我怎么样?”当面对别人的要求时,以此为藉口而拒绝。

⑹ Do Me Something(又叫See What You Made Me Do,谴责帮忙的人在帮倒忙)

3、拯救者转换成受害者

⑴ I'm Only Trying to Help You(我只是想帮你)例如,一个工作忙碌,从不休假的先生,答应家人周末要他带他们去渡假三天。但在周四时,一个朋友对他说:“嗨!你答应过我,周末要替我修理屋顶,你忘了吗?”于是他答应他,星期六去修。 但他忘记他也答应带家人去渡周末。由此,可看出他将自己陷进一种情境,使周围的人都感到失望,而他还认为\"不管我费了多大的精神去帮助别人,别人从来不会感激我 \"。他不了解之所以有这种结果,是因为他自己的行为造成这种局面的。

⑵ Why Don't You„(你为什么不„)

4、拯救者转换成迫害者

See How Hard I'm Tried(你看我已经这么努力了)

以上这些游戏的名称是人为加上去的,主要是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游戏发生时的一些典型特徵。大多数人与人之间所玩的Game并没有特定的名称。所以当别人没有要求你的帮助,而你却想帮助别人时, 就是在扮演拯救者的角色。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帮助别人是件好事,但去帮助一个实际需要帮助的人,和做一个拯救者的角色是不同的。当扮演拯救者的角色时,你是在漠视别人能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面对游戏时怎么办

1、Option选择权:这个技巧加上你对心理游戏的了解,可以有效地帮你处理,使你避免掉入游戏,也可以从游戏的任一阶段中跳出来,也能用来“邀请 ”别人从游戏中出来,但是无法不准别人玩,也无法不让别人下饵。可以用完全出于成人自我的对话来阻断游戏,如莫莉面对要求帮助的个案,她可以说:“听起来你有一个困难,你希望我怎么做?”如果个案一再尝试钩她进 入游戏,她就继续以成人自我的方式来对谈,直到个案也以成人自我来回答,个案也可能放弃而离开,在这种情形,个案仍然得到自己预期的结果,但莫莉可以避免之。也可以用夸张的父母或儿童自我来阻断游戏,例如莫莉听 了个案的抱怨后,从椅子滑到地上说:“亲爱的,你又遇到了一件惨剧,对不对?”以这种方式来阻断游戏,在心理层面意谓着“我已经看穿你在玩什么游戏,我们换点有趣的好了。”

2.注意是否有漠视存在:包括饵在内,游戏的每一个阶段都隐含着漠视,所以注意是否有漠视可帮助发现心理游戏,一旦你接受饵所包含的漠视,就表示你成了猎物,游戏于焉开始。

3.抓到一开始饵(Catch the'opening con'):如果能在游戏一开始就警觉到,最有利于停止玩心理游戏,要能抓到一开始饵中所含的隐藏讯息,需要对心理游戏很了解及“像外星人一样的思考(thinking Martian)”。 4.我们常错失在游戏一开始就能察觉,通常在转换的阶段才比较容易发现,这还不算晚,你仍然能拒绝接受以不舒服的感觉为代价的结局,甚至你还可以用好的感觉来取代,比如我参加一个知名学者的演讲,讨论时,我忽然有一个灵感足以抨击他的论点,这时我没注意到自己已经站在迫害者的立场,演讲者妙语如珠,一句话就粉碎了我的批评,听众大笑,这时我可能掉入自己人生剧本中“我真是没用,且老是被人拒绝”的结论,但我也可以告诉自己 “真有趣,我发现自己又在玩老套的心理游戏,我真聪明,竟能发现这一点。”我为自己的觉察力高兴,留下的是好的感觉。如果你持续地用这个技巧,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少玩心理游戏。

5.还有一个技巧是当发现自己常玩什么心理游戏后,去注意自己这么做是为了满足什么内在的需要,自己真实的需要(authentic Child need)是什么,然后找出更好的方法来满足它,而不必再藉着心理游戏。比如 说我玩“踢我”的游戏其实是希望有独处的时间和空间,我就利用每天早晨独处十分钟,或是独自去散步,我以直接的方法来满足内在的需要,就不需要玩游戏来引起别人排斥我了。

6.当你去注意心理游戏时,你会发现“转换”的部份是最容易被发觉的,可以看出参与的人互换角色,同时也能感受到转换时所带来的混乱,这个时候主角会认为自己无可选择地必然会有什么感觉、会如何去做(亦即走向游戏的 代价---得到扭曲的感觉),这时你可以运用成人自我的分辨力,选择向别人表露自己真实的感觉与需要(authentic feelings and wants),同时也邀请别人真诚以对。比如我和朋友玩踢我游戏,当发现面临转换时,我告诉他:“我忽然了解到自己所做的是要把你推开,直到你离我而去。其实我很害怕你真的离开我,我希望还能和你一如以往地亲近。”这 样坦诚并不保证对方不会弃我而去,但能“邀请”别人也以真实的自己来相待,不论结果如何,都可以不带着加强的扭曲感觉。

7.Replacing game stroke:玩心理游戏是儿童自我藉以获取安抚的有效方法,那么一个人不玩游戏后会如何呢?他的儿童自我会落入惊慌之中,因为安抚的大量减少,对他 而言不啻是对生存的威胁。这时很容易另寻方法来玩游戏,也许是玩别种游戏,也许是“忘记”去注意漠视。所

以要停止玩游戏,必须有好方法来取代原有的安抚,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游戏所带来的安抚量大质强,不玩游戏的 真诚生活所能带来的安抚较小,但持久且不带漠视,这一点必须说服儿童自我来接受。

8.卡夫曼(Jack Kaufman)强调心理游戏是一再重复的行为模式,一个人会一再地玩同样的游戏。他认为除非有立即的危险,否则不要在重复三次以前就 面质对方玩游戏,因为第一次大概是偶然,第二次可能是巧合,到第三次就可以确定是在玩心理游戏了。

9.提醒一个人正在玩游戏是毫无帮助的。

玩心理游戏的人是在封闭系统中作思考,不接受外来的新讯息,而使用自己的旧资料做决定。而且,若是玩游戏的人是经由人的\"饥渴\"(Hunger)层面出来的,那将会是很强烈的。

我曾说过,人的饥渴(Hunger)分为:(1)认可(Recognition-Hunger)(2)刺激(Stimulus-Hunger)(3) 结构(Structure-Hunger)

这三种饥渴,可经由Game得到满足,也可从Game中所产生的负面安抚得到认可、证明自己的存在。同时也运用了时间结构,并得到刺激。所有的心理游戏都不是从成人自我 A发出的。人们也多半不会察觉到。因此,去提醒一个人正在玩游戏是毫无帮助的。须一步步的慢慢告诉他什么是心理游戏,会发生怎样的结局。帮助他用比较适当的方式,得到他所需要的,才会有实质的帮助。人追求安抚的饥 渴是很强烈的。若无法寻得比较适当的方式去满足饥渴时,要人放弃玩心理游戏是不可能的。

名句欣赏

The first time may be an accident, the second a coincidence, but the third is evidence of a game. ---Jack Kaufman(卡夫曼(Jack Kaufman)强调心理游戏是一再重复的行为模式,一个人会一再地玩同样的游戏。他认为除非有立即的危险,否则不要在重复三次以前就面质对方玩游戏,因为第一次大概是偶然,第二次可能是巧合,到第三次就可以确定是在玩心理游戏了。

人生脚本

一个人生来的命运、所有的尊贵思想、地位或堕落,都是由还不到六岁(通常是三岁左右)时所决定。这话听来颇不可思议,但这就是脚本理论的主张。若是看看现在正在发生的事、过去曾发生的事及未来会发生 的事,人类脚本的历史明白彰显在古代的纪念碑上、法庭、太平间、赌场、社论,以及政治的辩论上(Berne,1972)。 伯恩认为脚本是以童年所做的决定为基础的生活计划,它来自父母的认可,后来也被一一证实,而后在所选定的情境中发挥极致。

脚本就像戏剧一样,包括了主角、配角、几个幕、一个序幕、一个主题、连续的事件,以及特定结局。然后,我们尝试与他人一起活出这个计 划,而这些人的脚本则使他们本人适合在我们的计划中扮演某个角色。

生活计划是在小时候决定,但后来真正发生的却是生活过程。这个过程不只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也包括生物性遗传、父母背景、外在环境等; 而疾病、意外、战争等也可能破坏这个根深柢固的计划,在这些情况下,悲剧几乎成了命运必然的结果。

因此,实际影响生命的,不只是生活计划而已。

脚本的起源

虽然脚本主要是来自成长时父母的影响,但孩子并非一只空容器,被动地等待外来事物,然后全盘接受;相反的他们才是自己脚本的作者(Gonlding 1976)。孩子为自己的经验做成结论,找出一些理解这世界、且 让自己的存在有意义的关连。因此脚本有时亦称做生存策略。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从父母那儿寻求做事为人的方法,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向他人学习。闭门造车式的独自学习或许很能激励人,却很不实际一位内科医师为要成为外科医师,则需要一位老

师,而不是经由一次又一次的手术,再由错误中学习(Berne?/FONT>1972;此外脚本也提供如何运用时间、进行时问结构化的一些基本看法。

早期决定(Early Decision)

脚本约在一个人两岁时形成,从此对其生命有某种特定的态度和看法。约在七岁时,对生命有早期的决定。通常孩子要到青少年入学阶段(约7-14岁)才会了了解父母的负面讯息(由口语verbal传达的的真正含意是 什么,而心理游戏也会在此时出现。如果年龄太小,是无法理解什么是心理游戏的。扭曲的感觉(RacketFeeling)则比心理游戏来得早一点,约在7 岁时即出现,而且感觉会很强 烈。一般而言,孩子在任何年龄、阶段都会感受到禁止讯息,但最重要的年龄是在七岁。而在14岁时,一般人对生命已具备了最基本的看法-- 即脚本。因为在脚本形成的阶段,孩子必须学习做选择,即决定如何对父母所给予的讯息,做出适当的反应和策略。此即早期决定(EarlyDecision)。以前例来说,孩子得到父亲 \"努力工作\"的讯息,会做下“我要努力的读书、工作、赚钱,就像父亲所期待的一样”的决定,“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我不允许自己做一个孩子,我要赶快长大„„”。这些话都不停的在他的脑子里打转。而这些早期 决定,终其一生都会不断的影响他。而在这一个早期决定的影响下,这个孩子成年后,他的孩子自我C的出现,将会有所困扰。因为他不会适当的表达其感受,而在 \"努力工作\"的讯息下,他无法允许自己的C做必要的休息,不允许自己对他人有某些需求,也不允许自己的生命中有欢笑及快乐?。

脚本矩阵(script matrix) “脚本”这个概念是伯恩晚年发展出的;专门讨论此概念的书在伯恩过世后才出版,而往后的许多理论都对现今的脚本相当有贡献。

我们以图表呈现脚本裹基础的讯息及影响一脚本矩阵是克洛得.史坦纳(CIaude Steiner,1974)对脚本理论所提出最重要的贡献。

若是从父母的C所发出的讯息称为:禁止讯息(Injunction)、评语(Attribution)或允许(Permission )。以上三者是诉诸非语言的(Non-verbal)。父母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传递出这类的讯息,且多是出于父母本身的需求与感受,而不是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与感受。有句话说:“做父 母的对孩子说些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孩子做了些什么。”,指的就是这种情形。父母常用自己的C期待孩子做些什么。所传出的讯息若为负面的,代表 \"禁止\"。阻止孩做这、做那的。若为正面的,则是\"允许\"。\"评语\"对孩子的影响也有好坏两面。例如,常常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如同预言一般,以后当孩子 长大了,他真的会变得笨手笨脚的。但是,若常说:“你好慷慨啊!”像这样正面的描述,对他的一生,就可能产生正面的影响。

若是从父母的P发出的讯息,称为\"应该讯息\"(Counter-injunction)或称\"驱力\"(drivers)。 若由父母的A发出的讯息,称为\"程式\"(Program)。

禁止讯息(Injunction)、评语(Attribution)或允许(Permission)

一个人从小经由以上任何一个讯息,而使行为受到约束,无法发挥其力量,即所谓的“禁止讯息”(Injunction)。我们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这 12种禁止讯息,且有程度上的不同。如下图:若父母给予的讯息是正面的,则是属于下图中秉□满u允许”(Permission)。反之,则属于右边的禁止( Injunction),是一种阻碍、恐吓。

+ ⌒

──────────────────────────>

Permission Injunction

一个小孩子若从小接受这些讯息,却仍然有能力去发展自己的潜力,不构成任何的限制,这便是“允许”。这里列出12种禁止讯息(Injunction)。相反的,也存在 12种正面的“允许”(Permission)。

高登夫妇在他们做治疗的经验中,发现个人所接收的禁止讯可以综合归纳在几个重要的基本范围内。前文曾提及,孩子本身是自己脚本的作者。高登夫妇也很强调这个想法,他们认为个人对于自己脚本的形成负有 责任,他们相当不赞同人的脚本是由父母设计的看法。在脚本形成的整个过程,孩子拥有高度的参与权,而且依自己的能力、成熟度及需求来理解这个世界与周围的人。最终,是孩子自己赋予那些得自父母或其他 重要他人的讯息与影响意义。孩子仍有自由运用的选择权。一个人在幼年时为自己的存在所做成的结论,即是早期决定,这些是个人脚本的基础,与情绪性经验有很大关连。

伯思用一叠铜板来说明发展的现象,如果我们将一些铜板整整齐齐地一个一个往上叠,就能一直叠起许多铜板。但是,如果底部有何铜板歪?F,那么上面的一些铜板也必须放歪以维持平衡,如此一来所排成的就不 是直直的一叠铜板了。早期决定也是如此,它们持续影响后来生活中所做的决定。高登将那些影响孩子们较早的早期决定的重要禁止讯息归纳如下:

(1)不要存在(Don't exist)?一种父母亲可能传给孩子的禁止讯息,它可以是公开表达的,例如谋杀、虐待或遗弃,或者经由残暴的行为或忽视来暗示孩子,例如,父母 会说“他是我们的小意外”、“要不是你,我就不必嫁给你父亲”、“怀了你之后,我只好放弃升学的计划”。对孩子而言,这些话听来就像是:如果我没出生,事情可能会好些;儿童自我通常会接受“诞生是我 自己的责任”这种想法。不论父母说出这些话是在无心之下脱口而出或是别有用意,孩子会依自己对该情况的体会做成以下各种不同的决定:

l.如果你不改变,我就自杀。

2.如果精况太糟糕了,我就自杀。 3.我会做给你看,甚至死不足惜。 4.我会报仇的,死也在所不惜。 5.我会让你杀了我。

6.我会(一再的)让自己差点死掉,好使你爱我。

这些不同选择是某个脚本或生活方式的基础,使得这个孩子成年之后常冒致死之险,例如:企图自杀、发生意外不及时就医,或去爬山。当然 ,这种禁止讯息也可能导致其他不同的早期决定,例如:这孩子可能决定再也不与任何人亲近,免得失望或招来痛苦,或使自己免于自杀的命运。

(2)不要做你自已(的性别)(Don't be you--your sex):这个禁止讯息大半来□漕エk孩(或男孩)-父母期望中是儿子(女儿 )一的人,或较看重和自己不同性别的父母(自己是女生,父母却重男轻女)。于是孩子以拒绝或接受来回应父母的禁止讯息或其他讯息,同时在他所处环境中选择一种能使自己需求得到最大满足的方法。孩子仰 赖着父母(或代替者)而生存,为了生存,孩子必须找出存活的方式,一方面保证自己能继续得到保护与关照,另一方面又能拥有最大的自?悒h体验生活与表达自我。

(3)不要做小孩(Don't be a child)?G传递这种讯息给孩子的父母,可能是为了不同原因而希望孩子快快长大。这情形常见于老大身上,因为他要负责照顾弟妹,也就是一个必须 负担起父母的角色的孩子。在上瘾者的子女身上,这是很常见的禁止讯息,他们常被迫扛起不符合其年龄与成熟度的责任。这个禁止讯息可能带来的决定是“我会照顾你”(乐意的或怨恨的)、“我是唯一能做这 事的人”、“我不需要任何人”。

(4)不要长大(Don't grow up)这个禁止讯息涵盖几个不同意思,像是“不要度过婴儿期”、“不要超 过某个年龄”、“不要离开我”、“不要长大成熟”、“不要思考”。会接收到这种禁止讯息的像是家中的老么,或是正在发育的年轻女孩,因为这对己压抑性欲很大的父亲无疑是种威胁。

(5)不要成功(Don't succeed):这个禁止讯息是来自父母心中嫉妒的儿童自我,意思是“如

果你比我成功、有才能、美丽或聪明,我就不会爱你”。有些人籍着不完成自己做 的事求得意料中的失败,例如,读了三年大学,然后在考试前一个月办休学。另外一些失败的方法是让自己与同事处不好,或是不断提高自己的目标,以致于永远无法停下来体认或享受已经达到的成功。

(6)不要做(Don't do):此讯息来自过度保护或害怕的父母,“什么都不要做,因为不管你做什么事都会造成悲惨的下场。”这种禁止讯息可能会以强迫性行为来避免 做决定,或决定不要长大,因为如此一来,别人自然会为你做决定。

(7)不要变得重要(Don't be important)?G孩子可能决定不开口要求他想要或需要的事,因为觉得自己不够重要。 这也可能是针对某一方面,例如工作上的重要性。 (8)不要归属感(Don't be long):这种讯息可能来自家庭态度,因种族或文化差异而产生,结果可能导致一个人感觉自己与众不同;或是来自孩子自己对现实的理解,例如孩子 童年时住在祖母家,或被送到宝养家庭,或是不断听到别人说他与其他孩子很不同而接受了这个禁止讯息。

(9)不要亲密(Don't be close)或是不要信任任何人(Don't trust anyone),或是不要爱(Don't love)。这种讯息的传递可能是父母避免与孩子有身体上的接触,或是让孩子感觉父或母不在身边(如离婚)。这种禁止讯息可能让孩子认定:“我必须照顾我自己”、“我绝不会信任女人”、“关心别人是没有用的。我绝不要结婚”。

(10)不正常或不健康(Don't be normal or Don't be healthily)有些孩子在生病时得到最多、最密切的注意,因此他们学会用生病来得 到关心;有些孩子则学会以怪异行为来“接管”父母亲的病症,以便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在治疗中,这类个案会“不断进步”,但当到了快被 认定健康时,他们又会找到新的症状,使自己能够继续受到治疗师的注意。

高登夫妇将上述的禁止讯息称为行为禁止讯息,除此之外,还有与思想和感觉有关的禁止讯: (11)不要感觉(Don't feel)或不要感觉某特定感觉,或是:不要感觉你的感觉,要感觉我的感觉。

(12)不要思考(Don't think)或不要想某特定范围,或是:不要依你的方式思考,依我的方式思考。

当然,这些禁止讯息是从复杂的现实中归纳摘要出来的,它们很少是直接经由口语传递,而是孩子自己由父母的行为态度中所做出的结论; 它们也代表孩子多年来于不同情境中经常经验到的事,另有少数例子则是因单次创伤经验形成的。父母并非恶意或有意传递这些禁止讯息,而是孩子自己接收、拒绝或修改这些禁止讯息并为此环境创造出属于自己 的现实。了解禁止讯息的另一个方法,是将这些范围视为心理层次的基本人权,每个人都会从童年经验中针对自己的生存做出一些结论或早期决定,也就是说,每个人在上列的各范围中均接受了某些讯息。若所 接受的讯息不是限制的,便是允许(permission)。在每个范围裹,我们都处于由非常允许到非常禁止的等级中,而由自己决定如何回应所得到 的讯息。

另外一群性质相似,且同样可以传递的讯息则是属性。这表示父母可以将某一种特质加诸孩子身上,例如“他真有天份”、“她就是这么麻烦 ,还在我肚子裹时,就让我不得好睡”。这种归因使孩子得到一种遗传的特质,像是自我应验的预言一般;而依其内容不同,可能成为允许或 是禁止讯息。

程式(Program)

程式是由父母的成人自我所为选出来的,是关于这些脚本讯息如何统整运作,程式则是来自同性的父母亲,譬如,程式包含了一个母亲教导女儿如何做个自主的女人所有指示及示范。女儿会注意母亲是如何做个女 人,如何与父亲(男人)相处,女儿会模仿母亲的行为,尝试以相同的方式与他人相处,关于该如何做也会得到母亲的口头指示。在小男孩与父亲之间,{式的传递也一样。举例来说,若一个母亲有 \"不要与人亲近\"的讯息给孩子,而孩子是由父亲的A得到一个实际的行为,以学习要如何去实践\"不要与人亲近\"的讯息,因此父亲是实际示范此讯息的人。

另举一例,若父亲给孩子的讯息是\"不要做小孩,赶快长大\",同时又从父亲的P⒁得到一个

讯息是\"努力工作\",这样这个小孩就会以像成人般的态度生活, 以实践\"不要做小孩,赶快长大\"的禁止讯息。如在学校时即努力读书,求好成绩,长大后又努力工作,拼命赚钱„„压抑了自己玩耍、娱乐的需求。

应该讯息\"(Counter-injunction)

案亲和母亲的照顾型父母自我中想要保护及照顾自己的孩子的部份是天性,与生俱来的。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得到最好的生活,即使他们知道这并不容易,但是他们仍按自己对世界的了解,耳提面命地提醒 孩子,期许他们在生活中有所成就。这些由祖父母传递下来,且是直接表达出来的善意的劝告就是命令或应该讯息,例如:“把菜吃完”、“小心点!”“要尽你的责任”等。但因为应该讯息出于“自然的”父母 自我,所以,当一位父母亲从不同自我状态给出不同讯息时,便会产生内在矛盾,如母亲的父母自我说:“你要好好照顾自己”,而她的儿童自我却表示:“走开!”假若父亲和母亲传递的是相互矛盾的讯息,外在矛盾就形成了。

在幼年时期,命令或应该讯息对孩子产生影响的时间比禁止讯息晚。“不要乱摸东西”对两岁的孩子有某些意义,但是如何做才是“有教养的行为”则要等到他青春期时才能完全明白。在不同时期,两岁孩子可能 以为禁止讯息是来自神奇的巫婆,而十几岁的孩子则感受应该讯息是来自辛勤、良善的家庭主妇。

应该脚本涵盖了整个应该讯息,因为这些应该讯息是脚本正面的部份,它们抵消了脚本本身较破坏性及负面的影响。应该脚本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型态,而脚本本身则决定这个人最终的命运,以报纸的头条新闻为何 :“某著名宗教人士、从事慈善事业三十年、盗用公款”这个例子表示:一个人可以多年活在应该脚本中,但到了最后仍被原本的脚本讯息所制伏。另一个例子是一个周期性酗酒的人;在他一生之中,多次在脚本 与应该脚本之间摆荡。当地在应该脚本中时,他是个辛勤工作、有为标准、值得该欢的人,但在他开始喝酒时,他的行为变得很糟糕,也无法表现出原来的得体合宜了。

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呈现出脚本中最主要的部份,而驱力是负面应该脚本的功能性呈现,以特别的措词、声音、姿势、手势和表情等特定行为模式一再表现出来的应该讯息。驱力是来自双亲父母自我状态,并 有进一步加强脚本的作用,一般认为它是人们为了生存委屈求全且胶着于其中的一种过程,因此无法充分完整的运用生命中所提供的各种机制。驱力是一般社会可接受的道德标准及价值观,亦是父母亲乐于告诉他 们的亲戚友人的。通常依凯勒的看法,驱力有五种:

(1)要完美(Be Perfect) (2)快一点(hurry up) (3)要努力(try hard) (4)讨好他人(please others) (5)要坚强(bes trong)

这些驱力都是永远达不到,因为再怎么努力做,都可以嫌做得不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