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相结合对脑瘫儿童发育障碍的影响研究

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相结合对脑瘫儿童发育障碍的影响研究

2020-11-02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临床研究·

2019年2月第9卷第3期

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相结合对脑瘫儿童发育障碍的影响研究

张 良1  刘燕萍2

1.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医院儿科,广东广州 510520;2.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广州 510520[摘要] 目的 研究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相结合对脑瘫儿童发育障碍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瘫患儿,将90例患儿按照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45例/组。将实施常规康复治疗的患儿纳入对照组,将增用特殊教育的患儿设为观察组。将两组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esell评分、智力水平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脑瘫患儿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后的五项指标(粗大运动功能、Gesell评分、智力水平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常规康复+特殊教育能够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发育障碍,促进其运动功能、智力水平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改善语言发育迟缓情况。

[关键词] 脑瘫;医疗康复;特殊教育;发育障碍

[中图分类号] R7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9)03-220-04

Effects of medical rehabilit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on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ZHANG Liang  LIU Yanping1.Department of Pediatrics,Guangzhou social welfare hospital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in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520,China;2.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Guangzhou social welfare hospital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in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52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edical rehabilit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on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Methods Ninety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45 cases/group)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double-blind random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egular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further special education.The Gesell score,intelligence level and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ive indicators(gross motor function,Gesell score,intelligence level and daily life activity)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t 12 weeks and 24 weeks after treatment(P<0.05). Conclusion Regular rehabilitation combined with special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motor function,intellectual level and daily activities,and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language retardation.

[Key words] Cerebral palsy;Medical rehabilitation;Special education;Developmental disorders

12近年来脑瘫的患病率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1-2],我国的脑瘫患儿数量在77万 ~ 175万左右,均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发育障碍情况[3]。临床认为早期发现、诊断并尽早进行治疗是促进脑瘫患儿康复的关键,但受到患儿家庭观念、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患儿不能在最佳的康复时期接受有效的治疗[4],导致患儿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较多的困难,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也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5]。医疗康复和教育康复是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主要内容,择取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90例开展本

次研究,目的在于探究医教相结合应用在脑瘫患儿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90例(收治时间:2016年1~12月)按照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

纳入标准:与2004年全国小儿脑瘫专题研讨会的诊断标准和脑瘫诊断三要素相符合;均为学龄前儿童。排除标准:合并听力障碍的患儿;存在一

220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9 No.3 February 2019

2019年2月第9卷第3期

·临床研究·

两组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包括语言测验、操作测验两大项和图片词汇、图片概括、知识、领悟、几何图形、图画填充、动物房子、木块图案、算术、迷津10个子测验。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使用F检验判断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方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粗大运动功能

观察组脑瘫患儿治疗前的粗大运动功能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及治疗24周后的粗大运动功能数据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比较(x ± s,分)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P

n

治疗前

治疗12周

治疗24周

F

P0.0010.001

过性运动障碍或进行性疾病所致中枢运动障碍的患儿;极度不配合治疗师的患儿;中途退出本次研究的患儿。

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6岁,平均(5.1±0.3)岁。其中痉挛型32例,混合型10例,肌张力低下3例。GMFCS-Ⅰ级5例,GMFCS-Ⅱ级6例,GMFCS-Ⅲ级4例,GMFCS-Ⅳ级12例,GMFCS-Ⅴ级18例。

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6岁,平均(5.2±0.3)岁。其中痉挛型31例,混合型12例,肌张力低下2例。GMFCS-Ⅰ级6例,GMFCS-Ⅱ级7例,GMFCS-Ⅲ级3例,GMFCS-Ⅳ级12例,GMFCS-Ⅴ级17例。

两组脑瘫患儿各项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予以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康复工程。

另外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年龄,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法为Bobath法,通过反射性促通、反射性抑制、叩击关键点等手法协助患儿进行功能锻炼;针对痉挛型患儿,应用上田法,均一天一次,一次半个小时。

观察组在上述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特殊教育,具体方法:课程包括幼儿教育、学龄前期教育、感觉统合训练、培智教育和游戏等,每门课程的课时均为半个小时,每周持续5天,一共12周。注重脑瘫患儿学习专注力的训练和感知觉训练。前者需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训练,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在儿童视线范围内放置患儿喜欢的玩具或食物,吸引患儿注意力,并鼓励患儿专注于一种活动,根据患儿训练情况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和扩展训练内容;后者包括视觉运动训练、听觉训练、触觉训练及语言训练。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使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对两组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五个功能区和88项内容。(2)对两组脑瘫患儿的语言状况使用Gesell量表进行评价,包括Gesell适应性和语言评分。(3)两组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进行评估,只要包括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分值区间为0 ~ 100分,总共为9个大项,分值超过60分,则说明患儿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尚好。(4)应用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评估

4539.41±6.2248.65±6.3858.66±6.876.3904539.45±6.2654.51±6.5463.21±6.198.941

0.0300.976

4.3020.001

3.3010.001

2.2 Gesell评分

两组脑瘫患儿治疗前对比Gesell适应性评分和Gesell语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脑瘫患儿以上两项指标数据均同对照组相比存在高度差异(P<0.05)。见表2。2.3 智力水平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相近(P>0.05),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后,明显是观察组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更优(P<0.05)。见表3。2.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瘫患儿组间对比治疗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3 讨论

脑瘫指的是从受孕开始到婴儿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脑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6-8],以运动障碍、姿势及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还会出现语言障碍、心理行为障碍、视听觉障碍、智力低下等情况。

脑瘫的医疗康复手段包括手术疗法、药物疗法、物理疗法、中医药疗法、言语治疗、康复工程技术等,另外近年来超声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发展,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9 No.3 February 2019 221

·临床研究·

表2  两组脑瘫患儿的Gesell评分比较(x ± s,ms)

n4545

Gesell适应性评分

治疗前58.89±8.4559.03±8.510.0780.938

治疗后76.02±6.63 82.44±10.74

3.4120.001

t组内治疗前后10.69911.460

P0.0010.001

治疗前51.46±10.2351.52±10.30

0.0280.978

2019年2月第9卷第3期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P

Gesell语言评分治疗后64.87±10.7877.93±10.60

5.7950.001

t组内治疗前后6.05311.987

P0.0010.001

表3  两组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比较(x ± 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P

n4545

治疗前38.29±4.4238.32±4.500.0320.975

治疗12周 55.53±10.2562.26±8.533.3860.001

治疗24周 57.70±10.1664.55±7.923.5670.001

F5.7904.742

P0.0280.033

表4  两组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x ± 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P

n4545

治疗前33.55±5.1333.60±5.210.0460.964

治疗12周48.77±5.4253.19±5.683.7770.001

治疗24周57.87±5.4662.99±4.954.6600.001

F6.2628.534

P0.0010.001

也开始在脑瘫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超声波能够对脑瘫患儿的脑细胞产生刺激[9-11],促使能量代谢得到改变,可扩张脑血管和加快血流速度,对于脑细胞的生长发育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且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无痛等优势[12],患儿和家长的接受度更高。超声波治疗通过对脑部穴位进行刺激,能够起到扩张脑部血管和增加脑组织缺血区氧供、血供的作用,可有效保护脑组织,还可对血液动力学、血流动力学、神经电生理学出现的异常状况进行调整,且临床相关实验证明,超声波应用在脑组织损伤疾病中的效果良好,有助于致残率的降低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教育康复包括音乐治疗、家庭教育、引导式教育、特殊教育、感觉统合训练等内容。特殊教育指的是利用特殊的形式和复发对脑瘫患儿进行教育的方法,与听力障碍和语言障碍患儿的教育存在差别。通过特殊教育能够加快患儿感知觉的发育速度,使其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和探索能力提高

[13-14]

殊教育取得的效果较好。临床数据显示,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后,观察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智力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数据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的Gesell适应性评分和Gesell语言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较好地证明了医疗康复和特殊教育的有效性。对脑瘫患儿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并辅以特殊教育,能够提高患儿的智力水平和运动功能[15],改善患儿语言发育迟缓的情况,还可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患儿家庭的负担减轻,对于患儿回归社会和融入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对脑瘫患儿实施医疗康复+特殊教育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对于患儿的发育障碍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克兴,周勇红,黄光法,等.医教结合背景下脑瘫儿童康复管理策略[J].教育生物学杂志,2014,2(1):54-58.

[2] 王伟文,孙增贤.维生素D辅助康复治疗对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的影响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4):609-611.

,对于患儿的成长和独立生活具有积

极的影响。

本次研究在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予以特

222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9 No.3 February 2019

2019年2月第9卷第3期

·临床研究·

尝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5,31(4):107-108.

[11] 郭慧慧.补肾健脑针法结合语言训练对脑瘫患儿语言

障碍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12] 余志华,邹新艳,赖婕,等.头针结合言语训练对脑

瘫患儿智力发育水平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1):67-68.

[13] 刘晓莉,李亚蕊,宋丽娟.不同治疗方法对脑性瘫痪

并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疗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32(11):867-869.

[14] 权爱珍,连惠娟,李丹.脑瘫儿童语言认知训练对肢体

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1):6-8.

[15] 沈焕平,赵迎迎,马筱亮.“教育康复+医疗康复”模

式对脑瘫儿童康复成效的影响[C]//粤港澳台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暨2014年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2014.

(收稿日期:2018-07-11)

[3] 周健儿.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昆明:云南大学,2015:15-18.[4] 姜玉海,杨宏伟.脑瘫儿童特殊教育方式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2):144-145.[5] 袁园.针灸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15,24(4):16-17.[6] 张树新,杜青,周璇,等.“医教结合”的家庭康复对重度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初探[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5):12-15.

[7] 徐芳.重度脑瘫儿童语言能力医教结合康复的个案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3,33(4):135-139.[8] 史惟,王素娟.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与生存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35-40.

[9] 孙玉萍,李昊儒.医院结合家庭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38(10):1216-1218.

[10] 殷丽明.浅谈整合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评估量表的

(上接第219页)

[5] 王媛媛,付航宇.两种预冲方法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河北医药,2017,39(8):1278-1280.

[6] 唐业莹,李家燕,黄玲,等.改良血液灌流预冲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7):141-142.

[7] 王媛媛,朱莹.改良式预冲在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行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7):107-109.

[8] 张雪静,唐静,武晓文,等.改良式灌流器预冲法在肝衰竭患者双重血浆吸附系统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7,24(3):294-299.[9] 殷煜,李蕊,郝建荣,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Hcy、PTH及β2-MG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1):1499-1501.[10] 谢瑾琳,聂琴琪,李霞飞,等.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

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态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0):1345-1347,1351.

[11] 陆玮,谢芸,黄鲁生,等.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中长期疗效观察[J].中国血液净化,2015,14(5):266-270.[12] 郑聪,彭小玲,黄强,等.规范化管理在急性重度有机

磷农药中毒患者超早期血液灌流抢救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3):55-56,59.

[13] 蔡文利,苗书斋,王沛育,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

改善尿毒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17):1319-1322.[14] 贺晓雯,刘晓渭,徐玉祥,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炎性指标及同型半胱氨酸、甲状旁腺素、β2-微球蛋白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6):11-13,17.

[15] 童仙女.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

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69-70.[16] 燕朋波,李国强,孙亮,等.不同预冲方法在血浆吸附

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12):116-119.

(收稿日期:2018-08-21)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9 No.3 February 2019 2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