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铺设一般采用原位组装铺设、侧位预铺插入和机械分段铺设三种方法,三种方法的适应条件和施工方法分别叙述如下
(一)原位组装铺设
1.准备工作 (1)铺设前应熟悉该道岔的类型、构造、主要尺寸、各部配件及数量等。 (2)平整道岔范围内的砟面,以便铺放岔枕和钉连轨件。 (3)据站场中坐标里程,首先确定道岔中心桩,然后分别由道岔中心向前量测道岔前部长度,钉出岔头桩;向后量测道岔后部长度,钉出岔尾桩以及侧线岔尾桩。钉立道岔位置桩,必须用钢尺精确丈量并核对,若道岔侧线后设附带曲线时,应将附带曲线的交点桩、曲线起、终点桩一并测定。
2.基本工作 (1)摆岔枕:沿道岔直线标准股枕木头位置,由岔头至岔尾插立间隔绳(绳距直线中心线为1. 25m)。绳上标有岔枕间距尺寸,作为散布和摆放岔枕的依据,并注意将岔枕内岔头至岔尾按规定长度及根数依次对正标记摆放,大致方正。 (2)散布配件:按照道岔布置图中规定的部位,散放相应的垫板、夹板、轨撑、螺栓和道钉等,注意有些配件有左右之分和前后之别,防止颠倒错放。散布时可放在岔枕顶面上或枕木头外侧的路基面上。 (3)岔枕钻孔:由于道岔的垫板形式、尺寸,以及钢轨在岔枕上的位置不同,在钻孔前必须仔细正确地打出钉孔位置印。然后按照孔印位置钻孔。直股,铺设平垫板的道岔,可用普通轨道的枕木钻孔样板打印;铺设其他垫板的岔枕,要根据轨距、轨头、轨底和垫板尺寸,计算出枕木端头至垫板的距离,划出垫板的边线位置,然后摆上垫板(如滑床板),按垫板孔打印。曲股的道钉眼,应在直股道钉打入后,根据支距及轨距尺寸线划出垫板的边线,再照垫板孔眼打印。 (4)铺钉轨道:铺钉道岔钢轨,一般可按铺钉直股及辙叉、铺导曲线外股钢轨、铺导曲线内股钢轨、安装连接杆和安装转辙机械的顺序进行。
3.检查整理工作 (1)检查各部间隔尺寸。 (2)检查尖轨密贴情况。 (3)补足全部道钉,
上紧各部螺栓。 (4)仔细拨正岔位,使之与前后轨道连接方向顺直。
(二)侧位预铺插入 对于既有线上增设道岔或换铺道岔,要采取侧位预铺插入的施工方法。 道岔预铺同时,由于在侧位组装道岔,要进入设计位置,必须临时要点封锁线路,在短暂时间内拆除既有钢轨或既有道岔,将预铺道岔滑移进入设计位置,完成插入施工后,道岔前后与既有轨道、信号装置完成连接。
(三)机械分段铺设 对于客运专线或大号码道岔,要采取工厂内组装台上精确定位组装,火车运输至工地,机械分段铺设,方可保证道岔施工精度和铺设速度。 掌握有砟轨道上砟整道养护方法 铺轨后应及时上砟整道,以保证线路稳定,临时行车安全。其施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人工整道,一种是大型机械化养道(简称大机养)。其施工方法与要求分别简述如下:
一、人工上砟整道
1.人工上砟整道要求分层上砟,分层整道,层厚符合有关规定。
2.人工上砟整道要优先采取机械捣固,辅以人工捣固。
3.人工上砟整道时的顺序是:先串轨、方枕、补砟、起道、捣固、拨道,并反复进行。最终保证轨距、轨向、平顺性符合有关规定。
二、机械化大养 正线区间长钢轨应力放散与线路锁定后,一般要根据设计要求,利用大型养路机械对线路进行整道作业,通常称为机械化大养,其内容包括抄平、起拨道、捣固和动力稳定等内容,以确保无缝线路的平顺性、道床的稳定性,满足开通时速要求。
1.主要设备包括风动卸砟车、机械化整道作业车组(简称mdz车组。由起道、拨道、捣固作业车,配砟整形作业车,动力稳定作业车等设备组成)。
2.基本工艺流程为: 第一次补砟→捣固、稳定两次→第二次补砟→捣固、稳定一次→第三次补砟.捣固、稳定→第四次补砟、捣固、稳定→加强捣固→轨道整理。
3.mdz作业车组分层上砟整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起道、拨道、捣固作业轨温,应在长钢轨铺设轨温-20 --15℃范围内进行。
(2)起道:第一、二次起道量不宜大于80mm,第三、四次起道量不宜大于50mm。每次起道作业后轨枕头外侧应有足够道砟,以保证长轨轨道的稳定性。
(3)拨道:一次拨道量不宜大于50mm。
(4)捣固:起道量50mm以上时,宜选择双捣作业;起道量50mm以下时,宜选择单捣作业。插镐深度(从枕下算起至镐尖)应不小于起道量。在有砟桥上,枕下道砟厚度不足150mm时,不能进行捣固作业。 捣固作业结束前,应在作业终点划上标记,并以此开始按不大于2‰的坡度递减顺坡,一般不在圆曲线上顺坡。严禁在缓和曲线上顺坡结束作业。
(5)动力稳定:每层道床起道、捣固作业后应进行1~2次动力稳定作业,稳定车在路基上工作速度一般为0. 6--0. 9km/h,由下层至上层速度逐层降低。从路基向桥上进行 动力稳定时,应在上桥前30m范围内把加载值逐渐降低50%,并在下桥后30m范围内再把加载值逐渐提高到原来的数值。隧道中采用在桥上同样的方法处理。稳定车在桥上进行动
力稳定时应避开桥梁自振频率,工作速度不得低于lkm/h,在桥上不得开始起振,也不宜结束动力稳定作业。
(6)捣固作业时应同时夯拍道床边坡或砟肩。
4.大机整道前,输入线路资料并对线路要素进行标示,以便按设计标准进行大机整道作业。
5.曲线外轨超高应按设计设置。
6.曲线外轨超高应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均匀递减。
7.大养时安排专人检查整道质量,大养过后要人工整理路容
掌握营业线轨道铺设方法
1.营业线的轨道施工,应按现行在运营线上施工的有关规定办理。涉及其他专业时,应有有关专业的人员参加,配合施工。
2.在有轨道电路的区段施工时,所使用的工具应有绝缘设施,并不得搭接在两股钢轨及绝缘接头、引接线和跳线上。
3.施工准备:
(1)了解行车组织、主要运输设备的能力利用和工程列车进出既有车站的条件。
(2)收集并核实改建站场有关既有设备的坐标,必要时,应绘制新旧设备关系图。
(3)审核施工设计文件,应重点了解设备更替或移地利用对运输的影响程度。必要时,应及早提出修改设计。
(4)大型站场改建前,应测设施工控制基线,并做好控制桩的保护工作。
4.清筛或更换道砟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道床基础不得形成积水槽,枕端外的砟底应做成向外的排水坡,清筛出的污土应及时清除。
5.拨道连接营业线轨道:
(1)先测定拨接段轨道线路和接轨点位置,并据此确定龙口位置,准备好龙口轨。
(2)拨接段预铺道砟应夯压密实,砟面应略低于既有线轨道枕底,补充道砟宜摊铺在两侧。
(3)封锁施工前,既有轨道拨动段应扒出枕盒内和拨动方向枕端道砟,并拆除影响拨道的各项设备。列车限速通行。
(4)封锁施工,拨接合拢后,应按要求整正轨面水平,拨顺方向,校正轨距,符合列车放行条件后,限速放行列车,继续补砟整道达到验收要求。
6.增设或更换道岔:
(1)应结合现场条件和行车密度选定施工方法。繁忙区段的咽喉区各类道岔或有电气联
锁的道岔宜采用整组预铺后拨人。
(2)与其他专业有关的道岔施工,应有有关专业人员配合方可进行。
(3)施工前,应先按规定要求整正施工段的既有轨道,两端加强锁定,精确测定道岔位置,并配合两端合拢轨。
(4)道岔拨入就位或拼装成型后,应立即按线路开通要求补砟整正。线路开通后列车慢行阶段,应继续整修道岔达到验收要求。
7.曲线轨道超高: 电力牵引铁路在有接触网的到发线上,曲线轨道可采用25mm的超高,连接曲线的超高可采用15mm。 曲线外轨最大超高不得大于150mm,单线铁路上下行行车速度相差悬殊时,不得大于125mm。
8.营业线改建放行列车条件 营业线施工地段放行列车时,线路状态应达到表1c416035的最低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