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

2023-01-1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沉降观测方案

云南艺术家园区建设项目C标段

沉降观测方案

审 核:

编 制:

十四冶建设集团云南第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1

沉降观测方案

目 录

一 编制依据 ................................................. 3 二 工程概况 ................................................. 3 2.1 建筑设计工程简况 ........................................ 3 2.2 建筑部分 ................................................ 4 2.3 结构部分 ................................................ 6 三 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 6 3.1 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 ...................................... 6 3.2沉降观测组人员的组成 ..................................... 6 四 控制点的布设及施测 ....................................... 7 五、施工时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 8 六、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 9 6.1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要求 ..................................... 9 6.2 沉降观测水准点的设置 .................................... 10 6.3 本工程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 11 6.4 观测要求 ................................................ 12 七、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收集 .................................. 12 八 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 13 九 测量管理制度及注意事项 ................................ 13 十 附图:沉降观测点点位编号图 ............................ 14

2

沉降观测方案

一 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4、《云南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6、《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7、《施工设计图纸》

8、施工设计变更、工程洽商记录等 二 工程概况

2.1 建筑设计工程简况

云南艺术家园区位于昆明市官渡区龙马村西南,环湖东路以北,西北距五甲塘湿地500米,东南紧邻官宝路、宝象河、分洪河和西亮湿地公园,地块周边重大文化设施项目有省博物馆和大剧院,云秀院等等,目前云南省博物馆和大剧院处于建设阶段。地块西北承接市区,东南连接呈贡新区,西南邻滇池风景区。C标段位于整个项目的东北角,是该项目占地面积和建筑规模最大的一个标段。北邻龙马村,南邻285号路,西邻284号路、老宝象河,东邻云秀路、宝象河景观带。本工程场地平坦,场地大部分为杂填区,项目主要建筑为6-8层的住宅楼,辅有1-3层的配套建筑,地块均设有1层地下室。本标段由2-9层塔楼和地下室组成(商业),标段用地面积83762.7m²(约125.64亩),总建筑面积为225409.99m²;挖方量达25万多方;地上建筑面

3

沉降观测方案

积150780.99 m²,地上25栋。地下建筑面积74629.OO m²,地下为车库、超市。本标段总工期320天。地下水较丰富;根据地质报告,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但土质的透水性较差。

2.2 建筑部分

云南艺术家园区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建设的云南艺术家园区建设项目C标段工程,位于昆明市官渡区龙马村西南。由云南世纪阳光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

本工程共由25幢组成:总建筑面积225409.99m²。

其中1、2、4、5、6、9、10、11、15、16、18、19、20、21幢层数为地上八层, 5、10、16、19、20、21幢有地下室1层,1、2、4、6、9、11、15、18幢有地下室2层,全为框剪结构,二类住宅楼。上部2-8层高度为2.9m,建筑总高度23.5米。其中1幢 1层层高3.6-3.9米;2、4、9、15、18幢1层层高2.9米;5幢1层层高4.1米,;6幢1层层高3.6-4.0米;10、16幢1层层高2.9-4.0米;11幢1层层高2.9-4.1米;19幢1层层高4.0-4.1米;20幢1层层高3.6-4.1米;21幢1层层高4.1-4.4米;

其中3、7、8、12、13、14、17幢层数为地下两层,地上六层,全为框剪结构,二类住宅楼。上部各层高度为3.2m,建筑总高度19.5米。

其中22、23幢层数二层,二层都为商铺

其中24幢层数地下一层;地上一层层高4米为商铺。 其中25幢层数三层,三层都为商铺 1、室内装修:

(1)楼地面:客厅、卧室、居室、室内楼梯入户为混凝土原浆抹光找平,卫生间及露台为水泥砂浆,大堂、公共走道、楼梯间为防滑

4

沉降观测方案

地砖地面。

(2)内墙体:大堂、公共走道、楼梯间为双飞粉罩乳胶漆,其余墙面做法详见西南11J515-N09/P7取消S面层做法

(3)顶棚:大堂、公共走道、楼梯间为双飞粉罩乳胶漆,其余墙面做法详见西南11J515-P08/32取消S面层做法。 2、外墙装修

面砖墙面(混凝土空心砌块基层)做法:参见西南11J516-5407/P95 面砖墙面(混凝土基层)做法:参见西南11J516-5408/P95 喷涂墙面(混凝土空心砌块基层)做法:参见西南11J516--5313/P91

喷涂墙面(混凝土基层)做法:参见西南11J516--5314/P91 3、门窗:

单元门为彩沫喷涂铝合金型材单层玻璃门,分户门为双面金属板加保温(防火)防盗门。需用防火门时采用钢制复合防火防盗门,其他采用钢制防火门和木质防火门,其余有成品实木门、铝合金玻璃门、铝合金玻璃窗。 4、屋面工程:

(1)非上人保温防水平屋面,结构层+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厚,聚氨脂防水涂膜(含土工布一道)上翻300+细石混凝土找坡层(最薄处20)+20厚1:2.5水泥砂浆保护层(内掺杜拉丝纤维)分格缝间距不大2.5m,找坡为平屋面找坡。

(2)非上人保温防水平屋面:结构层+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厚聚氨脂防水涂膜(含土工布一道)上翻300+细石混凝土找坡层(最薄处20)+20厚1:2.5水泥砂浆保护层(内掺杜拉丝纤维)分格缝间距 不大于 2.5m,找坡为平屋面找坡。

5

沉降观测方案

2.3 结构部分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属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 1、基础:

基础采用静压预制管桩基础。 2、上部结构

混凝土强度等级:墙柱梁板楼梯基顶以下为C35,基顶以上为C30。构造柱为C20。

砖墙:基顶~室内地坪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MU10页岩烧结砖,室内地坪~二层楼面采用M10混合砂浆砌筑MU10页岩烧结砖和190mm厚的混凝土空心砌块;四层楼面以上采用M5.0混合砂浆砌筑MU10页岩烧结砖和190mm厚的混凝土空心砌块。

三 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3.1 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

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

序号 1 2 测量仪器名称 自动安平水准仪 钢卷尺 型号规格 DSZ2 5m 50m 单位 数量 台 把 把 2 5 2 备注 3.2沉降观测组人员的组成 (1)、观测组组长:段琼永

(2)、观测组成员:马云涛、侯自言、郭少云

6

沉降观测方案

四 控制点的布设及施测 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要求:

(1)、对于建筑物较少的测区,宜将控制点连同观测点按单一层次布设;对于建筑物较多且分散的大测区,宜按两个层次布网,即由控制点组成控制网、观测点与所联测的控制点组成扩展网。

(2)、控制网应布设为闭合环、结点网或附合高程路线。扩展网亦应布设为闭合或附合高程线路。

(3)、每一测区的水准基点不应少于3个;对于小测区,当确认点位稳定可靠时可少于3个,但连同工作基点不得少于3个。水准基点的标石,应埋设在基岩层或原状图层中。在建筑区内,点位于邻近建筑物的距离应大于建筑物基础最大宽度的2倍。

(4)、工作基点与联系点布设的位置应视构网需要而确定。作为工作基点的水准点位置与邻近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建筑物基础深度的1.5-2.0倍。工作基点与联系点也可在稳定的永久性建筑物墙体或基础上设置。

(5)、各类水准点应避开交通干道、地下管线、仓储堆栈、水源池、河岸、松软土、滑坡地段、机械振动区及其他能使标石、标志易遭腐蚀和破坏的地点。

2、平面控制网点的布设要求

(1)、对于建筑物地基基础及场地的位移观测,宜按两个层次布设,即由控制点组成控制网,由观测点及所联测的控制点组成控制网;对于单个建筑物上部或构件的位移观测,可将控制点连同观测点按单一层次布设。

(2)、控制网可采用侧角网、测边网、边角网或导线网;扩展网及单一层次布网可采用角交汇、边交汇、边角交汇、基准线或复合导

7

沉降观测方案

线等形式,各种布网均应考虑网形强度,长短边不宜悬殊过大。

(3)、基准点(包括控制网的基线端点、单独设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包括控制网中的工作基点、基准线端点、导线端点、交汇法的测站点等)以及联系点、检核点以及定向点,应根据不同的布网方式与结构形式,每一测区的基准点应不少于两个,每一测区的工作基点亦不应少于2个。

3、控制点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应为直线型。

4、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5、各控制点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DJD2进行复测,并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栋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实测两次,每幢均采用首个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在固定的竖向钢筋砼柱一侧+0.5m控制点,以供标高控制且必须校核无误。

五 施工时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1、为了保证误差在允许限差以内,各种控制测量必须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执行,操作按规范进行,各项限差必须达到下列要求:

(1)、控制轴线,轴线间互差: >20m 1/7000(相对误差) ≤20 m ±3对于轴线小于±3mm。 (2)、各种结构控制线相对于轴向≤±3mm。

8

沉降观测方案

(3)、标高小于±5毫米。 (4)、垂直度层高程≤8毫米。 2、放样工作按下述要求进行:

(1)、仪器各项限差符合同级别仪器限差要求。

(2)、钢尺量距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满足限差要求和情况下考虑垂曲及倾斜改正。

(3)、标高抄测时,采取独立施测两次法,其限差为±3毫米,所有抄测应以水准点位后视。 六 沉降观测技术要求 6.1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要求

1、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及地基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根据需要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度。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建筑及地基变形特征,并顾及地质情况及建筑物结构特点。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

(1)、建筑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20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高低层建筑、新旧建筑、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建筑裂缝、后浇带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对于宽度≥15m或<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应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并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震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

9

沉降观测方案

浜(沟)处;

(6)、框架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上; (7)、对于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应设在沿周边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点数不少于4个;

(8)、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形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2、沉降观测的标志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和隐蔽式标志等形式,并符合下列规定:

(1)、各类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

(2)、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雨水管、窗台线、散热器、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

(3)、当应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观测时,观测标志的形式及其埋设,应根据采用的静力水准仪的型号、结构、读数方式以及现场条件确定。标志的规格尺寸设计,应符合仪器安置的要求。 6.2 沉降观测水准点的设置

在施工现场建筑物外埋设不少于3个水准基点,水准基点设置应以保证其稳定、可靠为原则,并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设置。水准点做法如下图:

10

沉降观测方案

保护盖505020钢筋(端头磨圆)150(按埋深确定)

6.3 本工程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沉降观测点个数、观测点位置按设计施工图《地下室柱、墙平面布置图》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点位编号详本方案附图《沉降观测点点位编号图》,观测点做法详见下图和设计施工图总说明中的要求埋设。

120100100200(挖至稳定土层)200室外地坪5Φ6磨圆框架柱磨圆室内地坪框架柱60509060砼M5砂浆砌MU7.5粘土实心砖Φ25钢筋端部打扁开脚30Φ25钢筋端部打扁开脚室外沉降观测点设置室内沉降观测点设置

11

沉降观测方案

6.4 观测要求

6.4.1 沉降观测点设置完毕,即进行首次观测,以作为今后观测的基础数值。

6.4.2 上部结构每完工一层观测一次;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个月观测一次。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长时间连续降雨、基础四周大量积水等情况应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入逐日观测或几天一次连续观测。

6.4.3 结构施工完至竣工验收,根据施工进度每一至三个月观测一次,竣工验收时,应将全部沉降观测结果整理好,分别送交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各一份,验收后由建设单位组织每三个月或半年观测一次,隔半年的最大沉降量不超过3㎜可停止观测,最终观测结果分别送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存档;

6.4.4 当沉降观测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增加观测次数,并及时通报相关单位进行处理。

6.4.5 因沉降观测时间较长,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做到四定: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点;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观测。

6.4.6 沉降观测须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以确保观测精度。 七 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收集

1、细部放样采用不同人员、不同仪器进行,条件不允许的可独立施测两次。

2、外业记录采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回到内业及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由不同人员将原始记录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对于特殊测量要有技术总结和相关说明。

12

沉降观测方案

3、施工测量记录按《云南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53/T-44-2011)要求编制、编号,根据资料内容和数量多少组成一册装订。

八 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1、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测量仪器管理台帐,由专人保管、填写。

2、所有测量仪器必须每年校准一次,在仪器上粘贴校准状态标识,具备合格的计量检定证书,并由项目部测量负责人每半月一次自检。

3、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 4、仪器使用完后,进行擦拭。

5、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抱,禁止置于有振动的车上。

6、仪器现场使用时,测量员不得离开仪器。 7、三脚架水准尺不得做工具使用。 九 测量管理制度及注意事项

1、上岗前必须学习并掌握《工程测量规范》及相关测量技术要求。

3、仪器不得设于松土上,观测时对中、整平必须精确。 4、气温过高、变化过大时不宜测量,风大、下雨时不宜观测。观测时若有太阳直射应撑伞。

5、不得超长距观测,前后视距不宜相差过大(水平仪)。 6、观测数据必须进行误差改正。

7、测量使用仪器必须是经检核合格后方可使用,并且要定期检验,以保证可靠性。

13

沉降观测方案

8、对控制桩、水准点必须做好保护。

9、观测过程应注意数据的记录,天气状况各种影响因素的记录,以便分析结果及分析误差原因。

十 附图:沉降观测点点位编号图 附图:沉降观测钉大样图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