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防水层施工总结
X集团杭长铁路(浙江段)项目经理部
二0一一年二月
涵洞防水层施工工艺性总结
一、试验目的
根据杭长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要求,于大面积施工前均应进行工艺性试验,通过试验获取相关施工数据以 便指导大面积施工。通过试验段所获得的数据,确定防水层的各种指标:
1、设备类型、机械最佳组合方式;
2、喷涂厚度、每次涂刷宽度、施工时间等工艺参数; 二、试验地点
X杭长铁路客运专线浙江段Ⅵ标段一分部路基管段里程段为DK175+076.89~DK176+483.26、DK179+955.03~DK180+512.27、DK180+599.93~DK180+823.93,总长2187.38m,共有框架涵8座。为保证涵洞防水层施工的有序顺利进行,我分部根据目前工程进度拟定DK175+735.2处1-3.0m框架涵作为涵洞防水层施工首件工程。
三、试验时间
试验工作于2010年12月31日开始,至2011年01月24日完成DK175+735.2处1-3.0m框架涵防水层施工。
四、施工组织方案
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根据工程特点,我分部选派王天灵为试验段负责人,阳利平任技术负责
人,下设测量组、试验组和一个试验段施工班,具体组织机构图如下。
2、主要人员安排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总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试 验 组 测 量 组 施 工 班 姓名 职务 总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安质部部长 工程部长 试验室主任 架子队队长 技术主管 测量负责人 技术员 职称 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技术员 专业年限 16 17 6 12 12 9 5 4 4 备注 10 质检员 质检员 2
五、材料选择及施工准备
根据中铁X院杭长指挥部[2010]X号联系单中说明,涵洞的防水卷材可采用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N类和L类)或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
我分部防水层的聚氨酯防水涂料采用上海东方雨虹防水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出产的“SPU-361高强度聚氨酯防水涂料”,防水卷材采用同一家公司出产的“RWB-801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
C40细石纤维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和,水泥采用红狮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采用最大粒径不大于10mm的碎石,质量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六、首件工程施工照片
涂 刷 防 水 涂 料
涂 刷 防 水 涂 料 铺 装 防 水 卷 材
铺 装 防 水 卷 材 铺 装 防 水 卷 材
七、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1、基层处理
对涵顶面用凿除或用砂浆找平的方法进行处理,保证涵顶平整度。用1m长的靠尺,空隙不大于5mm,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每米不应超过一处。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时,基底应清洁、湿润。在砂浆中添加适量107胶,也可采用其他性能相同的胶粘剂,以增强水泥砂浆与基底的连接。
涵顶面基层及涂刷防水材料进行封边的部位应清洁、无蜂窝、麻面、浮渣、浮灰、油污等。
涂刷防水涂料时基层应干燥。对于局部有湿润的地方用吹风机加热的办法干燥。
2、施工天气
防水涂料及防水卷材的施工最宜温度均为5~35°之间,气温超出其温度范围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严禁雨天施工。
(二)、防水层施工 1、防水涂料拌制: 对进场的涂料、卷材进行检验,合格的允许使用,不合格的退场。
聚氨酯防水涂料在施工前应
根据施工用量,将甲、乙组份按1:1的比例混合。
采用人工涂刷时配置防水涂料时,按照先甲组份、后乙组份的顺序将液
体倒入拌合容器,并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搅拌中不得加水,为拌合均匀,必须采用机械搅拌,可采用手枪式搅拌器,搅拌器的转速宜在200~300转/min,搅拌时间3~5min。
拌合配制好的涂料应在20
分钟内用,因此施工现场必须按照喷涂面积计算好涂料用量,随配随用,不得贪图省事一次拌制超过需用量的涂料。
2、防水卷材:
处理后的基层需涂刷一层BPB-201专用基层处理剂,处理剂须涂刷均匀,无漏涂或堆积,在干燥(一般3~4h)后方可铺贴卷材,鉴于基层处理剂干燥较长,此项工作需提前准备。
RWB-801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采用热熔法施工,即用火焰烘烤防水卷材地面改性沥青土层及基层,待沥青呈熔融状态时立即粘结的施工方法。
在烘烤中应用火焰烘烤整
幅卷材底面的沥青涂层及基层,边烘烤边向前滚铺卷材(滚铺速度以整幅卷材
与基层交角处均形成沥青流为度)随滚随排汽压实,压实可采用钢辊,使卷材与基层达到满粘结牢固。
防水卷材纵向宜整幅铺设,当防水卷材进行搭接时,若需要纵向搭接,允许进行一次纵向搭接,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00mm,搭接压满粘结并通过排汽压实,边缘处挤处沥青形成密封。
防水卷材铺设时应注意,较低的一副防水卷材粘贴完毕后,方可铺贴另一幅,涂刷防水涂料时应与次前涂层衔接好。铺贴时应用刮板将防水推压平整,并使防水卷材的边缘和搭接处无翘起,其他部分无空鼓。
(三)、保护层施工
保护层混凝土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的有关规定。
C40细石纤维混凝土拌制投料顺序、搅拌方法和搅拌时间应通过现场均质性试验确定。纤维混凝土宜先将骨料和纤维混合拌合,再加入水泥、拌合料、水及外加剂,搅拌时间应较普通混凝土适当延长。
纤维混凝土应均匀摊铺在防水层上,采用平板振捣器振实。摊铺和振捣时不得损伤已施工防水层。
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方可抹面,抹刀应光滑以免带出纤维,抹面次数不宜过多。
混凝土面浇筑完成后,应采取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失水太快。冬季施工应加入防冻剂,自然养护时,涵身应采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涵身混凝土洒水次数应能保持表面充分潮湿。
四级以上强风天气不宜进行防水层的施工。 八、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
防水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 涵顶面基层应平整,涵顶M20水泥砂浆与涵身同时浇筑,形成2%的坡
度。
(2) 平整度要求,用1m长的靠尺,空隙不大于5mm,空隙只允许平缓变
化,每米不应超过一处。
(3) 如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可用凿除的方法进行处理,或用砂浆进行找平,
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时,基底应清洁、湿润。应在砂浆中添加适量类似107胶的水溶性胶粘剂,也可采用其他性能相同的胶粘剂,以增强水泥砂浆与基底的连接。
(4) 涵顶面基层及涂刷防水材料进行封边的部位应清洁、无蜂窝、麻面、浮
渣、浮灰、油污等。
(5) 对蜂窝、麻面做填补前,应清除蜂窝、麻面中的松散层、浮渣、浮灰、
油污等,并使之湿润。
(6) 蜂窝麻面应用水泥砂浆填补平整。对蜂窝、麻面的填补,均应在水泥砂
浆、水泥浆中添加适量类似107胶的水溶性胶以增强水泥砂浆、水泥净浆与与基底的连接。
(7) 涂刷防水涂料时基层应干燥。基层干燥的鉴别方法,一般可凭经验、肉
眼观察,也可用1m见方的塑料布覆盖其上,利用阳光照射1~3小时后(或用吹风机加热的办法),观察是否出现水汽,若无水汽出现,可视为干燥。
(8) 备好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圆形防水涂料拌合桶、220V电源、手枪式
搅拌器、量具、刮板等。
(9) 防水涂料应搅拌均匀,搅拌时间约为3~5分钟,或根据产品说明确定。 (10) 防水涂料的涂刷应从涵顶向另一端涂刷,涂刷宽度应与防水卷材宽
度相对应,涂刷应均匀,涂刷厚度不得小于1.5mm,并不得漏刷,一边涂刷一边铺贴防水卷材。
(11) 防水卷材纵向宜整幅铺设,当防水卷材进行搭接时,若需要纵向搭
接,允许进行一次纵向搭接,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00mm。
(12) 较低的一副防水卷材粘贴完毕后,方可铺贴另一幅,涂刷防水涂料
时应与次前涂层衔接好。铺贴时应用刮板将防水推压平整,并使防水卷材的边缘和搭接处无翘起,其他部分无空鼓。 (13) 防水层铺设完毕后,方可进行保护层的施工。 2、
保护层质量保证措施
(1) 将混合均匀的纤维混凝土均匀铺在涵洞的防水层上,用平板振捣器捣
实,在拉动平板振捣器时,速度应尽量缓慢,使纤维混凝土的振捣时间
达到20秒左右,并无可见空洞为止。
(2) 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方可抹面,抹刀应光滑以免带出纤维,抹面时不得过
量加水,抹面次数不宜过多。
(3) 混凝土面浇筑完成后,应采取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失水太快。冬
季施工应加入防冻剂,自然养护时,涵身应采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涵身混凝土洒水次数应能保持表面充分潮湿。 (4) 四级以上强风天气不宜进行防水层的施工。 (5) 环境温度低于5℃不宜进行防水层施工。 九、安全、环保目标保证措施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TB1041.1-2003)及其他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则,建立健全适合管段特点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做到安全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如下: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建立与经济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突出安全管理重点,划分安全责任区,明确各级岗位职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调动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坚决实现安全责任目标。
2、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开工前要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各种安全教育,做到一人不漏,使每个参加施工的工人掌握施工安全基本知识,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3、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检查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进行书面登记、汇报,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制定整改措施,
并跟踪验证。
4、机械操作人员及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必须经劳动部门专业培训和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准上岗。
5、夜间施工时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照明。
6、危险地区必须设立安全标志,如电力、通讯线处,便道泥浆池旁。 7、填筑段汽车卸料时设专人指挥,以防填筑路堤端头发生汽车倾覆事故。 8、运输可能产生粉尘的车辆配备挡板及棚布,防止粉尘飞落,减少对生产人员和当地居民造成危害,必要时进行洒水。
9、施工场地内修建施工排水系统并确保畅通。工地废水排放前先经沉淀池沉淀,并采取必要的净化措施处理后方可排放。有害物质要定点存放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10、工程完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垃圾,做到文明退场。 十.施工总结
我分部于2010年12月31日开始进行DK175+735.2处1-3.0m框架涵防水层施工;2010年12月31日完成涂刷防水涂料施工;2011.01.05完成防水卷材铺装施工;2011年01月24日完成保护层C40纤维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DK175+735.2处1-3.0m框架涵防水层施工准备工作充分,从施工方案的编制、评审到施工组织及施工,整个过程受控,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满足现场施工要求,施作人员严格按施组和规范施工,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通过首件工程的施工,对施工方案和组织设计进行了一次现场实践检验,充分说明了施工方案能够满足现场施工和质量要求。经过总结,发现的施工
中的优点要继续发扬,对于存在的不足,研究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在以后的施工要加以改正,并不断完善施工工艺,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施工质量,充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责任落实到人,要求责任人进一步加强对现场过程的监控,保证防水层施工质量。我分部在以后的涵洞防水层施工中,以首件工程为参考,通过不断总结和不断优化、改进施工工艺和施作组织,并将改进优化后的施工方案和工艺用于指导其他涵洞防水层的施工,确保达到优秀的施工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