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次结构构造柱加固方法[发明专利]

二次结构构造柱加固方法[发明专利]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560433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5.25

(21)申请号 201510982012.3(22)申请日 2015.12.22

(71)申请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430081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工业大道

3号(72)发明人柴旭光 张大鹏

(74)专利代理机构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42102

代理人唐万荣 杨晓燕(51)Int.Cl.

E04G 23/0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54)发明名称

二次结构构造柱加固方法(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结构构造柱加固方法,包括步骤:弹构造柱中心线、标高控制线;绑扎构造柱柱筋;将对拉螺杆与墙体水平拉结筋焊接;在距构造柱柱根上5cm高处的构造柱主筋部位焊接T型定位钢筋,控制构造柱截面、轴线位置;在构造柱柱皮外侧约5mm贴宽海绵条;安装构造柱模板;安装构造柱柱箍;构造柱模板校正、加固;浇注柱砼;拆模,沿构造柱表面切断伸出的对拉螺杆,并对切断后的对拉螺杆头防锈处理。本发明将墙体水平拉结筋与构造柱穿墙对拉螺杆焊接,螺杆组合蝴蝶扣锁住构造柱端部加固木方背楞的钢管,利用水平筋的拉力提供构造柱端部加固所需的水平约束,稳定性更高;避免砌体结构因构造柱支模打孔导致墙体整体性及抗压强度变低的弊病。 C N 1 0 5 6 0 4 3 3 9 ACN 105604339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二次结构构造柱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弹构造柱中心线、标高控制线;2)将构造柱轴线、标高控制点引测至柱侧面,绑扎构造柱柱筋;3)将对拉螺杆与墙体水平拉结筋焊接;4)根据构造柱中心线,在距构造柱柱根上4~6cm高处的构造柱主筋部位焊接T型定位钢筋,用以控制构造柱截面尺寸和轴线位置;

5)在构造柱柱皮外侧约5mm贴宽海绵条,以保证下口及接缝严密;6)安装构造柱模板,构造柱模板包括柱内十字型支撑和柱四周外模板;7)安装构造柱柱箍,其中柱端用与水平筋焊接的螺杆组合蝴蝶扣锁住加固木方背楞的钢管进行模板加固;

8)构造柱模板校正、加固;9)浇注柱砼;

在预埋对拉螺杆切断处剔出8~12mm深的凹坑,10)待构造柱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拆模,

沿构造柱表面切断伸出的对拉螺杆,并对切断后的对拉螺杆头防锈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构造柱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海绵条宽度为18~2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构造柱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具体包括:先安装柱内十字型支撑、后安装柱四周外模板,配料时打孔对应与水平结筋筋焊接好的对拉螺杆伸出位置;构造柱模板按通排柱安装,先安装两边柱模板,经校正、加固后再拉通线安装中间各柱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构造柱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柱箍包括木方背楞、钢管和防滑蝴蝶扣,安装过程具体为:在构造柱模板上钉50mm×100mm的木方背楞,间距约100mm,沿垂直木方背楞方向以两根外径48mm壁厚3.5mm的钢管及两道防滑蝴蝶扣在对拉螺杆上拧紧固定,柱箍垂直间距为300~5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构造柱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具体包括:首先按构造柱轴线校正、加固好两边柱模板,然后挂上通线校正中间柱模板,柱模板校正时必须确保四面在同一直线上,垂直度偏差、轴线偏差、相邻两表面高低差,表面平整度及截面内部尺寸均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构造柱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对拉螺杆头防锈处理具体为以水泥砂浆抹平。

2

CN 105604339 A

说 明 书

二次结构构造柱加固方法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二次结构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结构构造柱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当前建筑行业中,砌体结构需要加设构造柱以增强砌体整体性,构造柱的模板加固主要采用在砌体结构上打孔穿套管结合木楞和钢管加固模板的传统作法。其缺点是在砌体墙上打孔会破坏砌体结构的整体性和抗压强度,降低墙体的稳定性,对后续抹灰工序造成空鼓、裂纹等质量缺陷。

[0003]申请号为201420504673.6的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构造柱模板砌块,直接以构造柱模板砌块作为构造柱浇筑模具,构造柱与墙体可以同时施工,无需支模,但是需要定制砌块,成本提高,且未考虑各地区砌块生产水平的差异以及施工过程中对砌块模具的损坏和运输损耗。申请号为200920217311.8的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构造柱套管螺栓支模系统,采用自上而下预埋在马牙槎两侧的水平灰缝中并且长度与构造柱砌体厚度一致的PVC套管,PVC套管中穿设对拉螺栓实现对构造柱的拉结,施工易控制,节约施工成本,节约材料费和劳动力,但是由于规范对砌体墙不得开洞的要求原则,故采取砌体墙穿套管拉结不再可行,该方案未考虑灰缝中埋设套管违反了规范中对灰缝控制的要求、用套管对砌体刚度、强度、整体性、砌体美观的不利影响。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构造柱施工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二次结构构造柱加固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构造柱支模加固必须在砌体结构上打孔的问题,避免了砌体结构因构造柱支模打孔导致墙体整体性及抗压强度变低的弊端。[0005]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次结构构造柱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弹构造柱中心线、标高控制线;2)将构造柱轴线、标高控制点引测至柱侧面,绑扎构造柱柱筋;3)将对拉螺杆与墙体水平拉结筋焊接;4)根据构造柱中心线,在距构造柱柱根上4~6cm高处的构造柱主筋部位焊接T型定位钢筋,用以控制构造柱截面尺寸和轴线位置(限位作用);

5)在构造柱柱皮外侧约5mm贴宽海绵条,以保证下口及接缝严密;6)安装构造柱模板,构造柱模板包括柱内十字型支撑和柱四周外模板;7)安装构造柱柱箍,其中柱端用与水平筋焊接的螺杆组合蝴蝶扣锁住加固木方背楞的钢管进行模板加固;

8)构造柱模板校正、加固;9)浇注柱砼;

3

CN 105604339 A

说 明 书

2/3页

10)待构造柱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拆模,在预埋对拉螺杆切断处剔出8~12mm深的凹坑,沿构造柱表面切断伸出的对拉螺杆,并对切断后的对拉螺杆头防锈处理。[0006]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5)中海绵条宽度为18~22mm。[0007]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6)具体包括:先安装柱内十字型支撑、后安装柱四周外模板,配料时打孔对应与水平结筋筋焊接好的对拉螺杆伸出位置;构造柱模板按通排柱安装,先安装两边柱模板,经校正、加固后再拉通线安装中间各柱模板。[0008]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7)中柱箍包括木方背楞、钢管和防滑蝴蝶扣,安装过程具体为:在构造柱模板上钉50mm×100mm的木方背楞,间距约100mm,沿垂直木方背楞方向以两根外径48mm壁厚3.5mm的钢管及两道防滑蝴蝶扣在对拉螺杆上拧紧固定,柱箍垂直间距为300~500mm。

[0009]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8)具体包括:首先按构造柱轴线校正、加固好两边柱模板,然后挂上通线校正中间柱模板,柱模板校正时必须确保四面在同一直线上,垂直度偏差、轴线偏差、相邻两表面高低差,表面平整度及截面内部尺寸均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

[0010]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10)中对拉螺杆头防锈处理具体为以水泥砂浆抹平。[0011]与常规施工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直接将墙体水平拉结筋与构造柱穿墙对拉螺杆焊接,然后用该螺杆组合蝴蝶扣锁住构造柱端部加固木方背楞的钢管,利用水平筋的拉力提供构造柱端部加固所需的水平约束,从根本上解决了构造柱支模加固必须在砌体结构上打孔的问题,避免了砌体结构因构造柱支模打孔导致墙体整体性及抗压强度变低的弊端,使砌体整体性和抗压强度更高,施工更加简便快捷;

2、模板制作、安装均按清水模板的质量要求进行作业,模板支撑采用木方背楞组合钢管以螺杆拉结的加固体系,与传统砌体墙穿套管拉结法相比较,简单易行,该工艺就地取材,外露螺杆直接切割处理,比较其他砌块模具的施工方法模板强度更高,更为经济。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二次结构构造柱加固方法的加固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墙体水平拉结筋与对拉螺杆配合焊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墙体水平拉结筋,2-对拉螺杆,3-木方背楞。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0014]参照图1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二次结构构造柱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封柱模板前,先凿除柱根表层浮浆,并用水冲洗干净,弹构造柱中心线、标高控制线;

2)将构造柱轴线、标高控制点引测至柱侧面,绑扎构造柱柱筋;3)将对拉螺杆2与墙体水平拉结筋1焊接(10d单面焊;5d双面焊,d为墙体水平拉结筋1的直径);

4)根据构造柱中心线,在距构造柱柱根上5cm高处的构造柱主筋部位焊接T型定位钢

4

CN 105604339 A

说 明 书

3/3页

筋,用以控制构造柱截面尺寸和轴线位置(限位作用);

5)在构造柱柱皮外侧约5mm贴20mm宽海绵条,以保证下口及接缝严密;6)安装构造柱模板:先安装柱内十字型支撑、后安装柱四周外模板,配料时打孔对应与水平结筋筋焊接好的对拉螺杆2伸出位置;构造柱模板按通排柱安装,先安装两边柱模板,经校正、加固后再拉通线安装中间各柱模板;

7)安装构造柱柱箍:柱箍包括木方背楞3、钢管和防滑蝴蝶扣,在构造柱模板上钉50mm×100mm的木方背楞3,间距约100mm,沿垂直木方背楞3方向以两根φ48×3.5钢管(外径48mm壁厚3.5mm)及两道防滑蝴蝶扣在对拉螺杆2上拧紧固定,柱箍垂直间距为300~500mm;

8)构造柱模板校正、加固:首先按构造柱轴线校正、加固好两边柱模板,然后挂上通线校正中间柱模板,柱模板校正时必须确保四面在同一直线上,垂直度偏差、轴线偏差、相邻两表面高低差,表面平整度及截面内部尺寸均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

9)浇注柱砼;10)待构造柱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拆模,在预埋对拉螺杆2切断处剔出10mm深的凹坑,沿构造柱表面切断伸出的对拉螺杆2,以水泥砂浆抹平(螺杆头防锈处理)。[001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5

CN 105604339 A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