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工程中,按照土的( )分类,可将土分为八类十六级。 A、开挖难易程度B、天然含水量C、可松性D、密实度 2、工程上常把()作为检验填土压实质量控制指标。
A、土的干密度B、土的压实度C、土的压缩比D、土的可松性 3、场地平整前的首要工作是()。
A、确定场地设计标高B、计算挖方量和填方量C、选择土方机械D、拟定调配方案
4、在压实功相同的条件下,当土的含水量处于最佳范围内时,能使填土获得()
A、最大密实度B、最大干密度C、可松性D、渗透性
5、采用反铲挖土机开挖深度和宽度较大的基坑,宜采用的开挖方式为()。
A、沟端开挖B、正向挖土侧向卸土C、正向挖土后方卸土D、沟中向两端开挖
6、适用于河道清淤工程的机械是()。
A、拉铲挖土机B、正铲挖土机C、反铲挖土机D、抓铲挖土机 7、在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时,不正确的说法是()。 A、当土质较差时,应采用“分层开挖,先挖后撑”的开挖原则 B、当边坡陡、基坑深、地质条件不好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C、应采取措施,防止扰动地基土
D、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经降水后再开挖
8、某沟槽宽度为10m,拟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其平面布置宜采用()形式。
A、双排B、单排C、环形D、U形 9、进行施工验槽时,其内容不包括() A、降水方法与效益
B、基坑(槽)的位置、尺寸、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C、基坑(槽)的土质和地下水情况
D、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的位置、深度、形状 10、以下几种土料中,可用作填土的是() A、含水溶性硫酸盐为5%的砂土 B、有机质含量为10%的粉土 C、淤泥 D、膨胀土 计算题:
第二章:桩基础工程
1、在极限承载力作用下,桩顶荷载由桩侧承受的桩是( )。 A、摩擦桩B、端承摩擦桩C、摩擦端承桩D、端承桩
2、施工时无噪音,无振动,对周围环境干扰小,适合城市中施工的是( )。
A、静力压桩B、锤击沉桩C、振动沉桩D、射水沉桩
3、为了能使桩较快地打入土中,打桩时宜采用() A、重锤低击B、轻锤高击C、轻锤低击D、高锤高击
4、预制桩在运输和打桩时,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 A、100%B、50%C、75%D、90%
5、在锤击沉桩施工中,如发现桩锤经常回弹大,桩下沉量小,说明()
A、桩锤太轻B、桩锤太重C、落距小D、落距大 6、有可能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打桩顺序是() A、逐排打设B、自中间向四周打C、分段打设D、都是 7、对于预制桩的起吊点,设计未作规定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吊点间跨中正弯矩与吊点处负弯矩相等B、吊点均分桩长C、吊点位于重心点D、跨中正弯矩最大
8、在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沉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是()
A、采取由远到近的沉桩顺序B、采取预钻孔沉桩C、设置防震沟D、控制沉桩速率
9、若流动性淤泥土层中的桩发现有颈缩现象时,一般可采用的处理方法是()
A、反插法B、复打法C、单打法D、A和B均可 10、钻孔灌注桩属于()
A、非挤土桩B、挤土桩C、部分挤土桩D、预制桩 第三章:砌筑工程
1、砖墙每日砌筑高度不应超过( )。
A、1.8m B、1.5mC、2.1mD、1.2m
2、砖砌体水平缝的砂浆饱满度应不低于() A、80%B、50%C、75%D、60%
3、在砌筑卫生间隔墙时,应采用()来砌筑砖块。 A、水泥砂浆B、石灰砂浆C、混合砂浆D、素水泥浆 3、内外砖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但不能时应留() A、斜槎B、直槎C、凸槎D、均可 4、砖砌体的质量要求是()
A、横平竖直、灰浆饱满、错缝搭接、接槎可靠 B、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一顺一丁、接槎可靠 C、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三顺一丁、接槎可靠 D、以上均是
5、砌筑用砂浆中的砂应采用() A、中砂B、粗砂C、细砂D、特细砂
6、水泥砂浆一般采用机械搅拌,且应随拌随用,一般必须在拌制后3h内使用完毕,在夏季高温(温度超过30℃)施工时,必须在拌制后( )内使用完毕。
A、2h B、1.5h C、1h D、30min
7、标准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53mm,通常所说的37墙是指() A、丁砖和顺砖并放,墙厚度约为370 mm B、丁砖和顺砖并放,墙高度约为370 mm C、丁砖和顺砖并放,墙长度约为370 mm
D、以上均是
8、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脚手架采用钢管和扣件搭设而成,工人常说的50钢管(实际为Φ48,壁厚3.5mm)每延米的重量为3.84㎏/m,对于扣件式钢管单排脚手架,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 ) A、24m B、20mC、18m D、30m
9、砌筑用脚手架一般由钢管和扣件搭设而成,钢管和扣件是( ) A、周转材料,可重复利用,一般在市场租赁或承包商自行购买 B、周转材料,可重复利用,只能由承包商自行购买 C、一次性消耗材料,不可重复利用,一般在市场租赁 D、一次性消耗材料,不可重复利用,只能由承包商自行购买 10、为保证脚手架整体结构不变形,高度在24米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及24米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设置一道()A、剪刀撑B、防护栏C、安全网 D、加固模板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工程
1、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的拆模顺序一般是( )。 A、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侧模板,后拆除底模板 B、先支先拆、后支后拆、先拆除侧模板,后拆除底模板 C、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底模板,后拆除侧模板 D、先支先拆、后支后拆、先拆除底模板,后拆除侧模板 2、以下关于钢筋的分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按生产工艺分为钢丝、细钢筋、中粗钢筋和粗钢筋 B、按轧制外形可分为光圆钢筋、变形钢筋及精轧螺旋钢筋
C、按化学成分可分为碳素钢钢筋和普通低合金钢钢筋 D、按强度分为Ⅰ级钢筋、Ⅱ级钢筋、Ⅲ级钢筋和Ⅳ级钢筋 3、反映钢材的强度和塑性的重要指标是( )。 A、拉伸性能 B、冷弯性能C、焊接性能 D、机械连接 4、隧道模是一种用于现场浇筑( )的混凝土的工具式模板。 A、墙和楼板 B、柱C、梁 D、墙 5、钢筋连接方法一般有( )
A、绑扎连接 B、焊接连接C、机械连接 D、以上均是 6、梁底模板设计时,一般不考虑( )荷载影响。
A、混凝土侧压力 B、施工荷载C、混凝土及模板自重 D、钢筋自重 6、混凝土搅拌时间是指() A、原材料全部投入到开始卸出 B、原材料全部投入到全部卸出 C、开始投料到开始卸料 D、开始投料到全部卸料
7、大体积混凝土早期裂缝是因为()
A、内热外冷 B、内冷外热C、混凝土与基底约束较大 D、混凝土与基底无约束
8、麻面、蜂窝、露筋、孔洞、内部不严实产生的原因是() A、模板拼缝不严,板缝处露浆 B、施工缝的位置留的不当,不易振捣C、水灰比控制不严 D、原材料质量波动
9、混凝土在运输工程中不应产生分层、离析现象。如有离析现象,
必须在浇筑前进行()
A、二次搅拌 B、加水C、振捣 D、二次配合比设计 10、关于混凝土采用自然养护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不得浇水
B、应在混凝土浇筑后12h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
C、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和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D、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第五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1、预应力混凝土是在结构或构件的( )预先施加压应力而成的。 A、受压区 B、受拉区C、中心线处 D、中性轴处 2、预应力先张法施工适用于( )
A、现场大跨度结构施工 B、构件厂生产大跨度构件C、构件厂生产中、小型构件 D、现场构件的组并 3、后张法施工较先张法的优点是( )
A、不需要台座、不受地点限制 B、工序少C、工艺简单 D、锚具可重复利用
4、曲线铺设的预应力筋应( )
A、一端张拉 B、两端分别张拉C、一端张拉后另一端补强 D、两端同时张拉
5、先张法施工时,当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时,方可放张。
A、75%B、50%C、85%D、100%
6、关于后张法孔道灌浆工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泥浆中可掺加部分外加剂,如氯化物、木钙粉等以增加密实性 B、孔道灌浆的目的是防止钢筋锈蚀,增加结构整体性和耐久性 C、水泥浆及砂浆强度均不得低于20Mpa D、灌浆应缓慢进行,不得中断 7、预应力钢筋的制作工序为( ) A、冷拉、配料、对焊 B、冷拉、对焊、配料 C、配料、对焊、冷拉 D、配料、冷拉、对焊
8、预应力锚具进场前需进行验收,下列不属于进场验收的一项是( ) A、锚具选用B、外观检查C、硬度检验D、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9、台座是先张法施工的主要设备之一,它承受预应力筋的全部张拉力,因此,台座应有足够的( ) A、强度B、刚度C、稳定性D、以上均是 10、预应力筋超张拉是为了( ) A、减少预应力筋与孔道摩擦引起的损失 B、减少预应力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C、减少混凝土徐变引起的损失 D、建立较大的预应力值 第六章:结构安装工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