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打造“体育教育”特色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打造“体育教育”特色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打造“体育教育”特色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摘要】本文描述了什么是学校特色教育,什么是学校内涵发展,提出“体育教育”特色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分析了选取这个作为特色教育的原因,教育理念,保障制度,得力措施,优良成绩,社会影响,有力论证了主题。

【关键词】体育教育;特色发展;学校内涵

人有个性,校有特色。每个人拥有自己的独特的气质,学校也一样,不同学校拥有不同的内涵。一所学校,如何来打造自己的教育特色,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都是当代教育管理者要精心考虑的问题。“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是很多名校追求的办学目标。在湖南省湘中大地上,有一所学校,娄底二中,也依据自身的实际,树立了打造“体育教育”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在众多的高中学校中,独树一帜,颇具特色。

一、依据学校自身实际,寻求合适的教育特色,奠定学校的教育理念

学校教育特色实际上就是学校教育活动特色的体现,它具有不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然而,不管是何种内容和形式的教育特色,其内部必然蕴涵着一定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就是特色建设者的教育思想,是学校主要领导办学经验的集中体现,也是广大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教育理念是教育特色的核心,是教育特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我校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寻求“体育教育”的特色,是学校领导和教师们深思熟虑,传承自己优良的办学传统而制定的,也就是要通过“体育教育”的特色,来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

二、找出选择特色教育的原因,打造“体育教育”特色的目标

人这一辈子,没了健康,都在瞎忙。可见,没了身体,就没了一切。身体对于个人自己和家庭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学校要培养学生从小就有锻炼身体的意识,而重视体育教育,并形成学校教育的特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安全是所有教育工作的基础。”北京师大附中校长刘沪认为,“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振奋精神,而且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智育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过程。”

然而目前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持续下降令家长、学校、社会堪忧。因为有些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放羊式的管理,体育课很多成了摆设,家长也没有陪孩子锻炼的习惯、加上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导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良。我校有次举行新学期的军训,需要学生在操场上站立半个小时,结果有一小部分学生无法坚持,甚至晕倒,中学生体质之差,让人震惊,所以这种现象引起了校长,老师,家长们的担忧,甚至有些人感悟到,书没读多少不要紧,可不能垮了身体啊!再看看我们的教室里,有多少学生不戴眼镜呢? 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现实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有的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确保孩子们在学校得到一定的锻炼。我们学校,肖建威是副校长,也是目前娄底市唯一的体育学科带头人,他说二中要发展,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为了打造体育教育的特色,更是花了很多心思,从管理制度上,教师配备上,体育经费上,监督检查上制定了详尽的计划。有了制度,才能使“体育教育”这个特色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三、在教学实践中体现特色,在特色下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

内涵发展没有定论,在我看来,应该是一种追求质量的发展。它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把注意力集中在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使得规模与质量、效益达到有机的协调统一。为了彰显特色,又取得成就,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我们

学校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保证取得较好的成绩。

(1)确立先进办学理念:崇尚拼搏精神,培养体育文化,幸福生活一辈子。

(2)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由体育文化拓展到艺术文化提升到校园文化。

(3)培植学校核心竞争力:心态美、健康美、文化美三美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内涵。

(4)积极推动课程改革,开展特色教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加大实施特色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宣传与实施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合格与特长相结合、知识技能传授与文化品位提升相结合。

(5)加强体育、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全员参与特色教育工作。

(6)加大体育、艺术教育的投入,完善体育馆内设施,改造好风雨棚,田径场跑道,建设学生专业美术馆和音乐馆。

(7)善于学习和借鉴,与特色教育明显的兄弟学校结成对子,互相交流,互相探讨,学习其实施特色教育的经验和具体做法。

(8)坚持寄宿学生早操,全体学生课间操的习惯。

(9)所有年级的体育课开足课程,不准放羊式管理,不准走过场,派管理人员经常查看体育课的上课情况。

(10)每期定期举办全校教师、学生运动会,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发现体育特长的苗

子,培训体育竞技人才。

(11)中考体育以满分计入考试科目,组织全体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确保体育成绩优良,提高中考竞争力。

(12)组建学校篮球,田径,乒乓球,体操,武术等俱乐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并积极参与各种级别的比赛,为学校,为娄底,甚至为全省,全国增光!

(13)选拔优秀学生,培养体育专业特长,每年向高校输送优秀人才。娄底二中体育团队采取课余体育训练的方式,建立了一套“低进――培养――高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一条龙”培养模式。为了尽早发现苗子,我们将培训起点往前延伸到小学,把招来参加体训的小学生放到附近的小学上文化课,课余则参加他们的训练,初中和高中则在本校学习和训练。学生取得一定成绩后,他们就根据高招的有关政策,积极为学生“找出路”。多年来,我们与湖南大学、湘潭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优质生源基地”的供需关系,形成了“低进――培养――高出”的良性循环模式,从而构建起一套较为完整的运动员培训体系。

(14)为体育,艺术特长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是学生施展才华的好机会,也调动广大师生对体育、艺术的热情。

还有很多的措施,就不再一一列举了,所有这些为“体育教育”特色而进行的实践活动,都是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更有精力投入学习,取得更好的文化成绩,增强我校自身的竞争力,跻身全省办学实力的第一方阵;有利于向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合格+特长”的优质人才,更高效地服务于社会;有利于带动周边兄弟学校争创

特色学校,推动本地区特色教育发展的进程。

四、辉煌的成绩,为我们继续打造“体育教育”特色提供动力,也让我们为提升学校内涵坚定信心

学校内涵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要在不断的总结、规划、探索和实践中固化形成。 这些年,我们在创特的过程中不断取得了成绩。首先,全校师生齐重体育锻炼,身体素质逐年提高。其次体育教育成绩斐然。如今在湖南娄底的老百姓眼里,娄底二中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运动员“摇篮”。

近30年,娄底二中共培养了健将级运动员3名,一级运动员18名,二级运动员600多名。而在各级各类体育竞赛中,学校共获得世界级奖牌4枚,国家级奖牌40枚,省级奖牌620多枚。学校几代领导都瞄准了体育特色发展这一道路,坚定地走下来,才有了今天的成功。2011年,学校被确定为首批“湖南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体育)实验学校”。体育的成功,也带动了文化的飞跃,生源越来越好,学校越办越红火,已成了湘中乃至全省的名校!

所有的成绩都代表过去,打造“体育教育”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是我们二中人不懈的追求,“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成为名校”是我们奋斗的共同目标,相信二中的明天更美好!

作者简介:

徐映青,女,41岁,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娄底二中高中教师,女工主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