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 习 报 告
实习内容:茶叶栽培加工、制作技术 专 业:茶叶生产加工与制造 年级班级:一年级、茶叶07-2班 学 号:86号 姓 名:周玉连 指导教师:茶科所专业人员 实习单位:茶科所研究院
时 间:2008年4月21日至25日
内容提纲
四、实习单位和部门:茶科所研究院 五、实习内容: 六、实习总结: 七、个人体会:
前 言
专业实训是大学生对专业认识的重要环节,我们于2008年4月21日-25日到普洱市良种研究茶科所进行了认知,对茶树的栽培、生产、制作技术有一定的认识。
本实训在内容中对茶叶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有简单的介绍,本实训分九部分内容,包括品种介绍、茶叶栽培方法、病虫害的管理、绿茶生产、茶叶包装通用技、茶叶感观审评、茶叶经营管理与营销。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编写时间仓促,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老师指出批评指正,以便今后的发展。
周玉连
2008年5月1日
目 录
简 介
内容一:品种介绍
(一) 佛香3号 (二) 紫娟茶 (三) 普洱茶 (四) 绿茶 (五) 器材
内容二:茶叶栽培方法 (一) 施肥 (二) 修剪 (三) 封园管理 内容三:病虫害的管理 (一) 害虫 (二) 农药
(三) 有机茶的主要虫害及防
治方法
(四) 2007年种茶、产茶 内容四:茶叶市场低化原因 内容五:今后标准 内容六:固定 (一) 普洱茶的辨别 内容七:绿茶生产线
(一) 普洱茶
(二) 茶叶鲜叶验收标准 内容八:茶叶销售 (一) 茶叶包装 (二) 茶叶包装通用技术 (三) 茶叶感观审评要求 (四) 绿茶审评 (五) 叶底评价
内容九:茶叶经营管理与茶叶营销 (一) 茶叶经营管理与茶叶营销 (二) 茶品管理 (三) 经营目标 (四) 经营方式 (五) 茶叶营销与策划 (六) 茶叶销售策略 (七) 茶叶定价 (八) 市场调整布骤 内容十:个人体会 内容十一:总结
茶叶生产加工与制作实训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我对茶叶的生产、加工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实习时间:2008年4月21日-25日 三、实习地点:普洱市茶树良种育苗茶科所
温室简介:
全 称:GP-L205型连体式微喷(滴)灌钢架塑料大棚 项目来源:国家农业部种子工程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云南省(思茅)茶树良种繁殖场 建筑面积:2496㎡ 竣工时间:2004年5月
作 用:调控光照温湿度及防护外界病虫害侵入
效 果:平均增温3-5℃,增湿20-25%,苗木出圃率提高15-20% 增加拱的目的是:增加温湿度、用机器来升降
一、品种介绍:
(一)佛香3号:杂交品种 做绿茶较好 也可作生饼 (二)紫娟茶:1.5元/株幼苗 制普洱茶 1公斤/7000多元,1饼/350多元
1苗30-35万株 小种型、大叶类、芽叶呈紫色 肥料以液体肥为主(复合肥为主) 土壤:表土层以上,底土层以下 出苗:半年 袋苗成活率较高
(三)普洱茶:矮丰、云玟、云瑰、长叶白毫较好
短节白毫、雪压100号、云茶1号(含蛋白质1.8%)
云抗14号(成活率低) 云玟:含21%茶多酚 (四)绿茶:佛香3号、4号较好 云抗10号移栽面积较大
1、山楂科:大理茶种、野茶(古茶100多年) 2、青绿茶:可制红茶、绿茶 杂交育种 云南以云抗7号为主,14-15年可采摘
(五)器材:新土层3.5-4cm宽,高40cm,靠近水源,荫蓬:遮光率达80%,营养袋:底部有3个洞较好。
二、茶叶栽培方法:
(一)施肥:
1、长式:茶树产量越高,施肥越高。100公斤茶产量,不低于200公斤有机肥每亩400公尺为1亩,磷肥30公斤,10公斤尿素,隔年加10公斤钾肥(硫酸钾)。
2、1月份中耕除草,捞沟施肥(20公分), (二)修剪:
1、修剪日期:11月25日-12月10日。
2、技术:厂子型修剪,定型修剪,幼嫩定型修剪(15公分),高20(公分),矮(8公分)。
a、第一剪:(4-5月)(15-20公分)必须精细进行确保质量,宜用整枝剪逐株依次修剪;
b、第二剪:(芽要向外发)、(提高10公分);
c、第三剪:(比第二剪提高10公分)。 (三)封园管理: 12月12日-15日
1、采茶:2月初开采,春季防虫。
2、以氮素为主(尿素)35公斤左右,尿素55-60kg。
(四)除草:1、3次除草/年,5月、7月、11月;2、用石硫合剂(石灰、硫酸铜)防虫,好处:对有机茶也适用。
三、病虫害的管理:
(一)害虫:a、主要是小绿叶蝉,影响较大。b、茶芽、茶黄蓟麻、黑毒蛾、茶螨类、绿盲春,有机茶不能含铅,
(二)农药:大印(含0.1%印楝素) 绿精(微生物农药) 苏特灵(细菌培养液) 绿颖(矿物油) (三)有机茶的主要虫害及防治:
1、茶黑毒蛾:习性:幼虫黑褐色,有毒尾,具假死性,蛹黑褐色,成虫体宗黑色。在3月下旬-3月上旬,6月、7月-8月中旬,防治,幼虫龄前施药。措施:人工摘除虫叶或利用假死性振落捕杀,人工摘除越冬卵快,孵化后摘除群集的虫叶,幼虫期喷施茶毛虫病毒制剂500-1000倍液。
2、尺蠖类:习性:取食叶片片缺口,老熟幼虫入土化蛹,成虫趋光性强。
3、4.5代(6-8月下旬)发生严重,每米茶行虫数>10头即应防治油桐尺蠖每亩虫数达1200头即应施药。措施:(1)组织人工挖蛹,
或给合秋施基肥深埋虫蛹;(2)灯光诱杀成虫;(3)1-2龄幼虫期喷施茶尺蠖病毒制剂500-1000倍液。
1)原理:茶树和其它高等植物一样,在生长过程中,往往主根和主茎生长较快,侧枝和侧根生长较慢,茶树不同部位着生的芽,由于形成进期和营养状况等不同,在质量上是有差异的,这就是芽的异质性。
2)修剪的适宜时期:茶树修剪的适宜时期,应从茶树生长期,气候条件和茶树品种三方面综合考虑。修剪时期与茶树的品种也有一定的关系,茶树品种不同,春季茶萌发期有所不同。所以,不同品种修剪时期的确定,要根据发芽次序予以调整,发芽早的修剪期应提剪,反之推迟。
(四)、2007年种茶、产茶量:
1、种茶:421.4万亩,良种130多万亩; 2、产茶:13.4万吨,7.3万吨有机茶。
四、茶叶市场低化原因:
①茶叶种植不标准导致价格降低; ②市场管理不规范; ③科研技术薄弱; ④政府监督机构不建全。
五、今后标准:
普洱市70多万亩茶地,云南茶都是乔木茶。(100年以上叫古茶,50年以上100年以下叫老茶,50年以下现代茶。)
①茶叶园林园艺化;
②品种搭配合理化;
③种植标准化(定植标准化); ④管理科学化(无害化); ⑤新叶采摘标准化(储运无害化); 过“QS”的茶卫生是标准的; ⑥品牌打造国际化。
种植要高标准(利用现代科技种植)
六、固定:
采摘茶叶的标准在1米左右,不能低于90cm,农药、化肥用量超标,要隔三年才能采摘,重施农家肥,在土壤中加活性剂。
(一)如何辨别普洱茶:①云南大良种;②晒干末茶;③晒干末茶经发酵后。
七、绿茶生产线:
萎调茶(除青)→微软(杀青200℃)→以直径来判形→揉念→剪块→干燥(120℃)六成半干。
(一)普洱茶:晒青 生茶(15年以后转为熟茶),熟茶→发酵(20-40%含水量)。发酵(堆1米左右)高1.2米左右,矮6公分左右,一个月发酵。低温不能发酵,高温导致生酵。成品:(一个星期自然)干燥→紧压茶(砖、饼、砣)→烘到含水量水超过10%→包装→装箱。
(二)茶叶鲜叶验收标准:
级别 指标 正常芽比例 特级 一级 一芽叶初展100% 二级 一芽一叶 二茶二叶 三级 一芽二叶 二芽三叶 四级 一芽四叶≦2% 五级 一茶三叶占20% 初展95% 初展43-53% 同等嫩度对夹叶49-50% ≦6.5cm ≦6% 一芽四叶占5% 67% 75% 对单片叶比例 无单片对夹叶 小单叶占5% 无对夹片 春≦3cm 夏≦3cm 无 整个芽叶长度 不合格梗 整个肥芽叶等长 嫩单芽 无 无 ≦7.5cm ≦10% ≦8.5cm ≦13% 八、茶叶销售:
(一)茶叶包装:
A、运输包装:商品茶在运输和包装中必须防湿、避光、隔热、隔异味,国际标准胶合板箱规格:60cm×40cm×50cm和60cm×40cm×40cm两种。
B、销售包装:
材料:主要有铁听装、纸盒装、塑料袋装、木罐装、竹罐装。如果中国天坛牌珠茶采用纸盒或方形铁罐包装,包装盒上有北京天坛的图案,“中国味”很浓;出售日本的小包装不能有荷花图案,出口到法国的茶最好有法文的文字说明。
1、普洱茶包装:
定量标准:商品质量标准规定 绿茶(18个月) 生产日期:最终成品日期 卫生:116-80-89 GB:
国标:9678-88 保质期:
食品名称: 棉纸: 标鉴要求:
(二)茶叶包装通用技术:
牛皮纸、无毒无沾、无吸咐性,规格:0.04-0.06mm聚稀薄膜制作。 净含量: 证明材料: 工具:油标卡尺 如普洱茶:
应有生产企业名称、净含量、生产许可证编号、标志、生产日期、贮藏条件、卫生许可证号、商标、调清符、产品特点、产品名称(熟茶、生茶)。
字规格:50-100g(3mm) 200-1000g(5mm) (三)茶叶感观审评要求:
(1)审评环境:光线充足明亮、均匀一致、无异色光、室内安静、整洁、无异味、不能太热。
(2)审评台:高90cm,宽60cm,长150cm,黑色,无漆无反光。 (3)食品台:高85cm,宽45cm,高145cm,干平台后面留1米左右、木材制作。
(4)审评用具:纯白瓷(绿、红茶) 容量:150ml,深3ml 普洱茶容量:250ml
品茶杯:高65mm,外径107mm,内2mm 叶底盘:外围245mm,内围45mm 天平:红、绿茶 3g/杯、碗 计时钟,吐茶桶、茶勺、烧水壶 (四)绿茶审评 A、茶汤审评:
从色泽、形状、汤色、内质(香气、滋味)来评 a、叶底:均匀度、鲜亮、嫩 b、形状:平底、光泽度、润、鲜亮 c、汤色:深、浅、明、暗 B、干茶审评:
a、形状:粗状、平复、紧实 b、香气:纯正、生清、有异味 c、味:鲜爽、纯正
d、颜色:细、嫩、花杂、粗老、暗 C、好茶评定结果
a、绿:绿汤、绿叶、嫩香、纯正 b、黑:绿汤、黑叶、红艳、明亮、纯正 c、红:汤红、叶红 (五)叶底评价
叶底是感官审评评最后一个项目。因干茶冲泡时吸水膨胀、茶叶摊展、叶质老嫩、色泽、匀度和鲜叶加工合理与否,在叶底中暴露出来。
看叶底主要依靠视觉和触觉,也就是眼睛和手指,评叶底主要评嫩度色泽和匀度。
(1)嫩度:以芽与嫩叶含量比例和叶质老嫩来衡量,从芽含量多的为好。叶质老嫩可以从软硬和有无弹性来区别,手指压叶底柔软,放手后不松起的嫩底好,硬有弹性的表示粗老。
(2)色泽:主要看色度和亮度。绿茶叶底以嫩绿、黄绿、翠绿明亮者为优,深绿较差,暗绿带青张或红梗红叶者更差。
(3)匀度:主要看老嫩,大小、色泽、整碎是否均匀一致。
九、茶叶经营管理与茶叶营销
(一)茶经管理概念:应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销售,管理的模式。 (二)茶叶管理:管理是为了达到茶种预定的目标面对有关系统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的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1、计划职能:有计划地进行的管理计能; 2、组织职能:实现计划目标的各种管理计能;
3、控制职能:对运行过程进行控制,对劳动者有教育功能,对生产、加工销售的管理。
(三)经营目标: 1、以过硬的品质
2、以企业内部作为经营网站 3、以适度的宣传来提高知朋度 4、不断地开拓新市场 (四)经营方式:
1、产业化经营 2、产模化经营 3、集约化经营 4、连锁经营
(五)茶叶营销与策划: 1、茶叶的暨好品牌性 2、茶叶商品的生命周期 (六)茶叶销售策略: 1、茶叶市场划分 2、茶叶市场定位 3、茶叶市场定时 4、茶叶市场组合 (七)茶叶定价: 1、定价:
①成本导向定价(成本加成、变动成本定价、赢亏评定定价) ②需求导向定价(习惯定价、理解价值定价法、塑向定价) ③竞争导向定价(随喊就势式定价、渗透定价) 2、边销:内销、外销
①内销:除了供应边疆少数民族以外所销售的合理市场,如:绿茶、红茶、乌龙茶、非产茶区销售、产茶区销售。
②边销:供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紧压茶为主。 (八)市场调整布骤:
①明确调整任务 ②制定调整计划 ③搜集资料 ④设计调整表格 ⑤确定调查途径 ⑥进行实地调查 ⑦整理资料 ⑧撰写报告
十、个人体会:
通过本次的实训,我对茶叶生长加工与制作技术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学到了茶叶的一些基础知识,生产出好的茶叶,需从采摘、管理、加工、制作等有关方面着手,其中的每一个关节都是很重要的,其中的一个关节出错,就会造成茶叶品质的不同,而造成经济损失。
在这段学习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从茶汤、茶色能识别出红茶、绿茶、黑茶,对茶放面的所韵含的道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到了绿茶中晒青与烘青的区别,怎样从干茶中识别出好茶,从观察茶的颜色、形状、闻它的气味,品尝味道,确知茶的质量好坏。
今年的茶叶经济下降的原因是茶农的知识浅薄,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其后果,在茶叶中掺假。从茶的文化、背景即知人们对茶的喜好,要把茶进一步的推广,还需更进一步研究科学技术,用更先进的技术,过硬的质量,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还需我们这一代努力对农民进行教育,贯穿、改变落后思想,只有从根本出发,才能提高茶的效益,做到种的舒心,吃的放心。提高爱好茶者的信懒,提高茶知朋度,只有这样茶及茶文化才会得到推广。
十一、总结:
在这段实训过程中,有甜密,也有心酸,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初步
的了解。
怀着期待的心情到良种实训地对专业进行认识。在这段过程中,当面对一个茶种分不清是什么品种名称时,是多么的无知,迷茫;当听到一个自己以前不知道的问题,刚好在这时被指导老师说出,并做了解释、分析,是多么的激动;当看到别的同学有不同的问题从口中说出,问的指导老师都无法回答时,我是多么的羡慕,又是那样的自卑;自己不知从何问起,也不知该问一些什么问题。
看着同学们围着老师,带着本子与笔记时,看到了同学们对知识的求知欲,短暂的五天很快就过去了,感觉还是有一定的成就感,学到了不少东西,比看书实际多了,虽之前也看了一些茶专业方面的知识,可比起这几天来还差许多。
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他们在讲专业时并不太熟悉,有许多基础的知识,他们尽也说不清,生产设备不完善,优良品种培育过慢。我们在今后学习过程中,应首先从最基础的开始学起,多研究、探索,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制定出更周密、优良的计划,管理更合理化,政府也应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来维持市场,做到高质、高产,使农民种的划算。生产者生产质量过硬,让消费者用的放心,对茶叶有信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