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支座更换工艺施工作业指导书

支座更换工艺施工作业指导书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支座更换工艺施工作业指导书

27.1 主要技术标准

27.1.1 更换支座前,先搭设施工作业平台,动力电源及电缆,备用发电机,线路应力放散等,作好相关施工准备。

27.1.2 新支座利用轨道车在列车间隔时间放置到墩台上。

27.1.3 预先进行支座预装演练、施工布置、原支座螺栓处理检查等准备工作。

27.1.4 每天封锁线路3小时施工,用以拆除、更换支座,封锁点内开行路用列车。

27.1.5 起顶横梁应缓慢,并设专人观察,防止起顶倾斜,同时千斤顶保险垫块跟进。

27.1.6 横梁两端设专人测量起顶高度,起顶高度不超过6CM。

27.1.7 起顶过程中在支座上摆与钢梁间抄垫垫块保险,上下游误差不超过2MM。

27.1.8 清除支座地脚螺栓多余长度时,应保留11CM长。

27.1.9 安装新支座底板时,应清理支承垫石的混凝土面并在其上垫放干水泥,将混凝土面上凸凹不平处垫平,以保证底板受力均匀。

27.1.10 调整新支座底板中心线及四角高差,中心线纵向允许偏差正负2mm,扭转误差正负1mm,四角高差允许偏差1mm。

27.1.11 新支座上下摆就位后,及时与梁螺栓连接。

27.1.12 新支座对中及水平后,应取出滑道及保护钢板,清理滑移面并涂抹硅脂。

27.1.13 对新支座竣工测量,确认无误后,在下一个支座更换的时间里,用环氧铁砂填充支座底板与地脚螺栓之间的孔隙。

27.2 施工工艺

27.2.1 主要机具设备

27.2.1.1 两套电焊与气割设备

27.2.1.2 一台轨道车及吊机

27.2.1.3 5台200T千斤顶,3台300T千斤顶

27.2.1.4 各类扳手4套

27.2.1.5 10t导链6台

27.2.1.6 螺旋顶2台

27.2.1.7 撬棍4根

27.2.1.8 φ36冲钉4根

27.2.1.9 各型垫块若干

27.2.1.10 φ50钢管L=1~1.5米10根

27.2.2 施工前的准备

27.2.2.1 施工前的复查和测量:对钢桁梁进行施工前的复查和测量。通过测量确定其原始性质和状态,并将钢桁梁中线及支座中心线放在墩顶,做好标记,以便支座更换过程中控制。

27.2.2.2 安装墩顶施工平台,扩大施工作业面。

27.2.2.3 清理墩顶杂物;对应墩号将新支座安放到各墩顶。

27.2.2.3.1 分别将新支座底板放置于支座顺桥向的一侧,并置于用20型钢反扣做滚动平台上。

27.2.2.3.2 分别将新支座上下摆与绞轴装配并固定一起放置于支座横桥向的外侧(内侧有起顶千斤顶碍事),用20型钢反扣做滚动平台上。上摆与绞轴放置于支座横桥向的外侧,下方垫置方木。

27.2.2.3.3 进行原支座的检查与处理。清理与交替松动地脚螺栓以及地脚螺栓的T型套。

27.2.2.3.4 对于钢桁梁支座,铲除黄油面和保护层至露出原状。

27.2.2.3.5 正式支座安装前,根据测量将支座中心线布置在支承垫石上。

27.2.2.3.6 在墩顶各钢桁梁的横梁支顶处,各对应布置200T-350T千斤顶,接好油管油泵,并予以调试。千斤顶垫块与墩顶接触处用砂砾找平。

27.2.2.3.7 用钢筋焊接分别固定活动支座上下摆。用木楔打入锟轴间隙对其进行固定。

27.3 施工流程

27.3.1 施工顺序支座拆除更换总体施工顺序为先更换活动支座,再更换固定支座。每次拆除一个更换一个支座,以便保证结构安全并及时恢复通车。2.支座拆除安装方法及步骤

27.3.1.1 采用2台200T千斤顶在墩端横梁起顶处布置,用一台500型油泵将两台200T千斤顶并联对其供油。备用一台油泵和一台千斤顶。同时既有线路拆除2#墩桥头处接头。

27.3.1.2 起顶前进入封锁时间,即安排4人同时松动2#墩上下游两个支座连接螺栓(2#墩上游支座保留两个连接螺栓不松动;2#墩下游支座连接螺栓不全脱离,松动6CM),用木楔打入锟轴间隙对其进行固定。同时解除2#墩上游支座地脚螺栓以及地脚螺栓的T型套;锟轴牙板连接螺栓。本工序在上游支座安排8人,下游支座安排2人,起顶操作安排2人;工作时间25~30分钟。

27.3.1.3 缓慢起顶横梁,专人观察,防止起顶倾斜,并将千斤顶保险垫块跟进。同时

在横梁两端专人测量起顶高度,起顶高度不超过6CM,过程中在支座上摆与钢梁间抄垫垫块保险,上下游误差不超过2MM;起顶时间控制10分钟。同时分别用两把气割清除上游支座地脚螺栓多余长度(保留11CM长)。

27.3.1.4 将辊轴放倒,利用牙板螺栓安装吊点,两人一组人工分别一根一根取出4根锟轴。工作时间10分钟。

27.3.1.5 利用吊耳和楔口松动底板并起高;顺桥向反扣塞入两根【20型钢,(根据需要上置5根长1.5米φ50钢管),用撬棍滚动和导链拖拉移出底板置于支座上游侧。工作时间20分钟。

27.3.1.6 滚动新支座底板就位。安装支座底板时,清理支承垫石的混凝土面并在其上垫放干水泥,将混凝土面上凸凹不平处垫平,以保证底板受力均匀。

27.3.1.7 调整新支座底板中心线及四角高差,中心线纵向允许偏差2mm,扭转1mm,四角高差允许偏差1mm。工作时间20分钟。

27.3.1.8 调整完成后,将地脚螺栓与底板之间的缝隙楔紧定位,并将地脚螺栓拧紧。在底板上铺设保护钢板和四氟滑板,根据时间情况进行下一步施工。

27.3.1.9 铺设好支座上下摆拆除滑道,解除支座与钢梁间的两个连接螺栓,用手拉葫芦将上下连接好的旧支座上下摆放置滚动平台上。移出。工作时间10分钟。

27.3.1.10 利用滑道顺桥向移动(用手拉葫芦)上下连接好的新支座上下摆。移入。工作时间20分钟。

27.3.1.11 新支座上下摆就位,与钢梁螺栓连接。测量对中与水平。取出滑道及保护钢板,清理滑移面并涂抹硅脂,准备落梁。工作时间20分钟。

27.3.1.12 落梁。千斤顶施压受力,将垫块松动,逐块取出,千斤顶逐渐回油下放,防止落梁偏位,就位后再次施拧连接与地脚螺栓。同时恢复线路。工作时间15分钟。

27.3.1.13 对新支座竣工测量,确认无误后,在下一个支座更换的时间里,用环氧铁砂填充支座底板与地脚螺栓之间的孔隙。

27.4 注意事项及重点安全卡控措施

27.4.1 支座拆除与安装超时的应急处理方案

27.4.1.1 活动支座底板拆除与安装调平超时,如果不能满足后续拆除与安装工作时间,就用临时钢垫支撑。支垫高度等同拆除高度同时顶面加铺一块不锈钢板。

27.4.1.2 固定支座底板拆除与安装调平超时,不能满足后续拆除与安装工作时,用临时钢垫支撑。支垫高度等同拆除高度,固定支座高度650MM。同时锁定固定端纵桥向的木枕,限制纵桥向位移。

27.4.1.3 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随时观察并整点报告。

27.4.1.4 起顶前检查千斤顶,备用千斤顶及油泵;支座脱落拆除时要准备切割机具以防不能正常脱落时进行切割拆除(提前落实机修车间准备的氧割、切割、焊接机具);预备钢垫块,在支座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时抄实,恢复通车。

27.4.2 安全卡控措施及注意事项

27.4.2.1 起顶钢梁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顺序施工,特别是中间墩起顶时,由于反力很大,横梁很容易超载。

27.4.2.2 顶落梁的关键是确保抄垫高度一致,误差在2mm,使两桁受力均匀,使节点不产生外加扭矩,弦杆本身亦不受扭。(根据计算结果,中间墩左右高差5mm,即可引起不平衡支点反力85t。)

27.4.2.3 千斤顶起落时,全联钢梁必须保持一个固定支点,二个活动支点。

27.4.2.4 千斤顶的施工要求:

27.4.2.4.1 千斤顶的位置要安放正确,上、下支承面要填平,各层垫层间安放防滑材料。

27.4.2.4.2 顶落梁时千斤顶要放保险箍,起顶后一定要打保险箍,落顶时保险箍要打到顶,但不能顶死,需与顶面保留2mm左右空隙。

27.4.2.4.3 千斤顶额定起重高度尽量不要用足,以免拉缸。

27.4.2.4.4 同组千斤顶一定要并联。油泵要放在钢梁两桁的正中,管路长度大致相等,使输油速度上下游两侧均匀一致,以避免钢梁起落时一边高一边低。落梁时可用油泵上的总开关控制,使速度既慢又保持一致,使钢梁能平稳地降落。

27.4.2.4.5 油泵和千斤顶尽可能使用锭子油,锭子油耐压,对千斤顶的皮碗没有破坏

作用。

27.4.2.4.6 在顶落梁时,由于各千斤顶高度不一致,需在其上垫放钢钣调整高度。这时要考虑板层的压缩量。

27.4.2.4.7 钢梁顶落梁时,支点要正中,正式支座要随梁升落,及时加高或降低,最大空隙不得超过2~3cm。

27.4.2.4.8 顶落梁前值班技术人员、工长等应组织全面检查,合格后才开始操作。顶落梁时必须注意统一指挥,发现异响或偏移等问题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现场指挥人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