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论文
(二○一三至二○一四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生姓名:刘健
所在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年级专业:2012 级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
完成日期:2014 年 6 月 1 日
论文题目:浅谈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制
1
浅谈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刘健,2012级材料科学与工程)
【内容摘要】网络已经普及到了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距离被逐渐的拉近,网络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让人们能更方便与外界交流,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就可“知尽天下事”。同样,网络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讯、购物、网上冲浪等等,互联网方便了大学生的生活,但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同时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比如有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这把剑,不要迷失自己的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互联网,网瘾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已经普及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的人类活动都依赖着电脑的运转而进行着,也正是因为电脑的普及,互联网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互联网的进入,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地球越变越“小”,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许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也正是互联网的普及,我们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却“知尽天下事”。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通讯、购物、娱乐等等,我们只需要敲敲键盘,点点鼠标,就可以轻轻松松的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但网络亦有其不好的一面,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诈骗甚至是犯罪,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也遭受着网络带来的侵害。
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截止到2000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人数已达890万,为上年的424% 其中,18- 24岁,25- 30岁用户分别占42.8%、32.8%。学生用户人数所占比例从上年的16.4%跃升至21%,远超过其他群体而高居第一位。[1]作为21世纪信息时代的大学生,网络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它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许多大学生都在网络上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网络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
一、 大学生的网络时代 (一)大学生是怎么利用网络的
我们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大学生用互联网进行着网络游戏、聊天和购物,他们回到宿舍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然后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游戏和上网,有些大
1
学生虽然不是经常上网,但他们只要是一上网,打开的都是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的诱惑力真的有那么大吗?之前就听说过有学生因为几天几夜的待在电脑面前玩游戏最后猝死,这种例子不只是一例两例了,但还是有那么多的大学生疯狂的进行着网络游戏。除了网络游戏,许多大学生都爱上网进行网上购物,淘宝、京东、当当一系列的网上购物网站数不胜数,许多大学生网购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根本不想去实体店里去购买商品,而且网上的商品价格比较便宜,所以网上购物也是大学生进行网络活动的一部分。尽管这样,仍然有部分大学生在网上学习,他们通过一些教育网站学习着他们想了解的一些课程和知识。
(二)大学生上网的时间分配
许多大学生都自备有电脑,这使得他们能更加方便的上网,也正是因为此,许多大学生一回到宿舍就打开电脑,那些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更是没日没夜的上着网玩着游戏,他们一天中除了上课和睡觉,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上网,几乎没有多少大学生能做到每天上网不超过两个小时,也正是因为这样,许多大学生都或多或少的睡眠不足,所以许多大学生在上课的时候都在打瞌睡,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们的作息规律。许多大学生投入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上,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伤害。
二、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
(一)大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
网络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同样隐藏着它不好的一面。我们都知道,在我们使用社交软件和登陆社交网站的时候,我们的个人信息就面临着被泄露的危险,尤其是我们利用网络进行购物或者是买卖的交易的时候,我们的财产就面临着被损害的危险,虽然有些安全软件可以减少风险,但网络上的黑客却有着不同的手段来进行攻击,然而,对于这些,许多大学生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很多情况下不会太过于去关注他们的个人信息是否遭到了泄露,而且就算泄露了,他们也觉得没多大关系,以为反正没有多重要。而且有的大学生反而喜欢通过网络去窥探别人的隐私。对于隐私问题,既然有了强制性的法律和软约束的伦理,那为什么偷窥隐私相比以前更多。是否时代变化了,法律与伦理落后了?确实,法律与伦理被网络涮了一把,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权利的隐私,我们可以通过服饰、窗帘、围墙等来保护,可当传统的防护日益失效后,网络也成为侵犯隐私的帮凶
2
时,大家的隐私权是否应放弃?我们是否屈于发达的网络通讯?我们是否能认为科学技术没有改变大家的观念?[2]由此可以发现,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安全观念和认知严重的缺乏。
(二)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观的认知
网络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观,使得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观发生了扭曲。渐渐地,很多大学生在网络里失去了判断是非,判断善恶的能力。认为一切是可以进行的,甚至触犯了法律的情况下也毫无察觉。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有的学生坦白:“没有网络,生活将无法继续。”[3]由于网络道德观的缺失,部分大学生在各大网站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违规活动,而这些行为已经触碰了法律,但他们却浑然没有感觉,依旧进行着,挑战着法律的底线,当他们最后意识到错了的时候已经晚了,之前报道过某大学的学生因为在微博上爆粗口,结果被学校开除的新闻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大学生年轻气盛,难免会有一些对于社会抱有不满的情绪,但在网络上爆发而不收敛的话,那最后惨败的只会是大学生自己。
(三)大学生对网络犯罪的认知
近些年来,由于网络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犯罪方式——网络犯罪,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诈骗、传销的犯罪行为。网络社会在带给我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现实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网络诈骗、网上陷阱、新型的网络犯罪也纷纷出现。为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网络立法也被正式地提上了议事日程。目前,我国已颁布了《计算机安全管理办法》等法规。随着网络的普及,它将逐步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
三、 网络对大学生的双重影响 (一)积极影响
网络对于如今的大学生是必不可少的,它给我们大学生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许多我们不了解的事情,不管是我们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当我们遇到一些不太好解决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求助于互联网然后通过它可以寻求我们需要的方案或办法,这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些社交的网站进行社交活动,可以通过这些网站和社交软件扩大我们的交际范围,这样子就算我们不怎么出门也可以交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
3
这样子使得我们的交际圈一下子就遍及到了全国各地,甚至是全球各地,我们只需要坐在电脑面前,点点鼠标,敲敲键盘就可以与世界各地与你志趣相投的朋友们聊天,一块谈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丰富的生活,我们在网络里过着有滋有味丰富多彩的生活。
网络的发展中,新兴了许多从来没有过的行业,也新兴了许多没有过的生活方式,网购的新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最典型的一个购物网站——淘宝,从它创办到现在,改变了许多人的购物方式,那去年“双十一”的例子来说,光是那一天的支付宝余额宝的资金流动就过亿了,这足以体现网络对人们购物方式的影响。网购在年轻人中及其受欢迎,尤其是大学生。大约有90%的大学生直接或间接有网购的经历,网购的商品可供选择的种类多,而且由于卖家省去了店租的费用,所以让网购的商品的价格比实体店的更加实惠。
由这几点可以看出,网络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网络时代下的大学生,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
(二)消极影响
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暗藏不利的一面,网瘾这词已经数见不鲜了,这一词语经常在我们一些新闻中听到,大学生上网成瘾已经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了,经常可以在各个大大小小的网吧看到有大学生通宵上网玩游戏,这已经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因为网络荒废了学业,各种迟到、早退、旷课,更有甚者,昼夜不分,夜以继日的在电脑前面“奋战”。
此外,网络上有许多不可信的东西,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毕竟少,对一些事情的判断力还不够,所以很容易上网络上的一些诈骗分子的当,而且万一上当之后,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的阴影,由此可见,网络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我们不能否认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但更不能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无法自拔,应该好好把握自我。其实网络亦真亦幻, 网虫们在自编自演悲欢离合的故事。雾里看花, 水中望月成了聊天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愿大喜大悲的朋友能多一分冷静, 曾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未曾谋面的神秘在诱惑一见钟情的机会, 在招手网络本身只是一个媒介。而以它为平台衍生出来种种故事无论是悲是喜都非网络之过。网络给我们许多快乐的同时也给我们许多的悲伤在网上有假也有真, 只是需要你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4
这一切。[5]
网络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象征。网络是把双刃剑,用的好能够披荆斩棘,更好的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服务,用的不好,则最终惨败的终将是自己。作为一名有思想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网络的利弊,扬长避短,把握自我,挥好这把难以操控的无形之剑,将它化作我们攀登顶峰的利器。
【参考文献】
[1] 万新恒. 信息化校园. 大学的革命[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 周智涛. 谁爱上了偷窥. 软件工程师. Software Engineer. 2007年04期. [3] 韩江声. 喀什师范学院. 浅析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法制与经济:2011年1月. 总第263 期.
[4] 宋元林等著.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 长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10.
[5] 周健. 电脑与生活.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Computer CD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s. 2012年13期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