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个别化康复方案——脑瘫儿童

个别化康复方案——脑瘫儿童

2021-01-3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个别化康复训练方案

治 疗 师: 薄文凤

训练时间: 2010、05、29

训练地点: 宝华门诊

患者情况 姓名:宋鸣瑜 年龄: 4岁8个月 患者特征:该患儿为脑性瘫痪、运动障碍,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从不能走路到能走路。现在患儿仍有流涎现象,能进行简单的交流,但清晰度偏差。到我门诊进行言语嗓音的综合评估和训练。该患儿性格倔强不活泼。 患儿MPT为 s ,最长声时未达到该年龄的参考值,呼吸与发声不协调。 患儿伴有流涎现象咬肌肌张力偏弱,在言语中圆展交替运动时不充分,舌两侧偏厚,舌根部较硬。在训练中发现患儿/q/音未稳定,会用/t/的音替代。 训练内容 1、 呼吸训练:(1)最长声时训练(发声诱导仪)。 2、口部运动训练:(1)咬牙胶提高咬肌肌力。 (2)按摩舌根部。 (3)舌面刺激及舌面上抬 。 3、构音训练:稳定 /q/的单音节。 训练目标 1、 呼吸训练:最长声时可达4s。 2、 口部运动训练:舌面上抬坚持3s。 3、 /q/的构音训练正确率可达80%。 训练准备 康复设备:发声诱导仪、构音系统。 康复用具:康复训练器、海苔、糖 。 训练过程 1、 课前交流:例如:说儿歌《巧虎》。 2、 呼吸训练:通过讲述让患儿明白,再通过示范让患儿完成训练内容。 3、 口部运动训练:(1)舌根按摩,按摩时告诉患儿放松,同时让他摸摸我的感知,告诉他硬不好,软软的好。 (2) 舌面刺激,舌头伸出来我们来刷一刷,同时告诉他舌头放松,让他感受我的舌头软软的棒。 (3)巩固舌面上抬,通过视觉提示及触觉提示让患儿理解舌面上抬完成训练内容。 指导教师的话: 4、构音训练:通过吹蜡烛和发声教育感知/q/的发音,再患儿不理解的情况下进行,触觉感知可在患儿的手上将/q/的音拉长,通过游戏的形式稳定/q/的单音节。 训练延伸 1、 2、 在家里时多强化其生活语言,注意语速和说话的方式。 建议家长在家做康复训练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巩固/q/的单音节和短语句子,就构音内容提一些有关问题。例如:这是什么淇淇骑木马等等。建议在家多运用一些感兴趣的游戏来做家庭康复。 3、 训练反思 圈,群患儿未完成,回家进行强化,注意圆展交替。 1、 训练内容联系不紧密,如最长声时之前可以让患儿做做蹲起或者跳一跳,说词语。 2、 诱导语太罗嗦患儿有时患儿不明白。 3、 与患儿互动的太少没有引起患儿学习兴趣。 4、 做口部运动时力度不够,没有把握好患儿的情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