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自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自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21-01-3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预规U与dO-析 自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 影响及对策分析 魏晓冉’陈帅 (1.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50;2.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300350) 【摘 要】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集多种特点于一身,是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提高政 治技能、加强政治参与、完善政治人格,促进4-体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自媒体为大学 NE_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冲击和挑战。强化政N-主导责 任。构建学校、政府、社会协同合作的思想政治教-f社会网络是应对之策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志码】A doi:1 0.3969/j.issn.1 003—01 66.201 7.07.01 3 【文章编号】1003--0166(2017)07—0056—05 自媒体是指个体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 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 大学阶段是青年 以现代化的电子手段向不特定的群体和个人传递 走向社会大舞台之前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政治社 规范性或非规范性的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 2002 会化水平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 年.Dan.Gillmor对其“新闻媒体3.0”概念的定义中 1.1自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1)自媒体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共享性,能够 为大学生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政治信息和灵活互动 的平台。 丰富的政治知识是政治社会化的基础.自媒体 提到了“自媒体”一词。“1.0”指传统媒体或者旧媒 体,“2.O”指新媒体。“3.O”指自媒体【 。自媒体是在互 联网媒体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产生的.区别于传统媒 体,自媒体对于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自媒体的 普及应用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进程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 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共享性使得人们可以全天候接 触各种政治信息,学习各种政治知识。如A'-,自媒体 已经触及到社会的角角落落.成为大学生获取政治 1 自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知识的重要途径.自媒体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大学生 把政治知识内化为相应的政治规范.从而促进大学 所谓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 生的社会化进程 大学阶段的政治社会化是个体政 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完善自我政治人格, -;Q观和政-;Q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 自媒体将各种政 收稿日期:2017一O3—3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天津市社科规划资助课题“社会治理迈向新境界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 化研究”(项目编号:TJKS15--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魏晓冉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青年教育 陈 帅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软件与通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 代史 56/未来与发展/201 7/第7期 预洳U与分析 -j-.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大 治信息源源不断地呈现给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利用 会化提供帮助的同 ̄,灵活的自媒体平台对获取的政治信息进行 ̄9-析、讨 论.在4gr种政治信息的反复刺激下.逐渐形成和完 善自己的政治人格 学阶段是政治触觉最为敏感的阶段.最容易受各种 “反主流文化”思潮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自媒体信 息准入门槛低等缺点给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2)自媒体具有平等交互、低门槛等特点,有助 进程带来的消极影响愈加不容忽视。 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自觉 1)自媒体信息传播的高自主性与随意性。对 自媒体具有平等交互的特点。传统媒体的信息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影响.导致大学生政治信仰 传播往往是传播 ̄E421s:根据自己的fir值取向x,1-44 ̄播 内容作出取舍.受众也是根据自己的价值需要作出 意义上的区分.但是自媒体运行中的传播主体和客 体其本质上是同一群体,价值取向具有相似性.传 播内容更容易满足目标受众的偏好。在旧媒体时 代.社会往往通过传统媒体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予以思想上的影响.但效果并不明显。自媒体的发 分化。 自媒体信息准入门槛低.不会像传统媒体的信 息发布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批或者对技术应用有严 格的要求。在自媒体平台.每个拥有自媒体终端的 个体都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或者发布信息 大学阶段 是政治鉴别能力相对薄弱的阶段.自媒体的高自主 性和随意性使得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信息污染严 重,直接的影响就是打破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 “一展为大学生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政治主张或建议 提供了更加灵活 ̄jxF-台 这种新型的平台有助于当 代大学生开阔政治视野,提高政治技能,增强大学 生政治社会化的自主性 元化”局面.促使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出现分 4t=,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形成很大的冲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的政治 自媒体具有门槛低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媒体发 信仰分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共产主 布流程的高门槛.自媒体信息的发布技术和准入门 槛大大降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的主体. 不受a,l-IN、地点、空间的限制。大学生是处在时代与 义信仰严重弱化。传统的政治理论课是他们坚定共 产主义信仰的主要途径.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 式僵化,方法落后,传统教育方式很难与学生产生 科技最前沿的群体.他们对于各种新兴事物充满热 共鸣.导致一部分学生出现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 情。自媒体面世以来。在大学生群体中以惊人的速 冷淡甚至抵制情绪。其次,大学生中出现一批新自 度传播, ̄tI/4-,已很难找到一位将微信、微博拒之千 里的年轻人。而政治社会化是形成政治自我的过 程,在这个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大学 由主义、宪政主义、普世价值论等当代社会思潮的 “拥趸”。在我国,公民充分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 是,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自媒体环境下 /4=4 ̄自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无论是作为 信息传播的低门槛、高自主性等特点往往容易被不 纯利益者利用,不顾实际情况毫无顾忌地大肆宣扬 自己的主张,对大学生iE常的政治社会化进程产生 受众进行价值上的区分还是主动将信息传播给其 他人,都是一个自主选择的过程.对于大学生的政 治社会化进程都有很大的帮助 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再次。当代大学生中出现政治 3)自媒体的平民性、趣味性有利于大学生更便 信仰宗教化现象。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接受 捷地关注政治生活.拓宽政治参与渠道 “青年政治社会化是在青年个体与社会政治 各种宗教信仰,并有泛化、年轻化的趋势。 2)自媒体信息传播把关不严.导致当代大学生 道德水平下降、政治热情淡漠、政治表达非理性 互动中得以实现的。并在此过程中将社会政治规 范、政治价值观内化”【2J。自媒体的广泛应用打破 自媒体的信息传播,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 加以约束,缺乏相关引导和管理。首先.自媒体的自 了传统政治参与“束之高阁”的困境。与此同时.自 媒体的交互性可以使各种不同观点交织成一张 身特征决定了它承载的信息既有符合时代主旋律 “观点网络”.在不自觉的政治参与中激发大家的 政治热情,提高自己的政治认知 自媒体的政治 的有益信息.也有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信息。自 媒体平台下的信息传播良莠不齐.充斥着大量文化 垃圾,严重影响大学生的道德选择。其次。自媒体信 息的无序传播容易将有益的政治信息掩盖.冲淡当 参与不IN于一般意义上的政治表达——通过官方 组织的政治活动来实现政治目的.自媒体为大学 生的政治参与TI=辟了多样化的渠道.提高了大学 代大学生的政治热情。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 生的政治实践能力。 的政治热情不同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政治热 1.2自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大学生的政治社 情淡漠的情况。自媒体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娱 乐信息和资源,其传播的信息不仅数量庞大.而且 57/未采与发展/201 7/第7期 预洳Ⅱ与分析 门类繁多,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关注焦点的转移.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他们的政治热情。再次. 播特性,但由于技术的限制.例如电视、广播等传统 媒体的信息传递虽然可以进行人为的重复播报但 自媒体虚拟、自由的优势得不到有效节制会导致大 是依然受到时间、空间的极大限制。与网络时代的 学生政治参与的非理性 现代政治的重要标志是政 全天候信息传播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所以说。传统 治理性,正常的政治参与应该是合理合法、合乎社 社会条件-V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明显的“点对 会基本道德规范要求的.这应该是当代大学生在政 治社会化进程中首先树立的政治意识和最先掌握 的政治技能。但是。随着自媒体等新媒体的广泛应 点”特点,其结构是稳定的、单一的。 网络作为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把 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最大限度上实现 了资源的共享.人们的社会性随着网络的应用得到 了无限的延伸。互联网的信息接受和传播冲破了传 统时空观的束缚.网络社交不仅在以点对点的方式 用,i-E_常的政治表达容易受到非理性情绪的驱使. 导致大学生在面对社会舆论和热点政治问题时政 治表达不理性 3)自媒体信息传播自主性强.使得党和政府难 继续进行着.而且在更广范围内实现了点对面的信 以有效地把握政治舆论导向。 息共享,“知识变得非个人化、非区域化和全球化。 自媒体同时具有匿名性、广泛性的特点。使得 它已经脱离了它传统的背景.由新的传播媒介来传 在自媒体中转播的信息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片面 播……将知识置于广袤的赛伯空间(cyberspaee), 性、复杂性。自媒体中传播的信息大体可以分为两 消除了妨碍知识传播的时空的作用”[41 互联网不仅 类:一是个人生活碎片的记录和情绪的表达:二是 是科学技术的革命,也是人们信息共享、交往方式 利益团体出于某种目的对相关信息的推送。两类信 的革命.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点 息的传播都具有很强的复杂性 “由于信息量加速 对点”的时空范式被打破.全天候的多维空间的信 递增、信息传递渠道极度多元。传统意义上属于国 息传播方式逐渐形成。 家专控的信息发布权正在丧失.政治控制将面临信 2.2由“中心引导”向“碎N-4t:tN响”的机制转化 息内容无法监控的局面.统一的舆论在可预见的将 来必然渐渐瓦解.国家机器灌输传统政治文化的功 能受到削弱.政治文化的非群体化趋势进一步增 强。”圈政治舆论导向失控。各种非主流政治文化在 自媒体环境下大行其道,对社会主流政治文化、意 识形态带来巨大的冲击 传统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一直是以“一个中 心、若干基本点”的范式运行着的,即政府是政治社 会化的中心。无论是政治信息的传递还是政治环境 的营造.政府在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都起到 中心引导的作用.“若干基本点”主要指的是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的施化主体。即:家庭、学校、大众传媒、 同辈群体等.他们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同样 2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范式转变 发挥着中心引导的作用 所谓“碎片化影响”指的是 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中心引导力逐渐变 21世纪已经成为网络的世纪.网络带来的不仅 弱。取而代之的是若干碎片产生的交叉影响。在传 是技术的革新,而且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 统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大学生政治知识的 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大学生从来都是时代的 积累、政治情感的培育、政治人格的形成等都是在 “弄潮儿”。网络首先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习惯.网 “一个中心、若干基本点”的影响下完成过渡的,然 络在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新环境、新平台的IN 时也冲击、改变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方式。当代 而.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以中心引导为主的政治 社会化模式正在向以“碎片化影响”的新形式转化。 在传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政府作为政治信息 的主要信息源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起着中 心引导的作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政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政治社会化的机制、内容、 目标都因网络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4t=.政治社会化 的新形式逐渐形成 2.1由“点对点”向“点对面”的时空转变 治、电子政务逐渐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 时间与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二者相互 分.利用网络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产生影响逐渐 联系相互统一。传统的政治社会化有着严格的时空 限制,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往往是在具体的时间、 特定的空间内进行的.施化主体与客体之间主要是 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政府信息传递网络化的直接 影响就是改变了传统中心引导的模式.包括政府网 站建设、官方微博发布、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等多 以“点对点”的形式进行互动.是一种单向灌输和反 元4t:的信息平台共同发声.传统的中心引导逐渐转 馈的过程。尽管传统大众媒体也具有“,4Xx ̄面”的传 化为持续、立体的“碎片化影响”。与此同时,家庭、 58/未来与发展/201 7/第7期 预汲U与分析 学校、大众传媒、同辈群体等作为对大学生政治社 政治社会化重要的范式转化。 会化产生影响的直接施化主体也逐渐网络化。随着 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施化主体不再单纯地追求 “产品速成”.而是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全天候、 全方位的“碎片4t=影响”.在过程中提高青年政治社 会化的实效性 3利用自媒体促进大学el=政治社会化良性发展 的对策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合格的建 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根 当代大学生是高度网络化的群体.在网络E ̄I-. 代.传统的政治权威序列被打破.大学生在网络社 本目标。如今.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会表现出更大的自主性。在网络条件下.无论是政 府、施化主体、还是大学生网民,都成为网络空间的 “碎片”.大学生在接受各种政治信息的同时也在进 行着各种政治信息的反馈.在立体的网络空间里不 断受到包括自身在内的“碎片化的影响” 由“中心 化”到“碎片化”.这逐渐成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 全新形式 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真正发挥自媒体的2E 面效能,推动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良性发展. 关系到社会政治文明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1)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责任.加强对自媒体信 息传播的管理与规制。 政府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宏观环境系统发展 的自觉力量,应充分发挥“粘合力”。在自媒体环境 2-3由“自上而下”向“平等互动”的方式变迁 下.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府对大众传媒的指导与监 在传统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主要是以 “自上而下”的权威灌输的方式进行的。政府、施化 主体在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占据绝对主导 地位,它们往往通过特定的渠道、特定的方式来强 4t=政治信息.营造舆论环境。进而x,l4tg4J' ̄产生影响 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网络的利用越来 -N=,使自媒体传播者能够规范自己的传播行为。第 一.应制定专门适用于普通大众进行信息传播的法 规、制度。自媒体在公众中的使用比例增长迅速.社 会影响越来越大,虽然在传统的法律、法规中仍然 可以找到适用于自媒体等新兴媒体的法律依据.但 是自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更具复杂性、自主性, 越多,网络x,-t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网络条件 很难实现与现存法律规范的完整对接.因而有必要 下.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 变革.“平等互动”成为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的新形式 制定针对普通大众信息传播的专门法规制度.更加 有效的进行规范和引导。第二,政府应加强对舆论 的引导,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大学生在面对 网络社会的匿名化为平等互动方式的变迁提 供了契机。从施化主体来看.网络条件下的施化主 体对网络空间的“虚拟角色”更加认同.网络的虚拟 各种网络群体性事件或者社会敏感问题时.如果不 加以有效的引导,会导致对问题的片面、甚至偏激 认识,严重影响大学生健全政治人格的形成:因此, 性使得施化主体得以摆脱特定社会角色的束缚.在 应及时、准确地帮助大学生了解、掌握较为全面的 与大学生的互动中避免先人为主并能够保持价值 的中立.从而促进了政治社会化由灌输教导向平等 互动的方式过渡。网络社会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平 政治信息,鼓励他们合理反映不同利益群体的要 求.避免政治盲从。 2)构建学校、政府、社会协同合作的思想政治 等互动还表现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增强 大 教育社会网络 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忽视他们的内在自觉.往往容易造成宏观教导流于 形式,降低实效性。网络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 主体性的发挥.网络在为大学生提供信息交流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从学校、政府、社会三者统一 的角度看.目前亟待建立的是一种覆盖全社会的思 想政治教育意识”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之所 以不强,除了与传统的单一教育方式有关.与对受 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 教育者进行的理论教学缺乏现实的社会体现也有 性,在内外力的双向驱动之下.大学生的政治认知 更加清晰,政治视野更加开阔.政治社会化进程更 加科学化 关系;因此.在全社会树立起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意 识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如今。自媒 体在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进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如何削弱其消极影响。扩大正面效应.为当 事实证明.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给大学生传递 政治信息.在平等互动的方式下营造出严肃活泼的 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全 网络政治舆论环境要比自上而下地灌输政治理论 社会的共同责任 更具实效性 从传统的以外力塑造为主向由外力塑 造与内力自省的双向驱动转变是网络I ̄,q-代大学生 首先,学校应变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方法,选择“对话机制”.坚持教育方法从学生中来. 59/未来与发展/2017/第7期 预洳U与分析 面对自媒体在学生中广泛使用的实际情况.应该及 德素质较高的青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 时掌握、利用自媒体等新兴媒体。全面地了解学生 德修养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 关心的热点、敏感问题。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 道德原则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才能根据是 引导。其次,政府在发挥主导职责的同时.要使社 非曲直作出正确的判断,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 区、传媒、家庭、学校等系统的政治社会化影响在方 其次。大学生群体要严格自律.加强自身内省力。自 向上得以趋同 政府机关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廉洁 媒体信息传播的低门槛为各种文化思想的传播提 奉公,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为广大 供了更加便利的平台.正常的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不 学生群体树立榜样.以实际行动赢得大学生对社会 同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进步。然而.在社会主 主义政治体制的坚定支持。再次。自媒体时代要更 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越来越多的非主流亦或反主 加重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积 流思潮暗中角力、有意为之,对社会主义事业产生 极作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实现政治社会化必不可 严重影响。对此,当代大学生应该擦亮眼睛。牢牢守 少的重要渠道.自媒体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政 住反渗透、反颠覆的心理防线。口 治信息,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政治知识.但这并不 能完全代替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 缺乏社会实践经 验.大学生就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在面 对各种政治信息时就不能作出理性的判断.进而会 [1]Dan Gillmor.We the Media[M】.Published by 0’ 影ii向他们正确政治价值观的形成。学校、社区、政府 应该多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 吸收和内化社会政治规范.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党的 l ̄eilly Media,Inc,2004:17—18. 参考文献 [2]王瑞荪.比较思想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1:79--81. 优良作风、光荣传统,促进大学生端iE政治态度、增 强政治认同和责任感 [3]闫丽娟,陈红.第四媒体与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 卟科学・经济・社会,2005(3):52--55. 3)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应该加强自身道德修 [4]Delanty,Gerard.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 in 养.严以律己。提高政治辨别力。 the Global Era:from Knowledge as an End to the 自媒体提高了信息传播的自主性.面对参差不 齐的信息,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强化信息鉴别能力、 提高政治辨别力是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的 关键。首先,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道德意识,加强自 身道德修养。具有完善政治人格的青年,应该是道 End of Knowledge?U].In Social Epsistemology, 1998.12:18—28. f51张菁燕.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 对策U].中国青年研究,2010(11):71--74. The Influence of We-Media 0n College Students’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ei Xia0ran .Chen shuai (1.Center for Marxist Studies of School of Marxist,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350,China; 2.Tianjin Sino-Germa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Tianjin 300350,China) Abstract:We-Media is for students to get political information,improve political skills,strengthe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perfect political personality,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the individua1.We--Media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al life to provide a lot of convenience,but also faces severe challenges and challenges.To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s leading resp0nsibility and to construct the ideological,political and social network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government and society. Key words:We-Media,college students,political socialization CLC aMmber:O432.62 O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0166(2017)07--0056-05 doi:10.3969/j.issn.1003—0166.2017.07.013 60/未来与发展/201 7/第7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