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公路自然区划的原则是什么?
答:(1)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 (2)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 (3)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
2、简要说明路基承载力的三种参数指标。
答:(1)土基回弹模量。用以反映土基在瞬时荷载作用下的可恢复变形性质。 (2)地基反应模量。基于温克勒地基假定,土基顶面任一点的弯沉值,仅与作用于该点的垂直压力成正比,而同其相邻点处的压力无关。 (3)加州承载比。以材料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的能力表征,并采用高质量标准碎石为标准,以它们的相对比值表示加州承载比。
3、简述地面排水设施的种类和作用。
答:(1)边沟。用以汇聚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2)截水沟。用以拦截并排水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减轻边沟的水流负担,保证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流水冲刷。3)排水沟。将路基范围内各种水源的水流引致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的指定地点。 (4)跌水和急流槽。用于纵坡大于10%,水头高差大于1.0m的陡坡地段。 (5)倒虹吸与渡水槽。当水流需要横跨路基,同时又受到设计标高限制时,采用管道或沟槽,从路基底部或上部架空跨越。前者为倒虹吸,后者为渡水槽。
4、影响石灰稳定土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1)土质。一般采用塑性指数15~20的粘性土为好。对于硫酸盐类含量超过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路基路面工程》大作业
0.8%或腐殖质含量超过10%的图,对强度有显著影响,不宜直接采用。 (2)石灰质量硬符合Ⅲ级以上的技术标准,并要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 (3)石灰剂量。当石灰剂量较低(小于3%~4%)时,随着石灰剂量增加,强度和稳定性增长,但剂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强度反而降低。 (4)含水量。采用最佳含水量,通过标准击实实验来确定。 (5)密实度。强度随密实度的增加而增长。 (6)养生条件,主要指温度和湿度。施工的最低温度应在5℃以上,且在潮湿条件下养生。
5、沥青路面的基本指标。
答:(1)高温稳定性。(2)低温抗裂性 (3)耐久性 (4)抗滑能力 (5)防渗能力
二、计算题(共50分)
某地拟新建一条四车道的一级公路,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预计路面竣工年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为2092.3次/日,车道系数η=0.45,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年平均增长率γ=10%,试计算该路段设计使用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和设计弯沉值。
其中:Ac—公路等级系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1.0,二级公路为1.1,三、四级公路为1.2。As—面层类型系数,沥青砼面层为1.0,热拌或乳化沥青碎石、上拌下贯或贯入式路面为1.1,沥青表面处治为1.2,中、低级路面为1.3。 Ab—基层类型系数,半刚性基层、底基层为1.0,柔性基层、底基层为1.6。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路基路面工程》大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