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
作者:倪保军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5年第08期
摘要:隧道防水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优越决定于个体品质及其相互间的协同性与统一性。防水施工中要把握好每个防水环节及其相互关系,避免矛盾的转移和升级而影响整个系统。防水施工大原则要坚持(如全包防水),细部环节要灵活,在不变中寻求变,在变中寻求不变,要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只要做到了在施工材料上的层层把关,在设计方案上的深思熟虑、实地考察,在隧道施工中,严格控制,规范管理,把握防水是前提、导排是关键。笔者“正参与广西南宁市凤岭隧道工程建设”。 关键词:隧道工程分类;隧道工程防水工艺;质量控制 前 ;言
近年来,隧道漏水事故时有发生。2005 年,广州珠江隧道出现史上第二次重大漏水事故。漏水事故引起的交通瘫痪给行车车辆造成重大影响。严重的促使车辆轮胎打滑,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伤亡。作为隧道工程防水施工技术操作人员,笔者不禁深思:如何做到隧道质量过硬和安全无患?当然,隧道工程,就其施工工程本身而言是复杂的。在定义上,隧道是指修建在地下或水下并铺设铁路供机车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这三类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道。尤其定义而知,隧道是因地制宜的交通策略,由于受地质、气象环境、居民分布等一系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一、隧道概况
隧道施工并不可能完全保证是万无一失的。在所有隧道工程的难题中,隧道及地下工程渗漏水是长期以来困扰专家们的一个顽固性问题,也是当前地下工程建筑中突出的质量顽疾和亟待解决的问课题。我国铁路部工务部有数据统计:我国至 2008 年底,我国公路隧道总数已达1782座,总长度704公里,严重渗漏水隧道有 490 座,占总座数的 28.4%,我国现在有铁路隧道6876座,总长度为3670公里,严重漏水的隧道 2100 座,占总座数约 30%。同时,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城市地下铁道中,渗漏水情况也已在 30%左右。在地下工程较发达的日本,据调查渗漏水也达到 40%以上。由此可见,隧道及地下工程渗漏水的情况十分严重。这些数据也都表明我国隧道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在探讨隧道防水工艺之前,笔者将首先分析隧道漏水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所带来的危害。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发展,地下工程建设项目在各大城市日趋增多,但混凝土结构的抗裂防水问题一直是困扰地下工程的难题之一。隧道漏水的危害程度也不尽相同,笔者通过工作经验总结而来以下几种危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隧道工程漏水,一方面会使隧道周围的土壤坍塌,形成空洞,危及输水隧道的结构安全。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会溶失钢筋混凝土内部存在的氢氧化钙,并使混凝土的 PH 值变小,这样一来便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因此而发生锈蚀,氢氧化钙 ph 值还关系着结构混凝土的碱骨料的化学反应程度,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讲,也就是说 ph 的值变小,会加快其反应。强烈的反应加速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更甚者在正常的使用年限中,也会危害到隧道工程的结构安全,缩短了工程的使用年限。在经济和人身安全上,隧道防水必须得到十足的重视。 2.隧道工程渗漏水,会危害相关工作人员和交通过往人员。在这里以一个例子证明其危害性。如果工作人员长期在潮湿的隧道环境中工作或生活容易发生氡污染,因为在混凝土和很多建筑材料中的氡在潮湿环境下会受到腐蚀危害从而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乃至丧失劳动能力;更明显的危害,隧道漏水轻度而讲,会淋湿路面,使路面积水或结冰。影响司机行驶安全。重则会是交通秩序紊乱,出现连串交通事故,引发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
3.隧道工程渗漏,为缓和漏水状况,工程队须常年采用机械排水和使用抽湿机或用吸湿剂除湿,再者会使输水量流失,提高输水成本。凡此种种均会造成能耗损失,成本飙升。这样而言,不利于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隧道工程领域占据有利的优势。
4.在运营期间,地下水常从混凝土衬砌的施工缝、变形缝、裂缝甚至混凝土孔隙等通道渗漏进隧道中,造成洞内通讯、供电、照明等设备处于潮湿环境而发生锈蚀,使隧道公共设施失去其功能。这些危害说明隧道防水意义重大。 二、隧道防水工程的优化
1.在材料选择方面要选择经过工程实践证明的成熟产品。尤其是其质量、规格和物理性能应符合国家建筑材料标准以及建筑法律规范的规定要求,另外,选定的初步材料要进行复测检验,多次质量检测后才能确定材料。
2.建筑设计方案方面,在考察岩层,地下水,周边建筑环境的实先下进行设计方案的制作。设计师和勘测人员应进行多方沟通、综合各方意见再决定设计方案。尤其应该注意的是洞室的地面标高应略高于洞口外的地面标高,以便组织有效的排水系统。对于防水薄弱部位,如变形缝、穿墙管、沟坑等等应从建筑布置上为加强防水措施创造条件。同时也要考虑可能变化的土壤结构、地下水系统,从长远的角度高瞻远瞩,达到隧道防水的万无一失。
3.施工时,防水构造的施工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主体结构和防水构造完工后,应及时回填,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所有排水用的明沟、盲沟、天沟、虑层等,施工后应清理,以防堵塞。这也是维持工程质量的保证,在现阶段条件下的防水施工工艺的前提下,如何克服工艺上存在的问题,提高施工质量是有效解决防水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结束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之,隧道机械化施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地铁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各大城市开始修建,地铁工程对防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隧道工程防水施工工艺也随之提高。同时,也正是因为隧道工程在现代交通网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隧道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也逐步得到施工工程师越来越多的重视。抓住前提和关键,制定严格的操作和控制规程,专人把关,注意细节,使每道工序都严格按规程进行,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实际情况加大施工投入,圆满地完成防排水的施工并确保了隧道整体无渗漏。这样一来,隧道工程的防水问题便不再是无法跨越的难题。 参考文献:
[1]王晓奎.大团尖隧道漏水病害的综合整治[J].铁道运营技术, 2002, (02) . [2]周继宏.隧道漏水与对策[J].世界隧道, 1997, (04) .
[3]蓝旻,曾卫洲,马尉. 公路隧道内渗、漏水成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 2006,(24) .
[4]夏德明,陈长发.帷幕法整治隧道漏水[J].铁道运营技术, 1997, (02) .
[5]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