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监护·
延续性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朱若虹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中医医院,江苏 无锡)
摘要: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
例45~8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和实验组分别3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延续性护理,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出院时及出院1年后的血糖水平。结果 护理前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出院时实验组的血糖水平与参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1年后实验组的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备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2型糖尿病;应用;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3.166
本文引用格式:朱若虹.延续性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262,266.
0 引言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病程较长,治疗过程中在患者饮食方面有诸多限
[1]
制,治愈难度大。医学领域针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出了延续性护理办法,通过将院方护理延续到患者出院后的生活中来提高治疗效果。鉴于此,本文就我院特定时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45~8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分别30例。参照组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45~80岁,平均(65.13±8.40)岁;实验组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46~78岁,平均(64.47±9.88)岁。此次调查在本院伦理委员会全票通过后予以执行。所有研究对象经本院正规诊断确定为2型糖尿病患者,且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经统计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得到及时的答复与处理。
(2)电话随访。延续性护理小组应安排成员定期致电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指导患者的康复活动[3]。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电话随访的频率应固定在每2周1次。为保证病情观察及康复指导的细致程度,每次随访时间至少要超过10 min。每次电话随访内容应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以保证对患者病情的全方位了解,且每次通话时应进行详细的对话记录,以备日后查阅。
(3)家庭访视。患者出院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时,延续性护理小组应到患者家中进行访视,面对面地询问患者近期身体状况,并给出康复建议。
(4)门诊随诊。与患者约定定期至医院门诊部复诊,由延续性护理小组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后续延续性护理方案[4]。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出院时及出院1年后的血糖水平比较。血糖水平包含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IC)两项指标,指数下降幅度较大的一组血糖水平较好。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1.2.2 实验组
实验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建立延续护理小组。要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行延续性护理,首先要做好组织准备,将主管护师及护理人员等集合整编为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小组,组员应具备全面的糖尿病专科护理及延续护理知识,掌握娴熟的护理技巧,同时具有优良的职业素养,能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沟通,凭借强大的亲和力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医患关系。主管护师在延续性护理工作中承担监督职责,管理护理工作的进
[2]
程、督促护理人员认真工作等。护理人员是各项护理措施的直接执行者,与患者的关系最为密切,要第一时间察觉患者的异常状况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小组建成后延续性护理工作即刻展开,在患者出院之前将延续性护理小组的联系方式(微信号、QQ号、电子邮箱、电话号码等)留给患者及其家属,为患者日后的咨询提供多种有效渠道,使患者的问题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
2
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评分经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分)
组别实验组参照组tP
例数3030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30.15±6.9130.70±7.070.4240.673
护理后51.05±8.8238.93±4.629.2700.000
(下转第266页)
投稿邮箱:sjzxyx333@163.com
266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l.19 No.83
士需要根据病人的性格特征,明确交流的方向,解除病人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在该次报告结果显示,治疗组不管是各项生活质量分数,还是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率等情况均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充分的说明了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有利于病人身体早日恢复,此外优质护理服务以及良好的服务态度也能更好地赢得患者的满意。总的来说,对于临床治疗脑梗塞患者的过程中,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率,降低残疾率,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适合临床的大力推广以及广泛应用。参考文献
[1] 范蓉馨.优质护理在NCU脑梗塞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护理
学杂志,2016,9(10):78-80.[2] 王冰冰.优质护理对脑梗塞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
当代临床医刊,2017,6(31):22-24.[3] 张贵林,吕婵,徐彤,等.优质护理在提高老年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及
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7,9(9):29-31.[4] 郭容,朱江容.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饮食保
健,2017,19(13):210-212.[5] 尤春.老年脑梗塞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作用分析[J].养生保健指
南,2018,1(13):202-204.[6] 周琴.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实施价值评析[J].心理医
生,2018,2(11):23-24.[7] 张爱萍.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医药前
沿,2018,8(32):301-302.
2 结果
通过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的并发症率,患者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等情况,治疗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有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效果分析[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P
例数4040
生活质量78.85±0.2694.15±0.23<0.05
±s, n(%)]
患者满意度90.11±1.6397.13±1.33<0.05
并发症发生7(17.5)1(2.5)<0.05
3 讨论
脑部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破坏血管内膜,管腔发生狭窄,从而导致脑梗塞[7]。针对脑梗塞病人,进行有效及时的治疗过程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病情,明显的提高病人生活水平,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对比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优质护理模式更加重视以病人为出发点,护士不但应该做好疾病护理干预,同时还必须尽可能的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让病人感受到身心愉悦。在我国相关的医学专家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显示,对于脑梗塞病人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提高病人的遵医嘱行为,进而增强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改善预后。此外还明显的提高了病人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环境护理主要是通过创造优质舒适的治疗环境,减少病人应激行为,使病人感受到关心和爱护。心理护理干预重视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护
(上接第262页)
2.2 出院时及出院1年后的血糖水平比较
出院时,实验组的血糖水平与参照组血糖水平经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1年后,实验组的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1年后的血糖水平比较(±s)
组别实验组参照组tP
例数3030
空腹血糖(mmol/l)出院时11.28±2.61
出院1年后7.12±1.14
Hbaic(%)出院时6.61±1.626.63±1.640.0660.947
出院1年后5.56±1.256.96±1.774.9200.000
理想的效果。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患者
在医院时能根据医生指导节制饮食、按时用药等,但在出院后由于缺乏外力约束,加之本身生活习惯差,作息不规律、不按时按量服药等,很容易造成血糖的大幅波动,使自身病情恶化[5-8]。延续性护理模式完美贴合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需要,对出院后的患者持续进行行为干预,对患者宣讲糖尿病相关知识,从而实现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
[1] 杨淑娟.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
医药导报,2017,14(1):162-165.[2] 欧雪群,兰艳梅,韦连素.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
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178-180.[3] 解源源,刘学梅.延续性护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研究,2017,31(2):623-626.[4] 孙启芳.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自我护理能
力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7,41(8):889-890.[5] 雷铖,孙子科技木,张宝露,等.联合微信的同伴教育在院外2型糖尿
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职业与健康,2018,34(21):93-97.[6] 韩云,徐宇红,叶新华,等.“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
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7):23-28.[7] 韩霞.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观察[J].世
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296-297.[8] 刘栋.以问题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
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5):126-128.
11.29±2.6210.31±1.030.0210.984
15.8130.000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大,且发病年龄出现年轻化趋势,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2型糖尿病缺乏临床特效治疗,一般只能依靠持续使用胰岛素等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许多患者在出院后不遵医嘱,频频打破饮食、运动禁忌,导致治疗效果的降低。针对这一问题,许多医院采取了延续性护理方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出院1年后的血糖水平均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说明与常规护理相比,延续性护理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能收获更
投稿邮箱:sjzxyx333@163.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