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6年电梯检验员开卷考试试题

2016年电梯检验员开卷考试试题

2021-09-29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6年开卷 一、选择题

1. 根据GB7588规定,轿顶停止装置应装在距离曾门口不超过(B)的位置

A. 0.5 m B. 1.0 m C. 1.5m D. 2.0 m

2. 根据GB16899规定,对于一台名义速度为0.65m/s的自动扶梯,当发生驱动链断裂、自动扶梯下行超速,而附

加制动器动作时,(D)

A. 其制停距离应当为0.2m-1.0m B. 其制停距离应当为0.3-1.3m

C. 其制停距离应当为0.4m-1.5m D. 不必保证对工作制动器所要求的制停距离 3. 根据GB7588规定,如轿厢因停电停在开锁区内,在轿厢内手动开门的力应不大于(C)

A. 100N B. 200N C. 300N D. 400N 4. 某井道中装有2台曳引驱动电梯,且轿厢顶部边缘和相邻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的水平距离为0.75m,根据GB7588规定,这2台电梯运动部件之间的隔障应至少从轿厢、对重行程的最低点延伸到(A)以上2.5m的高度。

A. 最低层站楼面 B. 基站 C. 顶层 D. 端站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检验人员不得同时在(B)以上检验机构中执业,变更执业机构的,应当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6. GB7588规定,轿厢缓冲器支座下的底坑地面应能承受(D)的作用力

A. 至少5000N B. 满载轿厢静载1.5倍

C. 满载轿厢静载1.25倍 D. 满载轿厢静载4倍

7. TSG T5001《电梯使用管理维护保养规则》规定,消防员电梯的维保单位应当按照该电梯的(C)的要求制定日

常维护保养项目和内容

A. 检验单位 B. 安装单位 C. 制造单位 D. 使用单位

8. 根据GB7588规定,对于提升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所需的操作力大于(B)的电梯,机房内应设有紧急电动运

行装置

A. 300 N B. 400 N C. 500 N D. 1000 N

9. 根据GB 16899规定,如自动人行道踏板的宽度为1.0m,并且在出入口踏板进入梳齿板之前的水平距离为1.7m

时,该自动人行道的名义速度最大允许达到(C) A. 0.5 M/S B. 0.75 M/S C. 0.9M/S D. 1.0M/S 10. GB21240《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D)是指为节能而设置的平衡部分轿厢自重的质量 A. 曳引机 B. 对重 C. 补偿链 D. 平衡重

11. 在对一台制造日期为1997年8月的自动扶梯进行定期检验时,根据TSG T7005 规定,检验项目(D)可作C类

项目处理。

A. 扶手带入口保护 B. 附加制动器 C. 防护挡板 D. 梳齿板保护

12. 根据TSG T7005规定,按照GB 16899-1997及更早期标准生产的自动扶梯(B)项目可以不检验 A. 梳齿板保护 B. 制动器松闸故障保护 C. 附加制动器 D. 扶手带入口保护

13. 在满足现行TSG T7006-2012《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杂物电梯》相关要求的情况下,杂物电梯的轿厢

地坎下可不装设护脚板,而采用固定在层站上的(A)代替

A. 自动搭接地坎 B. 手动搭接地坎 C. 层门地坎 D. 层门护脚板

14. GB7588规定,用300N的经理垂直作用于门扇或门框的任何一个面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的分布在5cm²的圆形

或方形面积上时,永久变形应不大于(A) A. 1mm B. 2mm C. 7mm D. 15mm

15. 根据GB/T 7024-2008《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名词术语》规定,用链或钢丝绳悬吊的非摩擦方式驱动的

电梯称为(B)

A. 防爆电梯 B.强制驱动电梯 C. 曳引驱动电梯 D. 液压驱动电梯 16. 根据GB/T 7024规定,液压电梯的下行额定速度是指(B)

A. 轿厢空载下行时的设计速度 B. 轿厢空载以额定重量下行时的设计速度 C. 轿厢空载下行时的实际运行速度 D. 轿厢以额定载重量下行时的实际运行速度 17. 根据GB/T 7024规定,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理论输送能力是指(A)

A. 在每小时理论上能够输送的人数 B. 在每小时能够输送的最多人员数量

C. 在每天理论上能够输送的人数 D. 在每天能够输送的最多人员数量 18. GB7588规定,如果底坑深度大于(C),且建筑物的布置允许,应设置进入底坑的门 A. 2m B. 2.2m C. 2.5m D. 1.80m

19. GB/T 20900-2007《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规定,(C)是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确

定是否需要降低风险的过程

A. 风险 B. 风险分析 C. 风险评定 D. 风险评价 20. TSG T5001规定,(C)应由持证的电梯司机操作

A. 直接用于旅游观光的电梯 B. 速度大于2.5m/s的乘客电梯 C. 医院提供患者使用的病床电梯 D. ABC 21. 根据GB25194-2010《杂物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开锁区域不应大于层站平层位置上下的(A) A. 0.1m B. 0.2m C. 0.35m D. 0.4m

22. GB 25194规定,杂物电梯轿厢底面积不应大于(C) A. 0.6m² B. 0.8m² C. 1.0m² D. 1.25m²

23. 根据GB21240-2007《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直接作用式液压电梯防止坠落的措施有(D) A. 由限速器触发的安全钳 B. 破裂阀 C. 节流阀 D. ABC

24. 符合GB26465-2001《消防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消防电梯,还应符合(D) A. GB7588 B.GB21240 C. GB25194 D. A或B

25. GB24803.1-2009《电梯安全要求第1部分:电梯基本安全要求》规定,在任何指定的工作区域,都应提供容纳和

支撑(D)及相关设备的重量的措施

A. 被授权的专业人员 B. 使用人员 C. 非使用人员 D. A B 和C 26. GB24804-2009《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规范》适用于(D)

A. 曳引式、强制式驱动电梯 B. 液压驱动电梯 C.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D. A和B

27. GB28621-2012《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所称的(B)是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允

许电梯在端站之间自由移动的机械装置

A. 机械锁定装置 B. 可移动停止装置 C. 机械止挡装置 D. 机械制停装置

28. 根据GB7588规定,电梯应具有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但该装置可以不保护由于(D)导致的意外移动 A. 曳引力突然丧失 B. 悬挂钢丝绳断裂 C. 曳引轮轮槽严重磨损 D. A B 和C

29. 根据TSG T7004-2012《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液压电梯》规定,在单向阀与液压缸之间的液压系统中

(D),液压系统的压力下降值不应超过企业设计要求,液压系统仍保持其完整性 A. 施加125%的满载压力,保持10min B. 施加125%的满载压力,保持5min C. 施加200%的满载压力,保持10min D. 施加200%的满载压力,保持5min

30.在定期检验时发现一台额定载重量为2000kg、轿厢面积为5m²的曳引式货梯的曳引轮轮槽严重磨损可能会影响

曳引能力,需要进行静态曳引能力试验,根据现行TSG7001规定,试验时应在轿厢内放置(C)重的砝码 A. 2500kg B. 3000kg C. 3125kg D. 3750kg

二、问答题

1. 某检验人员对一台额定速度为1.0m/s的曳引驱动乘客电梯进行定期检验,有关情况如下:

(1)轿厢缓冲器如图1所示,对重缓冲器如图2所示:当轿厢位于顶层端平层时,对重撞板与缓冲器顶面的垂直距离为250mm。(或对重撞板与缓冲器顶面的垂直距离为190mm。)

(2)电梯空载、短接上限位开关,检修点动上行,当上极限开关动作时,轿厢地坎与顶层端站层门地坎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50mm。 1 2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现场P37) 问题1:图1、图2所示的缓冲器分别是什么类型的缓冲器?该电梯所选用的缓冲器的类型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

答:图1是耗能型缓冲器(或者液压缓冲器),图2是非线形蓄能型缓冲器(聚氨酯缓冲器)。

符合要求,因为耗能型缓冲器适用于各种速度的电梯,非线性蓄能型缓冲器适用于额定速度小于等于

1m/s的电梯

问题2:上极限开关动作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

答:不符合要求,因为当轿厢位于顶层端平层时,对重撞板与缓冲器顶面的垂直距离为250mm,而上极限

开关动作时,轿厢地坎与顶层端站层门地坎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50mm。表明轿厢接触对重缓冲器的同时极限开关动作,根据TSG T7001-2009规定极限开关在轿厢或者对重接触缓冲器前动作,所以不符合要求。

(因为当轿厢位于顶层端平层时,对重撞板与缓冲器顶面的垂直距离为190mm,而上极限开关动作时,轿厢地坎与顶层端站层门地坎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50mm。表明上极限开关是在对重接触缓冲器后才动作,根据TSG T7001-2009规定极限开关在轿厢或者对重接触缓冲器前动作,所以不符合要求。)

问题3:检验时发现,对重缓冲器如图4所示,请问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

答:不符合要求,因为不符合TSG T7001-2009中关于缓冲器的要求,缓冲器应当固定可靠,而图3的缓冲器

有明显的断裂、破损现象,并且无固定,所以不符合要求。

问题4:请简述电梯的空载曳引力试验方法

答:将上限位开关、上极限开关短接,以检修速度对空载轿厢提升,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后,继续使曳引机

按上行方向旋转,观察是否出现曳引轮与曳引绳产生相对滑动现象,或者曳引机停止旋转。

问题5:对电梯进行空载曳引力实验时,需要短接图3中的哪些开关(不允许短接整个安全回路)? 答: 短接上极限开关

2. 某电梯制动器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制动器电气控制原理如图6所示,电梯安全回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 (现场P39、P45)

问题1:请说出图5中标号分别为1、2、5、6、7的零部件名称。

答:1-制动弹簧、2-制动臂、5-锁紧螺母、6-制动轮、7-制动闸瓦

问题2:GB7588-2003对参与向制动轮(盘)施加制动力的机械部件的装设提出了什么要求?图4中标号1、2、3、

4、7的零部件中哪些不属于该要求所述的机械部件?

答:装设要求:所有参与向制动轮(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应分两组设置,如果一组部件不起

作用,则另一组仍有足够的制动力使载有额定载荷以额定速度下行的轿厢减速下行。图中标号3是线圈,不属于机械部件。

问题3: 检验人员在检验时发现制动器的制动力不足,请结合图5分析可能导致制动力不足的原因(至少3种) 答:制动闸瓦磨损严重; 铁芯、制动臂等制动器机械部件卡阻; 制动器调节螺母、锁紧螺母松动; 制动弹簧松弛、断裂; 制动闸瓦、制动轮表明有油污。 问题4:GB7588-2003规定,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分析图6是否符合这一要求。 答:不符合,该电路中只有一个接触器介入电路,GB7588-2003中规定,应由两个独立的接触器控制制动

器。

答:不符合,正常运行时YJ不释放,该回路中切断制动器电流的只有SC或XC一个触点

3. 某甲、已两人对一台曳引驱动载货电梯进行检验,该电梯层门为旁开式三折门,层门门锁装设在最左边的门扇 (即图8第1门扇),并只有在该门扇上设有验证其锁紧的电气安全装置:各层门门扇之间除了通过钢丝绳连接外 没有其他的机械连接。检验层门相关的项目时,两检验员有以下对话: 甲:请检查层门门锁锁紧元件啮合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乙:好的,测得啮合长度为7mm。(乙测量层门门锁锁紧元件的啮合长度为图7所示) 甲:请在检查以下层门的闭合

乙:好的,将层门打开后,电梯不能运行。 甲:请查看是否有验证层门闭合的电气安全装置

乙:左边第1个门扇上设有验证其锁紧的电气安全装置,其他层门门扇没有电气安全装置。 甲:电梯层门闭合项目符合要求吗? 乙:符合

甲:你接下来检查门扇与立柱之间的间隙,我记录数据

乙:在左侧第1门扇最下端施加150N的水平力,测量状况如图8所示,测得间隙35mm 甲:好的,门扇与立柱间隙为35mm,小于45mm,符合要求。

问:(1)乙测量锁紧元件的啮合长度的方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应该测量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时,两锁钩重合的深度是否达到至少7mm (2)对于层门的闭合这一检验项目,乙对检验结果做出的判断正确吗?请阐述原因

答:不正确,不符合TSG T7001-2009的要求,对于折叠门层门门扇不是机械方式直接连接,未被锁住的门

扇上也应设置验证门闭合的电气装置

(3)甲对门扇与立柱间隙的检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不正确,不符合TSG T7001-2009的要求,在门扇最不利点施加150N的力,对于旁开门间隙不大于30mm

三、计算题

1.检验人员按照TSG T7005对一台名义速度为0.5m/s的自动扶梯进行检验,测得空载时运行方向的速度和扶手带 速度如表1所示,

问题(1)请计算并判断梯级的速度偏差和扶手带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 答:梯级上行的速度偏差=(31.2/60-0.5)/0.5=4%

梯级下行的速度偏差=(30.6/60-0.5)/0.5=2%

梯级速度偏差分别为4%、2%小于最大允许偏差正负5%,符合要求。

左侧扶手带上行时速度偏差=(31.51-31.2)/31.2=0.99% 左侧扶手带上行时速度偏差=(30.91-30.6)/30.6=1%

右侧扶手带上行时速度偏差=(30.89-31.2)/31.2= -1% 右侧扶手带下行时速度偏差=(30.61-30.6)/30.6=0.03%

右侧扶手带上行速度偏差为-1%,TSG T7005-2012中扶手带的运行速度偏差0-+2%的规定, 所以不符合要求。

问题(2)该自动扶梯是否应设置附加制动器?为什么? 答:无法判断是否需要设置附加制动器 附加制动器设置要求

1.当工作制动器和梯级、踏板或者胶带驱动装置之间不是用轴、齿轮、多排链条、多根单排链条连接的 2.工作制动器不是GB16899-2011中规定的机—电式制动器 3提升高度超过6m 4公共交通型扶梯

四、综合题

2016年9月15日,两名电梯检验人员对安装在商场的自动扶梯进行定期检验,该自动扶梯的提升高度为4.6m 场景一

该自动扶梯的驱动主机上设有机—电式制动器,驱动主机与梯级驱动轮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图9所示。

问题(1)根据TSG T7005-2011的规定,哪种情况需要设置附加制动器?

答:附加制动器设置要求

1.当工作制动器和梯级、踏板或者胶带驱动装置之间不是用轴、齿轮、多排链条、多根单排链条连接的 2.工作制动器不是GB16899-2011中规定的机—电式制动器 3提升高度超过6m 4公共交通型扶梯

问题(2)该自动扶梯是否应设置附加制动器?为什么?

答:应该设置附加制动器,因为驱动主机上梯级的驱动轮之间采用单根链条连接,

该扶梯安装在商城中,由于商场人流量大,属于公共交通型扶梯,也应设置附加制动器。

场景二(现场P95、题库P462)

为了判断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面齿槽的啮合深度,以及踏面与梳齿翅根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检验人员对图10 所标注的尺寸进行测量,其中h6=3mm h7=10mm h9=4mm

问题(1)图中所标注尺寸(h6 h7 h8 h9)哪个是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面齿槽的啮合深度,哪个是踏面与梳齿齿

根的间隙?

答:h8 是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面齿槽的啮合深度 H6 是踏面与梳齿齿根的间隙

问题(2)TSG T7005-2012对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面齿槽的啮合深度和踏面与梳齿齿根的间隙是如何规定的? 答:TSG T7005-2012规定,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面齿槽的啮合深度不应小于4mm,梳齿板的梳齿齿根与踏

面的间隙不应大于4mm

问题(3)该自动扶梯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面齿槽的啮合深度,以及踏面与梳齿齿根的间隙分别是多少?是否符

合要求?

答: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面齿槽的啮合深度为:h8=h7-h9=10-4=6mm 踏面与梳齿齿根的间隙为h6=3mm, 所以均符合要求。 场景三 (现场P110)

对楼梯下陷保护装置进行检测时,检测杆上端部与梯级间的间隙(如图红圈所示),分别为8mm、9mm

8mm(即梯级至少下陷8mm才能接触检测杆)用手拨动检测杆使横轴转动时,设置于该轴右侧端部的电气安全装 置动作。

请问梯级下陷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 答:不符合要求

(1)TSG T7005-2012中规定,左右两侧的电气安全装置均能动作才符合要求

(2)根据梳齿与梳齿板的啮合深度要求至少4mm,另外啮合间隙不超过4mm,梯级最多下陷8mm才能

符合要求,题中测得9mm,所以不符合要求。

场景四

该自动扶梯的围裙板设置在梯级的两侧,检测到某梯级两侧与围裙板之间的间隙均为4mm,请问梯级与围裙板之间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

答:不符合要求,根据TSG T7005-2012的规定,梯级一次水平间隙不大于4mm且两侧对称位置处的间隙总和不应大于7mm,题中两侧对称位置处的间隙综合为8mm,所以不符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