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记游、写景、状物、抒情、议论的文章。分类细腻,品种繁多,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不讲究音韵,语言精美,情韵优雅,布局巧妙,内蕴丰厚,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欣赏水平、丰富学生语言、熏陶学生人文精神的极为重要的文体。
一、散文文体特点
散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与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其主要特点如下: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主要特点。“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都是为更好的表现文章的主题。
2、意境深邃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通过对人、事、景、物的描写,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等手段,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营造出更深远的意境。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辟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散文主要分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哲理散文。 1、叙事散文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
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例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巴金的《小狗包弟》。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都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2、抒情散文
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寓情于景,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陆蠡的《囚绿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描绘景物为主的写景散文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写景散文可对物抒情、可托物寄意、可写物喻人、可借物言情、可写物忆趣、可咏物明理、可物我交融、可即物抒怀、可运用“象征”、也可演绎“内涵”。
3、哲理散文
哲理,是感悟的参透,理念的凝聚,思想的火花,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时常涵咏这类美文,自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悟生命的真理,从而揭示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哲理散文因为超越日常经验的意义和自身的自然物理性质,构成了本体的象征表达。它摒弃的是浅薄,而是达到一种与人的思想情性相通、生命交感、灵气往来的境界,我们从象征中获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畅快,由心灵的平静转到灵魂的震颤,超越一般情感反应而居于精神的顶端。由于哲理散文是个立体的、综合的思维体系,经过联想,文章拥有更丰富的内涵,把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从哲理散文的字里行间去读解到心智的深邃,理解生命的本义。这就是哲理散文艺术美之所在。
散文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三 级 评价指标 知识 与能 力目 标 评 价 内 容 赋得分 分 教 学 目 标 过程 与方 法目 标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目标 教 材 处 理 教学 内容 了解、积累作品所涉及的文学知识。 整体感知文章,准确把握作者思想情感脉络,精知识 炼准确概括全文主要内容,透彻理解散文的主旨目标 和基调。 通过课堂学习了解散文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个性化能力 的阅读,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发现能力、整合目标 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感受美的语言,品味美的语言,积累美的语言,过程 运用美的语言。 目标 深刻领会和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散文情结。 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领悟散文作品的丰富内涵、在体会其艺术魅力的过程中学习鉴方法 赏散文作品的基本方法。 目标 抓住贯穿全文或明或暗的线索,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准确划分层次。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热爱情感 生命的高度情怀。 目标 进行审美教育,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 态度 进行散文鉴赏的学习训练,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目标 激发鉴赏兴趣,提高对散文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散文作品的朗读体味中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从而提高修养,涵养心灵,培养气质,价值观 养成高雅情怀。 目标 通过学习,准确认识和评价散文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审美观。 结合语境,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从内教学 容和形式等方面品析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重点 鉴赏作品的创作特色和风格、表现手法,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 发掘作品蕴含的深刻哲理,得到有益的启示,引教学 发出有创意的解读与个性化的思考,进而准确、难点 完整、流畅地表达出来。 赏析作品中的意象和意境,深层次地领会形象的教学 象征意义与社会意义,有深度有品位地欣赏和评内容 析作品中人与物的形象,领悟形象与情感的关联及作品通过形象描写所表现出的艺术魅力。 10分 10分 10分 10分 10分 15分
教学 形式 线索法 文眼法 教联想法 学 方法 诵读法 技巧法 检索或筛选文章的相关信息并加以整合。 指导学生从构思炼意、选材谋篇、意境格调、语言风格、形式结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社会意义以及美学价值等方面对散文作品进行赏析,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学习从感知与领会、理解与阐释、辨析与品味、引申与联想、对照与比较、质疑与评价等不同的角度阅读散文作品。在诵读、理解、品析与赏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品味散文语言:自然美、含蓄美、音乐美、绘画美。修辞方法①比喻②反衬③对比④象征⑤排比。 描写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准确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⑴事物线索;⑵感情线索;⑶时间线索;⑷空间线索;⑸人物活动线索;⑹事理线索。 准确把握“文眼”,并进行深入分析,指导学生领会学习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 注重想象、联想方法讲习,领会文章的神韵。①串联式;②辐射式;③假托式;④屏风式。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 指导学生诵读文本,体味作品的语言,进而从整体上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感受和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15分 15分 掌握诸如渲染、铺垫、象征、伏笔、照应、悬念、衬托、过渡、以小见大等技巧,鉴赏文本。 通过意象、意境分析,理解体会散文深刻的思想、情感法 动人的感情、生动的画面。①融情于景②借景抒情③托物言志④直接抒情⑤间接抒情。 教 (5分) 学 总风 分 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