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与中国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2021-09-14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探索争鸣2014年7月(上) 网络舆情与中国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石娇娇 (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系,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自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我们就处在一个不断变革、蓬勃发展的时代,同时,互联网也以它飞速的发展遍布整个时代。纵观整个变革历程,中国社会的 变革最为引人注目。本文对网络舆情与中国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网络舆情;社会变革;社会影响 现如今,互联网已在中国蓬勃发展了十 几年,由于网络信息的快捷性及广泛性,使 民众对其的依赖性逐步提高。正当国内面临 社会改革期,国民的政治权益增强,使得网 络舆情成为了民众们表达意见的主要渠道。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与组成 (一)网络舆情的定义 网络舆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转换 成网络舆论。由于它是近期才兴起的新词 汇,所以,并没有对其的权威性定义。从字 面的意思来讲对舆情的理解可解释为舆论 的情况。它是社会中。公民对一些人或一些 事的各抒己见的总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 不断发展,公民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让更 多的人拥有了发言权并参与到了社会舆论 的建设中来。同时,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也成就了网络这个虚拟的平台,出现了网络 舆情的状况。 (二)网络舆情的组成要素 1.网民 网络舆情的组成要素中,网民是不可或 缺的主体。网络舆情的发展是在社会舆论的 基础上实现的。社会舆论往往代表了民意的 象征,而网络舆情却存在其偏执性。其中, 网民的构成就存在其不完整性,因为网民的 主要群体为年轻人,其中农村和高龄的网民 指数只占了40%,同时,网民中男性居多。 因此。网络舆情所表达的民j薛是不完整的, 是无法代表全民的所想的。 2.焦点问题 网络舆情的出现,其导火索就是焦点问 题的生成。有了焦点问题,就有了网民对其 发表观点的想法与对象。这些焦点问题并不 拘泥于事情的大小,大到国家大事,小到生 活琐事都可能成为网民舆论的焦点问题。但 通常情况下,这些焦点问题都对网民有刺激 性的因素。同时,引起网络舆情的另一个因 素还要焦点问题的网络标签,如“我爸是李 刚”、“范跑跑”等。 3.自由的网络平台 网络的特点除了其快捷性、广泛性之 外,还有其匿名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这使得 网民抓住其自身具备的特点而进行民意的 表达。同时,网络环境中不存在上限级关系、 可以毫无顾忌的发表言论自由等特质让众 多网民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怀、抱怨自己的不 满,以及提出自己的意见等。当焦点问题出 现的时候,就会从评论、贴吧、网页和聊天 工具中涌现源源不断的网络舆情。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 (一)网民言论自由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当今社会,人们可以 足不出户的分享到最新的热点话题和新闻 播报。同时,也可以自主的对热点话题进行 讨论及各抒已见。当网民们沉浸在网络所赋 予的自由性世界的时候,部分网民的匿名性 言论也让自由性的舆情多了些负面影响。这 样无束缚、无后果的言论自由导致网民的言 论出现过于偏激的现象,也就影响了网民真 实意见的表达。同时,也会出现网民人格上 的双向极端,沉浸在虚拟的自由和现实的束 缚的中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舆情的真 实性。 (二)传播速度快捷 网络舆情给网民们创造了双向的互动 式传播形式,并具有传播速度极快,并反响 极大的特点。现如今,许多社会问题和政府 都在舆情中得以解决,网民通过对新闻或热 点话题的提问来表达自己的建议,同时,政 府及相关部门也会与群众互动,回应其问 题,这使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 (三)控制力薄弱 虽然互联网营造了一个方便、快捷、自 由开放式的环境,但是,中国有句俗语说的 好,国不可一日无君。对于网络来讲,是一 个没有君主的国度,用技术的力量无法对浩 瀚的网民进行有度的管理,这是网络舆情中 的致命弊端。无规矩不成方圆,网络的自由 性和匿名性充分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但也 同时会引起不可预测性的谣言及不真实信 息的散布。 三、网络舆情与中国社会变革的关系 (一)反映民情的最佳途径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目标在于实现四 个现代化,也就是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 人们生活的现代化和人们观念的现代化。于 此说来,现代化的社会便是一个不断推陈出 新的开放性社会,这便给网络舆情提供了良 好的平台。中国社会通过不断的改革萌生出 了网络舆情的热潮,它不仅成为了群众表达 已见的平台,也让政府更全面的、深人的对 群众有所了解。网络舆情的出现让传统的集 体示威、游行等极端的行为得以减少,民众 更愿意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利益及需求, 从而将沟通的情绪化转化为一定程度上的 理性理解,增强了群众的积极参与度 。 (二)维护了社会变革中弱势群体的利 益 在传统的社会环境下,对于弱势群体来 讲是很难拥有发言权的。它以社会权力分配 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的产物的身份难以 化解自身的压力满达到满足自身利益及所 愿的目的。目前我国的弱势群体的数量也是 不可小觑的,例如,残疾人、农民工、下岗 工人等,占我国总人口数的12%左右。对于 他们而言,对于社会的改革是很难发表自己 的意见的,没有有效的渠道和经济来源,也 无法吸引群众的关注。然而,网络的出现给 了弱势群体一个期盼已久的机会,通过网络 舆情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并得到社会的关注 和支持。 (三)提升社会变革的速度 041 网络的兴起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 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变迁与 发展。其中,最明显的改变就是民众的公共 参与意识的提高。民众不再是社会变革的旁 观者和被动者,他们会主动的通过网络舆情 积极的参与到决策中去。在中国的社会变革 中,民众的参与起到了不可小觑的影响,民 众话语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网络舆情的发 展对现今社会的转型起到了民主化、自由 化、大众化的积极作用 。同时,网络舆情 也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加快了社 会变革的步伐与体制改革日趋民主的轨迹。 (四)打破传统的权力结构 在中国社会的变革中,传统的官僚的改 革是最为复杂的。政府需要有针对性的处理 等级观念问题,并得到民众的有利支持。其 中,对于打破垄断主义和强权控制的情形 下,网络是起着颠覆作用的。网络舆情让群 众们不再闭塞于报纸、广播、电视的信息获 取量,在网络多元化的传播中,民众的信息 量在不断的增加,政府的思想也由此得以广 泛的传播开来。 (五)促进公众平等交流 中国是个法制社会,传统意义上的民主 是无法实现绝对的公平的。网络舆情的兴起 大大的削减了等级观念的传播。网民与政府 间的公平、平等化交流得以扩散。 (六)社会的变革引导网络舆情的走向 政府、法律和媒体是控制网络舆情的三 大因素。在网络舆情的发展日益广泛的同 时,也需要对其弊端进行控制和正确的引 导,只有把握住网络舆情正确的动态走向, 才能让其对网民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所 以,媒体作为网络舆情的开端。要加强自身 的服务意识与理念,提升自身的服务品质, 更好的协调网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同时, 政府在社会的变革中要加强网民的自律意 识的培养,避免欺诈,诽谤等暴力行为的出 现,实现共同进步与和谐发展的理想状态。 结论:网络舆情在中国社会变革时期的 兴起和发展表明中国民众有着强烈的希望 能够参与到公共政策领域中去,并表达自己 的利益的愿望。因此,网络舆情的传播是需 要控制的。中国政府同时也从关注网络舆情 到重视网络舆情,并最终积极引导群众向网 络舆情的积极方向发展,这将成为网络舆情 与中国社会改革之间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 中伟.试论21世纪中国政治决策的改革【J】. 学术探索,2012,1(10):78-86. [2】张丽红.网络舆情对网络民主的影响册.天津 社会科学,2011,3(09):62-75. [3】郑曙村-互联网给民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l 政治学研究。2010,2(07):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