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猜谜多雅趣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68 f CULTURE『文化网址: 。。 品茶猜谜多雅趣 林博专/文 text by 11nbozhuan 管如莉/责任编辑 editor by guanrul1 中,茶壶是茶客们最喜爱,也是茶具中的宝器,民间流传许多脍 炙人口的赋体茶壶谜,如“颈长嘴小肚子大,头戴圆帽身披 花”;“一只无脚鸡,立着永不啼。喝水不吃米,客来把头低” ……此类赋体谜不但是一种闲间茶料,而且是启迪儿童智力的 茶的故事谜由于其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备受茶人谜 好素材。 友喜爱。相传,古代江南有座寺庙,住着一位嗜茶如命的和尚, 倘无茶喝他晚上总睡不好觉。和尚与寺外一爿食杂店老板是谜 友,平常喜好以谜会话。一天晚上,老和尚茶瘾谜兴齐发,就遣 哑巴小徒穿上木屐,戴着草帽去找店老板取一物,店老板一看 小和尚装束,心领神会,速取茶叶一包叫他带去。原来,这是… 道活生生的“茶”谜,小和尚头上戴草帽,暗合“升”,脚下穿 “木”屐为底,中间加上小和尚(“人”),组合起来正是个 “茶”字。 “生在山中,一色相同。泡在水里,有绿有红。”这是流传于 民间的一道牛动有趣的茶谜。谜,是古今盛行不衰的传统文化; 茶,是中国人的“国饮”,也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早在秦汉时的 《神农本草》中就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 之”的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茗。苦寒,久食令 人瘦,去人脂,使人不睡。饮之宜热,冷则聚痰。主治:疮,利小 在中国民间,流传明代唐伯虎以谜会友趣闻:一天,祝枝山 来到唐伯虎家品茶,唐伯虎笑着说 “我近日做了四个字谜,今 天你要是猜不出就恕不接待!”说罢,徐徐吟出谜面:“言对青 山青又青,两人土上说原因。三人牵牛缺只角,草木之中有一 人。”不消片刻,祝枝山得意地敲了敲茶几说:“这样的谜难得 倒我吗?倒茶来!”唐伯虎料想他猜中了,就把祝枝山推到太师 椅坐下,示意家僮上茶。原来他刚才出的四个字谜正是“请坐, 便,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睡,有力悦志,下气消食。”可见,我国 古代先贤早就发现茶叶具有药用价值。 闲暇之余,品茗猜谜,别有一番高雅情趣。“草木有本心”, 当数中国最早的茶谜,这是古代谜家巧撷唐朝张九龄《感遇》 诗所配制的“茶”字。在中国、日本及韩国都有为老人祝寿赠送 茶叶的习俗,其实这本身就是绝妙的茶谜。你看那“茶”字的下 部,小是包含着“人…‘八…‘十”么?再加上草字头(指廿),正 奉茶”。以谜会话,其乐融融! 文义谜言简意赅,具有精炼、精妙、精彩之特点,茶友谜人 喜闻乐见。如“饮茶结知已”(猜集邮名词)谜底:品相好;“武 夷一枝春”(猜茶类一)谜底:山茶;“旧居品茗室”(猜北京名 店一)谜底:老舍茶馆;“茶客签到簿”(猜七言唐诗一句)谜 底:唯有饮者留其名;“茶中上品来一包”(猜字一)谜底:合: 好一百.“祝贺茶寿”正是最好的生H贺礼。而今,亦诗亦谜的 “草木有本心”还被应用于药店、茶店和茶艺馆,作为绝妙的标 志性广告! “一盏香茗值千金”(猜文学名著~)谜底:《茶花女》;“幼儿 少饮潮汕茶”(猜文艺形式连节目名)谜底:小品《功夫》。有 些文义谜直接将“茶”端上让猜者“品尝”,如“聊饮香茶乐融 融”(猜文艺名词二)谜底:小品、喜剧;“人到西湖共品茶” (猜字一)谜底:藻。所有这些茶谜仿佛散溢着扑鼻茶香,谜趣 诱人,虽不能饮却也齿颊留芳。 数十年来,我喜好品茶写茶,猜谜制谜。茶谜通常有赋体 谜、故事谜和文义谜三类。赋体谜是采用形象思维手法,谜面用 茶的特征、性质和功能等巧妙地暗示谜底。常用拟人化的童话 或歌谣形式,读来琅琅上口,而且形象生动。如“生在山里,死 茶香袅袅,谜味浓浓。朋友,茶余饭后,何不在自家庭院中、 阳台上或盆景边摆下“茶家伙”,邀来三五好友,猜谜饮茶问, 在锅里,埋在罐里,活在杯里”、“命里苦心里更苦,清明节抛家 别祖。太阳火里算逃过,到后来水灾难过”、“孔明祭起东南风, 周瑜设计用火攻。百万雄兵推落水,赤壁江水都变红”,这几则 度过愉悦、凉爽的一天。0 赋体谜的谜底说的便是幽默有趣的茶叶及其泡沏特征。在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