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课程概论 复习

幼儿园课程概论 复习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幼儿园课程概论

第一章:

一、幼儿园课程概念。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的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总和。

二、幼儿园课程特点:

1、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

2、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性。

3、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

4、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5、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

三、幼儿园课程的分类:

学科课程、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经验课程

第二章:

一、什么是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是一种决定、改进课程的活动与过程,探讨形成、实施、评价和改变课程的方式、方法,主要有两种模式,即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

二、泰勒提出的四个问题。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三、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

目标模式:博比特 过程模式:劳伦斯·斯坦豪斯·宾特雷伊

四、幼儿园课程模式设计取向。

1、学科中心取向 2、学习者中心取向 3、问题中心取向

第三章:

一、课程目标分类。

1、普遍性目标 2、行为目标 3、生成性目标 4、表现性目标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对幼儿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和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第四章: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目的性原则、适宜性原则、生活化原则、兴趣性原则、基础性原则、逻辑性原则。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方式。

(一)基本方法

1、论理组织法 2、心里组织法

(二)常用方法

1、纵向组织法 2、横向组织法

三、课程实施的取向。

1、忠实取向 2、相互适应取向 3、课程创生取向

四、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

1、课程计划因素 2、一线教师因素

第六章:

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及过程。

原则:

(一)从课程评价的目的看

1、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

2、评价应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从评价的主体看

1、应以教师自评为主

2、重视家长的参与

3、要鼓励幼儿参与评价过程

(三)从评价的过程和方法看

1、评价过程应客观、真是、自然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四)从评价结果看

1、正确的看待评价结果

2、切实发挥评价结果的作用

过程:

(笔记)一般过程:集中问题→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分析评价方案→解释资料、得出结论

(书本)

(一)评价方案制定阶段

1、确定目的及评价内容

2、确定评价的程序、指标及标准

3、选择评价方法

4、确定评价人员的分工及合作

5、撰写评价方案

6、对参与评价人员进行培训

(二)评价方案实施阶段

1、搜集信息

2、整理信息

3、分析信息、得出结论

4、撰写评价报告

专题:

一、陈鹤琴物质活动课程中心思想。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方面,即或教育的目的论,活教育的课程论,或教育的方法论。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大自然、大社会才是获得书,直接的书,应该向大自

然大社会学习。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的基本方法。

二、海伊斯科普课程。

是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戴维·韦卡特创立的海伊斯科普教育研究机构在1961年开始发展起来的课程,它是一个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课程方案。

三、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的先进理论基础。

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的形成,除了受意大利自身幼儿教育的传统及二战后左派政治改革的影响外,还受欧美主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及皮亚杰、维果斯基等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此外,布鲁纳的教学思想、布朗芬布伦纳的教育生态学观点、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等。

主要理论观点:

(一)儿童观

1、儿童是一个拥有充分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人。

2、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

3、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

4、儿童天生都是艺术家。

(二)教育观点

1、教育不仅仅是最求什么外在的教育目标,而更多注重内在的品质。

2、在教学方法上,瑞吉欧反对传统的单项灌输,反对把语言文字作为获取知识的捷径,他们认为教育就是要为儿童带来更多去创新和发现的可能性,教育在于给儿童创设学习的情境,帮助儿童在与情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

四、园本课程的概念:

在幼儿园现实的根基上生长起来的,与幼儿园资源、师资等条件相一致的课程。

五、园本课程特点:

1、在课程特性方面,园本课程具有特色性

2、在课程权利方面,园本课程具有自主性

3、在课程民主性方面,园本课程具有民主参与性与开放性的特点

4、在课程开发方面,园本课程具有生成性

名词解释:

分科课程 园本课程 海伊斯科普课程 综合课程 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分科课程:指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

园本课程:在幼儿园现实的根基上生长起来的,与幼儿园资源、师资等条件相一致的课程。

海伊斯科普课程:是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戴维•韦卡特创立的海伊斯科普教育研究机构在1961年开始发展起来的课程,它是一个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课程方案。

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显性课程:即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

隐性课程:即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一、选择题 10个 (10分)

二、填空题 10个 (10分)

三、名词解释 5个 (20分)

四、辨析题 2个 (10分)

五、论述题 1个 (10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