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背诵默写。(6分,其中默写5分,书写1分) 【小题1】,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小题2】历代诗人都喜欢描绘洞庭湖的景色: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里,以“,。”两句描绘其壮阔之景;宋代诗人陈与义则在《登岳阳楼(其一)》中用“白头吊古风霜里,。”将景色与个人身世结合,有无限悲怆之感。 【小题3】《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交代了夜游之因的句子是:。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纳米技术与永磁体
①提到永磁体,你大概会觉得陌生,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一辆普通的汽车的电动座椅、电动后视镜、电动天窗、雨刮、空调器等几十个部位,都要使用到各种永磁电机、永磁电动器件和永磁声响器件,这些都离不开永磁体。
②永磁体是指能够长期保持吸引铁质物体的磁性材料。它们磁性的强弱取决于其最大磁能积,如果磁能积越大,那么实际应用需要的永磁体的体积将越小,用量和成本也将随之降低。 ③当前永磁体中磁性能最强、应用最广的是稀土永磁材料,主要为Nd-Fe-B系永磁体。 ④Nd-Fe-B系永磁体,是1983年由日本和美国学者发明的具有最高磁能积的新型稀土永磁材料,它的磁能积非常高。Nd-Fe-B永磁体的吸力可以达到自身的600倍,也就是说一块60千克的永磁体可以吸起重达36吨的集装箱。它被称作当代“永磁之王”,是目前磁性最高的永磁材料,也是综合性能最高的一种永磁材料。“永磁之王”的研制成功,使各种永磁器件实现了超小型化。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000cc汽车发动机上采用这种永磁体后,发动机重量减少近50%,体积也小了将近一半。
⑤在Nd-Fe-B稀土永磁制作的电机中添加极少量的镝(dī)和铽(tè),就能够使电机中的磁铁变轻90%,它们是绿色能源产品的魔法配料。稀土元素镝和铽非常紧缺,世界上99%的镝和铽产自中国南方的广东、四川、江西等地。但开采过程却充满污染风险,用来提取稀土元素的酸性物质可能会进入溪涧和河流,破坏稻田及渔场,污染水源,会引发极其恶劣的环境问题。严重缺乏稀土的日本和富产稀土但封存了本国稀土矿的美国等发达国家,都从中国进口大量廉价稀土,给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压力。
⑥随着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对磁性要求越来越高。采用纳米技术来提高永磁体磁性是目前科学研究主攻方向。
⑦通过研究发现,只要在纳米尺度上将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复合在一起,就可以利用纳米技术制作出新型永磁体。这类磁体由于同时兼具了软磁材料的较高剩磁和永磁材料的较高矫顽力两大优势,新型永磁体就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高磁能积,因而具有了超强的磁力。
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都在积极研究用纳米技术制造一种被称为“纳米复合永磁体”的新型稀土永久磁铁。它是利用纳米技术将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相互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⑨根据理论推算,利用一片直径为12.5厘米的这种新型纳米复合永磁体,将足以吸起7吨重的卡车。新型永磁体的磁能积的大幅增加,将大大缩小永磁材料体积,可以使新兴的电动汽车更加小巧灵活,也可以使庞大的核磁共振扫描仪变成便携手提式,甚至可以使曾经难以想
象的10兆瓦风力发电机成为可能,进而形成小到可以放进掌心,却可以为一艘小型邮轮提供动力的强力磁铁。
⑩不但如此,新型永磁体大量使用了廉价的铁元素,降低了稀土元素特别是资源稀缺、价格昂贵的镝和铽的用量,减小实际使用的体积和质量,从而大幅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并有效提高了磁性能。这非常有助于减少世界各国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有助于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
(原文有改动)
【小题1】从文章内容看,为何新型永磁体会有超强的“磁力”呢?(3分)
【小题2】“它被称作当代‘永磁之王’,是目前磁性最高的永磁材料,也是综合性能最高的一种永磁材料”一句中“目前”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小题3】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子:“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000cc汽车发动机上采用这种永磁体后,发动机重量减少近50%,体积也小了将近一半”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分)
【小题4】“严重缺乏稀土的日本、富产稀土但封存了本国稀土矿的美国等发达国家,都从中国进口大量廉价稀土,给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压力。”结合本文内容,请你为我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2.课外阅读(10分) 最温暖的墙 马国福
①玲玲是一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口子,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就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捂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玲玲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染红了手中的粉笔。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玲玲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⑤第二天上课时,玲玲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一样。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
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玲玲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⑦玲玲轻轻撕开纸,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独特的,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玲玲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诗意美好的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玲玲。玲玲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使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婆娑和妩媚。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摘自《意林文汇》2007年1月上,选文有删改) 【小题1】请概述文章主要内容。(2分) 答:
【小题2】第⑤段划线句子中的“有一种期待”,请设想学生们“期待”什么?(2分) 答:
【小题3】第④段中为什么说“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2分) 答:
【小题4】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最温暖的墙”的?(2分) 答:
【小题5】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在学习中无处不在,春节将到,请你写出几句最想对老师说的话。(2分) 答: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张无垢勤学
张无垢谪①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执书立窗下,就③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④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⑤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注释:①谪: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员降级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这里指被贬官。②昧爽:天将亮。昧,昏暗。爽:明朗,清亮。③就:接近,靠近,趋向。④洎(jì):等到。⑤趺(fū):指脚。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如是者十四年是:_____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辄:____ ③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惑: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_____
【小题2】选出“而”字与“就明而读”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舟已行矣,而剑不行C.拔山倒树而来D.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小题3】翻译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小题4】张无垢被贬后仍坚持勤学,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4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小题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2分)
【小题2】词的下片抒发了哪几种情感?请概括作答。(2分)
2.阅读下面两手诗词,完成后面小题。((5分) 渔家傲从军行 范仲淹王昌龄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青海长云暗雪山,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孤城遥望玉门关。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黄沙百战穿金甲,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不破楼兰终不还。 【小题1】《渔家傲》和《从军行》在内容上有着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2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两首诗词在思想情感上的异同点。(3分)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 】 瓦松:一种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没有什么用处。 【小题1】诗歌题目为“菊”,但是诗句中无一字提到“菊”,他是怎么写“菊”的?试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揣摩诗的最后一句,你从“不羡瓦松高”一句中悟出了什么道理?(3分)
1.作文
撇和捺互相支持就成了“人”,在人生的历程中常常离不了他人的支撑。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常需要有人倾诉;在急风骇浪的时候,常需要有人帮扶。学习的困惑需要有人的指点,是生活的艰辛需要有人的支撑,是思想的贫乏需要有人的浇灌,是心灵的苍白需要有人的丰富„„在时间的流逝中,总有人是你最想依靠的。
请以“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