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城市地图集》
专业技术设计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测绘院
2015年8月
《昌吉市城市地图集》
专业技术设计书
编制单位(盖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测绘院 审核意见: 审核人:
年 月 日
批准单位或部门(盖章): 审批意见: 审批人:
年 月
编制负责人:
主要编制人:
年 月
日 日
1
目 录
1 项目概述 ....................................................... 1 1.1 项目来源 ....................................................... 1 1.2项目区范围 ..................................................... 1 1.3 项目区行政隶属 ................................................. 1 1.4 项目任务 ....................................................... 1 1.5 项目完成期限 ................................................... 2 2 项目区域概况 ................................................... 2 2.1 行政区划 ....................................................... 2 2.2 自然地理 ....................................................... 2 2.3 产业经济 ....................................................... 2 2.4 交通旅游 ....................................................... 3 3 资料使用 ....................................................... 3 3.1 基本资料 ....................................................... 3 3.2 补充参考资料 ................................................... 4 4 引用文件 ....................................................... 4 5设计原则 ....................................................... 5 6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 6 6.1 开本、尺寸和装帧 ............................................... 6 6.2 比例尺 ......................................................... 6 6.3 投影 ........................................................... 6 7 图集结构和表示方法 ............................................. 6 7.1 图集图幅编排 ................................................... 6 7.2 图集表示内容 ................................................... 8 7.2.1 第一部分:序图 ............................................... 8 7.2.2 第二部分:区域图 ............................................ 10 7.2.3 第三部分:街区详图 .......................................... 11 7.2.4 第四部分:地名索引 .......................................... 12 8 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 ............................................ 13 8.1 技术路线 ...................................................... 13 8.2 工艺流程 ...................................................... 14 9 编制要求 ...................................................... 14 9.1 版式要求 ...................................................... 14 9.2 图例 .......................................................... 15
1
9.3 序图、区域图编制要求 .......................................... 15 9.3.1 界线 ........................................................ 15 9.3.2 居民地 ...................................................... 15 9.3.3 道路 ........................................................ 15 9.3.4 水系 ........................................................ 16 9.3.5 山脉、山峰 .................................................. 16 9.3.6 注记 ........................................................ 16 9.3.7 其他 ........................................................ 16 9.4 街区详图编制要求 .............................................. 17 9.5 其他要求 ...................................................... 17 9.6 作业图幅分层结构 .............................................. 17 10 组织实施和进度安排 ........................................... 17 10.1 组织实施 ..................................................... 17 10.1.1 软件 ....................................................... 17 10.1.2 硬件 ....................................................... 17 10.1.3 编辑部人员构成 ............................................. 18 10.2 进度安排 ..................................................... 18 11 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 ........................................... 18 11.1 质量管理 ..................................................... 18 11.2 质量控制 ..................................................... 19 11.3 安全控制 ..................................................... 19 12 上交和归档成果 ............................................... 20 12.1 上交和归档成果 ............................................... 20 12.1.1 数据 ....................................................... 20 12.1.2 纸质产品 ................................................... 20 12.1.3 技术文档 ................................................... 20 12.2 成果归档要求 ................................................. 20 13 附件 ......................................................... 21 附件一:图例 ...................................................... 21 附件二:标准图层 .................................................. 23 附件三:样图 ...................................................... 25
2
《昌吉市城市地图集》专业技术设计书
1 项目概述
1.1 项目来源
《昌吉市城市地图集》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应用推广项目。
近年来,昌吉市大力实施“文化名市、生态美市、科教兴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以新疆“美食文化之都、宜居创业之城”为城市形象定位,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城市影响力、公共服务力、综合软实力、干部执行力”,打造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先行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努力把昌吉市建设成为现代制造加工业基地、活力创新和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使昌吉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成为全国14个重点开发区之一的天山北坡经济带率先发展城市和17个城市群之一的乌昌石城市群重点建设城市,并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双拥模范城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为了全面准确详实地展现昌吉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昌吉市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测绘文化需求,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申报和严格筛选,将昌吉市列为“中国城市地图集系列”第一批试点城市。
1.2项目区范围
东经:86°24′— 87°37′ 北纬:43°06′— 45°20′
项目区东西距离约30千米,南北距离约260千米。 1.3 项目区行政隶属
本项目区行政隶属于昌吉回族自治州。 1.4 项目任务
编写图集专业技术设计书,收集用于制作本图集的矢量、栅格、统计和文字
1
等资料。制作序图、区域图和街区详图。将所有图幅进行编辑处理、现势更新、整合、整饰。制作完毕后进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最后上交中国出版集团。
1.5 项目完成期限
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
2 项目区域概况
2.1 行政区划
昌吉市隶属于昌吉回族自治州,是昌吉回族自治州的首府城市。昌吉市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东与乌鲁木齐市、五家渠市相依,南与和静县相连,西与呼图壁县相邻,北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福海县相接。昌吉市下辖8个镇、2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83个行政村和50个社区居委会。市辖乡镇名称分别是硫磺沟镇、榆树沟镇、三工镇、六工镇、二六工镇、大西渠镇、滨湖镇、佃坝镇,庙尔沟乡、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昌吉全市总面积821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60平方千米。截止2014年9月昌吉市总人口约53万人。
2.2 自然地理
昌吉市拥有丰富的矿产和水电资源。矿产有煤、铁、金、硫磺、白矾、芒硝、石灰石、矿气泉等。全市水储总量19.88亿立方米,境内有大小冰川158条,面积60平方千米。昌吉市地貌类型大体分为山地、平原、沙漠三大部分。整个地势为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南北高差4000多米。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气温7.2℃,年均降水量193.6毫米,年均蒸发量1755.8毫米,年均无霜期164天。
2.3 产业经济
昌吉市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率先发展的主要城市,已纳入国家22个核心经济区规划,将成为新疆重点发展区域,对外可以输出轻工、机电、建材、食品等产品,对内可以输入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加之俄罗斯加入WTO后,中西亚市场环境进一步宽松,特别是中央站在国家战略层面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昌吉市必将成为向西开放、开拓中西亚市场的黄金枢纽和桥头堡。
2
2.4 交通旅游
昌吉市地处乌鲁木齐市经济圈,交通便利,东距乌鲁木齐30多千米,第二欧亚大陆桥、北疆铁路、乌奎高速公路和312国道横穿全境,有十分优越的地缘优势。
昌吉主要分为南部天山风光、中部农家乐和北部荒漠探险三大旅游区。以金涝坝、索尔巴斯陶等为代表的南部天山景区是盛夏消暑纳凉的胜地。以国家AAAA级杜氏旅游、六工镇两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代表的中部农家乐是假日休闲的好去处。以连绵沙漠、广阔戈壁和距城市最近的胡杨林、梭梭林为代表的北部荒漠是探险、狩猎的天堂。还有游客必到的昌吉小吃一条街。昌吉在全疆被喻为“名吃之乡、休闲之都”。
3 资料使用
3.1 基本资料
3.1.1 2014年地理国情普查昌吉市项目区数据。作为图集中地图部分(包括序图的地理底图部分、区域图和街区详图)的基本资料;
3.1.2 2014年昌吉市统计局发布的《昌吉市统计年鉴》,作为序图中各专题地图的基本资料。
3.1.3 2014年出版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城区影像地图集》昌吉回族自治州行政区划图作为制作序图中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区的基本资料。
3.1.4 2014年地理国情普查昌吉市项目区DEM数据作为序图昌吉市地势中彩色晕渲图的基本资料;
3.1.5 2014年地理国情普查昌吉市项目区影像数据作为序图昌吉市影像中影像图的基本资料。
3.1.6 2014年地理国情普查昌吉市植被覆盖统计地图、昌吉市水域统计地图作为序图宜居创业之城的基本资料。
3.1.7 2015年昌吉市规划局提供的效果图、图片、文字等资料作为序图区位优势、美食文化之都的基本资料。
3
3.2 补充参考资料
3.2.1 1∶100万《中国国界线标准样画法》(国家地理信息局2001年编制发布),作为核查中国国界的依据。
3.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14年出版),作为核查县级以上居民地名称、等级和驻地的依据。
3.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区划简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2014年编制),作为表示乡镇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和驻地的参考依据。
3.2.4 2014-2015年地理国情普查昌吉市影像数据作为核改街道、街区、地物等变化的补充资料。
3.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普通地图集》作为核改自然地理名称、等级和部分高程的补充资料;
3.2.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测绘院2014年编制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城区影像地图集》作为图集中道路名称和地名补充与核查的参考资料。
3.2.7《我国部分山峰核实表》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省级测绘地理信息管理部门发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作为核改部分山峰名称、高程或其他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依据。
3.2.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测绘院2011年编制的《昌吉市旅游交通图》作为图集中旅游景点名称和位置的参考资料。
3.2.9 2012年天地图·昌吉市数据,高德地图网站数据作为地名补充的参考资料。
4 引用文件
4.1 GB/T18316-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4.2 GB /T 24356-2009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4.3 CH/T1004-2005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4.4 CH/T1001-2005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4.5 GB/T14511—2008 《地图印刷规范》;
4.6 《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国家测绘局2003印发年; 4.7 《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国家测绘局2009年印发;
4
4.8 《基础地理信息公开表示内容的规定(试行)》国家测绘局2010年印发; 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 4.10 《地图审核管理规定》; 4.11 《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 4.12 《量和单位的符号及其中英文名称》; 4.13 《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 4.14 《中国城市地图集系列》总体设计方案
5设计原则
以“魅力昌吉、宜居之城”定位城市特点,遵循科学性、系统性、艺术性、实用性、现势性的原则。既全面详实,又突出特色;既尊重科学,又体现艺术;既继承传统,又大胆创新;既注重功能,又务求实用。
5.1 科学性原则
充分利用已有的国家和地方不同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搜集最新行政区划信息,实现编图资料真实可靠;制定科学系统的分幅方法和要素取舍指标,实现内容表达合理准确。
5.2 系统性原则
城市地图集系列的编纂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图集的内容结构、地图分幅、选取指标、地名的分类分级、符号系统到装帧设计等方面,力求做到统一协调。
5.3 艺术性原则
既要继承地图集编制的各种经验,又要突出城市地图集的主题,使其特征鲜明,内容表达层次清晰,装帧设计新颖精美,具有时代感。
5.4 实用性原则
在编纂工作中要充分体现本项目成果所要达到的功能和目的,使之成为集法定性、规范性、科学性、知识性、资料性于一身的多功能工具书。
5.5现势性原则
行政区划资料截止城市地图集印刷出版前6个月;街道、地名等城市图集中较重要要素资料截止时间为2015年6月。
5
6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6.1 开本、尺寸和装帧 开本:16开
尺寸:210mm×297 mm 印张:8
印色:黄(y)品(m)青(c)黑(k)四色印刷
用纸:纸张尺寸890 mm× 1240 mm,128克亚光铜版纸,索引部分105克亚光铜版纸。
成图尺寸:420mm×297mm;地图内框尺寸为392mm×262 mm,中破共留2 mm。 装帧形式:精装,锁线胶订。 6.2 比例尺
比例尺要依据编制需要和规定在图幅版面设计中灵活确定,最大幅度地表示制图区域的主区。
6.3 投影
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区图采用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市、乡镇区域地图采用高斯投影。
7 图集结构和表示方法
7.1 图集图幅编排
城市地图集系列昌吉市分册内容结构主要由序图(包括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区图和昌吉市域的12个专题图)、区域图(各乡镇及街道区域图)、街区详图(街区详图分幅索引及街区详图)、地名索引等4大部分组成。
图集编排及表示方法如下:
页码 1 2 3 4-5
页面名称 扉页 版权页 序 编辑说明 表示方法 比例尺 投影 6
6 7 8-9 10-11 12-1 2-3 4-5 编纂委员会、编辑部 昌吉市概况 目录 图例 第一部分 序图 走进昌吉 线划图、文字 文字 1:125 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中央子午线为87°00′,第一标准纬线为43°30′,第二标准纬线为45°00分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6度分带,中央子午线为87°00′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区 线划图 6-7 昌吉市影像 影像及线划图 1:65万 1:65万 1:65万 1:65万 1:65万 8-9 10-11 12-13 14-15 16-17 昌吉市政区 昌吉市地势 昌吉市交通 昌吉市旅游 昌吉市教育 线划图、附图、表、文字 线划图、文字 线划图、文字 线划图、文字 统计图表、文字、 统计图表、文字 线划图、文字 18-19 20-21 昌吉市综合经济 昌吉市区位优势 1:125万 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中央子午线为87°00′,第一标准纬线为43°30′,第二标准纬线为45°00分 22-23 24-25 26-27 丝路明珠.昌吉 宜居昌吉 第二部分 区域图 线划图、照片、文字 效果图、照片、文字 各乡镇及街道区域图;每个乡镇或街道占半个展开页;加入乡镇街区放大图作为附图 区域图、附图 28 硫磺沟镇 1:170000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6度分带,中央子午线为87°00′ 1:230000 同上 1:80000 1:90000 1:85000 同上 同上 同上 29 30 31 32 榆树沟镇 三工镇 二六工镇 六工镇 区域图、附图 区域图、附图 区域图、附图 区域图、附图 7
33 34 35 36 37 38-39 40-41 大西渠镇 滨湖镇 佃坝镇 庙尔沟乡 第三部分 街区详图 街区详图分幅索引 区域图、附图 区域图、附图 区域图、附图 区域图、附图 图片、文字 地图 整个昌吉市城区占据1个展开页 地图 以主城区及城市周边地区(城郊结合部)为制图区域,尽量扩大城市范围; 用矩形分割图幅,各幅之间略有重叠,一般1厘米 图片 文字 表格 文字 1:210000 同上 1:100000 同上 1:100000 同上 1:300000 同上 1:400000 同上 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 区域图、附图 42-93 街区详图分幅图 1:5千-1:1万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分带,中央子午线为87°00′ 94-95 第四部分 资讯索引 96-113 地名索引 114-115 公交信息一览表 116 后记 表6-1 图集结构及表示方法
7.2 图集表示内容
将 2014年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昌吉市项目区数据做为基本资料制作序图的基础地理底图。表示乡镇及乡镇级以上界线,乡镇以上居民地等基本要素。 在开篇部分以图片文字形式介绍昌吉市地理位置、区位优势、行政区划、自然资源、矿产分布等。
7.2.1 第一部分:序图 7.2.1.1 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区
8
按县级区域设色,表示主要地理名称、交通、水系及村级以上居民点等要素;同时附加昌吉回族自治州行政区划统计表。
7.2.1.2 昌吉市影像
昌吉市影像作为底图,表示主要的水系、山脉山峰及其名称、自然地理名称、乡镇以上界线、乡镇以上居民地和部分行政村等要素。以最真实直观的表达形式展现昌吉市通过构建北部沙漠生态保育区、中部绿洲生态建设区、南部山地水源涵养区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
7.2.1.3昌吉市政区
按乡镇设色,表示乡镇及以上地名,选取行政村地名,乡镇及以上界线。主要道路、水系及其名称。附图突出表示昌吉市作为乌鲁木齐经济圈中的重要城市和卫星城的战略位置,本市行政区划统计表。
7.2.1.4昌吉市地势
用彩色地貌晕渲表示昌吉市地势;表示主要的水系、山脉山峰及其名称、自然地理名称;乡镇以上界线、乡镇以上居民地和部分行政村等要素;附加本市地势剖面图并文字简介自然地理概况等内容。充分展现昌吉市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地势特质。
7.2.1.5昌吉市交通
在地理底图的基础上,主要表示铁路及车站,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编号和部分县乡道等内容。附地窝堡机场国内、国际航线图,附文字简介昌吉市交通特点等。
7.2.1.6昌吉市旅游
在地理底图的基础上主要表示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及省道,各级各类景点、景区等。附文字和照片简介新疆大剧院、昌吉体育馆、恐龙馆、文博中心等富有昌吉特色的旅游资源。
7.2.1.7昌吉市教育
用统计图表法表示昌吉市各乡镇中、小学基本情况;表示中、小学校在校生分布情况;表示昌吉市中、小学教师分布情况。
7.2.1.8昌吉市综合经济
用图表法表示地区生产总产值及变化、地区生产总产值及产业构成、财政
状况。农业经济结构,工业、第三产业增加值。
9
7.2.1.9昌吉市区位优势
采用运动线法结合地图展现以乌鲁木齐、昌吉为核心区向周围区域辐射。建立都市交通网络,整合区域资源,建立协作机制,最大限度的接收能量辐射、经济延伸和科技依托。
7.2.1.10丝绸明珠•昌吉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昌吉市的历史沿革。昌吉市随着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在古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位置和在经济上的重大贡献。
7.2.1.11宜居昌吉
以地图形式反映昌吉市植被覆盖比例, 昌吉市水网密度。用文字和照片体现活力水岸滨湖河、城市客厅头屯河、风景河流三屯河绿色景观走廊。以图片形式展现“环保先行,绿色招商”的理念先后引进的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中的16家及国内知名企业、上市公司。
7.2.1.12舌尖昌吉
用文字、效果图和照片体现昌吉小吃一条街等以清真美食为代表的饮食文化,映衬出昌吉市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7.2.2 第二部分:区域图
除6个街道办以外,昌吉市乡镇界线分割出的各乡镇及兵团等区域图,可将其城区放大图作为附图。每个区域占一页。
区域图中:
界线表示到乡镇(街道)级,按乡镇(街道)级行政单位设色。
乡镇级及以上居民点全部选取,行政村原则上全部选取,村可取舍,主要城镇用真形表示;
表示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县乡道;表示高速名称及编号,国道编号,省道编号;
选取基本水系、主要山峰及山脉,主要旅游景点景区。 附图中:
表示主干道、次干道、支线,凡能注下名称的道路均应全部标注名称; 表示高速公路及其编号、国道及其编号、省道及编号、县乡道;
10
表示地区名、小区名、工业区名等。
表示公共服务设施、学校、旅游景点景区及其他; 表示河流、渠道和湖泊,有名称的河、湖泊尽量注名称。 7.2.3 第三部分:街区详图
街区详图,由街区详图分幅索引和分幅图组成。 7.2.3.1 街区详图分幅索引
表示乡镇(街道)级以上界线,并分区设色; 乡镇级及以上居民点全部选取;
表示铁路、高速公路、国道;表示高速名称及编号,国道、省道编号; 表示主干道、次干道及其名称;
表示各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公园; 表示分幅索引信息:分幅图框和分幅页码。 7.2.3.2 街区详图分幅图 1)行政区划
行政区域界线表示到乡、镇及街道办事处,并分区设色。 2)街区
根据基础地图数据的情况,尽量表示相对详细的街区真实形状,加以阴影突出街区,标注区域、街区、小区、建筑物的名称。详尽地表示各建筑设施及名称。主要标志性建筑以3D象形符号表示,如“飞马转盘标志” 、“市政府”、“恐龙馆”等。
3)道路交通及其附属设施
街道(分3级:主干道、次干道、支线)及其过街天桥、地下通道、步行街。凡能注下名称的道路均应全部标注名称。比例尺大,道路较长时,可分段标注名称。
表示高速公路及其编号、出入口、服务区、收费站、立交桥名称;城市环路(干线公路)、出入口、名称;国道、省道及其编号;县乡道;主要建筑中道路和近期规划道路。
表示公交线路,选取市内和郊区公共汽车线路及车站。各汽车站一般均注名称,标注线路路号、起讫站名称;停车场、长途汽车站、民航、火车及旅游汽车
11
售票处、加油站等。
4)区域名称
区域名称包括地区名、小区名、工业区名等。 5)政府机关及其办事机构
各级政府机关,市(州)、县政府,人大、政协,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办事机构等。
6)公共服务设施
医院、诊所、康复中心、敬老院,商场、广场、超市、药店,银行、保险、证券,邮局、电信,宾馆、酒店、饭店等。
7)学校
大学、中学、小学、专业学校、职业培训、幼儿园等 8)文化、体育、娱乐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等。 9)旅游景点景区 景点、公园等。 10)其他
企业、公司、工厂,寺庙、教堂、清真寺等。 11)水系
详细地表示河流、渠道和湖泊(包括公园内的湖泊),有名称的河、湖泊尽量注名称;
比例尺缩小时,选取与城市关系密切的和有方位意义的河流、渠道,短小的单线河可舍去。
12)表示分幅索引信息
索引信息包括图幅索引检索网格和网格代码。 7.2.4 第四部分:地名索引
1)地名索引收录图集区域图、街区详图内出现的全部地名。
2)地名索引按地名汉语拼音排序,每一条地名索引的内容包括名称、图幅页码和图上检索网格代码。
3)为方便使用,索引分类表示:道路交通及其附属设施;区域名称;政府
12
机关及其办事机构;公共服务设施;学校;文化、体育、娱乐;旅游景点景区;其他。地名索引优先选取主要和常用的,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取。
8 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
8.1 技术路线
1)编写图集专业技术设计书;
2)收集可用于制作本图集的矢量、栅格、统计和文字等资料; 3)在序图、区域图和街区详图中各选择一幅图制作样图; 4)根据样图制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修改专业技术设计书; 5)评审图集专业技术设计书;
6)将 2014年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昌吉市项目区数据做为基本资料制作序图的基础地理底图;
7)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城区影像地图集》昌吉回族自治州行政区划图的基础上,进行现势更新,制作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区图;
8)将昌吉市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进行处理,进行序图中的地图部分、区域图和街区详图的制作;
9)将昌吉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中的DEM数据制作成彩色晕渲图,制作序图部分中昌吉市地势图;
10)昌吉市影像数据按展开页大小进行重采样,用于制作序图部分中昌吉市影像图;
11)各图幅数据进行编辑处理、制图综合、现势更新等; 12)根据收集到的统计资料编写各序图中的文字介绍;
13)对制作好的各幅地图添加整饰、图表、文字介绍等内容,使之成为完整的图幅;
14)对公交信息表和地名索引进行编辑制作; 15)对封面、封底进行设计; 16)更新序图中的统计数据;
17)对制作完成的各完整图幅按要求进行整合,成为地图集成果数据; 18)图集中的地图部分进行两级检查(分院级和院级)、一级验收(质检站)
13
及多次修改;
19)质检站对成果数据验收合格后,上交至中国出版集团单位,审核合格后,最终交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印刷出版。
8.2 工艺流程
图集编制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图集编制工艺流程
9 编制要求
9.1 版式要求
1)各图幅的主区图形放置要居中;
2)分区统计图表及附图要合理利用邻区空间,以视觉上美观大方为宗旨;
14
3)旅游资讯的版面设计要配置精美图片,使之美观大方。 9.2 图例
采用城市地图集系列统一图例,制作序图、区域图、街区详图
具体图例参见附件1。 9.3 序图、区域图编制要求 9.3.1 界线
1)本图集中的界线分为国界、地级界线、县级界线、乡镇界线。 2)各级界线在编辑过程中,应严格要求、不得随意进行综合,要保持界线的弯曲特征,相交点、直线、折线、弧线必须正确表示,不得任意改变形状。
3)界线相交时,一般以实部相交或点位相交,界线以河流、道路为界时,界线需要跳绘表示,注意界线符号的完整、协调性、并且每组跳绘符号不要过长,一般二致三节为宜。
4)各级界线应严格按照相关资料表示。 9.3.2 居民地
1)按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核查县级及县级以上居民地的行政级别、名称及驻地;按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区划简册》核查乡镇级居民地的行政级别、名称及驻地。
2)区分省级政府驻地、地级政府驻地、县级政府驻地、乡、镇及其他居民地。
3)应正确表示居民地点位符号与道路、河流等线状要素的相割、相切、相交的关系。
4)表面注记:注出地区和县市完整名称,如:“塔城地区”、“呼图壁县”;国外注出国名(专名),如“蒙古”。横排或竖排注出。
9.3.3 道路
1)选取道路时要正确反映本市的各级道路的分布特点、密度对比关系。 2)应尽量保持居民地之间、道路和道路之间的贯通性,同时应注意反映本市道路网的特点。
15
3)道路的跟踪线划要光滑、连续,各级道路之间的相对关系要正确。 5)道路编号的配置应清晰、准确。 9.3.4 水系
1)河流的粗度以0.1~0.4 mm渐变表示,河流线划要光滑、连续,河流与河流一定要锐角相交,不能出现倒流现象,单线河粗细变化要生动、流畅、自然。
2)双线河一般不窄于0.4mm,当个别河段宽度窄于0.4mm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用单线表示或夸大表示到0.4mm。时令河以单线渐变表示,时令湖以虚线表示,其规格参照图例。
3)密集地区可舍去部分渠道,但要注意渠网的密度对比。 4)依照基本资料表示大型水库。
5)地势图中要处理好水系和地貌之间的套合关系,不得出现“河流爬坡”现象。
9.3.5 山脉、山峰
1)一般山峰按底图选取表示,但昌吉市的最高峰必须表示。 2)山脉注记的配置一般应沿着山脊的走向。以雁行字列排列。 9.3.6 注记
1)注记的排放要指示明确,便于读图,本市区域内注记尽量要放在本市区域内,且位置尽量放在第一位置。
2)水系注记采用斜注,不许倒注,字与字之间不应超过五个字大。每隔20~30cm注一个名称,山脉注记采用屈曲排列。
4)水库、湖泊的注记一般应注在湖泊、水库内部,如不能容纳时,可压水涯线或注在一侧。
5)邻区表面注记、沙漠、盆地等表面注记应以直线散列形式配置于要素范围之内,并视面积大小适当缩放字体大小。
9.3.7 其他
序图部分图表及文字简介中涉及的文字:标题及比例尺一般采用汉仪中等线体,字符间隔20—80%,垂直缩放至75%,字大压扁后12—18pt为宜;其他文字一般采用汉仪中宋简,字符间隔20%,字大8—12pt为宜。
16
地图部分(包括附图)涉及的文字和符号参考图例(附件一)。 9.4 街区详图编制要求
9.4.1 城区平面图主要反映城市的街道、广场、交通、绿化、水系等内容,突出表现昌吉全市绿化覆盖率40.5%,森林覆盖率19.9%的城市特点。街道区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线。用定位符号和注记标出政府驻地、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公共设施、名胜古迹等。
9.4.2 主干道应加注名称,次干道、支线应视图面情况选择标注。街区内适当标注一些地名。
9.4.3 郊区的乡镇、行政村和自然村等居民地用街区符号表示。 9.5 其他要求
应按本设计要求进行作业﹑检查及验收,并认真填写《图幅质量跟踪表》。 图集统一使用汉仪字库。
9.6 作业图幅分层结构
序图、区域图、街区详图层结构组织上下顺序如下:图例、附图、注记、线划、面积色、影像。 具体图层关系见附录二。
10 组织实施和进度安排
10.1 组织实施 10.1.1 软件
Coreldraw、ArcGIS、AutoCad、Photoshop
10.1.2 硬件
DELL XPS8700电子计算机、惠普HP Designjet Z6800 60英寸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惠普color LaserJet 5500彩色激光打印机、扫描仪。
17
10.1.3 编辑部人员构成
设立编纂委员会、编辑部及主编、副主编。编辑部中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2人,技术员1人,美术编辑1人。分别任编辑设计人员、制图人员、质检人员。
10.2 进度安排
本项目于2015年3月正式启动,通过昌吉市城市图集的总体设计、设计书论证、资料收集和分析、数据准备、数据导出、地图编辑与计算机制作、检查验收、审查、印前检查、印刷装订等主要工作阶段,计划于2015年12月前完成试点图集的编制,2016年3月底完成昌吉市城市地图集试点编印工作。
进度 图集专业技术设计 资料收集分析 版面设计、样图制作 专业技术设计书的修改 地理底图的制作 地图制作(主图、附图) 图表、文字编辑 公交信息表、地名索引、旅游咨询制作 封面封底设计 更新统计数据 图集各部分整合 检查、验收、修改 审批 上交数字成果 校样、印刷 2015年4-6月 2015年5-6月 2015年5-6月 2015年6-7月 2015年6-7月 2015年7-9月 2015年7-9月 2015年8-9月 2015年9月 2015年9月-10月 2015年10月 2015年10-11月 2015年11-12月 2015年12月 2016年3月 表10-1 项目进度安排
时间
11 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
11.1 质量管理
11.1.1 昌吉市城市地图集的设计、编制、印装各工序将严格按照本设计书执行,确保其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印装质量都达到精品地图的目标。
11.1.2 昌吉市城市地图集项目由制图室负责具体生产实施,由项目负责人、
18
技术负责人、质检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等组成编辑部。编制过程中需按其组织管理形式,各工序各负其责。
11.1.3 项目实施前负责人必须组织编辑部所有作业员、质检员认真学习技术设计书及有关技术标准,统一认识,为确保成果质量打下基础。
11.1.4 项目负责人负责全过程质量监控,在生产过程中,应深入生产第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对项目中出现的较大技术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对关键工序严格监控。项目负责人对其所承担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负责。
11.1.5 作业、审校、初审、复审和终审人员在工作完成以后,均应签名以示负责,确保最终的地图成品无论是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印装质量都达到预期的目标。
11.2 质量控制
11.2.1 作业员对产品或成果进行100%的互查,填写互查记录。
11.2.2 质检人员应对全部成果进行100%的过程检查,并填写过程检查记录。技术负责人编写专业技术总结。
11.2.3检查人员应严格按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和质量评定。
11.3 安全控制
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检查数据质量,并及时备份已有数据,作好数据前后质量衔接,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为确保在编制本系列地图集过程中涉密测绘成果的安全保密,防止发生失泄密事件,防范非法使用行为,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地理信息从业人员保密承诺书》制定使用涉密数据管理办法。具体措施为用软件切断U盘数据接口,涉密机器有专人保管,涉密机器密码由专人掌控。
19
12 上交和归档成果
12.1 上交和归档成果 12.1.1 数据
一套城市地图集的印前数据。 12.1.2 纸质产品
纸质印刷版昌吉市城市地图集。 12.1.3 技术文档
中国城市地图集系列项目总体设计书、昌吉市城市地图集专业技术设计书、昌吉市城市地图集专业技术总结、项目总结(或验收)报告等文档。项目总结(或验收)报告以及项目立项、审批、签定的有关文件。
12.2 成果归档要求
按照《国家基础测绘成果应用推广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执行。注意对实施过程中的资料成果及时整理,在项目验收之后,按照基础测绘资料成果归档要求及时移交、归档。档案移交必须履行手续,由交接双方签字,注明交接日期并加盖单位(或部门)公章。
20
13 附件
附件一:图例
21
22
附件二:标准图层
1.序图
23
2.区域图
3.街区详图
24
附件三:样图 序图 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区
25
序图 昌吉市地势图
26
序图 昌吉市政区
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