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 期末测试卷
重庆专版•七年级语文 上(R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花圃(pǔ) 归省(shěng) 田垄(lǒng) 脑髓(suǐ) ....B.踌躇(chú) 澎湃(pài) 亘古(gèn) 骊歌(lì) ....C.絮叨(dɑo) 坍塌(tān) 蜷伏(quán) 感慨(gǎi) ....D.瞬息(shùn) 嫉妒(jí) 炽痛(chì) 泥泞(nì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修葺 琐屑 畏罪潜逃 前扑后继 B.宽恕 嬉闹 根深蒂固 因地制宜 C.睿智 揩油 味同嚼蜡 害人听闻 D.震撼 赃物 不言而喻 眼花燎乱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
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 ....
B.我没有思考,也不想思考,有人提出这个观点,我就随声附和了。 ....C.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D.读经典名著,不能浮光掠影,否则,对自身提高文化修养没有多少....帮助。
1 / 20
2019秋(重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② 从天边微波粼粼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③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 ④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⑤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如同病牛一般。 A.②①⑤④③ B.④⑤②③① C.③④⑤①② D.①②⑤③④
5.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
理想如同一幅瑰丽的画卷,它装点了我们飞扬的青春;理想如同一片盛开的鲜花,它芬芳了我们多彩的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8分)
弥勒笑道:“我在这山坡下,设一草庵,种一田瓜果在此,你去与他索战。交战之时,许败不许胜,引他到我这瓜田里。我别的瓜都是生的,你却变做一个大熟瓜。他来定要瓜吃,我却将你与他吃。吃下肚中,任你怎么在内摆布他。那时等我取了他的搭包儿,装他回去。”行者道:“此计虽妙,你却怎么认得变的熟瓜?他怎么就肯跟我来此?”弥勒笑道:“我
2 / 20
2019秋(重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为治世之尊,慧眼高明,岂不认得你!凭你变作甚物,我皆知之,但恐那怪不肯跟来耳。我却教你一个法术。”行者道:“他断然是以搭包儿装我,怎肯跟来!有何法术可来也?”弥勒笑道:“你伸手来。”行者即舒左手,递将过去。弥勒将右手食指蘸着口中神水,在行者掌上写了一个“禁”字,教他捏着拳头,见妖精当面放手,他就跟来。
(1)上面文段出自《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情节? 文中的妖怪“他”是谁?(4分)
(2)孙悟空被“他”吃进肚子里,才最终制服了“他”,此后小说还多次写孙悟空钻进妖精肚子里降妖的故事,请再列举一例。(4分)
7.综合性学习。(6分)
七年级(1)班开展“孝亲敬老”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你所在的班级将参加社区开展的“孝亲敬老”活动,请你设计两项具体
的活动内容。(3分) 活动内容:
3 / 20
2019秋(重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2)在学校的网络论坛上,张洁向大家倾诉了她的烦恼:她很想孝敬奶奶,但常常觉得奶奶太啰唆,管得太多,有时候还会因此而吵架,张洁很苦恼。请你说一段话,并用上以下有关孝顺的名言中恰当的一则,化解张洁的苦恼。(3分)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亚米契斯)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百善孝为先。(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
二、古诗文积累阅读(25分)
(一)8.古诗文积累填空。(共10分,每空1分)
(1)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4)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4 / 20
2019秋(重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5)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6)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7)《天净沙·秋思》中三个名词性短语连排,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
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2)太丘舍去( )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之(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 / 20
2019秋(重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2) 元方入门不顾。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
不自禁,头也不回地走进屋内。
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
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立身处世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12.请结合上文和链接材料的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4分)
链接材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选自《龙门子凝道记》)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三、 现代文阅读(40分)
6 / 20
2019秋(重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20分)
故乡的年味 曹含清
①到了农历的年末,城市的超市里挂满了玲珑华美的红灯笼,玻璃橱窗上也贴上了各式花样的剪纸,这些都是年的符号,也是年的名片。我内心深藏的年味儿犹如一只脆弱不堪的老酒坛被这些符号与名片猛然击碎,老酒倾泻满地,浓郁醇厚的味道漫然飘散。
②我小的时候,盼望着过年。从农历的腊月二十三开始,接下来的每一天似乎都是色彩斑斓的,都散发着温馨绵厚的香味儿。村里的老婆婆坐在厚厚的蒲团上教我们唱着童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贴画画;二十九,去买酒;年三十,包饺子;大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这首童谣像是我们村里人的过年指南,千百年来,太阳沿着亘古不变的轨迹东升西落;冬去春来,人们世世代代遵循着这样的流程过年。
③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鲁湾逢集的日子。集市上人山人海,热闹沸腾。我紧跟着父母,看到卖灶糖的嚷着买灶糖,看到卖鞭炮的嚷着买鞭炮,看到卖橘子的就嚷着买橘子。父母都一一应允,还会给我买一套新衣服。他们平时省吃俭用,不肯买蔬菜,不肯买猪肉,不肯买水果,到过年的时候却显得很大方。赶集回家的时候,我们像一只只袋鼠抱着大包小包的年货,跌跌撞撞走在回家的路上。
7 / 20
2019秋(重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④我们一群孩子从小卖铺里买来摔炮装在口袋里,在村巷里跑着玩,随手将摔炮摔在地面上,噼啪一声锐响,吓得鸡飞狗跳。我们跑累了,就在街上挖几个小圆坑,玩弹玻璃球的游戏。至今我已经忘记了这种游戏的规则,但是记得自己输了就将玻璃球送给赢了这场游戏的小伙伴。长大了之后,我发现成人的世界有很多充满玄机的游戏,比儿童的这种游戏更残酷,更深刻。
⑤除夕那天天黑之前,父亲会用铁锨在院子里撒下一层新挖的沙土。至今我也琢磨不透其中的奥妙,很可能是除旧迎新的寓意。吃过了饺子,母亲总是烧开一锅热水,一家人都要洗脚。母亲说除夕洗脚能够洗掉一年的灾病邪祟,来年一定会消灾免祸,添福添寿的。洗过脚母亲会向我的口袋里塞钱。她说不管成人或孩子,在辞旧迎新的时候都应该口袋里有钱,人不能穷到年头岁尾。第二天我们孩子们要早早起床,并且要自觉醒来,家长不能喊醒。天蒙蒙亮的时候村里的鞭炮声如同雷震,我惊醒之后一骨碌从被窝里爬起来,揉揉眼挑起一挂鞭炮,用火柴点燃,随后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烟雾腾起,在院子里弥漫。我吃过饭就去找小伙伴们玩,口袋里母亲给的钱到小卖铺全部换成了玻璃球、泡泡糖和鞭炮……
⑥我独坐在沙发上回味着被岁月冲淡的年味儿,那时候过年似乎是一种生命与生活的仪式。我似乎闻到了灶糖的甜香,闻到了枣花馒头的香味儿,闻到了煮猪肉的浓香,闻到了猪肉白菜馅饺子的美味儿,闻到了鞭炮的气味儿……(选自《美文网》,有删改)
13.仔细阅读文章第⑤段,简要概括作者童年故乡的除夕有哪些习俗。(4分)
8 / 20
2019秋(重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14.文章结尾说“我似乎闻到了灶糖的甜香,闻到了枣花馒头的香味儿,
闻到了煮猪肉的浓香,闻到了猪肉白菜馅饺子的美味儿,闻到了鞭炮的气味儿……”说说这样写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4分)
15.根据提示要求,分析下列词句的表达效果。(4分)
(1)分析“赶集回家的时候,我们像一只只袋鼠抱着大包小包的年货,跌跌..撞撞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我内心深藏的年味儿犹如一只脆弱不堪的老酒坛被这些符号与名片猛然击碎,老酒倾泻满地,浓郁醇厚的味道漫然飘散。
9 / 20
2019秋(重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16.结合全文,重点根据第②段,谈谈你对“那时候过年似乎是一种生命
与生活的仪式”的理解。(4分)
17.如今的年仍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仍有许多传统的年的符号。想
必你的家乡过年时也有许多习俗,请举一例,并说说这种习俗的寓意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2题。(20分)
【材料一】文人书画家以印代款,或在自己所藏书画上钤印的习惯由来已久,一方面以钤印宣示其所有权,留下自己的踪迹;另一方面,印章本身也是文人艺术领域的一分子。姓名印、斋馆印、书简印、鉴藏印,印章的种类多样,功用各自有别,但就如同文房四宝一般,既是工具,亦是艺术品,既可用来书写钤印,亦可把弄赏玩,是古代文人书斋生活、鸿雁往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0 / 20
2019秋(重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这从大型书画收藏爱好者乾隆对印章的喜好中就可见一斑,据《乾隆宝薮》记录,乾隆共有一千余方印玺,其中最为重要的当数“乾隆五玺”,印文分别是“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乾隆鉴赏”“宜子孙”。乾隆根据自己的喜好偏爱,将宫中所藏画作古书一一赏阅,并留下了各式钤章,甚至喧宾夺主、不顾对书画本身的损害,足见这些小小的印章有时也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印、玺、节具有同等含义,不论是王公贵族或是平民百姓都有使用的权利。秦朝,玺印的等级制度建立,使印章的使用出现了严格的等级划分,开始成为权力和个人地位的象征。这一制度延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到了强盛平和的唐朝,随着官员人数的扩张,官制的复杂化,官印体制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这段时间,印章的发展吸收了魏晋时期的艺术文化成果,文人开始正式进入印章领域,公印与私印的分流于是愈发明显:一支继续着过去实用主义的道路前行,今天我们常能在各机关部门中看到印章的身影;另一支则开始了艺术道路的转化,我们开始在珍贵的书法、画幅上看到那些格局各异的朱墨钤印,端凝方正或是快凿写意,融入熏黄纸张,成为美的角色之一。 ..
私印自古即有,但一直以来限于姓名吉语等实用内容,至唐宋,开始被应用于书画鉴藏、代为名款上,也出现了完全脱离实用而纯粹表达文学志趣、哲理心得的闲章,使印章的艺术性大为增强。至宋元,文人印真正产生并走向成熟。文人用印在元代以后非常普遍,并开始了自篆自刻,成
11 / 20
2019秋(重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为印章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给明清崛起的印章流派、篆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印章以小巧之身,蕴藏了包括中国工艺、美术、文学等诸多领域之精华,绵延衍化数千年的智慧与美,都浓缩在这几寸见方的小小石材中,其材温润坚实,可历百年兴衰;其工佶屈可爱,屈伸变化而有龙德。如今,大量现代简易印章仍然在无数的单位中作为凭证、证明而被使用;另一方面,传统手作印章也因其审美价值不断地在人们手中流传,被欣赏、被赞叹。清代文人杨复吉曾作《论印绝句》道:“莫言此印才方寸。”方寸之间就可见真章。
1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印章根据功用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如:姓名印、斋馆印、书简印、
鉴藏印等。
B.印章是古代文人书斋生活、鸿雁往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印章的
工具性淡化了,而更多的是把弄赏玩其艺术性。 C.小小的印章在某个时期,有时也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
D.现在极具审美价值,不断在人们手中流传,被欣赏、被赞叹的印章
仍然是传统手作印章。
19.根据本文资料,写出文人印走向成熟的大致发展历程。(4分)
12 / 20
2019秋(重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20.结合本文内容,理解【材料三】中画线的句子“方寸之间就可见真章”
的含义。(4分)
21.【材料二】中加点的词语“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22.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链接:在2017年西泠印社春季拍卖会上,篆刻印石三大专场共交出了成交额近7 000万元的骄人成绩,其中“文房清玩·田黄及名家钮工专场”就囊括了3 320万元的成交额。据报道,此次春拍呈拍田黄品质为近年较高,其中素方章就征得五方。清朝奕
自用田黄素方章,以320万元起
拍,经过多轮竞价后,以690万元成交。
看了这则新闻,小明认为,这些印章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太远,价格高又不实用,几百万元买回家干什么?不过就是商业炒作罢了,没必要那么关注。针对小明的认识,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3 / 20
2019秋(重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四、作文(55分)
23.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岁月匆匆,走进了中学,也走进了花一样的季节。站在进入中学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考,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我们的道路正向未来延伸。 请以《七年级,我多了一份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
一只蜗牛在慢慢地爬着。一个人说,它本来是短跑冠军,可总怕别人不知道,背着个大大的奖杯到处炫耀,于是连走路也极为困难了。另一个人说,看呀,它本是一个弱小者,可总是不卑不亢,知难而上,给自己适当的压力,时刻鞭策自己,于是小小的生命绽放出动人的魅力。蜗牛听了,笑了笑说,蜗牛就是蜗牛。说完,它依然不紧不慢地爬着……
14 / 20
2019秋(重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一、1.D 点拨:A.“归省”的“省”应读“xǐng”;B.“骊歌”的“骊”应读“lí”;C.“感慨”的“慨”应读“kǎi”。
2.B 点拨:A.“前扑后继”应为“前仆后继”;C.“害人听闻”应为“骇人听闻”;D.“眼花燎乱”应为“眼花缭乱”。
3.C 点拨:不耻下问: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和地位都不及自己的人请教。
4.C
5.示例:理想如同一团耀眼的火焰 它点燃了我们澎湃的激情 理想如同一束明亮的灯光 它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6.(1)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或概括写出情节也可)。“他”是小雷音,弥勒司磬的一个黄眉童儿。
(2)示例:①七绝山大战红鳞莽时,孙悟空见莽精张开巨口要吞八戒,迎上去钻进肚内耍弄金箍棒。②狮驼岭孙悟空大战老魔,被老魔吞下肚内。③陷空山无底洞孙悟空大战金鼻白毛老鼠精时,变作红桃儿钻进妖精肚内,施展本领。(若答为之前的“孙悟空一调芭蕉扇时,他变作蟭蟟虫,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等故事则不得分)
7.(1)①走进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组织老人们开展文体活动,如书画、剪纸、棋牌类等,丰富老人们的文化生活。②陪老人们聊天,增进老人们对晚辈、对社会的了解。
15 / 20
2019秋(重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2)示例:张洁,你好,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中说“百善孝为先”,所有的善行中,孝敬长辈是首要的。如果奶奶有不对的地方,你可以与她好好沟通,千万别跟她吵。要知道,奶奶那样做是关心你呀,你跟她吵架,她会很伤心的,你说对不对?
二、(一)8.(1)江春入旧年 (2)博学而笃志
(3)非淡泊无以明志 (4)思君不见下渝州 (5)洪波涌起 (6)便引诗情到碧霄 (7)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8)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二)9.(1) 约定。 (2)舍弃。 (3)舍弃。 (4)拉,牵拉。
10.(1)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离开了,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2)陈元方头也不回就走进了自己家的大门。 11.B 点拨:陈元方并没有表现出喜不自禁。
12.示例:守信,是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
【链接材料译文】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等我返程时再回来吃饭。”吴起说:“(我)等您一起吃饭。”老友到了夜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等着他。第二天早晨,(吴起)让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老友,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
16 / 20
2019秋(重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原因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三、(一)13.示例:在院子里撒下新挖的沙土,吃过饺子要用热水洗脚,母亲给我们的口袋里塞钱,第二天要自然早醒起床放鞭炮。
点拨:仔细阅读文章第⑤段,根据记叙的内容提炼概括作答。先写父亲在院子里撒下新挖的沙土,寓意辞旧迎新;再写吃过饺子要用热水洗脚,消灾免祸,添福添寿;接着写母亲给我们的口袋里塞钱,不能穷到年头岁尾;最后写第二天要自然早醒起床放鞭炮,迎接新年。
14.结构上首尾呼应,照应开头;内容上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故乡年味的怀念之情。 点拨:仔细阅读文章,结合全文的内容和主题来分析,最后一段由回忆转到现实,结构上照应文章开头一段,形成首尾呼应;内容上表达作者对童年故乡年味的怀念,起点明主题的作用。
15.(1)“跌跌撞撞”原指走路摇晃不稳的样子,文中指小孩子欢蹦乱跳、不按规矩走路,既写出了过年所购的年货比较多,又突出了孩子们过年购物回家时高兴快乐的情形。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因现实中年的到来掩不住对深藏在心底的儿时故乡的年味儿的回忆,也表现了作者对儿时故乡年味儿的深深怀念之情。
点拨:(1)中“跌跌撞撞”本义是走路摇晃不稳的样子,结合文句意思理解,指小孩子过年购物满载而归时高兴快乐的情形。(2)把“内心深藏的年味儿”比作“一只脆弱不堪的老酒坛”,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地写出了
17 / 20
2019秋(重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作者对儿时故乡年味儿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年味儿的怀念和珍惜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6.既写出了那时过年是人们最重要的节日,是人们生命和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家家户户都特别重视;又突出了那时作者故乡的年有既定的仪式,是人们世世代代必须遵循着的传统流程。
点拨:仔细阅读第②段,从老婆婆教的童谣内容可以看出,故乡的年是人们最重要的节日,从节日的习俗可以看出人们对年的重视。这些既定的仪式,是人们世世代代必须遵循着的传统流程,是对生活的一份热爱和尊重。
17.示例:倒贴“福”字,寓意为福会到来;贴春联,寓意为象征吉祥、增加喜庆气氛和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贴门神,寓意为避邪除灾,迎祥纳福;给压岁钱,寓意为能压住邪祟;燃放爆竹,寓意为增加喜庆气氛和辞旧迎新;拜年,寓意为祝福来年大吉大利……
(二)18.B 点拨:本题中通过比较发现,B项中“印章的工具性淡化了,而更多的是把弄赏玩其艺术性”与原文“既是工具,亦是艺术品,既可用来书写钤印,亦可把弄赏玩”表达的意思不一致。
19.①私印最初限于姓名吉语等实用内容;②至唐宋,开始被应用于书画鉴藏、代为名款上,出现了完全脱离实用而纯粹表达文学志趣、哲理心得的闲章;③至宋元,文人印真正产生并走向成熟。
20.“方寸”强调了印章的外形“小巧”,“ 真章”一词突出了印章所包含的内在的艺术精华,这句话表明小小的印章“蕴藏了包括中国工艺、
18 / 20
2019秋(重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美术、文学等诸多领域之精华,绵延衍化数千年的智慧与美”,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1.不能删去。“之一”是“其中一种”的意思。“之一”用在句子中表明“在珍贵的书法、画幅上”“成为美的角色”因素,印章只是其中的一个。若删去,句子表达的意思就发生改变,所以不能去掉,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2.我认为小明的认识太片面。印章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已成为印章艺术,小小的印章“蕴藏了包括中国工艺、美术、文学等诸多领域之精华,绵延衍化数千年的智慧与美”,能上拍卖会并被拍出几百万元的高价,它一定是得到大家公认的艺术珍品,值得收藏。另一方面,印章艺术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要重视并传承这些中华艺术瑰宝。
四、23.思路点拨:(1)作文标题《七年级,我多了一份________》。前面的提示材料可为我们提供好几个写作思路:可以补充成熟、自信、理智、担当等,我们可以围绕这几个思路来写。作文可以表达我们对现实的把握,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的肯定和珍惜,对生活的憧憬和热爱。我们补充的词语应该是充满正能量的词语。写记叙文时,可以以叙事为主,但要用议论来点睛;写议论文时,要善于举出相应的事例来证明论点。本文适合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2)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材料的中心内涵。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这则材料可从“做
19 / 20
2019秋(重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人要谦虚谨慎、勇于拼搏,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成功”“给自己一个适当的压力,鞭策自己,于是小小的生命就会绽放出动人的魅力”“人生就如蜗牛一样,只有像蜗牛那样坚持不懈,遇到坎坷仍能坦然面对,正视自己,那样,才算是一个没有遗憾的人生”等角度立意。这样审题后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擅长写的文体),选择自己最易写的、最好把握的、有话可说的、有事可写的、有情可抒的角度入手。
例文略。
20 /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