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庆市九龙坡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四川省营山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 (共15题;共101分)

1. (2分)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 皓月(hào) 撰写(zhuàn) 褪尽(tuì) 朔方(shuò)

B . 馈赠(kuì) 心扉(fēi) 执拗(niù) 凛冽(liè)

C . 睥睨(nì) 旸谷(yáng) 稽首(jī) 瞬间(shùn)

D . 眷念(juàn) 磬口(qìng) 火焰(yàn) 蕴蓄(yùn)

2. (2分) 下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聘pìn 亘古gèn 咳嗽sòu 锋芒毕露

B . 浊流zhú 祈祷qǐ 污秽huì 锲而不舍

C . 哺育pǔ 气氛fèn 字帖tiē 气冲斗牛

D . 校对jiào 鞠躬jū 谰语lán 妇孺皆知

3. (2分) (2019九上·柳州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第 1 页 共 18 页

带着期盼,带着兴奋,我们走进了九年级的语文学习生活。一路走来,[A]我们用心聆听了泠泠淙淙( )的鼎湖山泉水奏响的滋润心田的生命交响乐;[B]欣赏了一路欢歌奔腾不息的林中小溪;领略了千峰竞秀、飞红滴翠的黄山。[C]在那清奇峭拔的桂林山水引领下更是心潮涌动,浮想联翩……语文如茶,林林总总的文章文字,便如同名类繁多的各式茶叶,或醇香悠长,或清香灵动。个人泡茶的偏好、 手法不同,韵化出不同的滋味和色泽。[D]正如文人们炯异的文学氛( )围,多彩的情感意趣。 质朴的玻璃杯,剔透的瓷杯,淳厚的土碗,都可以用来喝茶,各有各的趣味。品读语文也是如此, 各有其味,各抒已见,不必诘( )责。

(1) 文段中括号前的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cōng fēn jí

B . zōng fèn jié

C . zōng fèn jí

D . cóng fēn jié

(2) 文段的四个划线句子中有错别字的项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3) 文段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第 2 页 共 18 页

A . 我们用心聆听了葡湖山泉水奏响的滋润心田的生命交响乐;欣赏了一路欢歌奔腾不息的林中小溪;领略了千峰竞秀、飞红滴翠的黄山。

B . 在那清奇峭拔的桂林山水引领下更是心潮涌动,浮想联翩....

C . 质朴的玻璃杯,制透的瓷杯,淳厚的土碗,都可以用来喝茶,各有各的趣味。

D . 个人泡茶的偏好,手法不同,韵化出不同的滋味和色泽。

4. (2分) (2019七下·营山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B . 他站在一边不走了,嘴里念念有词,不停地抱怨着他们所受的种种苦难——有的是真的,有的是他的幻觉。从他语焉不详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C . 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

D .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

5. (2分) (2019七下·营山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乐府诗集》是一部由北宋郭茂倩编写的乐府歌辞总集。《陋室铭》的“铭”原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第 3 页 共 18 页

B . 《伟大的悲剧》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五人在探索南极的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主要表现了他们的失败之悲、死亡之悲。

C . 《爱莲说》《孙权劝学》《河中石兽》是按写作年代先后排列的。都德、普希金、端木蕻良分别是法国小说家、俄国诗人、日本作家。

D . “白丁”“布衣”都指平民;“岱宗”“岳父”都指泰山;“四书五经”的“经”指《诗经》《金经》《三字经》等。

6. (13分) (2019七下·营山期末) 古文阅读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

第 4 页 共 18 页

其喉,尽其肉,乃去。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阅十余岁(________)

②竟不可得(________)

③以为且噬己也,甚恐(________)

④尽其肉,乃去(________)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 以为顺流下矣 以为且噬己也

B . 至则无可用 至石之半

C . 渐沉渐深耳 技止此耳

D . 蔽林间窥之 然则天下之事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第 5 页 共 18 页

(4) 用“只知……,不知……”概括讲学家和老虎的“知”与“不知”,归纳天下事的相同原理。

7. (2分) (2019七下·营山期末)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同学们充分发扬了自身的特长。

B . 节假日里,大家郊游时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 . 能正确选择毕业后的去向,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D .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8. (15分) (2017八下·岳池期末)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材料一:2016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3本,人均阅读电子书3.28本,较2015年略有增加,仍远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平均水平。关于读书很多人表示,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摘自《读书与做人》)

材料二:“浅阅读”的先天缺陷显而易见,即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以及快餐化、平庸化、碎片化和少反思。(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俄罗斯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晨读运动”“读书周”“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摘自“百度搜索”)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均阅读量较少的原因。

第 6 页 共 18 页

(2) 从材料二“浅阅读”的特点来看,材料一中哪些现象属于“浅阅读”?

(3) 结合材料,请你就改善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对国家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9. (2分) (2019七下·营山期末) 营山大戏院有一场文娱演出,你的一位同学给你买了一张票,约你一同去看,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回答得体的一句是( )

A . 对不起,你怎么买今晚的票?我正好有事,你另送别人吧?

B . 对不起,我正好有事,如果你诚心请我看,就去改换明晚的吧!

C . 谢谢你,这场戏,我已经看过了,你自己去看吧!

D . 谢谢你,听说这一场演出很吸引人,但因为我正好有事不能同你分享,实在遗憾。

10. (6分) (2019七下·营山期末)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第 7 页 共 18 页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 下面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B .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C .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D . 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2) 细读第三段,面对开得这样盛的藤萝,作者的心情会怎样的,下列诗句哪一句最能传神的表现出来?( )

A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B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C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第 8 页 共 18 页

D .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3) 下面是对选文的理解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中的“焦虑”是指对紫藤萝花稀零凋败的焦虑,“悲痛”是指对十多年前紫藤萝花架被拆掉的悲痛。

B .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花的辉煌茂盛吸引,驻足观看。

C . “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紫藤萝写活了,也将客观所见与主观感受融合在一起,作者笔下不再是静态的花朵,而是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儿童,他们勃勃生机,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D . 作者对花之“盛”的描摹,先整体着墨,再局部特写,从上到下,层次分明,展示了花的形态美、色彩美。

11. (16分) (2019七下·营山期末) 名著阅读

①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第 9 页 共 18 页

②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③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④\"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 \"坐车的跺着脚喊。

⑤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蹚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

⑥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

⑦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1) 选文出自________(作者名)的长篇小说《________》(作品名)。

(2) 祥子为什么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还坚持拉车?请结合全书的情节回答。

(3) 从文段看,祥子的痛苦来自哪里?请概括出两点。

(4) 最后一段将祥子比作“风雨中的树叶”,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12. (20分) (2019七下·营山期末)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第 10 页 共 18 页

草帽是父亲的徽饰(段奇清)

①回首数十年前的父亲,虽然对父亲的容颜模样已不再十分清晰,但象征父亲精神家园的草帽,常常从麦梢的朝朝暮暮里走来。永远的父爱,携带阳光、汗水,淌过我思念的河。

②几阵春阳暖照,麦苗儿开始吐穗扬花,太阳的威力也一天比一天大起来。这时父亲说,是该去买一顶草帽了!父亲平时购买物什,对好与坏并不很在意,唯独对草帽的要求几近苛刻:一定得是麦子的穗秆儿编织的,因为这样的草帽一绺绺圈绕着,细密非常,也白亮得耀眼。

③草帽买回后,父亲还要拿了细密的白布,给草帽的圈沿缝上,要缝上的还有帽肚儿,因为这些地方是最容易破损的。但是,一顶草帽总也敌不过岁月的敲打侵蚀。雨来时,雨水敲响出流逝的音符,“噗噗噗”,草帽的韶华被敲得有几分苍老起来;收割间,火辣辣的太阳穿不透草帽的故事和寓言,却把帽檐敲出了龙钟之态……。

④村人们都说,父亲是村里手最巧的。一天,父亲对我说:“清儿,和我一起去弄一些麦秸来。”是的,父亲要自己来编织草帽。对那些韧性十足的麦秸秆儿进行一番整理修饰后,父亲便拿起它们,像拾掇起一绺绺柔韧苍劲的时光,在手指间绕过来,绕过去,不上半天工夫,一顶草帽就编出来了。初始时,父亲编出的草帽还略显粗糙,编上几顶后,那草帽就非常结实漂亮了,嗬,简直就是一件精美无比的工艺品!

⑤父亲编出的草帽,除了自己和家人戴,大多数送给了乡亲们。要是乡邻们夸父亲“心好手巧”,父亲黝黑的脸庞上会绽放出璀璨的笑容,如同草帽把一朵朵含香的麦花,氤氲了父亲滴滴汗水和一瓣心香,回馈时光村落对父亲的濡染和滋养。

⑥那时乡村是大集体,有一年天大旱,从春到夏,一连百天没下雨。有一天,天空中终于飘来了一大片墨一般的云,雨夹裹着烟雾滚落了下来。乡人们欢呼着!但不到一顿饭的工夫,云儿就如同孙悟空翻了一个筋斗,远去十万八千里。雨过地皮湿,太阳又开始亮晃晃地炙烤着大地。乡人们这时要做的是如何保住这点儿雨水,让它成为墒土。乡亲们纷纷走进地头,人们知道,夏日下雨的时间太短,太阳又火爆地出来,上烤

第 11 页 共 18 页

下蒸,人会感到更加炎热。但父亲等乡人们顾不了这些,在荒野之地,或泥水沟中,扯来青草覆盖于地表。可久旱之后,哪里能找到那么多青草呢?

⑦此时,父亲将刚刚编织好的一百多项草帽从家中一股脑儿搬到农田中来,戴在庄稼的根部。为减缓地里的水分蒸发,父亲甚或把头顶上的最后一顶草帽也摘了,光着头任凭烈日烤晒着……那一百多项草帽就似一顶顶钢盔,抵挡住了烈日之箭镞的攻击,在太阳下闪闪发着光,宛然父亲闪光的心灵。

⑧由此,在我幼小的心中,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一直喜欢与珍惜草帽,只因为草帽是一种荣誉,而唯有父亲才最有资格佩带村庄这无上荣耀的徽饰。

⑨父亲50多岁时,在一次抗击旱魔中不幸去世,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家人,亲近的乡邻,还有牵挂着的麦浪。父亲编织的草帽清香了大地宽厚的胸脯,把麦子的思想气息随着南来北往的风雨四处传送。于是,那一顶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生的认识与感悟。

(1) 文章围绕草帽,主要写了父亲的哪三件事?

(2) 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味下面的语句。

①父亲黝黑的脸庞上会绽放出璀璨的笑容,如同草帽把一朵朵含香的麦花,氤氲了父亲滴滴汗水和一瓣心香,回馈时光村落对父亲的濡染和滋养。(品味修辞手法表达的效果。)

②父亲将刚刚编织好的一百多顶草帽从家中一股脑儿搬到农田中来,戴在村人庄稼的根部……(品味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3) 文章以“草帽是父亲的徽饰”为题有哪些作用?

(4) 文章结尾写道:“于是,那一顶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

第 12 页 共 18 页

生的认识与感悟。”这里的“认识与感悟”包含了哪些内容?

13. (6分) (2019七下·营山期末) 名句默写填空。

(1) 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 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 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陋室铭》)

(4)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5) 杜甫的《望岳》中,写出了作者凌云之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 《木兰诗》中体现木兰聪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4. (6分) (2019七下·营山期末) 古诗词鉴赏。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 诗歌后两句写出了________的景象,全诗传达出诗人________的心境。

(2) “独”是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诗中“独”字的妙处。

第 13 页 共 18 页

15. (5分) (2019七下·营山期末) 作文

我们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

请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情感真挚,内容充实,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与你相关的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第 14 页 共 18 页

参考答案

一、 四川省营山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 (共15题;共101分)

1-1、

2-1、

3-1、

3-2、

3-3、

4-1、

5-1、

6-1、

6-2、

6-3、

6-4、

第 15 页 共 18 页

7-1、

8-1、

8-2、

8-3、

9-1、

10-1、

10-2、

10-3、

11-1、

11-2、

11-3、

11-4、

12-1、

第 16 页 共 18 页

12-2、

12-3、

12-4、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4-1、

14-2、

第 17 页 共 18 页

15-1、

第 18 页 共 1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