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劫数东南天作孽, 。(鸡鸣风雨海扬尘) 2.才见一抹斜阳, , 顿惹清愁起。(半堤香草) 3.有酒惟浇赵州土, 。(谁会成生此意) 4.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5.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槛菊愁烟兰泣露) 6.试拂铁衣如雪色, 。
7. ,别有天地非人间(桃花流水窅然去) 8.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9.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10. ,慷慨有余哀。(一弹再三叹) 1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2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3.射杀山中白额虎, 。(肯数邺下黄须儿) 4.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5.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6. ,向樽前,拭尽英雄泪。(青眼高歌俱未老) 7.曾是东华生小客, 。(回首苍茫无际) 8.悲歌痛苦终何补, 。(义士纷纷说帝秦) 9.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10. ,六宫粉黛无颜色(回眸一笑百媚生)
二、仔细阅读下列古文,回答问题(共20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解释下面词语(每小题1分)意思差不多即可得分 A子路率尔而对曰。率尔:(轻率) B如五六十。如:(或者) C吾与点也。与:(赞同) D以俟君子。俟:(等待) E且知方也。方:(礼法)
2将下面一段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准确通顺即可)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3此片文章出自《论语先进篇》,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的对话,触及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即人如何安顿自己的一生,文中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回答虽有所不同,但共同点是什
么?(2分,强烈的入世精神)。曾皙的回答和他们三人有何不同(3分,出世精神)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1解释下面词语(每小题1分)意思差不多即可得分 A夜大雪,眠觉。觉:(醒) B造门不前而返。造:(到) C弄毕,便上车去。弄:(弹奏) D经宿方至。宿:(一夜) E旧闻桓子野善吹笛。旧:(过去)
2.上面两段文字反映了“魏晋风度”的一个侧面,请你谈谈你对“魏晋风度”的理解。(5分,意思差不多即可得分)
(魏晋时代文人中兴起的一种崇尚自然,风流自赏的生活方式,产生时代背景是因为魏晋是一段长时间乱世,生逢乱世,文人生命感体验格外强烈,其理论背景是当时老庄“玄学”的盛起,其实质和核心是魏晋文人对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追求。) 3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通顺准确即可)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三、诗词赏析。请用自己语言对下面的诗歌进行赏析,要求不得少于200字。(15分。在回答到要点的基础上,要求文字平顺。 1.王国维《蝶恋花》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瞬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是伤流潦。
(要点:语言---典雅,好用典故:轻雷,车尘 表现手法------隐喻、象征。
词的视角的独特-----上阕视角是楼上到楼下。下阕变为“全知全能”之视角,陌上 楼头之人,一同成为被观照的对象 主题----人生的悲苦,命运的不定 意境-------悲凉、哀婉、深沉 2.秦观《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要点:词语的精炼-----具体分析“失”、“迷”“闭”“砌”等字的含义 写景的独特之处:一是实景和虚景交融,二是写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
主题-------政治失败、独在异乡的苦愁格外能引起后世读者的共鸣 意境-------凄迷、孤苦、惆怅
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共5分)
吃饭有时候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实事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这种主权旁移,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朴素的世界观。《吃饭》
1.作者认为“吃饭”和“结婚”有何类似之处?2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
2.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联想方法?什么论证方法?什么修辞方法?3分(相似性联想、类比论证、比喻)
就我所知,处理这个普遍存在的人类自高自大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要经常提醒自己:在茫茫宇宙中一个小小角落的一颗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类仅仅是一个短短的插曲,而且说不定宇宙中其他地方还有一些生物,他们由于我们的程度,不亚于我们优于水母的程度.罗素《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1.这里主要批判了什么概念?2分(批判人类的自高自大)
2.文中哪些地方出现了人是要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2分(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小小角落、一个短短的插曲,)
3.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1分( 类比论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