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及其原理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技 术I广 场 郭文慧 科 —投信息 —黑龙江—— 几种常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及其原理 (淮南联合大学,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由于各种生物特征的识别方式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和要求,单一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显现出各自的局限性,如有些人 的指纹无法提取特征,患白内障的人虹膜会发生变化等等。随着对社会安全和身份鉴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的日益提高,多模态识别系统(按照 某种融合方案而形成的一种多特征识别系统)将是生物识别技术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原理 皮下层皮肤识别等等。 一、指纹识别 通过观察手掌及其手指、脚、脚趾内侧表 面的皮肤,我们会发现皮肤凸凹不平产生的纹 路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这些皮肤的纹路在 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是 唯一的。依靠这种唯一性,我们就可以把一个人 责任编辑:程鹏 同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比较他的指纹和预 先保存的指纹进行比较,就可以验证他的真实 (上接230页)为防止施加预应力的过程中 【1】王艳 大跨度连续箱梁悬臂拼装施工线形控 身份。 梁段上下滑动而错台,采用先同时张拉一组上、  ̄I[DI,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05:1—80. 指纹识别通过两类特征来进行指纹的验 下临时预应力,再根据线形调整需要,进行其余 【2】李坚.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与 证:总体特征和局部特征。总体特征是指那些用 l临时预应力的张拉施工。对因齿坎打滑而造成 工程实践【c】.公路学会第四届年会学术论文集. 肉眼直接就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如纹形(环型、 临时预应力张拉力不够的,须在永久索张拉完 【3】胡益康,丘斌.短线台座法在桥梁上部连续 螺旋型、弓型)。当总体特征相同时,我们就要通 成之后再拆除吊具; 箱梁施工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04,7: 过比较局部特征来进一步的辨识。局部特征是 1—3. 4.4加强对现场具体情况(如日照、水气 指指纹上的节点的特征。指纹纹路并不是连续 等自然条件,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指标、浇筑及 【4】刘亚平,符合.短线法预制箱梁在香港迪士 的、平滑笔直的,而是经常出现中断、分又或打 养护的条件及方法,节段混凝土的实际重量及 尼工程中的应用『J1.施工技术,2005,l1:1—2. 折。这些断点、分叉点和转折点就称为“特征点”。 其它相关参数,等等)的监测,以确定各方面因 【5】吴普.预制节段悬臂拼装的长短线法施工技 素对线形的影响。应在早上7:O0左右采集箱梁 拼装标高控制数据,经观测,在气温相差1O~ 15℃时,悬臂端的标高最大变化为4~5mm; 4.5严格按测量步骤检测各节点空间位 置,尽量保证在良好的观测条件下检测。若安装 时出现线形偏差,应分析原因,并及时进行调 整,调整按上翘和低头的程度可分别选用涂抹 胶层上下厚度不一或加垫钢板或铜片等方法。 参考文献 视网膜是一些位于眼球后部十分细小的 神经(1/50英寸),它是人眼感受光线并将信息 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重要器官,它同胶片的 功能有些类似,用于生物特征识别的血管分布 在神经视网膜周围,即视网膜四层细胞的最远 处。在采集视网膜的数据时,扫描器发出一束光 射人使用者的眼睛,并反射回扫描器,系统回迅 速描绘出眼睛的血管图案并录入到数据库中。 眼睛对光的自然反射和吸收被用来描绘一部分 特殊的视网膜血管图。由于视网膜血管的分布 是具有唯一性的,即使是双胞胎,这种血管的分 布也是有区别的,因此它有相当高的可靠性。但 它同时要求待测者的眼睛必须处于静止且与录 入设备的距离应在半寸之内。 四、掌形识别 掌形识别技术包括掌纹识别技术和手形 识别技术,掌纹是指手掌上的纹理,而手形是指 手的几何特征。对掌纹进行识别是由于手掌上 存在很多特征,其中有三条主线是由于手掌手 腕的弯曲形成的,分别称它们为:心脏线、大脑 线和生命线。它将手掌分成了3各区域。手掌上 的这些纹理和线特征不随时间改变并且具有旋 转不变性,因此这些特征可以被认为是可靠和 稳定的。对手形进行识别是建立在对人手的几 何外形进行三维测量的基础上的。因为每个人 的手形都不一样,所以可以作为识别的条件。主 要通过确定人手的几个外形上的特征,像手和 手指在不同部位的宽度,手指的长度,手指的厚 度和手指弯曲部分的曲率等,来实现识别功能。 由于各种生物特征的识别方式都有其一 定的适用范围和要求,单一的生物特征识别系 统在实际应用中显现出各自的局限性,如有些 人的指纹无法提取特征,患白内障的人虹膜会 发生变化等等。随着对社会安全和身份鉴别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的目益提高,多模态识别 系统(按照某种融合方案而形成的一种多特征 识别系统)将是生物识别技术发展的趋势。 术『J1.安徽建筑,2005,34(01):l1—13. 【6章书寿,华锡生.6】工程测量【M】.北京:水利水 电出版社.1994:23—62. 【7】李全信.边角后方交会的精度分析及布设方 案选择『J1.测绘工程,2000,(09):31-33. 责任编辑:田波 一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