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工程钢筋混凝土总体施工方案
一、模板总体施工
混凝土工程施工严格遵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8)及其它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
1、清水混凝土模板的设计与施工 框架部分混凝土按清水混凝土标准施工。
柱模板采用5mm厚的钢板加工而成,模板分节制作,每节长2m,再根据层高、与靠船平台等因素,确定其他的不标准的模板。承台及梁采用竹胶板,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1)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要点:
①模板块尽量拼大,现场的接缝要少,且接缝位置有规律,尽可能隐蔽,模板拼缝处采用双面胶黏贴,确保接缝处不跑浆。
②各种连接部位按节点设计,针对不同的情况逐个画出节点图,以保证连接严密、牢固、可靠,保证施工时有足够的刚度,避免引起错台。
2)模板刚度的控制:
①依据《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清水混凝土表面平整度“<4mm”,而模板的表面平整度将<2mm,所以在模板设计的过程中控制大模板的相对挠度<2mm,绝对挠度<4mm。
②加固措施:
利用2根φ48的钢管作竖向龙骨,固定在样架上,用10#槽钢钻孔,孔的位置与对销螺栓相同,作横向围檩;用φ16钢筋加工成对销螺栓,水平穿在两边横向围檩外,并用铁板垫片加螺母固紧,对销螺栓的竖向间距为80cm,水平间距为70cm。
3)模板的选型:
模板采用竹胶板,平面尺寸2440 mm×1220 mm×18 mm的覆膜竹胶板。 柱钢模配制2套模板,上部结构系梁配置2套模板。 2、模板的拆除
不承重的系梁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损坏的情况下可拆除,一般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侧模,一般第二天即可拆除。
承重模板和支架,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自重时方可拆除,本工程的跨径最小为5.25m
的梁和板达到混凝土设计等级的70%,方可拆除。混凝土的强度按照现场养护的同条件试模确定。
模板及支架拆除时要符合图纸要求及相关规范的的规定。 3、模板、支架制作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模板、支架及拱架制作时的允许偏差
项 次 项 目 (1)模板的长度和宽度 木 模 板 制 作 (2)不刨光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3)刨光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4)平板模板表面最大的局部不平 (6)支架、拱架尺寸 (7)榫槽嵌接紧密度 (1)外形尺寸 钢 模 板 制 作 (2)面板端偏斜 孔中心与板面的间距 (3)连接配件(螺栓、卡板端中心与板端的间距 子等)的孔眼位置 沿板长、宽方向的孔 (4)板面局部不平 (5)板面和板侧挠度 长和高 肋 高 刨光模板 不刨光模板 允许偏差(mm) ±5 3 1 3 5 2 ±5 2 0,-1 ±5 ≤0.5 ±0.3 0,-0.5 ±0.6 1.0 ±1.0 (5)拼合板中木板间的缝隙宽度
二、钢筋工程总体施工方法
本工程的钢筋总量共4786.5t,包括钢筋笼1087t,前沿框架以及陆域部分3668.7 t,预制构件钢筋30.8t。
钢筋原材质量要求:钢筋的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渍污染和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钢筋将平直,无局部弯曲,钢筋的调直遵守以下规定:
采用冷拔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4%;II级钢筋的冷拉率小于1%。 钢筋加工的尺寸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加工后钢筋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表的数值。
圆钢筋制成箍筋的末端弯钩长度
箍筋直径 (mm)
受力钢筋直径 <25 28-40
5-10 12 75 90 加工后钢筋的允许偏差
90 105 序号 1 2 3 4 偏差名称 受力钢筋全长净尺寸的偏差 箍筋各部分长度的偏差 钢筋弯起点位置的偏差 钢筋转角的偏差 允许偏差值(mm) ±10 ±5 ±20 3 控制钢筋保护层用水泥砂浆垫块,其厚度等于设计保护层厚度。垫块的平面尺寸为50×50mm。竖直方向使用的垫块,在垫块中埋入20#铁丝,用于绑扎在钢筋上。
划出钢筋位置线:平板或墙板的钢筋,在模板上按设计图纸间距划线;柱的箍筋在两根对角线主筋上划点;系梁、承台的箍筋在架立筋上划点;底板的钢筋在垫层上、侧面模板上或在两面各取一根钢筋划点。
钢筋的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将遵守以下规定:
①垂直钢筋主要采用现场电渣压力焊,水平筋采用在加工场闪光对焊,当两钢筋直径不同时,其两直径之差不得大于7mm。
②对焊前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范围内的铁锈、污泥、水泥砂浆,以免在夹具和钢筋间固定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等。此外,当钢筋端头有弯曲时将予调直或切除。电渣焊接头弯折不得大于4度。
③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时,使两根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电渣压力焊,偏移不得超过0.1钢筋直径,同时不得>2mm。两根钢筋之间的局部缝隙闪光对焊控制在3mm,电渣压力焊控制在2-4mm。
三、混凝土总体施工方法 1、混凝土的供应:
采用自拌混凝土,拖泵浇筑。 2、混凝土的运输: 搅拌车运输。 3、混凝土浇筑:
①为避免拌和物浇筑时发生离析,其自由下落高度不将超过2m,否则将使用滑槽或串筒。分层浇筑时,串筒或滑槽离浇筑面的高度将控制在1m以内,以避免溅起的水泥浆污染
模板。当模板溅有水泥浆时,将派专人及时清除。
②当浇筑厚度大于50cm时,为保证振捣密实,将分层浇灌、分层捣实,并在下层拌合物凝固之前,将上层拌合物浇灌和振捣密实,其浇筑厚度将不大于振捣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③浇筑混凝土的最长间歇时间将按所用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不得超过下表:
混凝土浇筑的最长间歇时间要求表
混凝土浇筑时气温(℃) 20~30 10~20 5~10 允许间隔时间(min) 普通硅酸盐水泥 90 135 195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120 180 — 注:本表包括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时间,未包括特殊施工所采取的措施 ④混凝土的振捣将按下列规定执行:
a、振捣方式与混凝土面垂直或斜向振捣,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左右。 b、振动棒的排列按行列式或交错式排列。振捣时间每一插点的振捣时间为20~30秒,并以不出现气泡为止,对于拌合物不能直接到达的边、角等部位,将采用人工平仓,严禁采用振动器平仓。对于振动后混凝土表面出现的泌水,用人工清除。
4、混凝土的养护:
在平均气温高于+5℃条件下,用塑料布或土工布把混凝土覆盖并适时浇水,使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有足够养护水份,养护时符合下列规定:
开始养护时间:由温度决定,当最高气温低于25℃时,浇捣完毕12小时内加以覆盖、浇水养护。当最高气温高于25℃时,浇捣完毕6小时内加以覆盖、浇水养护。
浇水养护时间的长短:对于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将不少于7昼夜。对掺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14昼夜。
③浇水次数:
已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为标准,养护初期水泥水化作用较快,浇水次数要多。气温高时,也将增加浇水次数。
浇水次数表
气温 10℃ 20℃ 30℃ 40℃
每天浇水次数 A 2 B 3 A 4 B 6 A 6 B 9 A 8 B 12 说明:①A为在阴影下,B为日光照射下,②气温系指当日中午的标准气温。 覆盖时间表
最少遮盖天数(d) 水泥品种 10℃ 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水泥 7 7 20℃ 7 7 30℃ 10 10 40℃ 10 10 混凝土养护强度达到3.5MPa以上,方准在其上行人或组织下一工序的施工。 5、伸缩缝和埋设件 1)伸缩缝
型式、尺寸、埋设位置和材料的品种规格符合施工图纸规定。 伸缩缝混凝土表面平整、洁净,外露铁件要割除。 2)埋设件
严格按施工图纸规定预埋各种埋设件。 6、混凝土施工缝面的处理
对因施工或设计要求予留的施工缝,必须进行凿毛处理。施工缝处理: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左右,开始先凿除表面的软弱层混凝土,露出新鲜混凝土,使表面成毛面,再用竹刷或钢丝刷及高压水枪清理冲掉毛面的灰渣。在下批混凝土浇筑前24h洒水湿润,并在浇筑前先铺2~3cm厚的同混凝土强度的水泥砂浆,以确保新老混凝土接合良好。垂直缝无法铺砂浆,可在缝面上刷水泥浆或提高一级混凝土强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