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山居秋暝》 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山居秋暝》 教学设计

2023-03-18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1.山居秋暝》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11月6日 【教材分析】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诗中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风光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可以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初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也有一定的热情。学生已积累了一些不同内容的古诗学习方法,而本诗比较简单、易懂,所以学起来相对容易。

【教学目标】

1.会读写本诗的生字,能正确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山居秋暝》。

3.理解诗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4.诵读品味诗歌,体会古诗音韵、节奏之美;掌握诗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

教学《山居秋暝》的有关课件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诗《山居秋暝》。

(板书:山居秋暝)

2.作者介绍

王维(约701-约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其诗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他又精通绘画,擅作平远之景,擅绘人物、丛竹等。有《王右丞集》。

3.解诗题

诗题,交代时间、地点。“山居”指山中的居所,点名了地点;“暝”日落时分,点明了时间。

“山居秋暝”可理解为诗人在山中居所看到的秋天傍晚时分的景色。

二、诵读感悟

1.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检查朗读。

3.听范读,生再读。

三、品味“诗之意”

1.自由读诗,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小组内讨论、交流诗意,可采用借助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来理解。

3.师生一起理解诗句意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山:指空旷的山林。 来秋:秋天的傍晚天气凉爽。

诗句意思:空旷的山中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觉到阵阵秋意。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句意思: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泉水在石头上潺潺流过。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竹林里传来喧笑声。浣女:洗衣物的女子。归浣女:浣女洗衣归来。

莲动:莲叶晃动。 下渔舟:渔船顺流而下。

诗句意思: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孙:指诗人自己。

诗句意思: 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长久地留在这里。

4.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空旷的山中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长久地留在这里。

四、感悟古时描绘的意境

1.自由读诗,说说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

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这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

(板书:寂静,清新,幽雅)

与诗题有什么联系?

明确: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都是写景,有什么不同?

明确:颔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颈联用了竹、莲、浣女、渔舟等意象,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

与首联有何联系?

空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皎洁;新雨之后才能显清泉之声响。

这两句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并说说原因。

明确:是。写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勃勃生机。这里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六句写景的句子,哪几句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学生概括。

明确: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具体地描绘出来。

五、拓展延伸

网上搜集王维的其他诗,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背诵下来。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3.预习。

【板书设计】

山居秋暝

诗中有画

寂静,清新,幽雅

山村生活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