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刍议

《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刍议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期 2008年6月 ・山西焦煤科技 Shanxi Coking Coal Science&Technology No.6 Jun.2008 专题综述・ 《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刍议 王淑过① (山西大学法学院) 摘要《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该法在用人单位规章制 度、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解除、无效等方面对劳动者保护仍爵在不足,有待通过司法解释或 修改法律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无固定期限;解除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合法权益 中图分类号:TD[一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0652(2008)06—0023—02 《劳动合同法》受到各界的好评。毫无疑问,该 法的颁布实施有利于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 利义务,推进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但该法也并非 尽善尽美,尤其《劳动合同法》是在多方利益主体博 弈下诞生的,难免存在妥协和让步,加上对劳动合同 法和劳动法许多问题的理论准备并不充足,也导致该 法在立法内容和立法技术上存在缺陷,至少从某个角 度审视是如此。 1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可能成为约束劳动者的手段 不会对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提出异议。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规章制度制定须经严格 的法律程序,同时赋予了劳动规章制度可以作为人民 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依据的法律地位。用人单位 会建立比较严格的、完善的劳动规章制度,特别是严 重违反劳动纪律方面的规章制度,充分行使《劳动合同 法》第39条第2项的权利。对劳动者来说没有益处。 《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工作时问、休息休 假、保险等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做出具体 规定。在实践中,用人单位都严格执行了法律的规 《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了涉及劳动者切身利 益的规章制度产生程序,即制度内容合法、民主程序 和公示程序。劳动者对劳动规章制定从“听取意见” 上升为“讨论……平等协商确定”,权利看似增大,其 实并非如此。原因有三:一是,劳动报酬、保险福利、 职工培训、劳动定额、劳动安全卫生等劳动规章制度, 是由人力资源、财务、生产等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 员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劳动者个体贫 乏的专业知识无法与用人单位抗衡,协商确定的权利 只能是应然权利,而不能成为现实权利。二是,职代 会和工会形式上由民主选举的,其实质由用人单位产 生,职代会、工会与用人单位没有对抗性,体现的是用 定。如果要从规章制度方面来最大程度保护劳动者 的合法权益,鉴于劳动者无法抗衡强大的用人单位, 就必须借助于公权力。各地区的行政管理部门、协会 制定公平、公正的行业劳动规章制度,行业劳动规章 对用人单位具有强制性。这才能切实维护劳动者的 合法权益。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能致使劳动者失业 用人单位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深感恐 惧,采取各种规避措施。如,华维集团付出上亿元资 金把职工的工龄归为零、中石化河南分公司花费735 万元,将旗下郑州石油总公司144名员工全部转为 “劳务工”、国有企业裁减“临时工”、私营企业把8年 以上工龄的职工全部辞退,成批的劳动者被推人失业 者行列。 人单位的利益与意志。三是,目前形势通货膨胀率 高,就业机会少,只要被用人单位录用,即使用人单位 的规章制度比较苛刻,为了得到生存的饭碗,劳动者 ① 作者简介:王淑过女1971年出生2006级LⅡ西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太原03005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西焦煤科技 2008第6期 中国是世界的“加工厂”,绝大部分还是劳动密 集型企业,仍然依靠劳动力来获取利润。假如劳动者 在25岁开始上班,25~35岁这10年时间不论是智 力还是体力都是人生的鼎盛时期,40~50岁人们的 制度,陆续开除了约1 000多名长期旷工的职工。劳 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通知被开除的职工办理相关 手续,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通知不作任何回应。这个 国有企业希望依法把1 000多名人员的档案转出去, 也能降低管理成本,可是对这些档案没有接收单位。 能否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取决于完善的社会保险 关系转移制度以及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不是由用人单 位决定的。只要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原用人单位 不再是劳动者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的管理义务人,让 体力逐渐下降。用人单位追求利润最大化,就会把与 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期限约订在10年以下,合法地规 避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法律是上层建筑,是以经济 基础的,法律的制 定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如果法律与经济相脱离,再 完美的法律制度也会阻碍经济发展 。自《劳动法》 颁布实施以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已有13 非义务人承担义务的责任,违背了法理权利义务正当 关系。既不能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也 是不公平的。 4劳动合同的无效 年之久,用人单位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几乎都在规 避这项制度。立法者就应该研究无固定期限劳动合 同在中国发展的经济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而 不是制度一出台用人单位就开始抵触。 3劳动合同解除条件弹性大 《劳动合同法》有关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瑕疵 的主要不足在于:将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劳动 合同作为无效劳动合同,而不是可撤销的劳动合同。 将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作为可撤销劳动 合同更为合理。因为将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 劳动合同作为可撤销劳动合同,赋予受害方变更或者 撤销的权利,受害方将占有主动地位,受害方可以选 择变更或者撤销劳动合同,也可以使劳动合同有效, 获得就业机会以及劳动法和合同法上的权利,这样更 有利于受害方的权利保护 J。因以欺诈、胁迫的手 《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41条规定了在劳动 者无过失时,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 位,仍不能胜任工作”、“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 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 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工作中 有时不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这是很正常的。但 “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和“不能胜任工作”,这二者是 段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者 “量”与“质”的关系,很难界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企业的产品要在市场 上具有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地依靠技术革新来改变产 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38条第5项,第26条第1 款)。这种规定,在法理上是错误的,因为劳动合同 无效并不存在解除的问题,劳动合同解除的前提是劳 动合同的有效成立。如果将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 劳动合同作为可撤销劳动合同就可以避免法理上的 障碍,因为可撤销劳动合同过了撤销期,就成为有效 劳动合同,自然可以解除;如果当事人在撤销期内撤 品的性能。每个企业都在进行技术革新,一般的技术 革新与重大的技术革新没有严格的区别界限。把 “不能胜任工作”、“重大技术革新”无法量化、无法定 性的东西,作为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这样模棱两可、 富有弹性的规定,使《劳动合同法》丧失了严谨性、可 操作性。这赋予了用人单位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特 权,劳动者会面临失业的困境。 《劳动合同法》第50条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或 者终止劳动合同后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 保险关系转移手续。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失业很难在 15日内就找到新的工作,“15日”的期限不能实现, 销劳动合同的,则不适用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定,适用 劳动合同无效的缔约过失责任,即劳动合同被确认无 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 责任(第86条),在法理上可以言之成理。 综上所述,《劳动合同法》的通过无疑有利于保 护劳动者的权益,但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在用人单位 利益和劳动者利益的平衡上还存在不少缺憾。在某 些方面,用人单位承担了不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而 在某些方面,对劳动者的保护 (下转第46页) 不知道立法者如何计算出这个期限。笔者调查过一 个国有企业,有些职工长期旷工,企业依照劳动规章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西焦煤科技 15 mln。 2008第6期 比重计检测,使其浓度在正常使用的浓度范围之内。 2)使用JEF一2淬火介质,工件的淬火温度比采 JEF一2淬火介质工艺: 合金钢原材料工件一淬火一回火一检验出厂。 注:淬火时问计算 ̄300 kg,本介质冷却约在20~ 30 sec。‘ 用其它介质的淬火温度平均降低20~30 ̄C,甚至可 达到40 ̄C,由于加热温度的降低,可大大节约电能损 耗,降低生产成本。 3)淬火后的工件为避免开裂,必须立即回火。 回火后的工件应在JEF一2淬火介质中冷却。 4新型介质使用的技术保证 1)严格按照产品技术说明的配比方法配制,否 则,会影响到淬火工件的质量。而且由于JEF一2淬 4)JEF一2介质的使用温度不得超过63 ̄C,否 则,会影响介质的冷却能力。 收稿日期2008—03—28 火介质是高分子元素,能充分溶解于水,其分子元素 随水同时蒸发,损耗后应进行介质补充,补充前后,用 参考 文献 『1]安运铮.热处理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57—63,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ype Quenching Agent Jiao Qiuchuan Abstract Quenching agent plays important function in implementing quenching technology.When applying wa— ter and oil as quenching agents,we can found some shortcomings SO the two quenching agents can not meet manufac— ture demand.After compare cooling curve of perfect quenching agents,we found that cooling principle of a new type quenching agent can meet our demand.The paper is about new quenching agent’S cooling principle,application con— dition and technical points.Practice proves that the quenching agent can meet manufacture need and improve produc— tion quality.Also the quenching agent was proved can reduce cost and save energy. Key words Quenching agent;Cooling speed;JEF一2 quenching agent (上接第24页) 又不够充分。究其原因,还是对许多制度背后的基础 理论研究不够,对许多用工行为背后的经济、社会和 文化因素的研究不深入。如何建立一套理性、科学的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仍是面临的重大课题。总之,在劳 参[1]李龙.良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9. 动合同制度的设计上,应以科学的眼光从理性的角度 设计制度,使法律具有可行性,避免法律成为摆设,甚 至起到阻碍劳动者利益实现的相反效果。 收稿日期2008—05—29 文献 考[2]王全兴.劳动法[M].第2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37. Discussion on“Labor Contract Law”to Protect the Lawfu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Laborers Wang Shuguo Abstract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labor contract law”is conducive to protect of the lawfu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laborers,but the law still has insufficiency to protect the laborers in the aspects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employing units,labor contracts of no fixed term,labor contracts relief,invalidation and SO on,needs fur. ther perfect by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r the revision law. Key words Non—fixed term;Remove labor contract;Invalidation;Laborer;Lawful righ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