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PPP项目维护管理方案

PPP项目维护管理方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 维护管理方案

一、 维护管理方式

1) 成立专业运营维护机构进行日常管理。 2) 编制日常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及应急预案。

3) 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维护管理制度和工程维护档案,确保项目设 施处丁安

全工作状态。

4) 日常管理单位与使用单位应配合工作,共同确保项目设施的安全运营。 5) 编制年度维护维修计划,经协调后统一安排项目设施的维修时间。

7) 巡视维护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和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保障人员安全。 8) 维护机构相关人员对项目本体、附届设施、其他项目设施的运行状况进行安全 评估,及

时处理隐患,确保运行安全。 二、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

1、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项目公司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政府相关机构共同组织紧急突发事件、重大险 情、事故的应急处理网络。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分为三级体系,项目公司本级设 一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施工单位项目部分设二、三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项目公司一 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领导二、三级救援组织,以方便应急救援时统一指挥,合理科学的 调动应急资源进行救援。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如下图。

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图

2、各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分工

根据当地风险管理制度,对不同施工阶段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对已知、可预测 的重大危险源,必须编制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并按照相关要求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和修 改,对特重大风险源采取相应的有效工程处理措施。

(1) 施工单位项目部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施工单位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对本项目环境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参加

项目公司组织的技术处理方案研究,编制本级环境安全风险施工技术处理方案,针对本 项目的主要风险源,指定专人专管,监控各重点施工风险管理。

(2) 各抢险队及作业班组安全负责人、安全员职责

各抢险队及作业班组安全负责人及安全员负责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及安全风险工 作的检查和

险情上报,加强各抢险队及专业工班的抢险救援技能培训,并明确分工,当 出现突发事件时,有权立即发出警报并有前期应急处理的职责。

3、 应急救援物资准备

应急救援物资的充足准备是应急救援抢险工作的重要保障,

该项工作由项目公司根

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危险源分析,制定应急抢险救援资源计划和储备,并指定施工单位 项目部落实,当发生紧急抢险救援时,项目公司可统一调配施工单位项目部的应急抢险 救援物资和设备直接投入抢险救灾。该物资包括:生产物资设备、日常物资类、医疗设 备和必备的生活保障物资。

4、 应急救援知识教育培训及演练

根据进场时间安排应急抢险救援知识教育计划,由施工单位项目部组织落实,项目 公司组织工程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和安全主任等相关负责人授课,必要时聘请外部专家 授课,对考试合格人员发合格证,只有持证人员才能成为抢险救援领导小组成员,未授 于合格证人员,不允许担任专职或兼职安全检查员。

为了在险情出现时各项抢险救援工作能够迅速有条不紊开展,

由施工单位项目部负

责组织抢险救援队按预设险情进行实地演练, 施工单位项目部组织演练时间由项目公司 根据施工总体安排确定,必要时,与市卫生、消防等有关管理部门组成合成演练或协同 演练。使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实战”状态,熟悉各类防灾应急救援的处置和整个应急救 援的程序,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凡抢险救援演练必须向项目公司上报演练申请和演练实施方案,演练结束后,由施 工单位项目部将演练总结报告送达到项目公司, 演练总结报告包含演练内容、人员分工、 方案、处理程序、演练影像资料、演练中存在的不足等。

5、应急救援互助协议

为了达到出现险情后能迅速控制,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场后由项目部先与危 险源周围的相关单位取得联系,建立互助协议,以便及时处理问题。建立互助协议的单 位有:附近医院、交通管理部门、城管部门、急救中心、消防、电力管理部门、自来水 公司、燃气公司、沿线政府、沿线居委会、沿线两侧大公司、小区等,并与各单位建立 联系名册和沟通机制,并将互助沟通机制下发至标段项B部各职能部门。

6、应急响应

发生突发事故后,按照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抢险救援程序,应急响应程序如图。

信息' 反馈 否

周边群众

指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告请示A 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 T 技术专家组 现场监测 应急监测组 组织抢救 现场抢救组 警戒保护 医疗与卫生 信息收集/发布 新闻信息组 组织疏散 物质设备调度 进仃善后工作 紧急疏散组 后勤保障组 现场保护组 医疗救援组

善后处理组 应急响应流程图

7、防灾及应急对事后处理 (1)防灾及应急救援现场恢复

应急救援行动完成后,由新闻信息组对外宣布行动结束;相应的救援小组实施撤离 并将现场交接给事故发生单位,进行现场活理和恢复正常生产活动,并组织相应机构进 行事故的调查和后

果评价,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2)防灾及应急预案的管理与评估改进

应急救援事件结束后,应急救援小组对防灾及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对实 施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修改和重新制定,并及时进行更新和发布;不断完善防灾紧 急应变体系。 二、环境保护方案

1. 环境保护工作目标

高标准运行ISO14001: 2000环境保证体系,不出现重大环境投诉,水、气、声、 渣做到达标排放;

现场道路、场外门前道路整洁通畅,不妨碍场内道路和周边交通要道的正常交通秩 序,无污染现象;

现场外貌整洁,无污染源,文明施工标语得当,符合现场文明形象;

任何施工或工地内生活污水,均需100嘛沉淀处理后方可排入地下管道;杜绝蚊虫、 苍蝇、鼠害、寄生虫在工地滋生;

施工垃圾及时活理,运至业主和环保部门所允许堆放地点区域;

施工噪音必须符合环保部门的要求,选用性能良好、噪音低的新型机械设备,将对 周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对进场装饰、装修材料放射性等有害物的环保检测和竣工前室内环境检测达标率

100%

本工程中,我们将重点控制粉尘对大气污染、废污水对水污染、噪音污染、废弃物 管理和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等。在制定控制措施时,考虑对环境影响的范围、影响程度、 发生频次、社区关注程度、法规符合性、资源消耗、可节约程度等。

2. 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

1. 贯彻落实ISO14001:2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高标准运行公司制定的环境管理方 面的

管理手册与程序文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控制在良好的状态之下。

2. 采用协议、信函、联系单等形式,及时将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传替给相关方

(如供货商、运输商、业主指定分包方等),以共同遵守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与法规。

3. 严格贯彻《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01等有关环境保

护文件。具体如下:

(1) 组织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及相关规范要 求,从而

把室内环境质量控制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贯彻到施工全过程之 中。

(2) 选用的各种材料的氨、甲醛、苯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指标限量,必须符合 规范要求,

并不得选用超过规范规定指标的各种材料。对土壤中氢浓度超标的必须向设 计帅、监理工程师、业主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3) 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必须具有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并按规 定进行环

境污染指标复试,复试不合格或无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的严禁使用。

(4) 工程竣工前须委托有资格机构,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室内、甲醛、苯、氨、总挥 发性有机

化合物(TVOC)^量指标检测。室内污染各项指标检测合格方可组织竣工验收。

4. 在出入口处安排专人进行值班,所有施工人员凭出入牌及其身份证件进入施工区 域内。 5. 搞好公共关系的协调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噪声排放

1. 目标:昼问< 70dB,夜间V 55dB, 6:00〜22:00为昼问,22:00〜6:00为夜间 2. 严格执行《噪声防治管理规定》,对施工现场噪声进行管理。

3. 按公司《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要求,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连续、密闭的围档。 土方施

工前,施工场界围墙应整修完毕。

4. 项目部在编制施工方案时,根据场界噪声敏感区域的不同位置,明确选用低噪音 设备,

对在敏感区噪声高的小型机械采用围挡措施。

5. 严格遵守当地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有关规定,控制噪声较大的工序施工时间,碌浇 捣尽量

安排在周六及周日施工(如有特殊工序需要,事先须得到周围居民同意,并去环 保部门办理好有关手续,请周边单位及市民的谅解,严禁夜间违章施工。

6. 施工现场应尽量选用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

工方法。

应采用低噪音的工艺和施

7. 使用搅拌机、切割机、风机、电钻、刨、锤、锯、磨等设备时,应搭设防护棚或 尽可能

安排在隔音效果好的房间进行,以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对居民投诉作好 接待并责成专人处理。

8. 棋板、脚手架等搭设、拆除、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上下左右进行传递,棋板、钢 管修

理、活理时禁止大锤敲打,以免噪声污染。

9. 加强机器维修和保养,消除机器磨擦、碰撞等引起的噪声。

10. 使用电锯锯模板等,应及时在锯片上刷油,且棋板、锯片送速不能过快。 11. 通过统筹安排,合理计划,不在夜间施工。 12. 棋板采用胶合板模板,不采用钢模板以减少噪声。

13. 在振捣碌时,尽量选用环保型振捣棒;振捣前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振捣 棒使用完

毕后,及时活理保养;振捣时严禁振捣棒直接振捣钢筋及棋板,并做到快插慢 拔防止振捣棒空转,以免产生刺耳噪音扰民。

14. 车辆进出现场,专人指挥,减少或不鸣笛.

15. 对确因技术条件所限,通过治理排放的噪声仍不能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 标准的,

应采取限制施工作业时间等有效措施,把噪声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16. 施工应安排在6:00〜22:00问进行,若因工序等技术原因需连续施工,必须经 过有关管

理部门批准,取得合法的夜间施工手续。

17. 公司应不定期对施工现场噪声进行监测,且应在噪声产生集中的时段进行,项 目部应每

月进行一次场界噪声的自测,超过允许敏感区域噪声规定时,应进行整改。

粉尘排放

1. 目标:施工现场无扬尘

2. 严格执行工程技术部编制的《粉尘防治管理规定》,对施工现场粉尘进行管理。 3. 现场场地及道路进行硬地化,其厚度和强度应满足施工和行车需要。由于其他原 因而未

做到的硬地化部位,定期压实和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4. 出施工现场的运输车辆应对车轮及底盘进行冲洗,

带到道路上,造成扬尘。

以防粘在车轮和底盘上的泥土

5. 装运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车辆,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密 封式加

盖装置,防止沿途泄漏、散落或者飞扬,并按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行驶。

6.

闭的容器吊运, 活理建筑垃圾应洒适量水并使用封严禁凌空抛撒建筑垃圾造成扬

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

7. 含有粉尘的原材料运输时应尽可能采用封闭车厢进行运输,

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采用封闭容器或严密遮盖。

8. 对可产生粉尘的材料,搬运人员应尽量做到“轻拿轻放”,避免不必要的摔、攒, 产生粉

尘,如可行时可洒水湿润。

9. 在十燥的天气时,由专人在现场及现场附近道路上洒水,以保持湿润,防止尘土 飞扬; 10. 材料加工或其它施工作业,如可行时应采用湿式作业,可向作业面或材料洒水, 或采取

喷雾等措施,以防止粉尘飞扬。如:拆除旧建筑物,风镐破石,切割石材、面砖 等。

11. 木材加工应集中地点,并对作业场所进行封闭。木材加工机械的飞轮、皮带轮 必须安装

防护罩。

12. 严禁在施工现场融化沥宵和焚烧油毡、油漆,亦不得焚烧其他可产生有蠹有害 烟尘和恶

臭气味的废弃物。

13. 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运输的遗洒

1. 目标:运输无遗洒

2. 指标:运输无遗洒现象,无相关方投诉,无处罚。 3. 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十净后方能离场上路行驶。

4. 装运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车辆,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行 驶中不

污染道路和环境。严格执行市相关规定。

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

1. 目标:生产及生活污水排放达标

2. 场地内应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沉淀池和冲洗池、排水沟,处理碌输送泵、搅拌机、 砂浆机

等的活洗浆水。并做到所有的生活或其它污水必须分别处理后方能经排水渠排入 市政排水管网,沉淀池应定期活理。

3. 采用钻孔或其他施工产生的泥浆,未经沉淀不得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或河流。废浆 和淤泥

应使用封闭的专用车辆进行运输。

4. 生活区食堂,应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5. 施工现场、生活区应设置厕所,并同时设置简易化粪池或集粪池,严禁未经化粪 池处理

直接将粪便排入污水管道。

光污染

1. 目标:施工现场夜间无光污染

2. 指标:夜间施工照明灯罩的使用率达到100%以保证现场夜间照明灯光不射入周 围居民

家中。

3. 夜间作业应尽量选在室内进行。

4. 夜晚塔吊、太阳灯等照射时间要控制在 22:00时之前,以免强光打扰附近居民休 息。 5.

晚施工时要对塔吊上安装高能碘鸨灯采取一定的强光照射角度的控制措施, 用定向式灯罩,尽可能将强光照射在施工场内,避免影响周边行人。

使

6. 夜晚尽可能减少电弧焊接作业。

化学危险品、油品的泄漏

1. 目标:最大限度减少有蠹有害化学品的泄漏

2. 当化学危险品、油品的泄漏涉及到人身财产安全时按公司《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 救援预

案》进行应急处理。

3. 定期检查化学危险品、油品保存仓库或地点,如消防器材是否齐全、可使用,化 学危险

品及油品的包装是否完好,化学危险品及油品是否正确放置等。

4. 化学危险品、油品使用时应注意防止泄漏和污染土壤。 5. 被污染的土壤须隔离,并经环保部门处理。

火灾、爆炸的发生

1. 目标:无火灾、爆炸事故

2. 指标:施工现场无火灾、爆炸事故隐患

3. 严格执行公司编制的《消防管理规定》、《易燃易爆品安全管理规定》、《火灾、爆 炸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对施工现场消防进行管理。

4. 建立消防应急组织,成立义务消防队,明确各区域消防责任人。义务消防员需经 过培

训。

5. 易燃易爆场所严禁烟火,悬挂安全警示牌,按有关要求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6. 严格执行用火审批程序和制度,领到用火许可证后方可操作。

7. 针对可能发生火灾的岗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防止违章操 8. 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有蠹有害废弃物的排放

1. 目标: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合理处置

2. 严格执行《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定》,对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进行管理。 3. 施工现场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箱:可回收类、不可回收类、有蠹有害废弃物类。 4. 施工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必须向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 报,按

批准指定的地点存放、处理,禁止在非指定场所放置、倾倒、焚烧垃圾或者其它 废弃物。无力运输、处理的,可以委托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单位运输、处理。

5. 食堂采用电蒸箱、电水炉及煤气灶蒸饭、烧水、做菜,禁止使用燃烧剩余废旧 木料煮饭

做菜。

6. 加强生活区的卫生管理,专人负责生活区卫生工作,杜绝传染病在工地的发生, 杜绝食

物中蠹现象。每星期每少于一次对厕所等易生害虫区域进行杀虫处理。

7. 食堂产生的餐厨垃圾应当委托活洁公司单独收集、运输、处理。 8. 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应联系当地危险废物管理站进行处理,

丢弃、擅自处置危险废弃物。

各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

9. 复印机和打印机在更换墨盒、硒鼓、色带时,废墨盒、废硒鼓、废粉、废色带应 交给供

应商回收。

10. 对职工加强宣传教育,垃圾按指定地点投放,各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丢弃、擅 自处置危

险废弃物。

11. 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生产水、电的消耗

1. 目标: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2. 严格执行《节约用水管理规定》、《节约用电管理规定》,对施工现场水电使用进 行管理。

张贴宣传标语、图片和节约能源标志。

3. 对各类水泵、阀门、供水管道、卫生器具及时保养检修,保证不漏水。

4. 指定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责任人,定期统计水电使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查找 原因。 5. 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责任人定期巡视现场水电使用情况,发现浪费现象,及时制 止,并

加以教育。

6. 制定奖惩办法。

办公用纸的消耗

1. 目标:节约纸张消耗,保护森林资源

2. 严格执行公司《节约用纸管理规定》,对施工现场用纸进行管理。 3. 张贴宣传标语、图片和节约能源标志。

4. 指定责任人,发现纸张浪费现象,及时制止,并加以教育。

周转材料废品处理

1. 目标:周转材料废品合理处理

2. 周转材料主要有棋板、木方、钢管、扣件等,使用前应有计划,使用过程中应的 监督、

使用后应有回收。

3. 新型塑料棋板和胶合棋板,在加工时应合理使用,严禁随便乱锯,造成浪费。对 于塑料

棋板脚料应的专人回收,并与厂家确定回收协议。胶合棋板脚料也应专人收集, 作废品处理。

4. 木方使用前按长短分别堆放,教育工人做到长料长用,短料短用,避免、减少长 料短用,

造成浪费。使用后及时并短料回收进行接长处理,进行多次循环使用。

5. 扣件在使用过程中应有专用工具箱,便于存放,并及时收集。在浇筑碌、回填土 前应及

时活理十净。

3. 环境监测和测量控制

1、 项目部每半个月组织有关人员对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监测、监控

(其中对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评价结果填写《环境管理体系运 行情况记录表》。

2、 施工现场、生活区和办公区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监督每半月由行政管理员 按《污

染物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监督,并做好记录,作为评价依据。

3、 施工现场的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环境管理方案实施情况、现场扬尘、生产 污水和

生产垃圾的监督、噪音的监测、工程供方的控制每半月由计量员进行监督、监测, 具体的监测、监督方法和要求按《污染物控制程序》、《工程供方控制程序》执行,并做 好记录,作为评价的依据。

4、对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办公区的夜间照明应按公司环境管理方案进行严格管理, 合理使用

光源,确保夜间照明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由电工工长对灯具的日常管 理,每半月进行一次自检,并做好记录,作为评价的依据。

5、 对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办公区的生产、生活用水、用电进行监测,纸张的消耗, 油品及化

学品,有蠹、有害废弃物由材料主管人员每半月进行一次监督检查,按《化学 危险品管理程序》

执行,作为评价依据。

6、 对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办公区的消防设施和消防物资每半月保卫人员进行监督 检查,并

对重点易发生火灾场所加强监督检查,按《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执行并 做好记录,作为评价的依据。

7、 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运行与维护及其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和废弃物的监督检查, 由项目

部机管员机械监督执行,并做好记录,作为评价的依据。

8、 用于环境管理运行情况的测量仪器,由计量员机械管理和维护,并建立台账,在使用时精度符合要求。

保证仪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