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
1.《陌上桑》选自《乐府诗集》的( )
A.效庙歌辞 B.鼓吹曲词 C.杂曲歌辞 D.相和歌辞
2.辛弃疾的作品集是( )
A.《淮海词》 B.《漱玉词》 C.《清真词》 D.《稼轩词》
3. 《张中丞传后叙》中所说的“守一城,捍天下”的“城”是指( ) A.汴州 B.睢阳 C.洛阳 D.长安
4.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
A.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看到顾秉谦就如同见到了严嵩。
B.左右以君贱之,食以草具。食以草具:就用草制的器具给他吃饭。 C.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匪我愆期:不是我拖延婚期。
D.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细密的鱼网不要撒进池塘。
5.“举案齐眉”、“乘舟梦日”、“鲈鱼堪脍”三个典故所涉及的人物依次是( )
A.A.孟光、季鹰、伊尹 B.孟光、伊尹、季鹰 C.伊尹、孟光、季鹰 D.季鹰、伊尹、孟光
6.柳永的《八声甘州》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 A.仕途失意 B.怀古伤今 C.伤春惜别 D.羁旅行役之苦
7. 《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比喻 B.夸张 C.对比 D.象征
8. 庄子在《秋水》中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作比喻,所论证的道理是( )
A.国君要以德治国 B.为政要以民为本 C.个人的认识十分有限 D.立言的根本在于道德
9.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是( ) A.杜甫 B.李白 C.陆游 D.白居易
10.“举案齐眉”、“乘舟梦日”、“鲈鱼堪脍”三个典故所涉及的人物依次是。
A.孟光、季鹰、伊尹 B.孟光、伊尹、季鹰 C.伊尹、盂光、季鹰 D.季鹰、
伊尹、孟光
11. 柳永的词最善于表现的是( )
A.亡国亡家之苦 B.羁旅行役之苦 C.两地相思之苦 D.报国无门之苦
12. 小说的三要素是
A.人物 情节 结局 B.人物 情节 环境 C.开端 发展 高潮 D.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特定环境
13.苏轼的《前赤壁赋》主要描写了哪三种景物? ( )
A.A.明月、江水、秋花 B.江水、明月、清风 C.清风、黄花、梧桐 D.清风、明月、芦荻
14.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历史著作是( )
A.A.《国语》 B.《左传》 C.《战国策》 D.《史记》
15.冰心《往事(之十四)》是一篇( )
A.记叙文 B.抒情散文 C.托物言志的写景散文 D.议论文
二、填空题(10题)
16. 《诗经》中的《颂》包括__、__、__三部分。
17. 杜甫的诗因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真实面貌而被称之为:“__________”。
18. 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前赤壁赋》
19.宋人总结_________有“书楚语、作楚声和纪楚地,名楚物”的特征。
20. 刘鹗的《老残游记 》被称为清末_____________小说之一。
21.宗臣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其著作为__________。
22. 《论快乐》中,钱钟书认为快乐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
23.“十家租税九家毕,_________。”
24. 《红楼梦》今传本120回,前80回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25. 秦观《鹊桥仙》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 暮暮。
三、判断题(5题)
26. 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 )
27. 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 )
28. 《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 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 )
29. 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 《月牙儿》等。 ( )
30. 《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 )
四、文言文阅读(3题) 31.划分层次,概括每层大意。
32.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
33.这段选文在刻画冯谖形象上起什么作用?
五、现代文阅读(3题)
3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我”对父亲怎样的感情?
35.这段文字中,九斤老太康健、六斤新近裹脚、“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具有何种象征意义?(4分)
36.根据这段文字的描写,宝玉挨打后,宝钗和黛玉都去问候,她们各自对宝玉说了什么话?这些话揭示了宝钗和黛玉怎样的不同性格?
六、作文(1题)
37. 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儿。然而出生不久,孩子就染上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长的太太给孩子讲船长有一只天堂鸟,她被这只鸟的描述迷住了,极想亲自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孩子耐不住性子,要求船上的服务生立即带她去看天堂鸟。那个服务生并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顾带着她一道去看那只美丽的小鸟。奇迹发生了,孩子因为过度地渴望,竞忘我地拉住服务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来。从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女孩子长大后,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最后,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也就是茜尔玛·拉格萝芙。
请依据以上材料,题目自拟,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陌上桑》选自“汉乐府”,是一首著名的汉代乐府民歌,五言叙事诗。最早见于《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玉台新咏》题为《日出东南隅行》。在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曲》,题为《陌上桑》。 2.D
3.B 安史之乱起,张巡起兵抗击,与许远同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市),睢阳被围超过一年。在百姓和士卒的支持下,张、许坚守不降,牵制了安史大军南下。五十年后,人们对张、许坚守睢阳有些不准确的认识,甚至存有非议,韩愈认为应该明辨是非,伸张正义,为英雄正名,以维护国家的统一,便写了这篇文章。《张中丞传后叙》中所说的“守一城,捍天下”的“城”是指睢阳。
4.BB项中画线句子“食以草具”应译为“给他粗劣的饭菜吃”。 5.B
“举案齐眉”在基本篇目《长亭送别》中学过,“[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成语原出自《后汉书.梁鸿传》。东汉梁鸿与妻子孟光相敬相爱,每次吃饭时,孟光总要把盛饭菜的盘子举得高高地递给梁鸿,表示敬重。“乘舟梦日”出自李白《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将受汤命,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经过。“鲈鱼堪脍”
出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6.D
7.C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全篇将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过程对比起来,从而论证了“王朝的兴衰主要在于人事”的论点。因此此处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 8.C 9.C
陆游的诗现存九千三百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创作诗歌最多的一位诗人。 10.B 11.B 12.B 13.B 14.D
15.C冰心《往事(一之十四)》这篇文章立意新颖,构思灵巧,在同样以大海为题材的作品中,她创意出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写景散文。 16.周颂商颂鲁颂周颂商颂鲁颂 17. 诗史
18.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19.楚辞 20.四大谴责
21.明,《宗子相先生集》 22. 精神
23.虚受吾君蠲免恩 24.曹雪芹曹雪芹 25.两情若是久长时 26.Y 27.N 28.N 29.N 30.N
31.可分两部分:前部分正面论述三王五帝不却众庶广招人才无敌天下的道理。后部分(从“今乃弃黔首”划分)论证逐客损害自己、资助敌国的道理。
32.这段话主要论证了国家的兴衰成败都取决于人事的观点。
33.先抑后扬,凸显冯谖与众不同的“奇”。
34.可以看出“我”对父亲爱子之情的体悟,也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挚但又隐忍的关心与爱。
35.九斤老太康健象征农村的旧貌没有什么变化。六斤新近裹脚象征着农村年轻的一代在走前辈走过的老路。“十八铜钉的饭碗”象征着人们仍在贫穷落后之中,修补几千年来的传统旧习,沿袭传统。
36.这段文字突出描写了宝玉挨打后薛宝钗、林黛玉探伤。薛宝钗送药丸、叮嘱袭人照料宝玉。为了安慰、劝说宝玉她说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这句话揭示了宝钗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待人体贴周到、八面玲珑的性格。吐露真情又劝说
宝玉这反映了宝钗作为一个处处遵循封建礼教规范、推崇男子走仕途之路的“典型淑女”安分守己、稳重、理智的性格特点。而林黛玉来探伤一不托药二没有叮嘱袭人照料宝玉只是说了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用这些安慰之词表达自己内心的悲伤和对宝玉挨打的同情突出了林黛玉心地真诚、痴情含蓄和不喜张扬的性格。这段文字突出描写了宝玉挨打后薛宝钗、林黛玉探伤。薛宝钗送药丸、叮嘱袭人照料宝玉。为了安慰、劝说宝玉,她说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这句话揭示了宝钗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待人体贴周到、八面玲珑的性格。吐露真情又劝说宝玉,这反映了宝钗作为一个处处遵循封建礼教规范、推崇男子走仕途之路的“典型淑女”安分守己、稳重、理智的性格特点。而林黛玉来探伤,一不托药,二没有叮嘱袭人照料宝玉,只是说了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用这些安慰之词表达自己内心的悲伤和对宝玉挨打的同情,突出了林黛玉心地真诚、痴情含蓄和不喜张扬的性格。 37. 项目 类别 一类卷
中心明确 行文流畅 结构严谨 以4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A内容
B语言
C篇章
评分细则
(45~50) 见解深刻 语言准确 层次清晰 动:a.具备B项和另一项
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获得基准分;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
二类卷
(37~44)
三类卷
(30~36) 酌情加分(其中B项突出的,获得满分);c.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中心明确 文从字顺 结构完整 以4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
内容充实 语言基本 层次分明 动:a.具备B项和另一项
准确
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获得基准分;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比较好,获本类卷最高分);c.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中心明确 语言通顺 结构完整 以33分为基准分,适当浮
内容尚充有个别病层次清楚 动:a.基本具备三项条件
实
句
的获得基准分;b.其中B项比较好一些的,酌情加分;c.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四类卷 中心不明语言不通结构不完以25分为基准分,适当浮
顺
整
动:a.凡属上述情况之一
(21~29) 确
五类卷
(20分以下)
内容空泛 病句较多 层次不清 者,评为四类卷,获得基准
分;b.另两项稍好一些的,酌情加分;c.另两项稍差一点的,酌情减分。
文不对题 文理不通 结构层次以1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
内容贫乏 混乱
动:a.凡属上述情况之一者,评为五类卷,获得基准分;b.另两项尚可的,酌情加分;c.兼有上述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