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独立学学院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独立学学院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浅析独立学学院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独立进程中的新生事物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在于其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受市场欢迎的人才。因此,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是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随着独立学院的规膜的扩大,招生人数的增多,有很多严重的问题的显现出来,不得不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提出一些有建设性意义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 教育 人才 培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满足社会对接受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我国部分省市的一些公办普通高校陆续建立了以民营机制运作的二级学院(又称独立学院),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创新的产物能竞争是否在激烈的站稳脚跟关键在看能否培养出市场受欢迎的人才,这其教育方法和培养模式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独立院校的生源特点

1 生源水平参差不齐,录取分数上差较大

由于独立学院生源进校时普遍分数比母体院校生源分数低40~60分,所以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加之学生之间的水平参差不齐,这在无形当中暗示了独立院校要根据学生的总体实际水平来进行课程的选择和安排,以便于学生更好的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和技术。

2 独立学院的学生心理压力较大

独立院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同与普通公办学校学生,没有国家和政府在经济上的帮助,不能享受各种优惠待遇,得不到全社会的认同,同时也不同于一般的民办高校,这种特殊性的存在,使得很多学生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其他普通大学生更为重要,独立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如今毕业分配由统招统分变为双向选择,加之独立学院虽然依附着普通高校母体,但颁发的是独立文凭,择业的难度相对增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较为敏感。

二、现存的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照搬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当前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照搬母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计划,忘记了独立院校的生源文化课水平普遍较之母体学院生源水平低这一实际状况,这严重挫伤了独立学院学生积极性,同时也对教师教学课程带来巨大压力。

2 人才培养监控不力。独立学院一直处于“放羊”的状态,政府主管部门不吭声,母体大学力不从心、无暇顾及,人才培养质量全靠独立学院的自律行为。

3 师资不足。从1997年高校扩招至今虽然教师数量一直在增加但远远比不上学生人数的增加速度,生师比的上升使得部分教师教学工作量加大,而独立学院的师资多借助于普通高校师资,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经历了由主办学校教师为主,过渡到主办学校教师同独立学院自主招聘教师共同支撑学院教阶段相对来说教师队伍有所扩大,但是在独立院校处于发展中的这一客观事实决定了教师的发展空间也会受到影响,不属于国家教师编制,工作稳定性差,教师流失现象严重,无法全力以赴的完成各项教学工作。

4 人才培养方式单一化。独立学院培养人才仍然沿用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方式,有些独立学院受教学场所、师资力量的制约,甚至采用大班上课的方式,近百人集中上专业课、上百人一起上公共课的现象不足为奇。同时,化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第二课堂、实践性教学环节,往往方法陈旧,成效不佳。

三、独立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对策

1 人才培养的目标——:应用型人才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理应承担起大众化教育的重任。只有面向市场面向大众,才有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一席之地,根据目前国内外的形势和就业压力来看,高校应该准确的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定位好自身的目标市场,不要把眼光局限于上规模,上层次,而应想办法在同层次中提高自己。应紧密结合当地区域经济建设中当前和远期规划,结合毕业生就业的需求趋势,积极主动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的人才需求以及潜在的人才需求,基于此处于本科层次最下位的独立学院更应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基本定位于应用型人才上。

2 人才培养的观念: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由于独立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之与其他正规二本一本类学生基础薄弱,所以这些学生的基础状况决定了我们不能用精英教育的那一套标准来要求独立学院的学生。我们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要以学生为本,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在课程和教学进度的设置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合理制定,要充分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加强学习方式的培养。

3 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陈旧模式,应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课题,以启发式,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主攻方向,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要扩大对实践基地的投入,要配备得力指导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和老师

的实践积极性,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

4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作为独立院校向要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的模式挺进,要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技能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可以聘请企业的工程师、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授,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促进生产与教学的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还要加强“专职化”和“专业化”的实验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当下独立院校大多还不具备这种优厚的师资队伍,但是这是独立院校首先要的亟待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真正培养出有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小忠,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期刊出版社2005-01-15.

[2]杨光华李家荣聂瑞华林剑鸣曾鸿鹄刘端勇,独立学院与母体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比较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6).

[3]李孟辉,安秀芳,影响独立学院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