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原文赏析+课堂笔记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老舍紧紧抓住济南冬天 “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
·《济南的冬天》原文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 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 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 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 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 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 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 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 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
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 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 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 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 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 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 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济南的冬天》赏析
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 天。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 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 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老舍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满族,北京人(正红旗)。另有笔名 絜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
家,新中国第一 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赵子曰》、《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 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 《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 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 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 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的一 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课堂笔记
*字音重点:(这是学习每篇文章的重点哦)
看护 ( kān ) 贮蓄( zhù) 着落( zhuó ) 水藻(zǎo) 薄雪 ( báo)
发髻(jì ) 宽敞(chǎng ) 暖和(huó )
一、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作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含 《在烈日和暴雨下》)、话剧《茶馆》 体裁:写景抒情的散文(选自长篇小说《一些印象》)——借景抒情
二、中心: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有特色的冬景图,抒发对济南冬天的 深深喜爱之情。
三、解题:“济南”是说地方,“冬天”是说节令,“济南”对“冬天”这个中心词
起限定 作用,表现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地点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
四、内容
(一)*1 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和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雾、 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济南是个宝地
①“风声”能否改成“风”?
用“风声”旨在突出济南冬天有风但没有大风,从而表现济南冬天温晴,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②“真得”:实在(真)应该(得)
(二)*2-5 描写济南冬天的山水景色,突出其温晴的特点
1、山景(*2-4)
阳光朗照下的山
①层次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的远山
*1、总写
①“假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作用:由上文写天气过渡到写景色(济南冬天的山水美景)
②“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 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作用:(总)起着总体结构(总领)第二部分的作用;引导读者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理 想境界,勾画出阳光下济南冬天的全景图。
(细)“晒”“睡”“醒”创造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末句问句“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语气亲切,实质饱含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交代济南冬天温晴的原因
④“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直抒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小摇篮的比喻:非常贴切,加上拟人的手法,将“一圈小山”写得如慈母一般温存、 体贴、温存,“安静不动”写神态,“低声”写声调,很容易地使人联想到母亲在摇篮 边上轻声哼唱的情形,赋予山以慈母之情。
⑤“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 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写了人们的表情、感受、幻想、心情
作用 表情:“含笑”,因为济南冬天天气温晴
感受:因为小山像摇篮一样温暖舒适
幻想:因为人们度冬如春
⑥“慈善”:通常形容人态度仁慈谦和,将济南冬天当成人来写,表现其给人的感受,突出 其温情的特点。(作者与人们的感受互为补充,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表现其不同于其他地 方的冬天。
⑦写人们感受这一层表达了人们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感激之情
*2 薄雪覆盖下的山
1、围绕“妙”字,突出“小”,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把各个 细部的色、态、光展现出来
2、如何具体描绘
a 山上(色、态)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 “顶”:准确地写出了树尖上白花的位置和形状,引出了把矮松比作日
本看护妇的比喻
“日本看护妇”:比喻,充分写出了小雪后矮松的秀美情态
b 山尖(色、态)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镶”: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着蓝天像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 观
景
“一道”:呼应上文“一圈小山”
c 山坡(色)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 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 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 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
一
好像被风儿吹
“白”指雪色;
“暗黄”指草色,准确地写出了冬天雪色与草色的区别,说明颜色暗淡 不明亮
“穿”:拟人,准确地表现了雪草覆盖下的状态,又引出了“带水纹的
花衣”的比喻
“带水纹的花衣”:比喻,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给人以动人
(动态)的生活实感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联想,“更美的山的肌肤”指春天来到后,满山的花草,表达对春天的 憧憬
d 山腰(色,光){光:落日的阳光 色:色彩的变化}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 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
害了
“忽然害了羞”:拟人,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羞”
不仅画出了雪景的色(粉色)又绘出了雪中的情和
内在的
美
3、末句的作用(“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用与老天商量的口吻说怕小山被大雪压垮,实质赞美小雪后济南小山的秀美,一个“太”字, 赞美之情尽出。
*3 城外的远山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
顶上卧着点 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 两个“卧”:非常传神,勾画出一种淡雅的水墨画
“小水墨画”:比喻,写出城外远山淡雅清丽的美感,“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增加了真实感,表示肯定。
2、水色
*4 济南冬天的水
1、特点:温、晴
2、层次
着力渲染绿(正面){那水呢······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描绘整个空间(看吧······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3、连用五个“绿”作用(写绿萍、水藻):渲染衬托水的清澈透明
4、“点”:说明水是温的,有点热气,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5、“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拟人,写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孕育的无穷春意
}
6、“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
运用拟人手法,把水写得脉脉含情,它要助长水藻绿的精神,让其焕发勃勃生机,尊重垂柳 爱美的心愿。
7、“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 的灰色树影”
顺序:从下往上又从上往下
“空灵的蓝水晶”:比喻,“空灵”说明天空无云,“蓝”说明天晴 作者用想象,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用“空灵的蓝水晶”比喻,并把“红屋顶”“黄草山” “灰色树影”都融在水天一色的广阔无际的背景下,描绘了冬天的整个济南鲜亮明丽的色彩。
“红屋顶”呼应*3,“黄草山”“灰色树影”呼应*2
*6 结束全文
作者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点题,又与标题结构上有所变化,体现作者的匠心。因 为上文描写的是冬天的整个济南鲜亮明丽的色彩,所以用“冬天”来修饰“济南”,抒发对 “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的总观感,这样结尾既与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呼应,有抒 发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描绘整个空间(看吧······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 着力渲染绿(正面){那水呢······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