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0年第4期 教育教学论坛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陈梅,李超峰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223) 摘要:本文通过调研,对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独立学 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现状;优势;劣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 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就业率平均每年都达到90%以 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已成为我 上;北邮世纪学院第一批毕业生的就业率就达到了 国高等教育一支新的重要力量。 98.19%。笔者在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进行普遍 目前,全国有300多所独立学院,在校生190 了解的同时,也对一些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进 万人,承担了30%以上本科生的培养任务。在我国 行了重点了解。某独立学院2004到2009年连续六 高校毕业生总量急剧增加以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 年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得到92.2%的平均就业率, 这一大背景下,研究分析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现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于该省 状,对于帮助独立学院毕业生充分就业,提高毕业 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这些数据可见独立 生就业质量,进一步完善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体系 学院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状况良好。 以及推进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 从笔者调研的某独立学院连续六年毕业生就业 远的意义。本文通过调研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现 数据中我们还了解到:中小企业就业的比例为 状,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及优势和存在的问 76.35%;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为9.78%;政府机关、 题进行分析,努力探讨提升独立学院就业竞争力的 事业单位的就业率为0.86%;教育、医疗卫生、科 对策。 研的就业比例为4.5%;考取研究生的人数从2006 年的20人,09年达到ll8人,逐年攀升;历届毕业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 生目前自主创业的人数占到了已毕业人数的 近年来,全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普遍在 10.34%;省内就业的人数达77%。该校的调研数据 80%以上,总体达到了较高就业水平。在2010年全 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主要集中 国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研讨会上,广东省教育厅公布 在中小企业就业,为地方经济服务,且呈现出就业 该省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28%,其中独 多样化的特点,逐步向高层次就业方向发展。 立学院的就业率高达98%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90%以上的独立学院还有很多,如:浙江大学城市 二、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优势分析 学院初次就业率连续六年在93%以上;吉林建筑工 独立学院经过十年的发展,就能展示较高的就 收稿日期:2009—09一l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9b536)的阶 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梅(1981一)女,湖北省武汉市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信息工程学院素质导师;李超峰(1959一),男,湖北省 应城市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中南论坛 2010年第4期 业水准,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总结的优势和经验。 (一)独立学院高度重视就业服务 独立学院以非财政拨款的社会资源为主要经费 来源,因此,稳定的生源是学校生存的保证,这就 使各独立学院使出浑身解数提高就业率。据了解, 各独立学院均能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 it一划,部分独立学院还是开设职业规划、创业教育 等课程来引导学生就业,以创业带就业。同时,各 院实行大学生就业全员目标责任制,要求人人关心 大学生就业,人人促进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工 作成为各独立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并与各岗 位紧密挂钩。 (二)毕业生就业观念务实 作为新生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普遍重视引导 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 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同时注重调整毕业生的期望 值,要求毕业生不急功近利,要有“骑驴找马”,先 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找准就业定位。期望值不高, 定位准确,是独立学院毕业生相对于其他本科院校 毕业生的一个突出特点。首师大科德学院党委书记、 主管就业的常务副院长周立明说:“社会对人才的需 求不是一刀切,众多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急需实 用人才,而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不会优先考虑这些单 位,恰恰给独立学院的学生留出了很大的就业空 间。”正是这些就业观念的教育,使得独立学院大学 生大多能准确认识到自已的就业定位,就业观念十 分务实,使得就业工作能顺利推行。 (三J专业设置努力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独立学院设置的专业大多为母校近几年就业情 况较好,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热门专 业,热门的专业能使毕业生顺利进入市场。目前就 业市场专业冷热差距大,跨行业转专业就业比较普 遍,热门专业毕业生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同时, 部分独立学院还不断研究市场,调整专业设置,开 设独具特色的专业,如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中小 型科技企业创业与经营等专业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 的趋势。 (四)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大多为应用型专业人 才,注重实践动手能力。这一类型的人才与普通高 校本科学生相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应用技术能 力;与高职学生相比,有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 具备一定的创新与技术革新的理论能力。因此,毕 业生一旦就业能很快上手。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的毕业生在中国十五冶公司工作中的良好的实践表 现,得到该公司的认可。十五冶公司把武汉科技大 学中南分校作为每年选聘优秀毕业生的定点高校之 一。6年来,十五冶公司已从该校选聘优秀毕业生 200余人。 三、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但是,独立学院毕竟是新生的高校,十年发展 也不算太长,因此,其毕业生就业工作也需要进一 步总结和提高。 第一,从大环境上看,市场早已出现供大于求 的局面。在广阔的选择面前,用人单位总有理由挑 剔,要求高校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有实力的 企业就更有选择的资本,用本科生够了的选研究生, 能选一本、二本就不考虑三本。显然,在这样的竞 争环境中,独立学院毕业生存在自身的就业难度。 第二,从独立学院本身来看,社会认可度不高。 独立学院作为新生力量,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 度还远远无法与传统高校相比,甚至不少单位对独 立学院的了解几乎为零或持顾虑态度。这样的现状, 无疑增添了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的压力。不少门槛较 高的用人单位直接将三本的学生拒之门外,连面试 的机会都不给, 第三,专业设置和生源集中的问题。独立学院 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基本上按照母体院校近几年 就业较好的热门专业设置。热门专业一方面有利于 毕业生顺利进入就业市场,另一方面也因为专业设 置的重复和相对集中,同一专业的学生量过大,加 之独立学院学生本省就业比例较大,如前述某独立 学院本省就业占到了77%,生源过于集中必然使就 业竞争加剧。 第四,毕业生个体就业能力有待提高。个体层 面上的就业能力可以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人力市场 上脱颖而出。独立学院学生仍要在提高专业技能、 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 优,人优我特”的意识,使竞争具有优势。 四、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从目前的情况看,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 争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加强学科专业 建设 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使培养的毕业生更符合社会需求。在学科专业建设 2010年第4期 教育教学论坛 上要处理好结构调整与规模扩大、保证质量与提升 层次、增强优势与突出特色等方面关系,专业结构 的调整和专业的增设要建立在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 测之上,以满足市场需要为最终目的,建立以就业 为导向的专业运行机制,保证学生既能“招得进”, 又能“出得顺”。 (二)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四)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要进一步完善独立学院现有的就业服务体系。 要稳定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加强专业培训,建立 综合型与市场型就业服务梯队;二要大力拓展就业 信息获取渠道,开发家长、教师、校友等特色资源, 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机制;在培育特殊资源的 同时,还要关注社会就业机构、大众传播媒介等其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 要手段,较强的“动手能力”能让学生成为“成品 他渠道所发布的就业信息,保持信息收集渠道的多 样性,加强对信息收集渠道的整合;三要做好国家 人才”,即一上岗就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顺利开展 工作。创新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必将成为抢手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必须大力加强 实践教学,从实验、实训、实习三方面人手,在实 验室建设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积 极引进和培养实训项目带头人,继续拓展构建校内、 外稳定的实习基地,努力实现人才与企业需求之间 的无缝对接,将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 就业实战结合起来,让学生增长阅历,锻炼能力。 同时,加强大学生课外科技立项及竞赛的引导和指 导力度,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挖掘学生自身优势或 发挥专业特长,拓宽知识面,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 的兴趣,提升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建立贯穿整个大学生生涯的就业指导课程 体系 一般独立学院均会开设就业指导课,但仅依靠 临近毕业的“临阵磨枪”式的就业指导课是不能最 大限度解决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的。笔者认为,有 关就业的指导从“大一”就应该开始,对学生进行 有目的、有计划的全程就业指导教育。“大一”应开 设结合本专业的《大学生生涯设计》,帮助学生对大 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作出规划和设 计;开设《演讲与口才》和《社交礼仪》,提升学 生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大二”开设 《创新学》,培养创新意识,学习创新思维方法,进 行创新项目实训。“大三”开设《就业指导》,包括 正确的就业观、求职技巧、就业心理的调试和创业 指导等,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鼓励学生参. 加社会实践,增强职业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大四”则重宣讲就业政策,提供就业信息,并把精 力放到个体的辅导上,针对不同个体在求职过程中 遇到的问题给予个体辅导。 和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工作,鼓励一 部分人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就业,到西部欠发达地 区就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业。 (五)升学指导与创业教育为就业分流 近年,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考研 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高层次”分流渠道。进入独 立学院的学生有小部分是直接冲着考研来的,可在 了解他们的意愿后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为学生 考研提供帮助。 自主创业是学生就业的另一分流渠道。大学应 成为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摇篮和“创业者的熔炉”。独 立学院要利用自身与企业紧密合作的优势,对在校 学生开展创业教育与创业计划大赛,为有创意的学 生提供一定的创业基金和创业指导,从而激发学生 创业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个 人的就业问题,还能使更多人就业成为可能,具有 很强的“乘数效应”,其社会价值不可估量。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大学生前就业状况在今后 将进一步发展。独立学院应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核 心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的质和量就会有进一步 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忠华.关于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J].中国高教研究,2006(1O). [2]赵南江.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与对策探析[J]. 南京审计学院,2008(1). [3]刘健.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 新导刊,2009(10). [4]陈婉君.浅谈独立学院就业竞争力的培养[J].新西部, 2009(1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