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桥镇中心小学2011-2012学年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五年级下册)
2012、2 1
第一单元
活动一:几个叶片的电风扇使用效果好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电风扇的使用原理。 2、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实验分析
教具:小电风扇、布条、 直尺、 记时器 教学过程: 一、小调查
询问同学们调查使用效果好的电风扇的标准。 1、启动要快。2、风量要大。3、噪音应该很小。 二、设计实验方案
1、告诉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2、小组开始实验 2人操作,1人记录,1人观察,再轮流
3、分析实验数据让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用1个和3个叶片时,布条开始飘动时所需的时间最短。 4、评价自己的实验
把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写在书上。 活动二:神奇的风帆
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风帆的知识。2、知道风帆可以使船走得更快。3、懂得如何投稿。
教学重、难点:风帆知识的收集。 教具:幻灯图片、风帆模型、信封 教学过程: 一、导课
2
出示“征稿启事” 二、寻觅风帆宝库
1、哪里会有关于风帆的知识?
(1)出示一些有用的网址,让学生去查找资料。 (2)找一些有关风帆知识的书。 三、整理收获
1、风帆百态2、风帆助行
3、出示风帆的图片,让学生知道风帆助行的原理。 四、构思稿件
1、怎么投稿?2、投稿的内容是什么? 准备从几个方面来写。 五、如何修改稿件 同学互相交流。
活动三:让小电珠亮起来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方式。 2、让学生学会连接电路。
3、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动手实验 教具:小电珠 电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3
一、了解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特点。 二、设计风力发电模型 要注意:
1、风力发电模型示意图 2、风力发电说明 3、风的来源及风力大小 4、操作场地和时间
三、演示并介绍开关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1、功能:用来控制电流的通断。当开关合上,电流可以从开关上流过;当开关断开,电流不能从开关上流过。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在一个电路中,要分别控制电路中两个小电珠的亮、灭,其方法是把两只开关并列地连接在电路里。
4
第二单元
活动一:向英雄致敬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祖国近百年来蒙受了空前的耻辱,中华民族经受了深重的灾难,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2、知道千千万万的人民英雄为了国家的独立解放,为了民族的复兴,抛头颅、洒热血,对他们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怀有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对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激发他们对英雄们的热爱与怀念。
教具:幻灯、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英雄赞歌》配乐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通知:队员们做准备 二、表演节目
1、表演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 2、全班齐唱《英雄赞歌》
三、幻灯出示有关英雄纪念碑的图片
1、观察、讨论:“你们明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意思吗?” 2、交流 四、采访计划
1、我想知道英雄的读书经历。
2、我想知道英雄在工作中是怎样对待困难的。 五、想一想
1、怎样与英雄取得联系? 2、通过提问能达到采访的目的吗?
3、将自己和英雄作比较后,我最想说的和最想做的分别是什么?
5
活动二:采访身边的英雄
教学目的:
1、通过采访英雄了解英雄的事迹。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采访身边的英雄 教具:幻灯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选择采访对象
注意:要采访的英雄在我们这个地区吗? 和他联系方便吗?
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确定要采访的英雄是谁?
二、采访计划:征得采访对象同意后,列出一个详细的采访计划。 1、采访目的 2、采访地点 3、采访时间 4、记录工具 5、采访内容
要知道:1、英雄的读书经历
2、英雄在工作中是怎样对待困难的。 想一想(幻灯出示)
1、怎样与英雄取得联系?
2、通过提这些问题能达到采访目的吗? 三、归来话英雄: 对采访记录进行整理。
6
活动三: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教学目的:
1、学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目的。 2、学会设计问卷和发放回收问卷。 教学重难点:设计调查问卷 教具:幻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确立调查内容 我们想知道的问题有: 1、小学生和初中生心目中 的英雄是否一样?
2、初中生和高中生心目中的英雄是否一样? 二、设计问卷
1、我们选择的调查对象是: ,共 人。其中,小学生有 人,初中生有 人,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2、根据调查内容,设计问卷。 三、想一想:怎么发放和回收问卷?
问题是否简单清楚?你和同伴能在几分钟内轻松回答这些问题? 四、整理分析调查数据
1、我们一共回收了 份问卷。
2、我们根据问卷回答情况制作了“英雄人物榜”。 3.还把男生和女生对英雄的看法分别作了整理。
7
第四单元
活动一:家乡河流生态探察
教学目的:
1、了解河流的生态环境。 2、对保护家乡的河流提意见。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具:幻灯 教学重难点: 设计探察方案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确定探察方案 1、导课引出课题。 2、幻灯出示探察方案。
3、了解探察目的、时间、内容。 准备不同的记录卡。 二、探察大行动
在探察活动中一定要几个人一起行动互相帮助,注意安全! 拍摄小河环境照片,小组合作观察记录。 三、总结发现
对探察记录和照片资料进行总结。 小河的水 小河里的植物 小河里的动物 四、保护小河的建议:
8
我们从长辈那里得知:十多年前,这条小河的环境情况是: 我们认为,可能是人们的这些行为破坏了小河里的生态环境: 因此,我们呼吁 。
活动二:科学施肥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农村农田施肥的现状,了解化肥和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比例;
2、使学生明确长期滥施化肥会对环境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如何科学、合理地施肥,既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又不破坏土壤的肥力。
教学重难点:
总结科学施肥的要点,了解滥施肥的危害。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出课题。
二、师生交流,总结科学施肥的要点
1、观看幻灯(课件出示:乡村农田的施肥现状) 2、师生交流课前所查找的图书资料。 3、师生共同总结出科学、合理施肥的要点。 三、了解滥施肥的危害 结合所查找的资料自由论谈。
9
四、调查农田用肥现状 1、开展实际走访活动。
2、师生交流,小结我国农田的用肥现状 3、了解农户的一些困难和希望。 五、编写广播稿
根据对科学施肥的学习收获和村里农田用肥的现状,确定广播稿中要写的内容。
六、思考:农户对目前农田用肥的收效是否满意?村里农田用肥的现状对农业生态环境是否有不利的影响?
活动三:我是环保特使
教学内容:
我是环保特使 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我是环保特使”的活动,使学生了解村里生活垃圾堆放的现状,拟定并提出改变现状,改善环境卫生的措施,最后能详细列出利用基金改善环境的大致预算。 教学重、难点:
针对村民随意丢垃圾的现状,分析并制定出现实的解决措施。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 录象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象,了解垃圾堆放、处理的现状 发现垃圾的地点 垃圾的主要成分
10
1、通过看录象,记录村里生活垃圾的堆放情况: 2、了解村民目前处理垃圾的方式:
(1)剩饭菜用来喂猪,有的直接丢到路边; (2)烧掉麦秆和稻壳。
二、针对目前的现状,谈谈自己的想法
要改变村民随意丢弃垃圾的现状,可以采取这些措施: 1、每户设一个大的垃圾桶;
2、把已有的垃圾集中填埋,让地面变干净。 三、走访村委会 分析措施: 1、不现实的措施:
建立垃圾填埋场需要非常大的投入,在村里建造不大可能,可考虑改建垃圾中转站。
2、可以进一步考虑的措施:
为每户配备一个垃圾桶,鼓励村民定点投放垃圾。 四、做预算
将可行的措施综合起来,做一个预算。
垃圾桶:单价 元,本村农户总数: 户,总费用: 元。 清运垃圾山:人工费: 元,运输费 元。 建造垃圾中转站: 元 宣传费用: 元 总计: 元
五、填写申请书(略)
教师指导写申请书:把村里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和你的改善措施、预算都写进申请书!
六、课后思考:
11
1、如何使基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做更多的事?有没有节约的余地? 2、哪些措施相对更重要 、更迫切?
12
第五单元
活动一: 认识塑料 教学内容: 认识塑料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塑料,了解什么是塑料、塑料从哪里来、塑料有哪些特点、有哪些种类„„ 教学重、难点:
了解塑料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用具:幻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调查(找找家里的塑料) 二、说说的塑料的优点和缺点
1、将塑料和木头、金属、玻璃等材料相比,有什么优点? 不容易碎;更轻便;色彩丰富、造型多样、方便携带; 2、有什么缺点?
有的塑料有毒;塑料的应用范围不广;不够结实。 三、进一步认识塑料 1、塑料的定义: 2、塑料的种类:
3、针对塑料的缺点,科学工作者正在尝试作一些改进: 四、展示交流
1、观看幻灯,展示生活中的塑料 2、宣传和交流:
(1)把有关塑料的知识作成网页,供大家浏览; (2)出一期以塑料为主题的板报,供大家观看。
13
五、全课小结: 填写学习单
活动二:自制泡沫盆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2、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动手制作泡沫盆景 教具准备:视频展示台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本节课活动主题 二、绘制盆景草图 学生讨论、交流
1、山水、陆地、岛屿怎么摆放在盆景里最好看? 2、用哪种颜料上色?
3、陆地和岛屿分别用什么颜色? 三、绘制盆景
1、制作材料:泡沫塑料、颜料、深底的盘子、胶水 2、所需要的工具:美工刀、画笔 3、主要制作步骤:
(1)用美工刀刻出大小不等的几座山,并削平山的底部; (2)制作房屋;
14
(3)划分山水、陆地、岛屿的比例; (4)确定摆放位置 (5)固定并用颜料上色。 四、美化盆景 五、展示、欣赏成果 六、全课小结,思考:
1、不同景物的大小比例安排的是否合适? 2、屋顶用什么材料制作效果比较好?
活动三:“限塑令”有效吗?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
2、通过提倡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帮助人们提高环保意识,自觉履行环保义务。教学重难点:
制定措施,使顾客愿意购买和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活动。 教学准备:幻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活动要求 二、开展活动
1、向顾客调查,了解顾客对这项环保措施反应冷淡的原因。 2、针对原因,列出解决措施:
(1)不了解可降解塑料袋的措施:把本月定为超市的科普节;在超市里广播有关知识;购物送知识宣传图册。
15
(2)不知道超市在卖这种塑料袋的措施:加大宣传力度。 3、整体策划:
经过谈论交流,确定措施。 4、填写活动策划书 活动主题: 活动目的: 活动形式: 详细说明: 经费预算:
四、活动小结(略)
16
第六单元
活动一 我的南极探险之旅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南极,教学中设计的“我的探险之旅假想”这一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探险途中的困难,开展“我的探险之旅假想”活动。 教学准备:录象、幻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
师:南极是如今世界上唯一没有国界的土地,早在1986年,我国上海的一名中学生和北京的一名小学生就登上了南极洲,在这块神秘而又美丽的白色大陆上留下了足迹,心动了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次模拟的南极之旅吧!
二、揭示课题并板书 三、了解南极 幻灯出示世界地图
1、让学生找一找南极洲的位置。 2、了解南极的环境 地貌: 天气: 居民: 交通:
17
动物:
3、提供相关网站:中少网 四、追随探险家的足迹
师:探险家在征服南极的道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 1、播放录象 2、总结资料:
(1)探险队的一般组成。 (2)探险家的准备:特制的保暖服 (3)探险家们要面对的考验:冷的天气 五、开展“我的探险之旅假想”活动 我的探险经过假想: 登上南极 出发时间: 我看到了: 前往方式:
我选择的同伴: 我的感想: 我们的形成: 遇到的重重困难: 六、活动小结:填写学习单 七、课后思考:
师:根据对南极环境的了解,这些探险假想合情合理吗?
活动二:企鹅娃娃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企鹅的特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18
2、通过开展设计、制作玩具——企鹅娃娃这一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设计、制作布绒娃娃 教学具准备: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作为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要完成绒布娃娃的制作,让小朋友和你们的企鹅玩具交朋友,你想做怎样的企鹅娃娃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企鹅。
二、探究新知 1、了解企鹅
教师出示一些企鹅图片,通过视频展示台进行展示 师生共同交流企鹅的特点。 2、确定自己想做的企鹅种类 3、设计、构思 (1)构图
(2)确定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3)探讨基本制作方法 4、制作绒布企鹅
按照一定顺序制作企鹅身体的各部分 5、让企鹅更完美
对比,看看我的企鹅还有什么缺点? 三、活动小结 四、课后思考
19
活动三:人类应不应该捕捞南极磷虾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南极丰富的自然资源——磷虾,明确捕捞磷虾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学生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针对人类应不应该捕捞南极磷虾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以正方参辩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
南极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人类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南大洋的生物资源更是非常诱人,南极磷虾的蛋白质含量高大60%以上,人类应不应该捕捞磷虾?今天我们班就围绕这个话题组织一次辩论赛,我们将以正方参赛,快做准备吧
二、为开展辩论活动做准备 1、收集材料,准备辩词
收集整理出可以作为我方论据的内容 2、进行整理,完成辩词 3、推敲反方可能会拿出的论据 4、商讨、拟定对应的反驳依据 三、开展模拟辩论 四、辩论赛场 五、总结活动
20
第七单元
活动一 农民的好帮手——农具
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调查、采访、交流介绍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农具、了解农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农具,了解农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
幻灯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
你们见过农民是如何翻田地、播种子、收谷物、晒谷物的吗?他们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农具帮忙完成这些工作,也许你们对农具还比较陌生,现在就分组到村里开展采访活动,认识各种农具,然后在班上作一次介绍交流。
二、确定要采访的问题 三、走访农户 采访记录单 采访目的: 采访对象: 采访时间: 采访地点: 采访内容: 四、补充收集信息
整理获得的信息,补充收集信息。 五、汇总与交流
21
经验介绍交流会 六、活动小结
活动二:农事谚语知多少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二十四节气,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及季节、天气的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2、搜集了解农事谚语,理解其具体含义,并按谚语的不同作用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重难点:
搜集农事谚语,理解其具体含义并按作用分类、归总。 教学准备:
日历、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 二、认识二十四节气
1、请教科学老师,对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含义、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并完成表格:
阴历月份 节气 阳历日期 节气含义 三、搜集农事谚语
用哪些办法可以搜集到谚语呢? 1、可以上网查。
2、可以问一问有经验的老农。
3、还可以从节气、植物的变化和动物的活动等掌握农谚。
22
四、整理归类
介绍交流各自找到的农事谚语及其具体的含义,然后按谚语的不同作用进行归总。
1、预告天气类的: 2、预告农事类的: 五、“实战”体验
现在恰巧处于( )节气,我们决定到田地里去看看如谚语所说的饿农民们辛勤忙碌的场景。
活动三:野外观蛙记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认识青蛙,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制定观蛙计划; 2、通过活动,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为拯救可爱的绿色的小青蛙开展一些宣传保护活动,向社会发出倡议书。
3、通过活动树立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制订出观蛙计划,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发出保护青蛙的倡议。 教具准备: 录象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课
青蛙有“庄稼卫士”的美名,你也许书上、电视里看到过不少有关青蛙的介绍,可是却未必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过青蛙吧?不如趁着青蛙活动比较活跃的时节,开展一次野外观蛙活动,走进小青蛙的生活世界吧!
23
二、想一想
1、在哪里容易找到青蛙?什么时候观察青蛙比较合适?进行野外观察要注意什么?
2、观看录象
3、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三、制定观察计划
1、要全面认识青蛙,应该观察青蛙的哪些方面? 2、制定观蛙计划: 观察目的: 观察地点: 观察时间: 观察方法及装备: 观察内容: 组员分工: 安全准则: 四、观蛙去
进行野外观蛙活动,并填写观察记录 地点:
日期和时间:天气情况: 参加人员: 观察到的情况: 五、观蛙归来
回顾、整理好野外观察的情况后,在小组交流后,谈收获和感受。 六、思考
1、从可行性、方便性等角度,选择观察哪些内容比较合适? 2、小组中每位成员都清楚自己的分工和需要做的准备吗?
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