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城市滨水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为例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0年第9卷第6期(总第154期) 湖州城市滨水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为例 陆宇荣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 摘要:城市滨水区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对于城市滨水区的开发一直争论不休。本文通过对以太湖旅游度假区为 代表的湖州城市滨水区的研究,对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存在的开发不足,定位不明;水质隐患,环境堪忧;合作缺乏、联合不足等方面的 问题,提出了加强太湖水环境的治理,保护度假区的生态环境;发挥政府主导,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及制度;加强联合与合作,构建环太 湖旅游圈;利用资本和利益的纽带作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等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湖州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0)06-0043-03 水是生命的源泉,同样也是一座城市的源泉。在城市的发展 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集山、水、湖、湿地等重要旅游资源于一 过程中,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临水而居”往往是一个城市 地,其中有220平方公里原生态的湿地,有极高开发价值的氡温 和水之间关系的生动写照。对于一个城市,滨水区域也是城市文 泉资源。区内天然河道纵横交错,河漾星罗棋布。乡村居民逐水而 明发展的体现。远古时期人类的逐水而迁、傍水而居;近代,城市 居,粉墙黛瓦,或耕或渔,与原始的自然环境和谐结合,韵味无穷, 滨水区域凭借其优越、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城市不断发展的动力 也是环太湖度假区中唯一保持江南水乡原生态的处女地。度假区 所在。现代城市滨水地区作为城市的黄金地带而使这座城市风貌 西南是苍莽雄浑的弁山,风景秀丽,山峦起伏,溶洞众多,名胜古 绝佳。 迹密集,有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土墩石室、吴王夫差练兵之处、西 对于城市滨水区域,国外学者都一致采用urban waterfront 楚霸王演武之所。从东晋到明清的1500年间,一直是江南著名的 或者watefrront,而国内学者也一致采用“城市滨水区”一词。(刘 风景旅游胜地,历任湖州太守中的文人学者,如王羲之、颜真卿、 滨谊,2005)滨水地区是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 杜牧、苏东坡等都登临弁山,游览太湖,并留有大量诗文佳作。 筑,亦即城镇邻近水体部分。”具体到城市而言,与水滨相对应的 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自1999年以来,连续举办了十届全国 是“城市滨水区”,所指的应该是城市中一个与水域相连的特定空 极限运动大赛,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极限之都”称号。2005年6 间区域。(刘滨谊,2005)。 月,湖州市委、市政府将太湖旅游度假区从湖州经济开发区分设 一、湖州城市滨水区概况 单立,并为其确立发展目标为:用5—10年的努力,打造成长三角 湖州地处浙江省北部,东临上海,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 最有活力的国内一流休闲旅游度假区;同时太湖旅游度假区在湖 频太湖,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湖州境内河流纵 州努力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这个发展目标中地位突 横,湖泊荡漾点缀其间,全市水面面积为536平方公里,占境内总 出,也是湖州市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最重要的载体, 面积的92%,主要河流有苕溪水系的东苕溪、西苕溪和泗安溪等①o 是未来湖州城市重点打造的区域和湖州旅游发展的龙头@。 湖州东南属杭嘉湖平原,横塘纵浦,形如蛛网,为典型的江南水乡 (二)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特色。其中,河道总长3057公里,主要河道460多公里;湖泊面积 1、开发不足,定位不明。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于1995年开始 为89208.87亩,占水面面积的l1.1O%⑦,拥有太湖水面300平方 开发建设,其中拥有太湖水域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为太湖湖面 公里的开发经营权,为湖州水体资源中的重中之重。 面积的12.83%,湖岸线64公里,占整个湖岸线15.8%,其所占太 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是湖州市委市政府开发南太湖的核心, 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和同为太湖区域的城市相比(见表 是湖州市在新一轮发展设想中明确“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率先崛 一)。早在1982年,太湖以江苏太湖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 起”的总体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湖州市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 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而太湖的对岸,则是默 大城市”最重要的载体,是未来湖州城市重点打造的区域,是湖州 默无闻。以度假区的高星级饭店为例,现有太湖山庄、紫金假日山 旅游发展的龙头和核心品牌。 庄两家三星级酒店,嘉业雷迪森度假酒店一家五星级酒店,总床 二、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的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分析 位1300多只,餐位7000余只@,与苏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相差甚 (一)资源分布和现状分析。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1995年开 远。 始开发建设,1996年对外开放。度假区位于湖州市区北部,北濒 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拳头项目,还未形成 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泊——太湖,陆域面积220平方公里,水域面 鲜明的旅游主题形象。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从开始设立以来目标 积约300平方公里,湖岸线64公里。度假区位于长三角都市圈核 是打造成长三角最有活力的国内一流休闲旅游度假区,且功能定 心位置,距上海150公里,距杭州68公里,距无锡110公里,距苏 位为“都市生态型”滨湖休闲度假胜地。虽然国家体育总局从 州9O公里,距南京220公里,交通极为便利。 1999年在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连续10年举办了全国极限运动 2010年第9卷第6期(总第154期) 表1太湖沿岸各地太湖旅游度假区基本数据表(据网上公布的数据统计) 名称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无锡(马山)旅游度假区 常州太湖湾旅游度假区 总面积 1014平方公里 51.4平方公里 规划面积 11.2平方公里 13.5平方公里 39.6平方公里 级别 国家级 国家级 省级 主要景点 苏州园林;洞庭东山、西山等 灵山景区;龙头渚等 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 300平方公里 8平方公里 是随着旅游开发、工业发展及城市的扩张建设,太湖地区的生态 环境明显恶化,特别是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日趋严重。但是2007 大赛,湖州也被授予“极限运动之都”的荣誉,但是极限运动毕竟 受众面较小,且太湖旅游度假区的定位不是为体育旅游为主,导 致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功能定位不明,发展不畅。 2、水质隐患、环境堪忧。整个太湖区内相当水质已呈现中富到 富营养化状态,以东太湖最为严重。虽然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地处 太湖南岸,为太湖区域水质最好的区域,但是太湖作为一个整体, 太湖南岸的水质也会受其影响。水质和环境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太 湖位于长三角的核心地带,围绕太湖的都是GDP超千亿⑤的城市, 工业污染十分严重。另外,再加上太湖区域的水产养殖业和农业的 污染。2007年5月底的无锡太湖水华事件,严重影响了位于太湖 的无锡市饮用水源地水质,也给湖州太湖造成极大的隐患。 3、合作缺乏,联合不足。对于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从不同角度 进行观察、分析和开发,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任务。但是往往在 旅游开发中存在模仿别的旅游项目,形成思路雷同、定位不明确的 同质化旅游产品。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由于开发较晚,又由于区内 自然风光优美而走上了旅游观光的道路,不约而同和苏州太湖旅 游度假区、无锡太湖旅游度假区形成了同质化的产品。不但如此, 由于苏州和无锡两地太湖旅游度假区为第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开发和建设较早且知名度较高。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相形见拙。 太湖区域内的苏州、无锡、常州、湖州4市,虽然地域上十分 靠近,经济上也很发达,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旅游开发建设中缺少 合作,缺乏协调和沟通,所以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明显。迄今为 止,整个太湖区域还没有统一的旅游总体规划,而导致太本区域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产业结构化问题、重复 建设问题等同题。以主题公园为为例,无锡的欢乐世界、苏州的苏 州乐园、湖州的太湖乐园相距不到100KM,在如此近距离的范围 内重复建设同类型的主题公园,必然导致投资浪费和恶性竞争。 环太湖地区并不缺乏优秀的自然景观和引人人胜的人文景 观,但是由于区内景区、景点比较分散,地区间合作不够,景点与 景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虽然从景区性质和景点数量、文化内涵、 景点面积等方面比较环太湖各地各有优劣,但是各地市都有自己 的特色。苏州以古典园林与江南水城见长;无锡以太湖旅游(灵 山)、运河访古、影视文化(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为优势;常州以湖 山风光及旅游商品生产为为特色;湖州以体育运动、丝绸文化、茶 文化、湖笔文化及休闲度假为着眼。同时,又在吴越文化和江南水 乡等方面具有密切联系,却在具体风格与旅游产品内容上具有互 补性和不可替代性。 三、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对策 1、加强太湖水环境的治理,保护度假区的生态环境。水是滨 水区和滨水型度假地的灵魂,应不断加大对环太湖地区污染源的 治理,恢复和保持好南太湖地区的良好的生态环境。随着国务院 对太湖地区实行“零点行动”以来,太湖水质有了明显的好转。但 年太湖暴发蓝藻,也再次的给太湖水质敲响了警钟。 对于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而言,应不断保护和完善生态环 境。由于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自然生态优势明显且“湖、山、光、 色”俱备,应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永续利用。特别是加强 对太湖岸线资源的保护。太湖岸线空间应主以原生态的开发为原 则,严禁在岸线上进行大量建设性开发,通过保护现有湿地、建设 水上通道等方式来保护度假区的原生态风貌。 2、发挥政府主导,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及制度。政府应该在旅 游业中发挥主导作用,这是旅游学界的—个共识。湖州太湖旅游度 假区的旅游发展也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责任。在各级政 府和相关部门中,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 会)应该起到核心作用。管委会应该在度假区的旅游发展过程中, 积极完善度假区发展的环境,特别是与度假区想关联的各项法律、 法规及制度;协调好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有着不同利 益诉求的利益主体。如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为国家风景名胜区,适 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同时也作为国家水 利风景区,也应该适用于水利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 同时,作为旅游风景区,旅游规划是度假区发展的生命线、发 展线、安全线。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已经在2005年委托浙江大学 编制其总体规划。但是应该积极完善度假区的规划体系,要加快 完成度假区的控制性规划、详细规划和各项专门规划。通过编制 和实施这些规划,促使太湖旅游度假区的旅游开发与管理“有法 可依”,进而促进度假区的和谐发展。 3、加强联合与合作,构建环太湖旅游圈。湖州太湖旅游度假 区应与处于同一平台——太湖的其他旅游度假区,特别是苏州太 湖旅游度假区和无锡太湖旅游度假区加强联合与合作,共同促进 太湖旅游圈的打造和发展。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由于起步较晚, 应借鉴和学习发展较好的其他太湖旅游度假区的做法和经验,特 别是早在1982年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苏州和无锡 两地的太湖旅游度假区。我们应该联合其他太湖度假区,区别定 位、“借船出海”,围绕太湖品牌,共同开拓和打造客源市场,为湖 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构筑一个广阔的平台。同时,从旅游市场开拓 的角度大力创新,加强区域合作,拓展太湖旅游品牌的客源地和 客源市场,保证环太湖旅游圈战略的实施。 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定位于面向长三角高端休闲度假市场, 建设成为湖州中心城市以度假休旅游度假区为主的重要功能区 和长江三角洲及环太湖旅游圈内的重要旅游基地,也是湖州市建 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重要载体。 4、利用资本和利益的纽带作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湖州太 湖旅游度假区的发展,需要建立和健全合理的(下转第105页) 2010年第9卷第6期(总第154期) 结戏。两者碰撞,告诉人们——由于每个人价值观的坐标不同,冲 突和诉求也不同,因此重构价值观实有必要。一言蔽之,老人被炮 105 者,例如坚持“原告证据不足,被告即无民事责任”原则。让好心人 敢于做好事,中国应当引入《好心人免责条例》。 3、新闻媒体。新闻媒体要切实成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动员 轰不要紧,关键是要明白,真实的勇敢的见义勇为者,一定比冷血 的麻木的围观看客,高尚得多。 五、如何走出“好人不敢做好事”的道德困境 “好人不敢做好事”是整个社会的悲哀,破解这个难题需要政 府、法律、新闻媒体及全社会的公同努力。 1、政府部门。“好人好事”是有正的外部性,对社会有好处,在 经济学上本来就属于供给不足的,政府应该大力鼓舞“好人做好 群众的重要舆论工具。82岁老汉救人要求被宣传遭炮轰事件,新 闻媒体应该进行正确引导。实际上,无论谁爆料,老汉跳人池中救 起落水大妈的本质都没变,新闻本身所承载的教育意义,也绝不 会因为到底是谁的爆料而流失。而让落水大妈和女儿以及一些网 友别扭的,是因为老汉撕破了传统的一丝“低调纱帐”而“主动不 谦虚”,这样就该遭炮轰吗?大家要知道,当时情况危急,老汉见义 勇为的初衷肯定不是为宣传个人。因此,与其纠结于老汉要求被 事”,用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好人做好事”。所以,作为政府而言, 要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大力倡导诚信价值理念。用更为务 实的行动来鼓励公众“做好事”,以政府为主体设立的“见义勇为 奖”等类似的奖项要扩大奖励面、加大奖励力度,真正发挥好鼓励 宣传,倒不如关注高龄老汉救人的勇敢品质。 4、社会公众。作为社会公众也要增强自身责任意识,一是自 身乐于助人、敢于助人。二是对那些“做好事”的人要给予更多的 公众做好事的作用。对一些恶意利用公众善心谋取不法利益的人 更要加大依法打击的力度,不能让英雄“流血之后还要再流泪”。 2、法律。“彭字案”判决后,类似南京这种判决,原告在无法提 帮助、支持。在他们受到别人误解或恶意敲诈时作为旁观者、知情 者要敢于为他们作证、为他们辩自。 我相信只要有政府、法律、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公同努力,解 决市场失灵“好人不敢做好事”难题就不会再难。 参考文献: 【1】曼昆,梁小民,梁砾.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微观经济学分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供证据的情况下,法官判决救助者作出赔偿的判例,虽然法官可 能坚持了法律的公正性,但是违反了“法律实际上向道德延伸”的 这一理念。这类判例,将扼杀中华传统的好心救助的美德。 如何让好心人助人没有法律上的后顾之忧?在美国几乎每个 州都制定了《无偿施救者保护法》。其核心就是鼓励或者保护人们 在紧急时刻救助他人,而免除无偿救助者施救时的后顾之忧。在 民事诉讼中,法官也往往在基于事实的基础上,倾向于无偿施救 [2]中国要有《好心人免责条例》,深圳商报,2010 [3】必须正视“不敢做好事”的道德困境.新安晚报,2010 (上接第44页)发展机制,打破狭隘的政府投资建设的观念,联合 资本实力雄厚的的大型企业集团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并积极 推动这些企业或者项目的上市,利用市场经济规律来推动湖州太 湖旅游度假区的跨越式发展。在旅游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形式 上,应大力推行股份制。这样不但能够协调区域、国家、集体、个人 的利益,调动全民办旅游、全民投资旅游的积极性,又能在旅游发 展过程中分担风险和共享利益。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应加强对本 江大学、湖州市旅游局编制 ( 湖州市旅游资源普查分类报告(水域风光类),2004年浙 江大学、湖州市旅游局编制 ③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5年深圳城市 设计院 ④据2009年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统计公报 ⑤2009年中国城市排名,2009,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 参考文献: 【1】吴必虎,贾佳.城市滨水区旅游游憩功能开发研究——以 武汉市为例Ⅱ】.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 地企业集团如:湖州旅游集团公司、浙江南太湖控股集团公司等 大型企业集团的扶持力度,鼓励他们在度假区投资及在合适的时 候融资上市。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资本渠道,加强与全国范围 内、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的大企业大财团的合作。湖州太湖旅游度 假区在2007年与上海飞洲集团组建了浙江南太湖旅游资源开发 【2】喻学才.对环太湖旅游圈推进一体化进程的思考Ⅱ】.东南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 【3】路云霞.旅游度假区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了湖州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渔人码头 等相关旅游设施和旅游景点,使双方达到了共赢。 本文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度年校级重点课题阶段性 成果。 以苏州太湖旅游度假区为例卟环境保护,2007;(24) [4]湖州市旅游资源普查分类报告(水域风光类),2004年浙 江大学、湖州市旅游局编制 注释: 【5】湖州市旅游资源普查总体报告,2004年浙江大学、湖州市 旅游局编制 ①湖州市旅游资源普查分类报告(水域风光类),2004年浙 ・—卜——卜一+-+-——+一.-6-.-.4- (上接第23页)2006.2 ̄3 【6]杨宇昕.从产业价值链看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战略p]. 武汉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4.5 ̄7 [3】Clemmer,Jim,“The Three R ings of Perceived Value.” The Canadian Manager,1990;15 ̄):12~15 【4】维基百科全书 [7]朱凤涛,李仕明,杜义飞.关于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的 研究辨识Ⅱ].管理学家,2008;(4):373"-'380 【5】陈朝隆.区域产业链构建研究[D】.广东:中山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