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措施的探讨

关于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措施的探讨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关于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措施的探讨

摘要:如何养护管理好现有桥梁, 保持桥梁的完好工作状态, 延长其使用寿命, 这一课题已摆在各级公路管理部门的面前。本文主要阐述了桥梁养护常见的问题与日常养护,提出了严格检查,加强养护的措施。

关键词: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日常养护;措施

Abstract: How to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of existing bridges,keep the bridgeintactwork status,prolong the service life,this topic has been placedin front ofthe highwaymanagement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problemsof bridge maintenance commonanddaily maintenance,put forward the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maintenanceof strictexamination.

Keywords: highway bridge;maintenance management; maintenancemeasures;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当前的交通量迅猛增加,在日趋增大的车辆荷载作用下,一些旧桥老化破损情况也极具加重,甚至成为交通隐患,桥梁坍塌事件也时有发生。作为一个

桥梁大国,我国危桥数量多年居高不下,在公路桥梁总数中约有3%的桥梁技术状况等级为五,三四类桥梁数量更多,桥梁的耐久性技术差,混凝土结构桥梁占桥梁总数的90%以上。如何对现有桥梁进行合理的养护和管理,确保桥梁的结构安全,已成为公路桥梁养护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桥梁养护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公路养护管理单位普遍存在着养路不养桥、重建不重养的思想,造成桥梁失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桥面不清洁、泻水孔堵塞,在中小型桥梁中比较普遍。个别的桥面上堆放障碍物、垃圾泥土污物等,晴天过车尘土飞扬,雨天桥面积水。车辆过桥时泥浆四溅。

1.2 桥面不平整。使车辆颠簸,影响车速,增加桥梁构件的疲劳,如不改善将缩短桥的使用寿命。

1.3 引道路面与桥衔接处不够平整。导致桥头跳车,行车不顺适,影响车速,降低行车质量,为旅客、司机所反感。长期下去也会影响桥的使用寿命。

1.4 桥栏杆残缺不齐和不及时修复的现象无论在干线或支线随处可以看到,造成栏杆残缺的原因很多,如行驶车辆交通事故撞坏。人为破坏,栏杆残缺。虽然不影响车辆运行,但行驶在桥上的车辆行人缺乏安全感,降低交通安全舒适水平。

1.5 桥梁构件损坏不及时维修。桥粱投入运营后,由于施工中出现的变位、沉陷空洞、裂缝等毛病,在日常养护中没有及时修补,造成混凝土剥落、钢筋外露锈蚀、活动支座失去活动能力等。这类毛病不及时处理可能酿成大病。

1.6 桥况不明。桥梁资料不全、桥梁技术状况不清楚等,是由于技术资料不及时归档所造成的;对桥梁不进行定期检查检验,桥梁病害的状况、病害发展过程不清楚,桥梁技术状况在各类报表资料中混乱,甚至还有桥名不统一的情况。

2.桥梁的日常养护

2.1对桥梁进行各种检查及检验,了解桥梁的技术状况、掌握病害情况及其发展情况,针对具体的桥梁提出具体的养护措施,各种小修、中修甚至大修及改造等应建立在对桥梁进行的各种详尽的检查检验基础上。

2.1.1通过检查与检验,系统地掌握桥梁的技术状况,较早地发现缺陷、损坏等; 掌握交通状况,取缔桥梁不正当使用及非法占用,严格管理超载车、特种车过桥,必须通过时采取防护、加固措施,以免桥梁损坏;对可能发生台风、暴雨、暴雪、地震、火灾、流冰、洪水危害的桥,应作好各种应急处理措施及防范措施,特大桥应设护桥机构。

2.1.2对通过检验,需进行限载、限速或停止交通的桥梁,应及时办理审批手续并进行交通管制。对桥梁各部分经常保养,对检查发现的缺陷、损坏处进行及时的维修,对检验不能维持原设计载重等级要求者,应有计划地进行维修加固。

2.2桥梁检查的方法: 桥梁检查可分为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及特殊检查三种。

2.2.1经常检查。主要指对桥面设施、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的检查。经常检查采用目测方法,也可配以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当场填写“桥梁经常检查记录表”,现场登记所检查项目的缺损类型,估计缺损范围及养护工作量,提出相应的小修保养措施,为编制辖区内的桥梁养护( 小修保养) 计划提供依据。经常检查的内容丰富,大部分是经目测可以发现并作出定性判断的缺损。如: 外观是否整洁、伸缩是否堵塞卡死、支座是否明显缺陷等。检查应做到有序而严密,防止漏项。经常检查的检查周期为每月至少一次,遇汛期或其他自然条件变化时应加密检查频率。

2.2.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三年。新建桥梁交付使用一年后,进行第一次全面检查,临时桥梁每年检查不少于一次; 在经常检查中发现重要部位的缺损明显达到三、四、五类技术状况时,应立即安排一资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以目测观察结合仪器观测进行,必须接近各部件仔细检查其缺损情况; 定

期检查应由具相应的资质和素质的桥梁养护工程师主持,根据检查情况及以往检查情况的对比、相关经验等,在现场完成“桥梁定期记录表”的填写,判断缺损原因、维修范围、提出建议等。

2.2.3特殊检查。特殊检查应根据桥梁的破损状况和性质,采用仪器设备进行现场测试、荷载试验及其他辅助试验,针对桥梁现状进行检算分析,形成鉴定结论。特殊检查应委托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单位承担。

3.加强桥梁养护的措施

3.1提高对桥梁养护的认识

尤其是公路管理部门的基层单位, 这一点至关重要。桥梁是公路构造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的全面养护,当然包括对桥梁的养护。养护中要克服重路面养护轻桥梁养护的倾向。如果不加强日常养护维修,同样小毛病会发展成大毛病, 严重者甚至造成桥梁寿命缩短。

3.2成立专管部门

各级公路管理机构设置专职( 不得兼职)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并保持其人员的相对稳定。桥梁养护工程师需经上级管理单位组织技术业务培训、考核, 取得资格认证。每座大中桥梁在桥梁明显位置设置责任牌,责任牌上注明:桥梁养护责任人、桥梁工程师、巡查人员,予以公示。

3.3进行桥梁普查登记, 建立和完善桥梁技术档案

要加强桥梁检查和检验,为系统地掌握桥梁技术状况,较早地发现缺损和异常情况,提出养护措施,保证行车安全,延长使用寿命。必须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对桥梁开展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

3.4加强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

桥梁是一种专业性、技术性较复杂的建筑物,由于目前公路养护管理单位在桥梁养护方面大多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即使有附带管一下的人员,其桥梁养护管理方面的知识、专业技术也是比较缺乏的;另一方面,近几年来各地在桥梁管理方面所取得的经验表明,由于没有很好地进行总结交流,因此妨碍了桥梁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

3.5加强桥梁检查检测设备的配备

桥梁的检查检测要对桥梁的上部结构、附属构造物进行观察、测量, 有许多工作要空中作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专业的设备和仪器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尤其是对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需要的设备、仪器要尽快配备,使检查的手段现代化, 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6加强对危险桥梁的监管力度

对危险桥梁应采取断交措施,派专人24小时看守,需要限制车辆通行的要采取有效限载措施。采取断交或限载措施的桥梁必须设置好绕行路线,合理设置断交或限载警示标志及车辆绕行预告、指示、导向等标志,保障车辆能够顺利绕行。对于桥梁技术状况不佳,但尚未达到限制交通的桥梁,要设专人定期观测、检查,发现新的问题应及时电话通知上级主管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

结束语

桥梁的安全使用是公路的生命。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依旧是当前公路养护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加强其管理工作,我们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抓好公路桥梁养护与管理的质量,不仅可以尽量减少和避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于促进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