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学习资源应用调查及分析——以某大学本科生为例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3O卷Vo1.30 第9期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 2014年9月 Sep.2014 校园网络学习资源应用调查及分析 ——以某大学本科生为例 张仲德,李雅萍 (甘肃农业大学外语学院,兰州 730070)米 摘要: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校园网提供了检索便捷、来源可靠的校园网络学习资源。以某大学在校本科生为 抽样调查对象,观察和探究他们利用这些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发现他们对这些资源利用有限,没有形成有效利用 学校网络学习资源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有效利用校园网络学习资源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校园;网络资源;应用 doi:10.3969/j.issn.2095—5642.2014.09.02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642(2014)09-0020..04 一、前言 生抽样样本为例,对上述问题做出解读。 二、问题的源起 互联网深刻地改变着学习模式、方法和手段,也 改变着学习范围、思维和视野。网络学术视频和阅 早在1967年,美国俄亥俄州大学集聚了54所 大学来研发计算机目录系统,形成信息和资源在他 们之间共享,这一行动成为校园信息资源发展的滥 读资源如洪流般形成合力,冲击着学习者。学习方 式和范围日趋多样化,学习内容不断从纵深发展,学 习视野空前广阔。在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的 觞。 1 随着万维网的问世,网络成为当前人们信息 沟通的桥梁,也成为学习者所亲睐的学习研究渠道。 今天,学会应用网络资源已经成为大学生丰富知识, 拓宽视野,增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在国家政策鼓 在网络信息化下,发达国家更加注意自身信息化的 建设。2010年3月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发 布了《变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的学习》的国家教育 技术计划,旨在于以技术推动未来的学习模式,涉及 学习、评价、教学、基础设施和生产力等五个领域;在 学习评价方面,更加注重以技术收集学习过程,关注 励和教育部倡导下,各大学都在积极构建自己的数 据库资源,引进教学视屏,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与兄 弟院校资源共享,形成了以校园图书馆为核心、校园 局域网辐射的校园网络资源。校园网络资源对于大 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娱乐、聊天、游戏,更应该是学 习、利用和创新的助手。在触手可及的资源中甄别、 提取、消解所看和所学已经成为学习者能力的一种 标志。大学年华是学生步人社会的前奏,在信息社 会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网络资源为我所用,发 挥其优势,成为学生未来发展必要的环节。然而,对 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对校园网络资源利用情况如何? 学生评判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协作和多媒体通信 等问题。 在中国,2012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 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lm 2020年)》,提出高等教 育要与信息技术深度结合。_3 中美两国都在加紧信 息化强国的过程中提出了学习者个性化发展的构 想,也就是说再先进的设备,再丰富的资源必须以人 哪种资源利用率最高?他们怎么看待校园网络资 源?本文就以此问题为契机,以某大学二、三年级学 米收稿日期:2014-04-17 为本。因此,探究以人为主的网络资源利用成为信 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基金项目:甘肃农业大学盛彤笙科技创新基金项目(GSAU—STS一1217) 作者简介:张仲德(1977一),男,甘肃白银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文学研究与英语教学; 李雅萍(1978一),女,兰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20 第30卷(总第259期) 张仲德,李雅萍:校园网络学习资源应用调查及分析 网络资源便捷丰富,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相连。 学习时资料查阅,学习外的休息娱乐,都离不开网 有多少呢?本文就以上述十种电子资源为基础,设 计调查问卷,口头采访等形式,对全校各专业学生进 行调查研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刚人学,基础课较 多,入学前会接收到一些资源应用的培训;四年级学 生临近毕业及实习,问卷质量会受到影响,口头访问 也难以实现。因此,问卷的对象只考虑二、三年级学 生。问卷的设计主要以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感为基 络。然而,大量的网络信息已经遮盖了信息技术所 带来的核心价值,纵深的学习受到搁浅,批判性的思 维被网络游戏、小说和聊天所覆盖。在网络信息化 的今天,校园网络资源日益丰富,个性化学习备受推 崇,了解在校本科生对校园网络资源的利用状况,进 步分析其中的原因,对于以后的大学生发展,都具 一础,考察他们上网的时间,上网的手段,上网与学习 有指导意义。有学者调查后发现,学生使用网络是 以休闲娱乐为主导地位,渴望与家长和社会沟通受 阻后的尽情宣泄,最终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l4j 由此看来,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在校本科生而 言仍然处在浅水区,但作者没有对学生利用的有效 网络资源做出评估。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有效的 网络资源是以图书馆为核心的学习资源利用并兼之 通过百度、谷歌的学术搜索而形成的结论性资源,从 而对当前所学形成补充和拓展。以某大学为例,学 校近几年注重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引进了诸如 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总库 (CNKI)、牛津期刊数据库(Oxford Journals Collec- tion)、超星学术视频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电子资 源;也建立了多样性的教学平台,极大丰富了学生的 学习资源。在校大学生一方面要夯实所学的基础学 科,另一方面更要拓宽学习范围,深化学习内容。高 校教学资源本身就存在不均现象,区域之间也存在 差距。利用网上资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一不 均现象。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数据库检索到自己所 学学科的研究,也可以就任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另 一方面,学生可以跟进学术视频,倾听大师们的对这 一学科的讲解。因此,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校园网络 使用状况显得尤为必要。 三、校园网络资源调查的方式与方法 本次被调查的大学除馆藏纸质资源以外,还引 进了丰富的电子资源,电子图书资源已经成为师生 查阅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从2013年12月16日到 2014年3月28这一段时间,全校师生对中国学术 期刊总库、中文电子资源汇总库、超星电子图书、读 秀知识库、维普数据库、PROQUEST数据库、新东方 多媒体学习库、国研网、Springer LINK全文电子期 刊数据库、超星学术视频等十项点击量达45926次。 巨大的点击量说明电子网络资源的应用已经形成规 模,然而在校本科生对这些电子资源的认可度究竟 的关系及对学校网络资源的应用情况等。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所发问卷为在校二、三年级各个专业班的学生, 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16份。问卷首先以学生每 周上网的时问为起点,借以了解学生与网络紧密联 系程度,如下图所示: 抽样调查某大学一周内学生上网的时间 \ 上网14小时至 4 小时—8 8 小时 以—12 12小时 上 二年级 11.5% 11.% 3.8% 73.1% =年级 9.5% 21.4% 10.7% 58.4% 在信息化时代,学生都在和网络搭界,上网基本 上成为大多数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二、三年级 学生上网时间有明显的变化。他们最低限上网时间 增加,最高限度的上网时间则有所下降。这是由于 三年级学生专业课明显增加,学习负担加重,长时间 的上网会耗时耗力。调查显示,很多三年级的学生 不会再迷恋网络,他们常常利用网络来解决自己周 围的实际问题。调查中,二年级学生通过电脑上网 的占34.6%,手机上网占57.7%,手机和电脑上网 都用占7.7%;三年级学生通过电脑上网的占40%。 通过手机上网,简单的交流,适当的浏览可以,但是 要正真查阅资料,下载资源,通过校园网使用电脑则 更加方便、快捷。从学习的角度来讲,使用电脑来学 习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既经济又实惠。总而言之,学 生、计算机(手机)和网络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一 个组成部分。在这种格局之中,学生对资源有效利 用、分析和批判显得尤为重要。 从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来看,二年级学生有57. 7%的学生偶尔查阅与自己学习相关的知识,有29. 1%的学生常常查阅与自己学习相关的知识,12.2% 的学生从不查阅。当学习遇到困难时,65.4%的学 生会求助网络,26.9%的学生倾向询问或者借鉴同 学的答案,约5%的学生去询问老师。三年级学生 21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中,则有71.4%的学生偶尔查阅与自己学习相关的 知识,有28.6%的学生常常查阅与自己学习相关的 知识,不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学习的学生在三年级中 几乎消失。当学习遇到困难时,78.6%的学生会求 助网络,26.9%的学生倾向询问或者借鉴同学的答 案。这表明利用网络资源辅助自己的学习已经成为 大学生的一种途径。然而,在纷繁复杂网络资源中, 有多少学生能够将其充分利用呢?对于学习而言, 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校园网提供了数量庞大的资源学 习库,这些资源来源可靠,检索便捷。但对于在校本 科生而言,他们对这些资源还是比较陌生。问卷显 示,二年级学生经常浏览校园网页人占23%左右, 46%左右的学生偶尔进入学校馆藏电子资源,有 42%左右的人则从不进入馆藏电子资源库。几乎 90%的学生觉得馆藏资源有用,但却不知道如何去 用。三年级学生利用学校网络资源的情况有所改 变,经常浏览校园网页人上升到46%左右,54%左 右的学生偶尔进入学校馆藏电子资源。学生开始知 道进入图书馆资源的重要性,二三年级学生都觉得 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或者学习。所查阅的电子 资源库方面,中国学术期刊总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 库和超星电子图书排列前三位置,其次依次为读秀 知识库、国研网、中文电子资源汇总、超星学术视频 、维普数据库;而PROQUEST数据库Springer LINK 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则无人问津。 五、解决途径 对于本科生而言,他们一方面应该加强自己专 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开阔眼界,加 大阅读量。我们不能要求本科生要特意了解本学科 前沿知识,但对资源库中提供的有效资源应该多加 利用。例如,在超星学术视频中上万学术视频,很多 大师级的老师从多角度的讲解自己领域的专业知 识,对学生很有用。但调查发现,很少有学生知道这 一学习资源,这不能不说是件遗感的事情。因此,针 对上述的情况,为了本科生能有效地利用学校网络 资源,应该从以下途径来寻求突破。 首先,加强技术指导,让学生学会进入并利用学 校网络资源。在调查中只有10%左右的学生能够 经常进入学校图书馆,因为这些学生上过学校所开 设的文献检索课程。一位被口头采访的三年级学生 说:“她自己深有感受,作为一名大三学生,学校有 便利的资源,但是前两年没有选择文献检索这门课 22 2014年9月 程,对于图书馆资源没有充分了解,而现在因为学了 这门课程,才知道如何应用这些资源。”学校的文献 检索课程不能覆盖全校学生,但以讲座的形式给学 校学生进行入门式的讲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提升网络资源有效利用意识。人类已经 进入信息化时代,原有的生存模式和思维方式都发 生了巨大的转变。要鼓励学生多使用网络,倾听权 威专家的网络公开课或者精品课程,要对一问题进 行多方面的思考,不能固步自封。要树立起向网络 要思考,向网络要解读和向网络要创新的网络资源 利用理念。既不要将网络视为虚无飘渺的东西,也 不要将网络视为万能的解决问题的工具。网络资源 能给我们基础知识锦上添花,也能给我们的学习和 研究雪中送炭,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要用批判性的眼 光对网络资源有效利用。同时,要加强外语的学习, 从而形成阅读外语文献的习惯,这对本科生来说有 点难,如果持之以恒的话,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次,确定以学生为主导的校园网络资源应用 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网络资源再丰富,再有 用,也要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应用。有人在低年级学 生中做过调查,低年级学生有积极的网络自主学习 意识,但缺乏相关经历和缺乏相应的自主调控能 力。 如果学生沉迷于网络或者陷入迷信网络资源 的怪圈,那就等于饮鸩止渴。要引导学生会使用网 络,以批判的精神面对海量的资源。打破学生在网 络资源面前的随众或者寻新求全心理或者应急状 态。_6 学生要学会掌控资源,而不是被资源所误。 最后,要鼓励在校老师以开阔的眼光时刻鼓励 和提醒学生使用网络资源,树立资源共享意识。老 师可以制作课件时既要以所讲内容为基础,又要是 融合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元素。r 同 时,尽力制作复合型课件,充分考虑网络环境,把网 络的媒体特征、网络资源和技术条件作为课件的构 成元素和设计元素,更加强调课件在组成形式和结 构形式上的多样化与复合化。l8 将自己的课件、作 业通过QQ、BBS等上传,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自 己查阅,形成良好的资源互动模式。但是,教师也要 意识到学生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来设 计学生网上学习的范式和活动,或者重新设定学习 的次序和干涉项,进而有效适用学科特点 j,最终 加强学生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30卷(总第259期) 张仲德,李雅萍:校园网络学习资源应用调查及分析 [3]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EB/OL].(2012—08—30)[2014—4—04].http:// www.edu.cn/html/info/10plan/ghfb.shtml 六、结论 研究证明,对本科生而言,巨大的校园网络资源 弃之不用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也不利于在信息社会 的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在新的形势下,学习者要 树立利用信息网络渠道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念。正如 [4] 刘莹,任罡,李崇荣,吴建平.建设先进网络基础设 施支撑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术[J].中国科学院院 刊,2013,28(4):482—490. 余胜泉教授所指出,在当下:“学校和教育机构不再 是封闭的社会单元,而是通过网络汇聚作用,形成集 体智慧聚变的节点;不再是静态的知识仓库,而是开 放的、流动的、社会性的、分布的、连接的智慧认知网 络与个性发展的空间。”l9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要形 成智慧共享的理念,在一校范围之类,要引导和鼓励 [5] 赵磊,张守业.大学生上网都干些啥——大学生网络资 源利用情况调查与思考[J].调查分析,2006,(8):33. [6] 焦艳敏,余莉,郑燕林.低年级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 力现状调查分析[J].远程教育,2010,(5):37—4O. [7] 陈云虹.基于Web的网络课程学习监控体系的构建 [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4):26_27. [8] 房国栋,李晓静,王聪.网络教学资源的管理潜力与 网络学习过程管理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2, (6):78 学生应用校园网所提供的网络资源。本文只是对某 学校学生的校园网络资源做了一定范围的调查, 一有关利用网络资源的个体认知和成效方面,有待于 进一步的深人。 [9] Nick Z.Zacharis.The impact of learning styles on student achievement in a web--based versus an equivalent face・-to-- 参考文献: [1]PETER CALEB.Library Resources on the Internet[J]. Opera Quarterly.2000,(16)633—638. face course[J].College Student Journa1.2010。9.(3): p591. [2] 黄德群,毛发生.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变革美国教 育;技术推动的学习”及其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 2011。(1)1:40—43. [10] 余胜泉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 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J]. 电化教育.2011.7:1—6 Investigation of Application of Campus Network Learning Resources and Its Analysis Taking Undergraduates at a University as a Case Study ZHANG Zhong—de. Ya-p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Gansu Argricuhur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The campus network operates around the university library to provide convenient,reliable network learn— ing resources.Having taken undergraduates at a university as survey objects to have explored their practical use of these resources.which showed that their use of these resources are limited and they dont cultivate the habit of daily using 1earn— ing resources.Based on the survey,some advice and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make use of campus network learning re— sourc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campus;network resource;application (责任编辑:刘春林责任校对:林子)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