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路堑开挖施工标准化工艺细则
2.1.1.1施工前提条件
1 现场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已建立,明确了工区施工负责人。 2 详细复查设计文件所确定的路堑地段的工程地质资料及路堑边坡,根据其工程地质情况、工程量的大小和工期复查施工组织设计,核实(或编制)调整土石方调运图表。
3 路基测量放样已完成,设置桩标明轮廓,并经监理工程师复核批准。
4 施工现场的征地、拆迁、清表等工作已完成。
5 设计图纸及文件已审核,提出的问题已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复,并对技术员及班组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低。
6 对沿线拟利用土质已进行检测试验。
7 截水沟、排水沟等临时的排水设施已做好,并应通至桥涵或沟渠顺利排出。
8 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已得到批复,施工现场的劳动力、施工机械满足施工进度及质量的要求。
2.1.1.2施工工序(见图2.1.1) 2.1.1.3施工技术与工艺
1 应严格按照设计坡度施工,若边坡实际土质与设计勘探的地质资料不符,特别是土质较设计松散时,应及时向有关方面提出修改设计的意见,经批准后实施。
2 高路堑边坡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严格按设计图纸分级进行,开挖坡面一次性成形,且应开挖一级防护一级,防止边坡失稳产生滑坍等高边坡灾害,对有可能产生滑坍等边坡应先施作锚固工程等进行加固,方可进行下级边坡开挖。严禁掏洞取土,严禁采用爆破施工。
沉降、稳定观测 地表清理 土方挖运 排 水 边坡修整 排水系统施工 压实度检查 平整压实 复 测
图2.1.1 土质路堑开挖一般施工流程
3 土方路堑开挖应根据实际地形、地貌在适当位置先行设置截水沟,截水沟应与排水系统顺接,确保排水通畅。按照动态的管理模式,根据施工状况,不断维护和整修平台排水沟、坡面急流槽,确保施工作业面始终不积水。
4 在开挖至边坡线时,应预留30cm厚度以便刷坡,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绿化一级,并保证边坡平台和坡面排水顺畅。
5 在高路堑边坡地段一般山体含水量大,在渗水量大的部位应及时有针对性地按设计要求施打排水平孔。为确保高路堑地段路基稳定应在边沟底设置复式渗沟,防止山体水渗入路基,产生隐患。
6 开挖面高度每3~4m在挖掘机作业高度范围内应对开挖坡面进行一次修整,按设计坡率、线形,采用机械进行,同时应采用全站仪对已开挖边坡进行一次复核,以确保开挖坡面不欠挖不超挖,才可继续施工。
7 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应配备坡比架、卷尺等随时对开挖边坡进行检查,以指导机械操作员。
8 如果在指定设置弃土场的地方不能满足堆积弃方数量时,应停止开挖,重新选择弃土位置并相应修改施工方案、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
9 沿溪及山坡不能横向弃置废方的开挖路段,应选择可行的措施,防止造成废方侵占良田、河道,损害民房及用地范围以外的其他构造物。
10 因气候条件挖出的土方,无法按照本指南的要求用于填筑路基时,应停止开挖,直到气候条件转好。路基开挖时,如遇特殊土质时,是否改良利用或废弃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11 对于穿集(村)镇路段需挖方时,一次开挖长度不宜超过200m,且开挖后应及时回填(不超过1个月),避免形成积水坑。
12 土方路堑开挖时,若路堑短而浅,可采用全断面开挖法施工;若路堑较深时,可采用分层台阶式开挖法施工;若路堑较长,可采用分段开挖法施工。
13 土方路堑开挖时,应设不少于3%的纵向排水坡,待按此施工贯通之后,应自线位较低处起纵向整修路槽。
14 开挖至零填、路堑路床部分后,应尽快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时施工,宜在设计路床标高以上预留至少300mm厚的保护层。
15 修筑路拱、整修边坡、整平路基面时,应采用机械作业,人工配合。
2.1.1.4施工质量。
1 路基表面平整,边线直顺,曲线圆滑。路基边坡坡面平顺,稳定,不得亏坡,曲线圆滑。
2 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碎落台的位置适当,外形整齐、美观,防止水土流失。
3 实测项目质量要求参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