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导学案文本4 斑纹.doc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导学案文本4 斑纹.doc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专题一 科学之光

4 斑 纹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字音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晕眩( ) ②轮廓( ) ③斑驳( ) ....④惩罚( ) ⑤镌刻( ) ⑥青睐( ) ...⑦鹰隼( ) ⑧蛊惑( ) ⑨疱疹( ) ...⑩颓败( ) ⑪根茬( ) ⑫瞭望( ) ...(2)给多音字注音

剥落 脖颈 ..① ② 剥皮 长颈鹿 .. 蓝 星宿藏..③ ④ 半宿 蕴藏 ..样 无声息 模悄..⑤ ⑥ 模特 静悄悄 ..

. 裸露.腾 ⑦ ⑧折.露头 .

耗 折.

2.辨形组词

怯 (1)

劫 趼 (3)妍

折中 

娠

(2)

宸 

弧 

(4)

孤

3.词语释义

(1)逶迤:

(2)偏袒:

(3)玄机:

(4)如歌如泣:

(5)悄无声息:

(6)狐假虎威:

(7)外强中干: 4.近义词辨析 (1)瞩目 注目

瞩目:注视,常指许多人。 注目:注视,把目光集中在一点。

例句:①他的怪异打扮,无非是想惹人______而已。

②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以研究制定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为主要议程,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蓝图,备受各界______。

(2)推托 推脱

推托:借故拒绝或推辞。它的对象是指别人请求的事。

推脱:推卸,开脱。它的对象是指与己有关的事,多为责任、错误等。

例句:①商品房面积比预售合同中的缩水1.63平方米,开发商却总是______,法院判决开发商赔偿1.5万元。

②她老是______身体不适,怎么也不肯赴约。 (3)质疑 置疑

质疑:动词,提出形态。心有所疑,提出形态以求得别人解答。

置疑:置,放,插入;疑,形态。插入形态,意谓怀疑,动词,多用于否定。如:不容置疑,无可置疑。

例句:①我们现在就是把教材的地位放得太高了——权威、统一、不容_______,从现行教材的编写质量来看,到了把教材从“神坛”上拉下来的时候了。

②《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一书将矛头对准了小学语文教材,编者说,______权威是为了孩子。

一、整体感知

1.《斑纹》写了哪些事物和现象?在横线上概括相关的段落内容。

本文共14个小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这一部分主要写__________,并介绍蛇的一些生活习性和与蛇有关的一些文化。

第二部分(第6~10段):这一部分由蛇写到________,对斑纹的形态进行进一步的描写。 第三部分(第11~14段):这是在第二部分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从__________,直至__________;从小到大,由内到外,从具体到抽象,斑纹无处不在。

2.在周晓枫的笔下,人与动物们的劳动,爱情,壮丽的生和寂静的死,都浸透着绚丽、壮观与诗意的内容,迅速浏览课文,我们看到了哪些“远逝的鲜活事物”呢?

文中围绕“斑纹”写了以下“远逝的鲜活事物”的事物: (1)蛇

(2)蓑鲉 ________ 螺壳 瓢虫 ________ 长颈鹿 斑马 老虎 豹子 梅花鹿 (3)昆虫 ________ 毒蜂

(4)美女背部的文身,病变皮肤上的疱疹,孕妇腹部的妊娠纹,遇害者脖颈上的抓痕和刀伤

(5)________的斑纹

(6)陶碗 瓷器 碾砣上的石质花纹 蛋卵上的斑点 变质面包上的菌斑 粒子的分布方式 (7)________的斑点……

(8)我们自己如同神眼里的斑点…… 二、深层探究

3.《斑纹》一文中“斑纹”的含义是什么?

4.作者写出了蛇的哪些习性?如何认识和蛇有关的文化?

(1)蛇的习性: (2)蛇有关的文化: 5.“甚至大地都是有斑纹的……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文章中有一些议论的语句,找出来并说说他们的作用。

三、技法迁移

个性的语言,创新的文体

[文本回顾]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时而以短句散句(如第7段)为主,短小简捷;时而以长句(如第6段)、整句(如第10段)为主,语言富于变化,独具个性魅力。再加上绘声绘色的形象描写,使语言富有诗意与智慧,有些地方则如抒情诗一样,让人回味不已。

《斑纹》文体也独具一格,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说明文,也许称之为散文更为合适,但是,文章主要的表达方法还是说明,说明的对象也是以动物为中心的自然与社会生活现象。周晓枫说:“所谓新散文,我理解是在题材、结构、语言方式等方面都比较强烈地追求个人风格:求新、求变、求异。”无论是题材的广博、结构的繁复,还是语言的魅力,较传统的东西,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技法点拨] 语言要创新,必须多角度采撷,全方位熔铸。短句与长句交织,整句与散句错落,各种方式的描写相结合,比喻、比拟、对偶、排比等各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

在《斑纹》中,注意形象描写,如“著名的长腰,为了标明逶迤的长度。它省略四肢,只生出用以装饰的头与尾”,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写虎时,紧跟在梅花鹿后面写,“而鹿群的远方,虎已步出月光下的营地,树影婆娑,冈峦低沉,它站住,凝眸星宿——那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现场感很强。文中还有大量的比喻,作者这样写动物的斑纹,“为了使砖石模样的斑块修筑出更瞩目的效果,长颈鹿成为陆地上最高大的动物。斑马的黑条和白道。老虎生动的皮毛。豹子让人晕眩的圆斑。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主的青睐,被无比耐心地绘制”。这些比喻绘声绘色,富有诗意。语言绘形绘色,非常准确,同时又富有诗意与智慧,许多画面的说明与描写具有质感,像电影镜头一样逼真,而有些地方则如抒情诗一样,让人回味不已。

在文体上,描写、记叙、抒情、议论与说明各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巧妙的构思与广博的题材、繁复的结构、个性的语言相融合,体现创新的魅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般来说,说明文都是以单个的事物、事理与现象作为说明对象的,而《斑纹》不是这样:它从动物的皮毛写起,主要介绍动物皮毛的纹样,同时也涉及到人类社会许多现象。“斑纹”在文中含义是多样的,并不是一种,动物皮毛的花纹,人体、自然与人为的纹样,人类劳作与动物生存在自然界留下的印记,以及冰花、河流等等,都是作者要说明的斑纹。通过这些斑纹,作者试图说明更深刻的道理,自然的神奇与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斑纹》告诉我们,现在的文体正在走向交叉、融合,表达内容也往往非常丰富,科学人文,包括艺术,有时结合得非常紧密,所以,只要说明的内容没有科学性的错误,我们也可以在这些文章中获得科学的知识,可以把这些边缘性、交叉性文体的表达吸收到说明文写作中来。

[技法运用] 《斑纹》让我们懂得了生命是平等的,爱护别的生物就是爱护我们自己。请以“爱护生物或珍惜生命”为主题,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成一篇科学小品。(5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基础梳理

1.(1)①yūn xuàn ②kuò ③bó ④chénɡ ⑤juān ⑥lài ⑦sǔn ⑧ɡǔ ⑨pào ⑩tuí ⑪chá ⑫liào

(2)①bō bāo ②ɡěnɡ jǐnɡ ③xiù xiǔ ④zànɡ cánɡ ⑤mú mó ⑥qiǎo qiāo ⑦lù lòu ⑧zhé zhē shé

2.(1)胆怯 洗劫 (2)妊娠 宸翰 (3)老趼 妍丽 (4)弧光 孤独

3.(1)弯弯曲曲的样子 (2)偏向、袒护一方 (3)道家称奥妙的道理。泛指天意、天机,神妙不可泄露的机宜,也指深奥微妙的义理 (4)声音像是在高歌又像是在哭泣。形容音乐激昂婉转,曲折动人 (5)]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悄(qiǎo):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不为人所察觉 (6)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它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 (7)形容外表强壮,内里空虚。干:枯竭

4.(1)①注目 ②瞩目 (2)①推脱 ②推托 (3)①置疑 ②质疑 文本互动

1.蛇的斑纹 其他动物 植物、大地、人类的劳动、宇宙 我们人类的内心世界 2.鲑鱼 鹰隼 奶牛 春夏秋冬四季在大地上表现出的不同 人类记忆与情感 3.“斑纹”的含义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指动物皮毛的形与色,又指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带有哲学的意味,指的是一切存在。

4.(1)蛇的习性:充当寓言家;运动时的种种几何图案;眼睛不能辨别线条和轮廓;没有听觉。

(2)文章引述故事,创造了一个阴鸷、诡秘、恶毒、凶险的形象。在人类文化长河中,人们对动物产生了许多神话、故事、传说,它融入了人类的许多愿望、理想、想像和审美意

识。因为各方面条件的不同,同一种动物会有许多不同形态的传说。

5.作者视野开阔,立足宇宙,观照人类。在这里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作者怀着敬畏之心写道:“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这里的神,就是大自然,就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本文就是通过对形形色色的斑纹的描绘,叙述了大自然与人类社会许多奇妙的现象,对主宰这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

6.《斑纹》文体自由,写作手法多样,许多议论性的句子都含哲理,在文中起到了深化题旨的作用,如在写到食肉动物时的议论就有助于对生物界的自然规律的理解,有助于对这一规律给人类社会的启示的理解。再如结尾部分的议论既是一种哲学沉思,也对总括提升全文的思想内容有很大的作用。

[技法运用] 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