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3课《古诗三首》(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3课《古诗三首》(含答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3.古诗三首

课时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花重/锦官/城

B.札札/弄/机杼

C.江船/火/独明

D.迢迢/牵牛星

2.下面诗句表达思念之情的一句是( A.中庭地白树栖鸦

B.寒食东风御柳斜

C.不知秋思落谁家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万象更新 截然不同 青面缭牙 随心所欲

B.张灯结彩 悠哉游哉 荒芜人烟 春风拂面

C.哄堂大笑 行善极德 得意扬扬 垂头丧气

D.能歌善舞 天涯海角 无济于事 千门万户

4.下面的诗句中,哪句启示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下面哪项也表达了思亲之情?(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D.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二、诗词曲鉴赏

古诗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

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

6.把这首诗补充完整。

7.这首诗的第一句描写了月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___的气氛。

8.诗的第一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__________”一词看出月色的___________。这种景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请写一句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十五夜望月》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 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阅读下面的诗词, 回答问题。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11.解释词语。

灯如昼:____________ 约:____________

12.说说词句的意思。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首词写的是中国哪一个传统节日?写出这个节日的传统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4.填空。

(1)《寒食》是____代诗人____的作品。

(2)《迢迢牵牛星》选自《____》,写作的大致年代是____,本诗借____的传说,表达了____之情。

(3)《十五夜望月》是____代诗人____的作品, 写的是中国传统节日____。

15.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宫(___) 侯(___) 盈(___) 脉(___)

官(___) 候(___) 盆(___) 咏(___)

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A

6.冷露无声湿桂花 不知秋思落谁家

7.乌鸦 露水 桂花 凄清、孤寂

8.地白 空明皎洁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9.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0.C

11.灯火像白天一样。 约定。

12.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 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

13.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

14.唐 韩翃 古诗十九首 东汉末年 牛郎织女 相思 唐 王建 中秋节

15.故宫 王侯 盈盈 脉脉 官府 时候 脸盆 歌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