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革命道路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意义 4、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道路
5、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基本经验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 二、核心
1、本章第一节 三、知识结构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的理论与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道路
的理论与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
(1)中国社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①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③开端: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2)理论形成
①逐步形成:党的建立与大革命时期 ②重要发展:土地革命时期 ③形成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3)总路线与基本纲领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科学理论的标志:1940《新民主主义论》。 ②革命对象:三座大山。
③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是新的生产力代表,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
农民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最广大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
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自由择业者,
与农民一样是工人阶级的基本依靠力量。
民族资产阶级:带有两重性,策略既联合又斗争。
④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领导。这是总路线的核心,是新旧民主主义区别的根本标志。 ⑤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原因:领导阶级不同、革命范畴不同、指导思想不同、发展前途不同。
⑥中国革命两步骤: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过度到社会主义社会。 ⑦基本纲领: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
(4)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根本原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大国。
①红色政权存在的原因 客观条件:大革命影响和革命形势继续发展。
主观条件:相当力量红的军存在,共产党坚强有力及政策
正确。
②“工农武装割据”: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配合的红色政权建设。 ③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 A“以乡村为中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农村包围城市”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人>发刊词》
④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A统一战线: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 中国社会的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 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领导权问题。 统一战线中两种不同性质的联盟: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 B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国情-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
原因: 统治阶级的残酷和庞大
敌我力量悬殊以及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取得武装斗争胜利的:必须建好人民军队。政治工作是区别一切旧军队的主要标志。 C党的建设:中国革命的伟大工程。(三宝之中最重要) 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加强作风建设(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建主要内容 加强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 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 加强执政党建设(两个务必)
⑤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2、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经验 (1)新民主主义社会 ①七届三中全会(1950.6):《不要四面出击》。
②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带有过渡性的社会。 ③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主体: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两翼: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农业:农业合作化。依靠贫农—团结中农--逐步改造富农。 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 手工业: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工商业: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途径,采取和平赎买。 “四马分肥”:税收、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本家红利(陈云)
⑤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意义
A时间:1956年。标志: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主要矛盾转变: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经济文化发展不能满足人民需要。
C意义: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人民成为真正的主人;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次伟大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
⑥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经验:
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采取积极引导、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式,避免了社会动荡和生产力的破坏,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
C运用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说服教育实现了和平过渡,极大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四、复习题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简述毛泽东提出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两个步骤及其相互关系。 3、为什么党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4、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实践意义。 5、简述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依据。
6、简述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步骤。 7、简述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8、简述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经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